就在这个时间,慕容儁召集的百万大军陆陆续续汇聚到邺城附近。 别看慕容儁病得要死要活了,但是此时此刻,其争霸天下的豪情,还是丝毫不减,为了振奋士气,慕容儁拖着病体,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式,之后就准备派遣大军,向东晋、前秦发动进攻。可惜,在生老病死面前,再大的权势,再多的雄心,也挡不住死亡的降临,慕容儁刚刚阅完兵,病逝突然更加沉重。 临死前,慕容儁留下遗诏,让大司马慕容恪、司空阳骛(wù)、司徒慕容评、领军将军慕舆根四人,共同辅政。 这四个人,慕容恪是皇帝的弟弟;阳骛是三朝老臣,从慕容儁的爷爷慕容廆时期开始,就是朝中重臣,忠心耿耿,清廉坚贞,谦虚谨慎,德高望重,包括慕容恪等人在内,都对其恭恭敬敬;慕容评是慕容廆的小儿子,慕容皝的弟弟,慕容儁、慕容恪等人的叔叔;慕舆根则是领兵大将,多年来屡立战功,位高权重。朝廷大事由这四位辅佐,慕容儁感觉,不管政治、军事方面,应该都没什么问题了。至于皇宫之中,由自己的皇后可足浑氏,太子慕容暐的亲生母亲掌管,更不会出什么问题。 360年初,慕容儁病死,11岁的小太子慕容暐即位。 随后,前燕小皇帝尊生母可足浑氏为皇太后,太原王慕容恪为太宰,总览朝政,上庸王慕容评为太傅,阳骛为太保,慕舆根为太师,辅助慕容恪,参辅朝政。 让人无语的是,慕容儁死后没多久,四位辅政大臣之间,辅政大臣和皇太后可足浑氏之间,就发生了矛盾,继而,开始内斗。 首先,可足浑皇太后不甘心于只是掌管后宫,不断向朝堂伸手,干预朝堂政事。 其次,四位辅政大臣中,慕容恪和阳骛算是忠心耿耿,慕容评暂时也还算安定,只有出身最低微的慕舆根,自恃是先朝老臣,功勋卓著,并不服首席辅政大臣慕容恪。 于是,慕舆根产生了除掉慕容恪,以及可足浑皇太后等人,然后自己独掌朝政的想法,但是又感觉自己实力不够,于是打算把水搅浑,先搅乱朝政,然后好趁乱下手。 慕舆根先来找慕容恪,鼓动慕容恪废黜小皇帝,自己篡位登基。结果慕容恪毫不动心,反而斥责了慕舆根一番。 见慕容恪这边没什么希望,慕舆根又跑到皇太后可足浑氏和小皇帝慕容暐面前挑拨离间,说太宰慕容恪、太傅慕容评准备谋反,应该先下手为强,除掉这二位,并主动申请,请皇帝颁布旨意,自己愿意率领皇宫禁卫军消灭他们。 可足浑氏正嫌慕容恪等人和自己争权夺利,准备找机会除掉这几位辅政大臣,见慕舆根主动告发,当然感觉正中下怀,就准备同意。可是,小皇帝慕容暐却不同意,认为这二位都是皇亲国戚,先帝特意选择的辅政大臣,一定不会如此,并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慕舆根,怕不是你太师慕舆根想要作乱,却贼喊捉贼,将叛乱的帽子扣到了那二位的头上了吧? 小皇帝的态度,搞得慕舆根狼狈而退。 看来,这个小皇帝虽然在历史上评价非常低,但也并不完全是个昏庸无能的废材。 见一计、二计都不成功,慕舆根又开始鼓动可足浑氏皇太后及小皇帝迁都,迁回原来的龙城。 眼见慕舆根上蹿下跳的太厉害,严重扰乱了朝廷的安定,慕容恪联合慕容评,向小皇帝上奏后,将慕舆根及妻儿、同党一起杀掉了。 慕容恪的狠辣,也让可足浑氏感觉到了害怕,老实多了。 在对待前燕朝政上,慕容恪堪称前燕版周公。他为人谦虚谨慎,严格遵守朝廷礼法,所有朝廷大事都要和慕容评商议,绝不独断专行。同时虚心对待儒士,量才选用。对朝廷官员,不管那一派系的,都能公平对待,功赏过罚。 杀掉慕舆根,震慑住可足浑氏后,在慕容恪的主持下,前燕朝廷内部终于慢慢安稳下来。 东晋朝廷听到前燕皇帝慕容儁的死讯,欢欣鼓舞,很多人上表,建议趁机北伐中原。可是桓温却摇头叹息着表示:“慕容儁虽死,慕容恪尚在,对我们来说,忧患更严重了啊。” 前燕朝廷内部虽然稍稍安定下来,可是慕容儁调集起来的那百十万大军却成了不安定因素。因为皇帝突然去世,朝廷乱成一团,所以也没人管这些士卒了。于是这些士卒三五成群,纷纷逃回自己的家乡。这下,到处是散兵游勇,四处乱糟糟。 慕容恪明白这样下去国家非乱了不可,于是急忙安排专门人员处理此事。皇帝新丧,肯定不能继续大规模动兵了,所以,慕容恪一面正式安排人遣散这些士卒,一面调兵遣将,率领精锐兵马,在边境一带炫耀军威,震慑一下其他国家窥伺的眼光。 就在此时,前燕的河内太守吕护叛归东晋。 为了迅速平叛,慕容恪亲率大军,征讨吕护占据的野王城。 野王城城高水深,防御设施完善,吕护也是战场上的骁将,能征惯战,经验丰富。面对这种情况,慕容恪包围野王城之后,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采用了围困的方式,死死困住野王城。 几个月之后,野王城中粮食吃光,无奈的吕护只得趁夜率领精锐兵马突围,却一头撞进了早有准备的慕容恪安排好的包围圈内。 吕护的兵马死伤殆尽,吕护自己在几个残兵败将的保护下,杀出重围,逃奔荥阳。慕容恪以最小的代价,轻松收复野王城,平定了叛乱。 在慕容恪的苦心经营下,前燕朝野上下慢慢走上了正轨,国力缓缓提升。 如果您觉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观之处, 作者简介:李永田,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创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国传统文化类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国古文鉴赏》、《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国学经典》(诗、词、曲、赋四册)、《唐宋名家诗词赏读》(全十二册)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