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典故班第四十八课 从明清小说中的成语了解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四)

 巴蜀辞赋学院 2022-07-27 发布于四川

成语典故班第四十八课

从明清小说中的成语了解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四)

          主讲绝谷画蝶

一、东周列国志 (冯梦龙所著长篇历史小说)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清代蔡元放改编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

《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结束(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小说描写了周幽王凶残无道,周平王东迁,诸侯国争霸,士大夫势力日益壮大,最终形成七雄对峙局面;批判了昏庸愚昧的昏君暴君,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歌颂了赏罚分明的王侯和有胆识的将相勇夫。小说的布局谋篇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每一故事既可独立成篇,又可贯穿一体。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描写引人入胜。

1. 作者简介
    冯梦龙(公元1574年-公元1646年),明代通俗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一字耳犹,号姑苏词奴、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墨憨子、茂苑野史民、龙子犹等,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少有才气,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在科举上,冯梦龙一生不得意,遂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搜集、整理通俗文学上。他的代表作品是《喻世明言》(旧题《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小说,世称三言,代表了明代拟话本小说的成就。此外,他还编辑了《古今谭概》《情史》等笔记故事,并鉴定了《有商志传》《有夏志传》《盘古至唐虞传》等。 
    蔡元放,名舁,号七都梦夫、野云主人,江宁(今南京)人,乾隆年间通俗文学家。生平不详。其主要业绩为润色增删冯梦龙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新列国志》,修订原书一些讹误之处,并附上序、读法、详细的评语和简要的注释,改名为《东周列国志》刊行。

2.创作背景

《东周列国志》的成书经历了三个阶段。关于春秋战国故事的平话,最早产生在元代明代嘉靖、隆庆年间,余邵鱼(字畏斋)撰《列国志传》,分节不分回,共8卷,226节,每节随事立题。内容起于武王伐纣,终于秦统一天下,比较全面地记载了列国故事。其中若干章节,把流传在民间的神话故事穿插进去,如“苏妲己驿堂被魅”“穆王西游昆仑山”等,但并未改变历史演义的简朴面貌,文字也稍显粗糙。

到了明代末年,冯梦龙“本诸左史,旁及诸书”,加以改编,改名为《新列国志》,凡余邵鱼疏忽或遗漏的地方,都根据史书做了订正。全书共108回,篇幅较原书大为扩充;在文字、故事情节、人物描绘等方面也做了许多艺术加工,使原书的艺术水准大大提高。

清代乾隆年间,蔡元放对《新列国志》做了一番修改,并加了序、读法、详细的评语和简要的注释,改名为《东周列国志》,23卷,108回。这实际上是冯梦龙《新列国志》的评点本,叙事起于周宣王,止于秦始皇,删去了《新列国志》中某些虚构情节,改正了谬误,更符合于史实,同时“敷衍不无增添,形容不无润色”。

3.作品简介

《东周列国志》叙述春秋战国五百年间的历史故事。它将分散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记,按照时间的先后串联起来,熔铸成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全书108回,前83回写春秋五霸,后25回写战国七雄。小说叙写周幽王残暴无道,引起西戎之乱。周平王东迁洛邑,从此周王室逐渐衰弱,诸侯国互相兼并,互相争霸。在诸侯国内部,大夫的势力也越来越大,他们之间也互相兼并,致使有的诸侯国为大夫所瓜分。

接着出现了七雄并峙的局面,各国征战不断。其间谋臣摇唇鼓舌,武将东征西讨,天下多事。最终秦王嬴政灭六国,一统天下。其中包括许多历史故事,如:烽火戏诸侯、曹刿论战、弦高退敌、赵氏孤儿、二桃杀三士、伍子胥过昭关、勾践复国、商鞅变法、西门豹治邺、孙庞斗法、苏秦合纵相六国、屈原投汨罗江、田单复国等。

4.人物介绍

郑庄公,春秋国王之一。正是他以及由他主管的充当周朝辅佐的郑国,带头搞乱了封建秩序。按照周代旧制,诸侯去世,嫡子继立。但郑庄公之母宠爱次子叔段,让他分享郑国大权。郑庄公对付的办法是:故意纵容叔段,让他与母亲串通谋反,暗地里周密部署,粉碎了母、弟发动的政变。为了寻找囚母杀弟的借口,郑庄公的手段十分刻毒、狡诈。后来郑国政局稳定,势力渐强,郑庄公便不把周室放在眼内。而周平王为了安抚郑庄公,让王子作为人质,郑庄公也竟然收下,全不顾“君臣之义”。

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他任用管仲为相,充分展现出知人善任的组织能力以及宽容广阔的胸襟。管仲并不是他的亲信,当初与他为敌,还射了他一箭,险些要了他的命。老实说,这一箭之仇,齐桓公也曾耿耿于怀,但当听到鲍叔举荐,知道管仲是安邦治国的良材,便抛弃嫌隙,“亲自出郊迎之,与之同载入朝,百姓观者如堵,无不骇然”。任用管仲为相后,齐国大治。齐桓公也九合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他是一位善于团结人才、任用人才的霸主。他在获得政权以前,到处逃亡,势孤力弱。但是他能够把赵襄、狐偃等一批才智之士团结在一起。就是这一帮人与他同心合力,使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最终登上晋侯的宝座。晋文公执政以后,首先整顿国内秩序,“使民知尊卑长幼之序,动亲上死长之心”。上下和睦,将士用命。然后打着“尊周室”的旗号,调动各方力量,于城濮一战,大败楚师。开创了“晋国天下莫强焉”的局面。

5.主题思想

《东周列国志》以国家的兴亡成败为主题,致力探讨气运盛衰、人事成败之间转化变迁的因果关系。作者通过人物命运的沉浮,形象地告诉人们,能否注重道义、任用贤能是判断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最根本的依据。得民心者得天下。道义是对天意的阐发,天意就是民心。民心存,其政举,民心亡,其政息。
    《东周列国志》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群星灿烂,千百年后,虽不乏其人,但这一时期的人和事,在历史上突出、典型,它几乎是后世是非成败的理论源头,更是后人行事为人的标准和榜样。小说通过丰富历 而生动的故事情节,赞扬了从善如流、赏罚严明、胸怀大度的王侯和忠贞、有史 勇有谋的将相,也赞扬了那些见义勇为、机智果敢的豪侠。 
    6.艺术特色
    小说的结构布局主次分明、繁简得当。虽然头绪纷繁,矛盾错综复杂,但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不仅整个历史时代的发展变化得到如实的反映,各诸侯国的发展、变化,各国之间的关系,都条分缕析,写得清清楚楚。小说的故事性很强,每个故事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是全书的一部分。许多故事描述得引人入胜,如“卫懿公好鹤亡国”“西门豹乔送河伯妇”“伍子胥微服过昭关”等等。由于小说反映了五六百年的历史,不可能有贯串始终的人物形象,但在不少篇章里,人物形象描绘得还是相当生动的,如管夷吾的博学奇才、齐小白的王霸之度、鲍叔牙的苦心荐贤等等,又如重耳(晋文公)、伍子胥、介子推、孙膑、庞涓、廉颇、蔺相如、文种、范蠡等等,都写得个性分明。  
    该小说还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有齐桓公那样煊赫一时的霸主、周幽王那样昏庸残暴的国君、管仲那样富有谋略的政治家、孙武那样足智多谋的军事家、廉颇那样勇猛善战的武将、荆轲那样视死如归的义士、苏秦那样能言善辩的说客,也有易牙、竖刁那样阴险奸诈的小人。这些人物,既具有春秋战围时期的时代特征,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又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7.后世影响
   《东周列国志》取得了较高的思想成就和艺术成就,是除《三国演义》之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戏剧、影视等多种文体裁以此为素材进行创作,其人物故事等传播甚广。  
    8.关于东周列国志的成语

1.败兴而归

注释:败兴遇到和想象不一致的事而情绪低落。扫兴地归来。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各军士未及领赏,草草而散。正是乘兴而来,败兴而返。”

2.彼倡chàng此和

注释:和附和;应和。比喻一方倡导,别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六回二人先通了鄐克,然后谒见晋景公,内外同心,彼倡此和,不由晋景公不从。”

3.不白之冤

注释: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二回唅之逃,非贪生怕死,实欲为太叔伸不白之冤耳!”

