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国审小麦新品种众信麦998的情况汇报

 洋溢九洲 2022-07-27 发布于河南

各位专家、老师、同仁,大家好!


我是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的李海平,按照组长张明晌老师的安排,今天我代表“一麦众承”27组麦尚往来值日,我们组成员有:张明晌老师、贠清峰老师、洪清爽老师、安志伟老师、王学芳老师、杨兆生老师、张卫东老师、吴兰云老师和王家润老师。非常感谢陈红敏老师搭建这个学习平台以及辛劳的付出,几个月来,我们在这里学习了很多老师的育种方法和思路,并聆听了许多老师无私奉献的故事和经典语录,这使我受益终生,再次感谢所有老师的精彩分享。接下来,我就双国审小麦众信麦998的一些情况,给大家汇报一下。

图片

1、品种来源

信麦998是河北博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北众人信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莱州137为母本、众信5072为父本组配组合,通过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众信麦998具有秆低、穗粒数多且稳定,具有高产、稳产、抗寒、抗倒、抗逆等优良特点。该品种于2021年同时通过黄淮冬麦区北片和黄淮冬麦区南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10125,

2、主要特征特性

众信麦998为半冬性、中熟品种。幼苗半匍匐,叶片宽长,叶色深绿,生长势强,抗寒性好,抗倒春寒能力强。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株型紧凑~半紧凑,旗叶宽大、上举,抗倒性强。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熟相好。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角质,饱满度好。

3、广适性

据统计,2001-2020年期间,通过黄淮冬麦区北片国家审定的小麦品种共83个,通过黄淮冬麦区南片国家审定的小麦品种共277个。其中只有5个品种能够通过黄淮冬麦区北片和南片的国家双审定,说明大多数小麦育成品种的广适性有一定局限。众信麦998于2021年同时通过黄淮冬麦区北片和黄淮冬麦区南片国家审定,说明该品种具有优越的广适性。

众信麦998在2019-2020年度生产试验中,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和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组每667m2产量分别为554.2kg、579.04kg,比对照品种分别增产4.52%、5.34%,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增产点率分别为100%、95.7%。试验数据充分表明了该品种的稳产性与丰产性。

4、突破性

纵观2001-2020年通过黄淮冬麦区北片国家审定的小麦品种:株高均值78.1cm,众信麦998为69.0cm,属于最低水平;亩穗数均值42.8万穗,众信麦998为36.9万穗;穗粒数均值35.3粒,众信麦998为40.5粒,属于最高范围内;千粒重均值41.3g,众信麦998为41.0g,属于平均水平。

纵观2001-2020年通过黄淮冬麦区南片国家审定的小麦品种:株高均值80.0cm,众信麦998为72.4cm,属于最低范围;亩穗数均值40.1万穗,众信麦998为36.0万穗;穗粒数均值33.7粒,众信麦998为39.9粒,属于最高范围内;千粒重均值43.5g,众信麦998为42.6g,属于平均水平。整合黄淮冬麦区北片和南片的小麦国审品种数据,众信麦998在黄淮冬麦区南北片平均株高比均值低8.3cm、平均亩穗数比均值低5.0万穂、平均穗粒数比均值多5.7粒、千粒重与均值相当。

综上所述,众信麦998的一个突出优点是株高低,为近20年来国审品种的极值;众信麦998另一个突出特点是穗粒数多而稳定,这是大群体高产品种类型最缺少的特点。众信麦998在株高和穗粒数的选育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进一步比较分析众信麦998在黄淮冬麦区北片和南片的性状表现发现,该品种在这两片区域内性状表现变化差异不大,充分表明了该品种的抗逆性、广适性与稳定性。

5、创新性

众信麦998产量三要素结构更加协调,与其他常规品种相比进行了大幅度创新,实现了历史性大变革,即亩穗数降下来(36万~37万穗)、穗粒数提上去(40粒以上)、千粒重年度间保持稳定(40g以上)。2021年6月在河南修武县,高产示范田中,经过实打实收该品种亩产达到898.26公斤,创造了全国冬小麦高产纪录;2022年在河南修武县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的“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项目——小麦藏粮于技”一体化技术集成高产攻关田中,按照农业农村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进行现场实产验收,众信麦998亩产为981.1公斤,刷新了全国冬小麦高产纪录;2022年6月,在河北魏县众信麦998百亩示范方实打实收,产量达到了889.9公斤/亩(1.43亩);2022年6月,在安徽临泉县众信麦998高产示范田实打实收,产量达到了800.39公斤/亩(1.70亩);2022年6月,在山东省平度市众信麦998高产田实打实收,产量达到了800.69公斤/亩(5.18亩)。

图片

以目前黄淮麦区主推的十几个品种为例,这些品种平均株高76.6cm,亩穗数41.7万穗,穗粒数33.7粒,千粒重42.5g。这些品种实现高产的策略路径均是通过提高亩穗数、保证千粒重、兼顾穗粒数来实现高产。但是亩穗数的提升意味着田间小麦群体的扩大,这容易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病虫害易高发、田间生态环境易受到破坏、群体透风透光性不好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最终小麦的产量。

如何有效地挖掘小麦穗粒数的潜力,这也是现阶段小麦育种的难题。众信麦998的成功选育,在挖掘穗粒数的潜力上实现了突破与创新,该品种在显著提升穗粒数至40粒左右的同时,有效保证了亩穗数在36.5万穗以上,将千粒重稳定在41.8g左右,实现了高产、稳产。在河南修武县的示范田中,通过良好的栽培管理措施,众信麦998的亩穗数维持在40-44万穗左右,群体数量增加不大;但是穗粒数平均可达60粒左右,个别穗粒数达到了100粒;下一步再通过更佳的栽培管理措施,在保持现有群体和穗粒数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千粒重,将能实现更高的产量。而且该品种通过降低株高的方式不仅保障了植株的抗倒伏能力,保证了群体在田间的通风透光性,能有效提高群体的光能利用率和靠形态提高抗性与安全性,还能减少植株生长过程中营养物质在营养器官中的消耗,促使更多的能量和物质转移累积在籽粒中,最终实现高产、稳产。

株高、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一直是小麦育种工作中的重要衡量因素,如何平衡这几者的协调关系是实现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众信麦998的选育,在选择理想株型的基础上,充分协调了株高、亩穗数、穗粒数与千粒重的关系,打破了原有平衡,建立了新的平衡,有效提高小麦品种产量潜力。

综上所述,众信麦998是一个原创突破型小麦新品种,抗逆性、适应性、稳产性、丰产性特别突出,即小麦的高产可以通过降低株高保证植株抗倒伏能力、保持通透性良好的群体结构和数量、提高穗粒数的潜力、稳定千粒重来实现。

作者简介:李海平,男,1992年毕业于邯郸市农业学校。先后育成并审定:中蓝麦1号、中紫麦3号、中黑麦6号、中信麦9号、中信麦15、中信麦28、中信麦48、中信麦58、中信麦68、中信麦78、中信麦99、成麦296、博农207、博农208、众信麦998等小麦新品种。2016-2017连续两年荣获全国“育种之星”荣誉称号,2019年,荣获“张海银种业促进奖”荣誉称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