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文的小文和组诗

 奎林说 2022-07-27 发布于甘肃


作者:张正美,小名小文
雨后的小村庄
7月清晨,雨后的正路寒意尚未完全消退。散淡的阳光洒落在校园中,校园里有数株近百年的老树,老树细密的枝叶上盛着的雨珠儿愈显晶莹剔透。不时传来的鸟鸣提醒我: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于是欣然攀爬学校侧后方的小山,一路上碧空新洗、露水吻足,久旱逢雨的大地生机初现,痛饮甘霖的野草野花可劲儿向天空探着脑袋,尽情抒写着自己的鼓舞之情。这些饱尝生之艰辛的小生命,似乎永远不会伤心气馁,一经雨露的滋润,便不遗余力地向上向远延展绿色。

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天空蓝得摄人的眼,如黛的远山斜依天边。省道308线贯穿景泰川,公路上一辆辆重型卡车不时疾驰而过,交通着景兰二地乃至更广远地区的生产物资,彰显着伟大祖国的生机和活力。

正路原称镇虏堡,始筑于明万历三十六年,取其镇服鞑虏之意。为抗击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明朝政府曾在北方修筑长城,沿途高地广筑烽火台,现在我身边的这座土墩就是其中的一座。听村中老人说,这座烽火台规模很大,曾设有守卒临时居住的房屋,可惜前些年修建饮水工程挖去一半,幸而老人们极力劝阻,才没有完全毁掉。如今站在它的脚下,摩挲着这些饱经战火的泥土,不难想象到当年金戈铁马、烟尘四起的场面。

现在,砂河井村成了白银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正路工业园的所在地,大大小小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建筑工地上机器轰鸣、热火朝天,相信在党的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这里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沿着河岸走
沿着河岸走  一边水声  一边鸟声
到了断裂的地方  就绕过去
一些游累了的物事停下来
断裂的枯枝  野草  庄稼  动物的骨殖
也有人的——两具解脱的男女
褴褛的衣衫  遮不住渗人的白
一具半躺  一具半趴
河水溢出来  像没吮干的乳汁
像等着风干的泪痕  沿着河岸走
会碰到废弃的引堤  堤下
静坐的垂钓者
我看他  他看
不知多久才能上钩的鱼
沿着河岸走  我碰到了多年前的自己
一半人性  一半神性

老缸
一口老缸杵在村口,守望着逝去的岁月              ——题记
从瓷窑搬来的那天
她就对自己说
就到这里吧    这次
死也不走了
这个叫裴家堡的村子
依山    缺水
牧草丰茂    云朵低沉
青葱的岁月最禁不起挥霍
那么多日子    一晃就过去了
那么清的山泉    那么清的月光
都曾占有过她    以独特的方式进入自己
是件幸福的事
女主人的手纤细    熨帖    一次次地摩挲
不留纤尘的少年    发丝锃亮的少年
鲜衣怒马的少年
一只猪闯入过她的领地
不可挽回啊    还是被猪油蒙了心
浑浊的眼睛流不出晶亮的泪珠
五味杂陈的中年时光    最经不起折腾
唉,说着说着就老了
多么红火的村子    多么红火的日子
怎么说没就没了
空荡荡的肚子    装满了一生的疾病
老了   这一身土脾气
不想再离开土地    一次次想做回
当初泥土的样子


觅父辞
终于找到你了
在一架尘封多年的旧相机中
打开它的瞬间  我的心有片刻的痛
扒下数据卡  打开自己
插入读卡器  插入记忆
暗下去的天色顿时  亮了
2014年春节  无风  天气晴好
一群孙子孙女的簇拥中
你心里涵爱  眼中有光  满脸的笑纹溢满
幸福
你不在的这三年
庄稼收了又种  山花谢了又开
一块添了新坟的土地  成了久违的故乡
备酒与飨  一次次驱车前往
箕坐在坟地里  抽烟  喝酒  啃食
供桌上渐渐失温的祭品
生死两茫茫的事  不需十年
片刻已是
  山 
      高 
           地  
                   远

减法
秋分一过    大地就像村庄
做起了减法
减去绿色的茎叶和黄色的果实
减去水  减去食物  减去野心疯长的青春
统统送进城    用各种方式储存下来
几只锦鸡落下来    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话
夕阳下土地露出苍老的皮肤
深褐的皱纹愈显深沉
像年久失修的老房子   房子里风烛残年的
老人
席子草边摇着空荡荡的脑袋    边看向
村口空荡荡的水泥路
暮色一层一层铺下来
像岁月    总要埋葬些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