4.不知去向

注释:向方向。不知道哪里去了。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宣王问曰'如今红衣小儿何在?’答曰'自教歌之后,不知去向。’”

5.chǎn词令色

注释:说奉承人家的话,扮作讨好人家的表情。

出处:《东周列国志》八○回勾践为人机险,今为釜中之鱼,命制庖人故谄词令色,以求免刑诛。”

6.称臣纳贡

注释:旧时指小国向大国臣服而年年进贡。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凡汉东小国,无不称臣纳贡。”

7.出谋划策

注释:谋计谋;划筹划。制定计谋策略。指为人出主意。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汝依违观望其间,并不见出奇画策,无非因人成事。”

8.出谋画策

注释:谋谋略。画筹划。制定计谋策略。常指为人出主意。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九回汝依违观望其间,并不见出奇画策,无非因人成事。”

9.德尊望重

注释:犹言德高望重。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七五回吾主以令尹德尊望重,故令某等献上良马,以备驱驰之用。

10.遁迹藏名dùn jì cáng míng

注释:犹言隐居不出。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八九回功成辞赏,遁迹藏名。

11.额手称庆

注释:额手以手加额。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七回文公至绛,国人无不额手称庆。百官朝贺,自不必说。”

12.恩若再生

注释:恩惠极大如同给了第二次生命。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勾践囚于吾国……今吾复其社稷,恩若再生。”

13.蜂攒蚁聚fēng cuán yǐ jù

注释: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三回那跟随楚王人众,何止千人,一个个俱脱衣露甲,手执暗器,如蜂攒蚁聚,飞奔上坛。”

负德背义

注释:犹言负恩背义。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二四回[申侯]今又以国媚楚,使子之君,负德背义,自召干戈,祸及民社。”

14.各司其事

注释:司主管,经营。各自管好各自的一摊事。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四回今日便须派定路数,各司其事。”

15.顾此失彼

注释: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忙乱或慌张的情景。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六回分军为三一军攻麦城,一军攻纪南城,大五率大军直捣郢都,彼疾雷不及掩耳,顾此失彼,二城若破,郢不守矣。”

16.国无宁日

注释: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宋大国也,起倾国兵,盛气而来……吾国无宁日矣。”

17.海啸山崩

注释:大海汹涌呼啸,高山崩裂倒塌。形容来势凶猛急速。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四回楚兵人人耀武,个个扬威,分明似海啸山崩,天摧地塌。”

18.寒酸落魄

注释:落魄沮丧失意。形容不得志时穷困、狼狈颓丧的样子。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范睢)遂换去鲜服,妆作寒酸落魄之状,潜出府门,来到驿馆,徐步而行,谒见须贾。”

19.积劳成病

注释: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同积劳成疾”。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六九回公孙归生积劳成病,卧不能起,城中食尽,饿死者居半,守者疲困,不能御敌。

20.积劳成疾

注释:积劳长期劳累过度;疾病。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

出处:《荀子·王制》彼日积劳,我日积佚。”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九回公孙归生积劳成病,卧不能起,城中食尽,饿死者居半,守者疲困,不能御敌。”

21.狡兔死,良犬烹jiǎo tù sǐliáng quǎn pēng

注释: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同狡兔死,良狗烹”。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八三回吾闻'狡兔死而良犬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

22.接连不断

注释: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三回陈设兵卫,自王宫起,直至光家之门,街衢皆满,接连不断。”

23.桀骜不恭jié ào bù gōng

注释:凶悍倔强,傲慢不顺从。同桀骜不逊”。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六七回围乃共王之庶子,年齿最长,为人桀骜不恭,耻居人下,恃其才器,阴畜不臣之志。

24.局促不安

注释:局促拘束。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昭公虽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礼稍减于昔日。祭足亦觉踨蹐不安,每每称疾不朝。”

25.口出大言

注释:说大话。形容说话狂妄。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御者见考叔口出大言,更不敢上前,且立住脚观看。”

26.枯苗望雨

注释:形容殷切盼望。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寡君望蹇先生之临,如枯苗望雨。”

27.昆弟之好

注释:昆哥哥。像兄弟一样要好。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二回今秦楚嫁女娶妇,结昆弟之好,三晋莫不悚惧,争献地以事秦。”

28.连街倒巷

注释:犹言满街倾巷。指所有地方。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八九回当时百姓连街倒巷,皆怨商君。

29.怜新弃旧

注释:怜爱怜;弃舍,抛。爱怜新的,抛掉旧的。多指喜爱新欢,冷落旧宠。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七回妾虽贵,然叔隗先配,且有子矣,岂可怜新弃旧乎?”

30.了无惧色

注释:惧害怕;色神色。没有一点害怕的神色。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戚颜色不变,了无惧色。”

31.毛骨悚 sǒng

    注释:悚然害怕的样子」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秦王闻之,不觉毛骨悚然。”

32.蔑伦悖理miè lún bèi lǐ

注释:指违背道德和伦理。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4回备闻襄公淫妹之事,默然自叹'似此蔑伦悖理,禽兽不如。”

33.目中无人

注释: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六回赵奢子赵括,自少喜谈兵法,家传《六韬》、《三略》之书,一览而尽;尝与父奢论兵,指天画地,目中无人,虽奢亦不能难也。”

34.怒形于色

注释:形显露;色脸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曹沫右手按剑,左手揽桓公之袖,怒形于色。”

35.七嘴八张

注释:形容人多语杂。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众官员一拥而前,七嘴八张的,都问道'世子何在?’”

36.强弓劲弩qiáng gōng jìn nǔ

注释:强强劲的,有力的。强有力的弓,坚硬的弩。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回韩地方九百余里,带甲数十万,然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

37.人心皇皇

注释:见人心惶惶”。人们内心惊恐不安。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回今人心皇皇,见太叔势大力强,尽怀观望。”

38.人心惶惶

注释:惶惶也作皇皇”,惊惶不安的样子。人们心中惊惶不安。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回今人心皇皇,见太叔势大力强,尽怀观望。”

39.如梦初觉

注释:好像刚从梦景中醒来一样。多比喻从糊涂、错误的认识中省悟过来。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信陵君如梦初觉,再拜称谢。”

40.如梦初醒

注释:象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

41.如梦方醒

注释:象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

42.如醉初醒

注释:象酒醉才醒一般。比喻刚从沉迷中醒悟过来。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三回黄歇如梦初觉,如醉初醒。”

43.深入人心

注释:指理论、学说、政策等为人们深切了解和信服。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回且君新得诸侯,非有存亡兴灭之德,深入人心,恐诸侯之兵,不为我用。”

44.神色仓皇

注释:仓皇惊慌,慌张。指在紧急的情况下,神气和面色紧张惊慌,失去常态。

出处:明·余邵鱼《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四回臣观其神色仓皇,必然此事在心故也。”

45.声如洪钟

注释: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忆胥目如闪电,声如洪钟。”

46.事在人为

注释: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观努力如何。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九回事在人为耳,彼朽骨者何知。”

47.shì面容言

    注释:拭擦;拭面擦去别人吐在自己脸上的唾沫;容言听取别人意见。泛指接受别人的批评,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五回妇人轻丧武夫功,先轸当时怒气冲,拭面容言无愠意,方知嗣伯属襄公。”

48.顺水人情

注释:利用机会顺便给人的好处。也指不费力的人情。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九回守将和军卒都受了贿赂,落得做个顺水人情。”

49.岁暮天寒

注释:指年底时候的寒冷景象。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六回岁暮天寒,且归休息,以俟再举可也。

50.万夫莫当

注释:形容非常勇敢。同万夫不当之勇”。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七三回吾闻公子庆忌,筋骨如铁,万夫莫当。

51.虚位以待

注释:留着位置等待。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宁可虚位以待人,不可以人而滥位。”

52.奄奄一息

注释: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七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53.养虎留患

注释: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同养虎自遗患”。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五六回今其子乃欲见逐,岂非养虎留患耶?

54.意兴索然

注释: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景公意兴索然。左右问曰'将回宫乎?’景公曰'可移於梁邱大夫之家。’”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绿云顾父曰圣人无字门人者,'孝哉……’一句,即是人言。”王闻之,意兴索然。”

55.有进无退

注释:只有前进,没有后退。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一回军中无戏言!吾二人当亲冒矢石,昼夜攻之,有进无退。”

56.迂谈阔论

注释:犹言高谈阔论。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九回驺衍等迂谈阔论,虚而无实。”

57.玉成其事

注释:玉成成全,内含客气的意思。成全那件事情。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回大夫能玉成其事,请以白璧二双,黄金百镒为献。”

58.怨气冲天

注释:怨愤之气冲到天空。形容怨恨情绪极大。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六回员一见其尸,怨气冲天,手持九节铜鞭,鞭之三百,肉烂骨折。”

59.张大其辞

注释:把原来的事情夸大。形容言过其实。同张大其词”。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卿于席间,张大其辞,虽然存了齐国一时体面,只恐三杰之后,难乎其继。如之奈何?

60.直言无隐

注释: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同直言无讳”。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回臣不忍坐视君国之危亡,故敢直言无隐。”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三回年兄宜直言无隐,某亦有肺腑相通。”

61.志在四方

注释: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

62.志足意满

注释:犹志得意满。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恒公虽然是个英主,却不道剑老无芒,人老无刚,他做了多年的侯伯,志足意满。”

63.忠心贯日

注释:贯贯通。忠诚之心可以贯通日月。形容忠诚至极。同忠贯白日”。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卿忠心贯日,孤不罪也。

64.自相水火

注释:自己人互相像水火那样不能相容。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六回今大王所恃重臣二人,而使自相水火,非社稷之福也。

65.罪该万死

注释:尤死处一万次死刑。形容罪恶极大。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娘娘道此怪物,不可容留,随命侍者领去,弃之沟渎。婢子罪该万死。”

66.左思右想

注释:多方面想了又想。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八回左思右想,欲求自脱之计。”

67.坐不安席

注释:席坐席。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回祭足被囚于军府,甲士周围把守,水泄不通。祭足疑惧,坐不安席。”

二、聊斋志异 (蒲松龄著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间已有流传。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1.作者简介

蒲松龄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早年即有文名,但始终未中举,直至七十一岁才援例为贡生。长期为塾师、幕友,郁郁不得志,所著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亦工诗文,著作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

2. 创作背景

蒲松龄聊斋蒲松龄出生于书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借助科举入仕,可惜屡试不第,只能以教书为生。他自幼便对民间的鬼神故事兴致浓厚。据说,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 
    据清人笔记《三借庐笔谈》记载:蒲松龄每晨起就在大道边铺席于地,并摆设烟茶,坐待过往行人,以搜集奇闻异事。每听到一事,回家后就加以粉饰润色。 
    康熙元年(1662),蒲松龄22岁时开始撰写狐鬼故事。康熙十八年(1679)春,40岁的蒲松龄初次将手稿集结成书,名为《聊斋志异》,南高珩作序。此后屡有增补。直至康熙三十九年(1700)前后和康熙四十六年(1707),该书还有少量补作。《聊斋志异》的写作历时四十余年,倾注了蒲松龄大半生精力。 
    3.内容简介

《聊斋志异》全书将近五百篇,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这类作品代表作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

二是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这类作品。

三是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具有社会意义,如《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

4.人物介绍
    聂小倩
    聂小倩是一个美貌女鬼,生前只活到18岁,死后葬在浙江金华城北的荒凉古寺旁,不幸被妖怪夜叉胁迫害人。后浙江人宁采臣暂居寺院,小倩受妖怪指使,前来谋害,却被采臣的正气打动,便以实相告,助采臣转危为安。采臣也不负小倩重托,助她逃脱魔爪,并收留她侍奉母亲和久病的妻子,小倩勤劳善良,深受宁家人喜爱。小倩因长期接触活人,逐渐犹如常人,宁家人亦绝口不提她的身份。宁妻病逝后,小倩嫁给宁采臣做鬼妻,之后,又指点采臣除掉前来报复的金华妖怪。几年后,宁采臣考中进士,小倩也生下一子,宁采臣还纳一小妾,小倩、小妾又各生一子,三个儿子长大后也都成了有名望的人。
    宁采臣
    宁采臣,浙江人,为人慷爽正直。某日他借宿浙江金华北郊的一座古寺,先后结识陕西剑客燕赤霞和女鬼聂小倩。聂小倩被夜叉妖怪驱使害人,但本性善良,不愿助纣为虐。妖怪欲杀害宁采臣,幸在聂小倩和燕赤霞帮助下躲过一劫。宁采臣也助聂小倩逃离魔掌,并收留她侍奉母亲和久病的妻子。宁妻病逝后,宁采臣娶聂小倩作鬼妻。后在聂小倩指点下,宁采臣用剑袋消灭夜叉。几年后,宁采臣考中进士,聂小倩也生下一个儿子。之后他还纳了一个小妾,小倩、小妾又各生一子,一家人其乐融融,三个儿子长大后也都成了有名望的人。 [6] 
    燕赤霞
    燕赤霞是一位降妖除魔的侠义之士,为人正气凛然,宽和从容,颇有仙风道骨之姿,是一位性格怪异的降魔者,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
    黑山老妖
    黑山老妖是妖魔两界之王,黑山也是个千古伤心者,莫问爱,莫问情,过去不再寻,爱过方知情重,一切只因有爱有情。我爱你,你却不爱我,我为爱成魔。据说黑山老妖是怨气与恨凝结所化。很久以前他本来是一个懵懂的少年,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可是突如其来的事情变故让他承受不了重大的打击,没有办法,唯有离开。却因狠心大作怨气太重,本想复仇,想来想去算了罢了,与其遗恨终生,不如选择原谅,居住一座万物不生、荒无人烟的万妖山,是万妖群魔之首。
    辛十四娘
    辛十四娘是一个一心为苍生奉献的小狐妖,红衣佳人,长得如同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虽身为狐妖,但心地善良,与狐狸父亲及十八个姐妹一同寄住禅院之中,因在十九个姐妹中排行第十四,故名。她着意行善积德,以助人为乐、修道成仙为志,希望追求精神层面的超脱。

5.作品主题

《聊斋志异》一书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腐败、官贪吏虐、豪强横行、生灵涂炭,都在《聊斋志异》中有所反映,揭示了人民痛苦生活的原因主要来自贪官污吏。
    《聊斋志异》在暴露统治阶级贪暴不仁的同时,还写出了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对他们表示深切的同情。其中有“大冤未伸,寸心不死”的席方平(《席方平》);有最终变成猛虎,咬死仇人的向杲(《向杲》);有直入阴间、杀死两吏卒的王鼎(《伍秋月》)。这些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形象在激发被压迫者的斗争意识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聊斋志异》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揭露了科举考试的种种弊端。蒲松龄才华过人却名落孙山,他对科场的黑暗、考官的昏聩、士子的心理等都非常熟悉,所以写起来能切中要害,力透纸背。通过一些梦幻的境界,作者嘲笑了那些醉心功名利禄的士子。

6.艺术特色

一是采用传奇的方法来志怪。传统的志怪小说,大抵叙述鬼神怪异之事,篇幅短小又仅“粗陈梗概”,语言简约而显露不出文采。而唐代的传奇小说则“叙述宛转,文辞华艳”,小说的主体是人间人事人情人态。蒲松龄借用传奇的特长,来写花妖狐魅,使小说内容精彩且充实,情节离奇而生动,展现出极其迷幻曲折的色彩。
    二是情节委曲,叙次井然。《聊斋志异》增强了小说的艺术素质,丰富了小说的形态、类型。小说的要素之一是故事情节。文言小说演进的轨迹之一便是由粗陈梗概到记叙委婉。《聊斋志异》中精心结撰的故事多是记叙详尽而委曲,有的篇章还特别以情节曲折有起伏跌宕之致取胜。如《王桂庵》写王桂庵江上初逢芸娘,后沿江寻访苦于不得,再后偶人一江村,却意外地再见芸娘,却又由于一句戏言,致使芸娘投江;经年自河南返家,途中又蓦地见到芸娘未死,好事多磨,几乎步步有“山穷水复,柳暗花明”之趣。《西湖主》写陈弼教在洞庭湖落水,浮水登崖,闯人湖君禁苑、殿阁,本来便有“犯驾当死”之忧,又私窥公主,红巾题诗,到了行将被捉、必死无疑的地步,却陡地化险为夷,变凶为吉,做了湖君的乘龙快婿,极尽情节腾挪跌宕之能事,可以说情节的趣味性胜过了内容的意义。然而,这也只是作者创作的一种艺术追求,《聊斋志异》里也有不重故事情节、乃至无故事性的小说。《婴宁》有故事情节,但作者倾力展示的却是婴宁的性格,其他的人物,如为她的美貌倾倒而痴情追求的王子服,以及她居住的幽僻的山村、长满花木的院落,都是为烘托她那种近于童稚的绝顶天真而设置的;人世以后受礼俗的束缚,“竞不复笑”,也是意味着原本天真的消失。这篇似可称做性格小说。
    《绿衣女》写一位绿衣长裙的少女进入一位书生的书斋,发生的只有平淡而不俗的欢娱情状,没有故事性,结尾处一个小波折,是要显示少女原是一个蜜蜂精,似乎可称做散文式小说。许多篇幅不太长的篇章,只是截取生活的一个片段,写出一种情态、心理。如《王子安》写的是一位秀才应乡试后放榜前醉卧中瞬间的一种幻觉:听到有人相继来报,他已连试皆中,不禁得意忘形,初而喜呼赏钱,再而要“出耀乡里”,受到妻子儿子的嘲笑。《金和尚》没有事件,无情节可言,而是零星写出一位僧侣地主的房舍构造、室内陈设、役使仆从、出行等方面的情况,以及死后殡葬盛况,更像是一篇人物特写。《聊斋志异》里作品类型的多样化,既表明作者仍然因袭了旧的内涵无明确界定的小说观念,所以其中也有简单记事的短篇,但也表明作者又有探索性的创造,增添了不专注故事情节的小说类型。
     《聊斋志异》中许多优秀的作品,较之以前的文言小说,更加重了对人物环境、行动状况、心理表现等方面的描写。作者对各类人物形象,都描写出其存在的环境,暗示其原本的属性,烘托其被赋予的性格。如《莲花公主》写主人公的府第:“叠阁重楼,万椽相接,曲折而行,觉千门万户,迥非人世。”依蜂房的特征状人间府第,莲花公主之为蜂王族属便隐现其中。《连琐》开头便写杨于畏“斋临旷野,墙外多古墓,夜闻白杨萧萧,声如涛涌”,为鬼女连琐的出场设置了阴森的环境。《婴宁》中婴宁所在幽僻山村、鸟语花香的院落、明亮洁泽的居室,一一描绘如画,又与她的美丽容貌、天真性情和谐一致,带有象征意义。写人物活动时具体生动,映带出人物的情态、心理,也是以往的文言小说所少有的艺术境界。如《促织》写成名在县令严限追比的情况下捕捉促织、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与人斗促织两个情节,细致入微,令读者如亲见,为之动容。《花姑子》写花姑子情注少年,煨酒沸腾,自掩其情,惟肖惟妙,情趣盎然。《聂小倩》写鬼女聂小倩初入宁采臣家对婆母之戒心能理解承受,尽心侍奉,对宁采臣有依恋之心,却不强求,终于使婆母释疑,变防范为喜爱,富有浓郁的生活内蕴,展示出女子的一种谦卑自安的性情。在一些篇章中还突出地描绘出一种场面,发挥不同的艺术功用:《晚霞》中水宫的各部舞队的演习,是为男女主人公提供感情交流的机遇;《劳山道士》中劳山道士宴客的幻化景象,是对心地卑微的王生“慕道”之心的考验和诱惑,也成为情节转折的契机;《狐谐》重点叙写的是狐女与几位轻薄书生相讥诮的对答场面,不露其形貌,只由其言语、嬉笑之声,便刻画出一种爽快、机敏而诙谐的性格。《聊斋志异》使小说超出了以故事为本的窠臼,变得更加肥腴、丰美,富有生活情趣和文学的魅力。
蒲松龄手稿作者反对“硬铺直陈”,加之写的是花妖鬼狐之事,便于驰骋想象,所以许多作品情节怪异谲诡,变幻莫测,极尽腾挪跌宕之能事。同时,它们也有自身的逻辑性,合乎人情物理。
    三是描写丰美,形象生动。较之以前的文言小说,作品加重了对人物环境、行动状况、心理表现等方面的描写。如《连琐》开头便写杨于畏“斋临旷野,墙外多古墓,夜闻白杨萧萧,声如涛涌。”为鬼女连琐的出场设置了阴森的环境。《红玉》写红玉初见冯相如:“一夜,相如坐月下,忽见东邻女自墙上来窥。视之,美。近之,微笑。招以手,不来亦不去。固请之,乃梯而过,遂共寝处。”生动地表现了两情相悦的情景。
     四是语言精练,词汇丰富,句式富于变化。如《婴宁》中,写婴宁爱笑,就用了“笑容可掬”“嗤嗤笑不已”“笑不可遏”“复笑不可仰视”“大笑”“笑声始纵”“狂笑欲堕”“且下且笑”“微笑而止”“室中吃吃皆婴宁笑声”“浓笑不顾”“孜孜憨笑”“笑处嫣然”“笑极不能俯仰”“放声大笑,满室妇女为之粲然”,总共不下二十余处,但无一处相同,各有特色,且符合不同的情境。

7.关于聊斋志异的成语

1.岸然道貌

注释:指严肃的神态。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2.道貌岸然

注释: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3.暗无天日

注释:昏暗得看不到天上的日光。形容在反动势力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老龙船户》剖腹沉石,惨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绝不少关痛痒,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

4.盎盂相敲àng yú xiāng qiāo

注释:比喻一家人争吵。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十一·青蛙神》且盎盂相敲,皆臣所为,无所涉于父母。”

5.傲骨嶙嶙ào gǔ lín lín

注释: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嶙嶙山崖突兀貌。比喻高傲不屈。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行踪落落,对影长愁;傲骨嶙嶙,搔头自爱。”

6.不容置辩

注释:置安放。不容许别人进行辩解。指没有辩护的余地。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三生》吾合休矣。既而俘者尽释,惟某后至,不容置辩,立斩之。”

7.阐幽明微

注释:使幽深隐微的事物或道理显露出来。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孝子》司风教者,重务良多,无暇彰表,则阐幽明微,赖兹刍荛。”

8.齿牙馀惠 yú huì

注释:指帮人说好话。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九娘》生乃坐,请所命。曰'令女甥寡居无耦,仆欲得主中馈。屡通媒妁,辄以无尊长之命为辞。幸无惜齿牙馀惠。’”

9.传为笑谈

注释:笑谈笑话;笑料。流传开去成为人们谈笑的资料。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嘉平公子》公子虽愧恨,犹不知所题,折帖示仆。闻者传为笑谈。”

10.涤dí故更新

注释:涤除陈旧,换上新的。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夫人之所以惧者,非朝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譬之昨死而今生,须从此涤故更新;再一馁,则不可为矣。”

11.砥志研思dǐ zhì yán sī

注释:专心致志,深思钻研。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娘》程入闱,砥志研思,以求必售。”

12.顿足失色

注释:顿足跺脚。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形容十分惊慌。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成仓猝莫如所救,顿足失色。”

13.恶籍盈指è jí yíng zhǐ

注释:犹恶贯满盈。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龙飞相公》此非所能效力,惟善可以已之。然君恶籍盈指,非大善不可复挽。”何垠注恶籍盈指,犹言恶事纪载已满,不胜指也。”

14.恶作剧

注释:捉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而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

15.恩同山岳

注释:犹恩重如山。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梅女》萍水之人,何敢遽以重务浼君子。但泉下搞骸,舌不得缩,索不得除,求断屋梁而焚之,恩同山岳矣。”

16.返哺之恩

注释:返哺雏鸟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报答亲恩。

出处:《春秋运斗枢》飞翔羽翮为阳,阳气仁,故乌反哺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君如念妾,还祈以楼宅相假,使妾得以返哺之私。”

17.蜚短流长fēi

注释: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造言生事者,蜚短流长,所不堪受。”

18.忿火中烧fèn huǒ zhōng shāo

注释:犹言怒火中烧。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甲词益狎逼。张忿火中烧,反刀直出,剁甲中颅。”

19.伏首贴耳

注释:畏缩恐惧的样子。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万石不言,惟伏首贴耳而泣。”

20.付之梨枣

注释:指刻版刊印书籍。梨枣旧时刻书多用梨木枣木,古代称书版。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序》然欲付梨枣而啬于资,素愿莫偿,恒深歉怅。”

21.鼓舌掀簧gǔ shé xiān huáng

注释:掉动舌头,掀动乐器中的簧片。指用动人的言辞蛊惑人。

出处:清·胡泉《貂裘换酒·题〈聊斋志异〉》词笔墨久抛荒,懒劳神雕虫小技,鼓舌掀簧。”

22.故态复作

注释:指旧的习气或毛病等又出现了。同故态复萌”。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八大王》今老将就木,潦倒不能横飞,故态复作,我自不懈耳。”

23.顾影弄姿

注释: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种姿态。对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种姿态。形容卖弄身形,自我欣赏。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二姊葛氏,为人狡黠善辨,顾影弄姿,貌不及江城,而悍妒忌与埒。姊妹相逢无他语,惟各以阃威自鸣得意。”

24.官虎吏狼

注释:官如虎,吏如狼。形容官吏贪暴。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梦狼》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

25.憨状可掬

注释:可掬可以用手捧取。形容顽皮娇痴、单纯幼稚的样子充溢在外。招人喜爱。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种梨》乡人馈馈,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

26.汗流浃踵zhǒng

注释:汗出得多,流到脚跟。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晚霞》[阿端]意计穷蹙,汗流浃踵。”

27.汗流接踵zhǒng

注释:汗出得多,流到脚跟。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柳氏子》柳在椟中,历历闻之,汗流接踵,不敢出气。”

28.呼天吁地

注释:指呼喊天地以求救助。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异史氏曰]恶乎哉!呼天吁地,忽尔披发向银床。”

29.恍如梦寐

注释:指好像做梦一样。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两相惊喜,握手入帷。见儿卧床上,慨然曰'我去时儿才及膝,今身长如许矣!’夫妇依倚,恍如梦寐。”

30.昏昏欲睡

注释:昏昏沉沉,只想睡觉。形容极其疲劳或精神不振。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是秋入闱复落,邑邑不得志,颇思郎言,遂取前所指示者强读之,未至终篇,昏昏欲睡,心惶惑无以自主。”

31.豁然顿悟

注释:同豁然大悟”。形容彻底晓悟。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贾豁然顿悟,曰'翁不知贾奉雉即某是也。’翁大骇,走报其家。”

32.饥肠辘辘

注释: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车行声。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33.鸡飞蛋打

注释:鸡飞走了,蛋打破了。比喻两头落空,一无所得。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霞》人之无良,舍其旧而新是谋,卒之卵覆鸟亦飞,天之所报亦惨矣。”

34.急不可待

注释: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蛾》逆害饮食,但思鱼羹,而近地则无,百里外始可购致。时厮骑皆被差遣。生性纯孝,急不可待,怀赀独往。”

35.急不择路

注释:急得来不及选择道路地乱跑,形容非常紧迫。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张是夜越莽穿榛,急不择途;及明,困殆已极。”

36.健步如飞

注释:健步脚步快而有力。步伐矫健,跑得飞快。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阳士人》丽人牵坐路侧,自乃捉足,脱履相假,女喜着之,幸不凿枘,复起从行,健步如飞。”

37.僵李代桃

注释:比喻代人受罪责或以此代彼。亦作僵桃代李”。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彼逾墙钻隙,固有玷夫儒冠;而僵李代桃,诚难消其冤气。”

38.斤斤自守

注释:斤斤拘谨的样子。谨小慎微,自求无过。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锦瑟》生斤斤自守,不敢少致差(蹉)跌。”

39.金光盖地

注释:比喻钱神的本领高强。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平》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何垠注金光盖地,出梵书。此借喻钱神之道术也。”

40.精神焕发

注释: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精神振作,情绪饱满。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生觉丹田火热,精神焕发。”

41.快人快事

注释:爽快人办爽快事。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附各本序跋题辞〈陈序〉》维时雪停段君,踊跃付梓,快人快事,其有古人不见我之思乎?”

42.旷世无匹

注释:匹相当。独一无二,异常出色。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梦》至夜,焚香坐伺,妇果携女至。态度娴婉,旷世无匹。”

43.了不长进

注释:一点进步也没有。形容没有出息。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酒狂》甥了不长进,今且奈何。”

44.屡试不爽

注释:屡次试验都不错。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冷生》言未已,驴已蹶然伏道上,屡试不爽。”

45.卵覆鸟飞

注释:鸟飞走了,卵也打破了。比喻两头空,一无所得。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霞》人之无良,舍其旧而新是谋,卒之卵覆而鸟亦飞,天之所报亦惨矣!”

46.略高一筹

注释:筹筹码,记数用具。略微超过一个码。形容双方比较,稍强一些。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小生所以忝出君上者,以起处数语,略高一筹耳。”

47.略胜一筹

注释: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小生所以忝出君上者,以起处数语,略高一筹耳。”

48.面目全非

注释:非不相似。样子完全不同了。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举手则面目全非。”

49.面如灰土

注释:脸色如泥土一样。形容极端恐惧。亦形容病态。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既而斜日西转,眺望方殷,女子坌息急奔而入,曰'殆矣!多言者泄其事于王妃,妃展巾抵地,大骂狂伧,祸不远矣!’生大惊,面如灰土,长跽请教。”

50.品头题足

注释: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宝》[生]遥见有女子憩树下,恶少年环如墙堵。众曰'此必阿宝也。’趋之,果宝也。审谛之,娟丽无双。少倾人益稠。女起遽去。众情颠倒,品头题足,纷纷若狂。

51.朴讷诚笃pǔ nè chéng dǔ

注释:为人朴实敦厚,不善言词。

出处:《聊斋志异·蕙芳》马生其名混,其业亵,蕙芳奚取哉?于此见仙人之贵朴讷诚笃也。”

52.强颜欢笑

注释: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女》'汝狡兔三窟,何归为?’柴俯不对。女肘之,柴始强颜为笑。”

53.切肤之痛

注释:切肤切身,亲身。亲身经受的痛苦。比喻感受深切。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冤狱》带一名于纸尾,遂成附骨之疽,受万罪于公门,竞属切肤之痛。”

54.若隐若现

注释: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珠儿》李惊,方将诘问,则见其若隐若现,恍惚如烟雾,宛转间已登榻。”

55.若有所失

注释:好象丢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九郎》生邑邑若有所失,忘啜废枕,日渐委悴。”

56.伤天害理

注释:伤、害损害;天天道;理伦理。形容做事凶恶残忍,丧尽天良。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吕无病》堂上公以我为天下之龌龊教官,勒索伤天害理之钱,以吮人痈痔者耶?”

57.深信不疑

注释:非常相信,没有一点怀疑。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梦狼》慰藉翁者,咸以为道路讹传,惟翁则深信不疑。”

58.神摇意夺

注释:神精神;意心意;摇、夺形容不能自持。神情为某件事物所吸引,不能自持。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画壁》朱注目久,不觉神摇意夺,恍然凝思,身忽飘飘,如驾云雾。”

59.声色狗马

注释:声歌舞;色女色;狗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梁》声色狗马,昼夜荒淫,国计民生,罔存念虑。”

60.声色犬马

注释: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梁》声色狗马,昼夜荒淫,国计民生,罔存念虑。”

61.矢志不移

注释:发誓立志,决不改变。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仇大娘》仲叔尚廉利其嫁,屡劝驾,邵氏矢志不摇。”

62.爽然自失

注释:形容茫无主见,无所适从。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翠》公爽然自失,而悔无及矣。”

63.俗不可耐

注释:俗庸俗;耐忍受得住。庸俗得使人受不了。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沂水秀才》一美人置白金一铤,可三四两许,秀才掇内袖中。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俗不可耐。’”

64.铁案如山

注释:铁案证据确凿的案件或结论。形容证据确凿,定的案象山那样不能推翻。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铁案如山,宿遂延颈以待秋决矣。”

65.温文尔雅

注释: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66.问罪之师

注释:比喻前来提出严厉责问的人。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葛巾》日已向辰,喜无问罪之师。”

67.笑不可仰

注释:笑得直不起腰来。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芳云又掩口语姝,两人皆笑不可仰。”

68.心怀忐忑

注释:心神不宁的样子。指因心虛或忧虑而不能安心。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巧娘》听松声谡谡,宵虫哀奏,中心忐忑,悔至如烧。”

69.形迹可疑

注释:举动和神色值得怀疑。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房文淑》邓以形迹可疑,故亦不敢告人,托之归宁而已。”

70.言不由中

注释:指心口不一致。同言不由衷”。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实相告此言不由中,转瞬即去,便受夏楚,不能复忆之也。”

71.言之凿凿záo záo

注释: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言之凿凿,确可信据。”

72.雁影分飞

注释:比喻两相分离。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甚而雁影纷飞,涕空沾于荆树,鸾胶再觅,变遂起于芦花。”

73.羊入虎群

注释:比喻好人落入坏人的手中,处境极端危险。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九娘》窃意羊入虎群,狼藉已不堪矣。”

74.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注释:用以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意。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出处:语出汉·淮南王刘安举家升天的传说。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75.以耳代目

注释:以用;代代替。拿眼睛当耳朵。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光听信别人说的。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王具白请教之意。僧笑曰'是谁多口,无目何以论文?’王请以耳代目。”

76.意兴索然

注释: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景公意兴索然。左右问曰'将回宫乎?’景公曰'可移於梁邱大夫之家。’”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绿云顾父曰圣人无字门人者,'孝哉……’一句,即是人言。”王闻之,意兴索然。”

77.与世长辞

注释:辞告别⊥人世永别了。指去世。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仆适自念,以金盆玉碗贮狗矢,真无颜出见同人,行将遁迹山林,与世长辞矣。”

78.欲言又止

注释:想说又停止不说。形容有难言的苦衷。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语甚凄楚,惊问之,欲言而止者再。”

79.月夕花晨

注释:借指良辰美景。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局诈》程为人风雅绝伦,议论潇洒,李悦焉。越日折柬酬之,欢笑益洽。从此月夕花晨,未尝不相共也。”

80.早出暮归

注释:早晨出去,晚上归来。指整日在外。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早出暮归,提竹筒铜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81.枝叶扶苏

注释:形容枝叶繁茂四布,高下疏密有致。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种梨》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

82.指矢shǐ天日

注释:指着天、日发誓,表白心迹。同指天誓日”。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窦氏》女要誓;南指矢天日,以坚永约,女乃允之。”

83.众口纷纭

注释: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君无二心,妾岂不知?但众口纷纭,恐不免秋扇之捐。”

84.众说纷纭

注释: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君无二心,妾岂不知?但众口纷纭,恐不免秋扇之捐。”

85.朱门绣户

注释:朱门红漆大门;绣户雕绘华美的门户。比喻富贵人家妇女的住处。也借指富贵人家。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娘子朱门绣刻户,妾素无葭莩亲,虑致讥嫌。”

86.自愧弗如zì kuì fú rú

注释: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九娘》妻亦心贤之,然自愧弗如,积惭成忌。”

87.自鸣得意

注释:鸣表示,以为。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姊妹相逢无他语,惟各以阃威自鸣得意。”

88.祖龙之虐 nüè

注释: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祖龙,指秦始皇。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书痴》异史氏曰'天下之物,积则招妒,好则生魔女之妖,书之魔也。事近怪诞,治之未为不可;而祖龙之虐,不已惨乎!其存心之私,更宜得怨毒之报也。’”

89.钻穴逾隙zuān xué yú xì

注释:指偷情、私奔、偷窃等行为。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果报》安丘某生通卜筮之术,其为人邪荡不检,每有钻穴逾隙之行,则卜之。”

90.罪孽深重zuì niè shēn zhòng

注释:孽罪恶。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鲁公女》罪孽深重,死无归所。”

三、济公全传 (济公全传)

《济公全传》,是清代文人郭小亭所作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主要讲述济公和尚游走天下,遇到种种不平之事,一路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的故事。以“飞来峰”、“斗蟋蟀”、“八魔炼济颠”等故事较为著名。

自《济公全传》问世以来,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续书多达二十余种,在民间广为流传。

1.作者简介

郭小亭,本名郭广瑞,字小亭(一说“筱亭”),清潞河(今北京通县)人,别号燕南居士,根据评书整理出《永庆升平全传》等作品。

2.内容简介

《济公全传》主要讲述南宋年间,京营节度使李茂春之子李修缘原是西天降龙罗汉,十八岁出家为僧,法号道济。董士宏寻女不得上吊自杀被济公救下,设法使父女二人重逢,又治好赵文会与苏北山母亲的眼疾。监寺广亮火烧大碑楼欲害济公,被济公施法浇灭,一计不成,广亮又要令济公化缘重修大碑楼,济公答应。济公背负韦驮像到周宅降服女妖,周苏答应捐款。大碑楼重修成功,相府的管家假传相谕要强拆大碑楼,济公施法戏耍秦相,又治好秦相之子秦桓的怪病,终于度化了父子二人。
    西川淫贼华云龙奸杀妇女、盗走相府珠冠,济公三度华云龙,无奈贼人执迷不悟,最终难逃法网。八魔强占金山寺,布下一座魔火金光阵炼济颠,灵空长老、紫霞真人助阵,收服八魔。济公重修金山寺后,仍然游走天下,济世救人。

2.创作过程

有关济公的传说,在南宋时代即已开始流传。先是凡俗神童李修缘或是得道高僧道济的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片断故事在民间耳闻口传,后来通过说书人的话本说唱,内容逐渐丰富。在济公故乡天台一带流传的多是他的出世、童年生活、戏佞惩恶、扶困济贫的故事,其中如“济公出世”、“小济公芥菜叶泼水救净寺”、“利济桥”、“棒打寿联”、“赭溪救童”、“修缘出家”等广为流传。而在杭嘉湖一带流传的故事内容更为广泛,这是因为那里是济公出家后的主要生活和活动场所,其中以“飞来峰”、“古井运木”、“戏弄秦相府”等故事最为脍炙人口。

到了晚清,郭小亭根据这些传说对它进行增删润色,写出一部《济公全传》,以神魔、公案、侠义和人情等小说相结合的手法,展示了全方位的生活画卷和济公多层面的性格特征。

3.人物介绍

1)主要人物

济公前世为西天的金身降龙罗汉,转世投胎到京营节度使李茂春家,原名李修缘,十八岁时双亲继丧,后在杭州灵隐寺出家,拜高僧远瞎堂为师,法号道济。 [3]  他不喜颂经打坐,不戒酒肉,更喜蘸大蒜食狗肉,语言诙谐,穿着破衣破帽手持破扇,行事不同于常人,故又被称做济癫。其师远瞎堂圆寂后,被迫转到净慈寺。他神通广大,法术高强,常常救助百姓,惩治恶霸,由被百姓称为济公活佛。

济公是一个疯和尚的形象,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颠狂。形容的不修边幅,行为的不守规范,语言的嘻笑怒骂等等。他貌似游戏人生,玩世不恭。其实却有鲜明的爱憎,能扶危济困,惩恶扬善。他的颠狂,从艺术典型上说,有着多方面的作用:一是作为旧秩序的破坏者,不平事的救赎者,旧统治的反抗者,其颠狂的性格,正是自身安全的保护色。不论他是真颠还是佯狂。这种性格为他的来去自由,进出方便,敢作敢为打下了一个基础。二是颠狂也是一种斗争与反抗的形式。在无法动摇旧统治的黑暗现实中,采取颠狂者的特殊手段,可以大泄民愤,大快人心。例如书中广亮火烧大碑楼,欲置济公于死地,济公竟一泡尿,撒了广亮一脑袋,把火浇灭。三是济公的颠狂也是其神性的一种表现形态。他貌似肉体凡胎,实际却是一种“活活的知觉罗汉”。只要用手一拍天灵盖,便可透出佛光、灵光,威慑一切妖孽。其颠狂,正是他与常人的不同之处。他随心所欲,消形遁迹,未卜先知,不受时空所限,也非凡人所能及。

济公的佯狂不羁常令人想起花和尚鲁智深。济公和鲁智深共有的这分人性的童真,得到世人的喜爱。一般俗人,虽无佛门三归五戒约束,却比受三归五戒更甚的是名缰利锁束缚,动辄得咎,很难任情率性,但心中又向往无拘无束的自由。因此,济公和智深身上便寄寓了世人的一种理想,从他们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解脱和愉悦。

当然济公与智深也有不同之处。智深粗鲁莽撞,靠的是一身蛮力,济公却俏皮滑稽,常凭神力弄人,打破了正人君子的古板、生硬,使其形象更加生动活泼。如济公和孔贵一起喝酒,孔贵个矮,向济公对面椅子上一蹿,济公便问话与他,孔贵出于尊重,赶紧跳下回答。如此三番,被陈亮看破:“孔二哥,你坐着说罢,你不知道师傅的脾气,最好耍笑,瞧你身材矮,跳上去跳下来,这是成心和你作玩。”济公哈哈一笑:“好陈亮,我正要瞧海里蹦,给你说破了。”又如济公捉虱,由后面掏出一把,放在前面,由前面掏出一把,放在后面,柴元禄问他为何不把虱子扔掉,济公说:“你不知道,我给虱子搬搬家,它一不服水土就死了。”戏谑谈笑,令人忍俊不禁,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济公形象另一个主要的特征就是他是一个救赎者,他能治病消灾、扶危济困,捉妖拿怪,惩恶扬善,而且这是他的主导方面。书中济公所帮助的人大多为忠臣、清官、孝子、节妇、义士、寒儒等。而在救赎中,最能够表现济公特点的是他那即使面对恶人,也常常以劝化为念,慈悲为怀,希望能超度对方,放下屠刀,舍恶从善,即便是十恶不赦的江洋大盗:如乾坤盗鼠华云龙等,济公在捕捉他的过程中也屡次加以点化,直到希望完全破灭,才将其拿结归案。正因为此,所以人们称其为“活佛”和“圣僧”。 [4]

2)其他人物

风里云烟雷鸣、圣手白猿陈亮、探囊取物赵斌、威镇八方夜游神杨明、追云燕子黄云、铁面夜叉马敬、千里独行杨德瑞、千里腿杨顺、飞天火祖秦元亮、立地瘟神马兆熊、矮脚真人孔贵、万里飞来陆通、追风燕子姚殿光、过渡流星雷天化、登萍渡水陶芳、踏雪无痕柳瑞、顺水推舟陶仁、摘星步斗戴奎、飞天鬼石成瑞、夜行鬼郭顺、王忿鬼姚洞、金脸鬼焦亮、律令鬼何清、探花鬼马诚、矮月蜂鲍雷……

4.艺术特色

《济公传》尤像一部侠客传。济公在东南一带游走江湖,惩处豪强恶霸,剪除大盗飞贼,扶危济困,治病救人,简直就是按照人间侠士的模式塑造的不折不扣的人间独行侠。他常说“诛恶人即是善念”,每当用慧眼看到直冲霄汉的怨气,一句口头禅是“这件事,我和尚焉有不管之理”。他领着一帮侠客弟子,“专管人间不平事,剪恶安良乐陶陶”,侠客的人格理想完全成了这位罗汉的价值追求。

《济公全传》来自民间,又扎根于民间,故事和传说的影响使全传更富内涵,济公的艺术形象也是独一无二的,在人们心里有十分鲜明的个性特色:诙谐、幽默,无拘无束,衣衫虽破烂,却整天嬉笑,虽一生游戏于人间,却每时每刻实践着普度众生的思想。 济公的故事和传说,实是我国历史上的一种文化现象,又是真正的民间文学。他的故事影响到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济公是历史人物,人们在敬仰中遂渐升为信仰,在他圆寂后更有显圣灵异的传说出现,其中不乏有意无意的神化和佛化,使济公走向神坛。至今济公生前的住所,活动过的地方,大都成为当今朝拜之圣地。济公也理所当然地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神僧和活佛了。

济公多次惩治作恶多端的贪官污吏王胜仙、秦恒、卞虎等,去也帮助官府捉拿西川采花大盗华云龙,还帮忙镇压邵华风的谋反判乱。全书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济公行侠仗义的同时,领着一帮侠客弟子,不辞劳苦为某位清官服务,这很容易让人想到同时期公案侠义小说的清官侠客模式。只是济公有别于个别侠客对官府的臣服、归顺,济公一直保持着个体的人格独立,相反的到是官府对他的言听计从、奉若神明,即使在丞相秦熺面前,他也毫无顾忌,完全自我化。 在封建的生产关系尚末到灭亡的时候,客观上就具有其存在的意义,那个时代的人们去推翻自己的国家,如康熙时的三藩叛乱、准噶尔丹叛乱等就不能上应天心,下从民愿,不符合历史的潮流。

②《济公全传》在对城镇生活的描绘中,还接触到封建后期人与人关系变化的问题。在封建时代,封建伦理道德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重要支柱。随着地主阶级的走向没落,封建伦理道德也逐步崩溃。宗法制温情脉脉的面纱被撕开,而金钱的力量,开始困扰着人们的心灵。

在城镇,有人拦路抢劫,或者开设黑店,谋财害命;有人装神弄鬼,骗财骗色;衙门黑暗,官吏枉法。它给人们的印象是乱七八糟,光怪陆离。在一片喧嚣之中,构成时代的主旋律是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

在我国,从明代中叶开始,封建经济的母胎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嫩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主宰着城镇各阶层的命运的,仍然是封建官僚和地主豪绅,这一点,《济公全传》有真实的反映。作者还写到,讹诈钱财,已成为城镇一些人犯罪的主要动因。在街头,到处有卖假药的,连出家人也把切糕捏成团子,诓说这是万应灵丹;有些和尚假装瘸腿,为的是掩人耳目,晚上好去偷盗钱财;有些人把桥弄断,“摆渡讹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于是发生了互争生意聚众殴斗的事件。 为了钱,有些人把“礼义廉耻”的遮羞布索性抛开。

在四十一回,作者写下了相当精彩的一幕:孝廉李文芳的弟弟死了,其妻在家守寡。李文芳“发现”她和别人有奸情,于是大叫大嚷,说她玷辱门楣,把她赶回娘家。事实的真相是,李文芳企图独占家财,不惜想方设法陷其嫂于死地。很清楚,正是金钱的诱惑,使孝廉公丧心病狂。如上所述,作者写济公经行过的城镇,到处争财逐利,“闹嚷嚷似蝇吮血”。这一幅幅图景,叠印在读者眼前,使人强烈地感到封建后期人与人的关系,开始注入了新的因素。

多灾多难的下层民众更需要的是安定,而战争动乱,往往对于他们意味着更悲惨的遭际、痛苦,乃至生命的丧失。所以人们在渴望神仙、侠客铲除不平的同时,也渴望国家的稳定,即儒家文化理想所谓的太平盛世。清中叶以后,国家统一,政局安定,士人复明心理已经消磨殆尽,后期内忧外患加剧,人们更希望国家社会稳定。从这个角度出发,作品写神魔侠客帮助官府,铲恶除强,平定叛乱,某种程度上也是顺应民愿。现代武侠小说家金庸说“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即此之谓也。

《济公全传》弘扬佛法,本着“佛图才启,道念随生;若信芜词,奚关道化……戒律精严,本臻大道;嬉游诞放,亦畅玄机”的准则,描写人物,搬演故事。这样,不仅避免了概念化、公式化,而且使人物更加真实、生动;情节更加充满生活气息,富于吸引力。济公惩治恶人的办法更是别出心裁:他要处罚逆子,只需用手一指,那个逆子的双腿就会不停的跑起来;教训贪财的刁奴,就把一块顽石变作美玉,令他们背着七八十斤的假货来回奔走。这种惩治恶人的办法夹杂着嘲弄揶揄的成分,也只有像济公这样的人物才能使用让人笑破肚皮的惩治手段。在书中作者写济公的行动好似一个顽童的恶作剧一般,他的斗争贯穿的喜剧色彩。他不仅要结束人世间的种种悲剧,还要将悲剧变成喜剧;他不仅要为被压迫者报仇雪恨,还让压迫者出乖露丑,使旁观者哄堂大笑才罢休。济公牢牢守住一个信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济公身上,既体现了平凡的人性,又体现了非凡的神性,是平庸与崇高的有机结合。因此,对读者来说,更具亲和力。在嬉笑怒骂中实现了济公惩恶扬善的思想,展现了济公无穷的法力和慈悲济世之心。

《济公全传》写了天堂、人间、地狱;集神魔、武侠、公案小说于一书,特别具有趣味性。情节生动,多彩多姿,雅俗共赏。但主要写的还是市民生活,迎合了一般市民的审美需求。 《济公全传》也是以劝善惩恶为宗旨的。作者将理、事、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寓庄于谐,寓教于乐,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成功地塑造了艺术形象。作者的思想倾向,藉形象自然流露,毫无说教之嫌。

5.作品影响

自《济公全传》之后,清末民初出现了写作神魔小说的高潮。有坑余生的《二续济公传》、《三续济公传》,无名氏所作《四续济公传》等。《济公全传》对戏曲、评书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它在社会公正这方面所做的一切,起到了一个表率作用,同时也蕴含了鼓励人们去不断地进取与追求,实践社会责任之重大的现代意义。近代与济公有关的影视剧作品多达数十部。

6.文学批判

明清时期,释道儒三教合一的思想成为民间社会思想的主流,他进一步摧垮了中国人原本就不虔诚的宗教思想。在这种大的现实背景下,济公小说的宗教色彩逐渐淡化,到了《济公全传》及其续书宗教意味以及宗教倾向已经完全消失了,无论是神仙佛圣还是妖魔鬼怪,更像是一个个普通的凡人,这里边的神魔斗法,但与其说是神魔之争,倒不如说是江湖上高手之间的比拼更恰切。而且这里面的法宝、阵法已毫无新意可言。妖魔们的法宝无非“捆仙绳”、“混元石”、“罩仙钟”一类,仍然未脱《西游记》、《封神榜》之故伎。

7.关于济公全传的成语

彼此彼此

注释:常用做客套话,表示大家一样。亦指两者比较差不多。

出处: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一二二回正说着话,济公进来。周员外连忙举手抱拳说'圣僧久违。’和尚说'彼此彼此。’”

十八般兵器

注释:本指刀枪剑戟等十八种古式兵器◇泛指多种武器。亦比喻多种技能。

出处: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六十回马静一瞧,大殿前摆着家伙,十八般兵器,一应俱全。”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若论十八般兵器,我[十三妹]都算拿得起。”

四、说岳全传 (清代长篇小说)

《说岳全传》是清代钱彩编次、金丰增订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最早刊本为金氏余庆堂刻本,共20卷80回。前61回是岳飞的“英雄谱”和“创业史”;后19回,主要讲述岳飞死后,岳雷扫北的故事。歌颂了岳飞等将士英勇作战、精忠报国的忠勇行为,鞭笞了秦桧等人卖国求荣、陷害忠良的丑恶罪行。

1.作者介绍

钱彩〔清〕(约公元一六八四年前后在世),字锦文,男,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小说家,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圣祖康熙年间前后在世。著有《说岳全传》二十卷八十回。并有《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间。

金丰乃清代福建永泰籍小说家,约公元1744年前后在世,字大有,男,福建永福(今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嵩口镇玉湖村)人,清代小说家。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高宗乾隆(公元1736 — 1795年)中前后在世。增订钱彩本《说岳全传》二十卷八十回。

在古典章回体小说《说岳全传》书前,有金丰作的序言,末署“甲子孟春上浣永福金丰识于余庆堂”。由此可知,金丰是永福(今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嵩口镇玉湖村)人。清代余庆县有二:一在贵州省贵阳市附近;一在黑龙江省绥化府,今称庆安县。黑龙江省的余庆县,置于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以后。故金丰应是在贵州省余庆县,为此书作序,他大概在贵州省余庆县做官或居住(注:余庆堂,未必在余庆县,可能只是金丰的祠堂、书斋或居室的雅称)。

《说岳全传》原著,今日已很难见到。不过,经过金丰修改以后的《说岳全传》,大体上仍保留该书的原貌。金丰的生卒事迹,不详,所见到的《说岳全传》最早的刻本,便是金丰修改过的本子,即同治三年(公元1864)作序的刻本。

2.成书过程

自南宋开始,岳飞的故事就广泛流传于民间,到了元朝、明朝更加风行,成为说话艺人、戏曲家、小说家创作的题材,如《大宋中兴通俗演义》、《武穆精忠传》等,平话、杂剧、传奇、歌谣,各种形式都有。到了清朝,文人钱彩、金丰等在原来一些“说岳”演义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吸收了民间文学的营养,才重新整理、创作了《说岳全传》。

3.内容简介

岳飞前世为佛顶大鹏。秦桧为虬龙,秦桧妻王氏为女土蝠,万俟卨为团鱼精,因大鹏啄死女土蝠和团鱼精,啄瞎虬龙左眼,遂结下前世冤仇。
    大鹏投胎岳家,虬龙要报一啄之仇,发黄河大水淹没河南汤阴县岳家庄,幸得陈抟老祖相救,岳飞和母亲在花缸内不至淹死。虬龙发水违犯天条被斩,转世为秦桧,岳飞母子漂流至河北大名府内黄县被王明收留。
    岳飞在母亲严教下长大,又从周侗学艺,少年即文武双全;岳飞与结义兄弟赴京考武举,枪挑小梁王闯下大祸,逃回乡里;不久,金兀术兴兵南犯,徽宗、钦宗以及康王尽被俘虏,并俘虏了秦桧夫妇;康王得天之助,泥马逃过长江在金陵即位,召岳飞入伍抗金;岳飞击败金兀术,因功而升为五省大元帅,金兀术和秦桧妻子王氏通奸,并买通秦桧,送他回国充当内奸,岳飞挥兵北上,在朱仙镇大破金兵“连环马”、“铁浮陀”,最后大破金龙绞尾阵,金兵溃不成军。
    岳飞准备直捣黄龙府之时,十二道金牌令岳飞立即回京。秦桧夫妇为破坏抗金事业,以“莫须有”的罪名屈杀岳飞、岳云和张宪于风波亭。
    岳飞之子岳雷、岳霖与牛皋之子牛通等人结义。岳家军将领子弟闹临安,祭岳坟,后秦桧夫妇暴死、高宗驾崩,孝宗即位为岳飞昭雪,岳雷挂帅抵抗金兀术的新入侵;岳家小将全歼金兵,生擒金兀术,金兀术当场气死,牛皋当场笑死;结末是忠臣皆得封赠,岳飞之灵由佛祖启迪顿悟因果,遂复为佛顶大鹏。

4.人物介绍

(1)主要人物

岳飞,字鹏举,前身为佛祖护法大鹏金翅明王,因啄死女土蝠,被贬下红尘,投胎到河南汤阴县岳家庄。自幼聪颖好学,后认周侗为义父,学习武功以及兵法韬略,巧得沥泉枪,并择取非同一般的坐下马;在京师考武状元时,又枪挑小梁王,触忤权贵,如此等等,这些都为这位“身先士卒常施爱,计重生灵不为名”的国家栋梁以后建功立业作了很好的铺垫。正因为有这样的思想基础和文武韬略,所以在南宋王朝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他毅然应征抗金,并一再排除奸臣的陷害干扰,为国杀敌,屡建奇功。八盘山、青龙山、爱华山一系列战役,岳飞都是以少胜多,大败金兵。朱仙镇战役,岳飞以钩镰枪大破金兀术的“连环马”。最后又破了金军的“金龙绞尾阵”。这一战役将六十万金兵杀得只剩五六千人,逼得金兀术两次要自杀,而岳飞形象至此也已达到光辉的顶点。正值此胜利在望之际,秦桧矫诏,一日发下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退兵。岳飞明知其中有诈,也相信自己抗金的正确,甘愿回去送死。作者对岳飞之死的前后情景写得相当精采,写出了整个封建社会“忠臣”的可怜可悲的结局。岳飞这一形象之所以成功并广为流传,一是岳飞被当作了爱国保国的楷模;二是岳飞成了一个忠君孝母的道德力量的典范。 
    牛皋,赵公明坐下黑虎转世,祖籍陕西,气质粗卤,但又粗中有细,令人喜爱。他在历次战役中多为先锋。有时着墨不多,性格却突出,使全书妙趣横生,波澜迭起。洞庭湖战役中,牛皋做为先行官,酒醉被俘。被俘后,当花普方欲劝牛皋投降时,反被牛皋一席话说得“一时做声不得”。花普方又想探他军情,也被牛皋识破,连吓带唬,使花普方半信半疑。岳飞单身探敌营,被张虎捉住,怀疑是岳飞,牛皋急中生智,将岳飞唤做“汤怀”,岳飞得以脱身。这都是牛皋粗中有细之处。藕塘关一战,牛皋醉酒上阵,打杀金将,为此,宋军大胜。这些都使得牛皋这一形象具有了浓厚的喜剧色彩。岳飞死后,牛皋与施全等人再次奔太行山落草。金兀术再犯中原,高宗驾崩,孝宗继位,朝廷招安牛皋,牛皋道:“大凡做了皇帝,尽是无情无义的。我牛皋不受皇帝的骗,不受招安。”大臣李文升用激将法赚得牛皋下了山。出山后,牛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监斩秦熹(秦桧之子)、万俟卨、罗汝楫等一班奸臣。岳雷被封为扫北大元帅,牛皋做了监军都督。朱仙镇战役,宋军大破金邦“乌龙阵”,金兀术被打下马,牛皋骑在他背上,竟一口气不接笑死了,金兀术被气死。牛皋是贯穿全书的人物,他很像《三国演义》里的张飞,又似《水浒传》中的李逵,他粗卤、豁达,小事不在乎,可大事不糊涂。他浑身都是胆,周身都有戏,是人民大众非常喜欢的一个富有喜剧色彩的英雄人物。 
    金兀术,赤须龙下界,金国总领狼主完颜阿骨达第四子,是女真国侵犯宋朝的领兵大元帅。手使金雀斧,力举千斤。他是一位勇猛善战的统帅,是作者塑造的一个性格丰满的反面形象。金兀术第一次南侵,较为顺利,取潞安、下两狼、攻河间,两国交战中,他对宋朝的忠臣十分敬佩,对宋的奸臣也十分厌恶,后来竟将助金的张邦昌斩首祭旗。岳飞举兵抗金后,金兀术节节败退。爱华山一战,误入埋伏圈,险些作了岳飞的阶下囚。后来,趁岳飞打杨幺之机,他发兵六十万再犯中原,自领二十万人取下金陵,在皇宫斩张邦昌之女(康王之妃),亲自领兵去追宋高宗,将高宗君臣围困在牛头山。他虽天多将勇,无奈岳飞手下强将如云,屡屡受挫。宋君臣由岳飞等众将保驾回到金陵,金兀术则被韩世忠夫妇围困在黄天荡,最后只剩得:三百六十骑逃走。后来他依从哈迷蚩的计谋,利用秦桧除掉岳飞。岳飞被残害后,他又起兵犯中原,在朱仙镇与岳雷几场恶战,曾欲借僧人普风的妖术取胜而未得逞,终被宋军打败,最后被牛皋活捉,骑在他背上大笑,以致气死。作者采取多元的手法塑造这个人物,他是宋上的侵略者,也是一位出色的军人、统帅。他贪婪、残忍,也有勇有谋,因此使得这个人物丰满而有力度,使他的对抗者岳飞的形象也因此而更加高大。 
    2)其他人物
    宋:岳云、岳雷、张宪、高宠、杨再兴、陆文龙、杨继周、关铃、严成方、韩彦直、罗延庆、孟邦杰、汤怀、张显、王贵、施全、吉青、梁兴、何元庆、余化龙、郑怀、张奎、戚方、董先、陶俊、贾进和、王佐、杨钦、王俊……
    金:粘罕、哈迷蚩、山狮驼、金弹子、普风、乌灵圣母、粘得力、连儿心善、黄柄奴、黑风高、西尔达、西云小妹、完木陀赤、完木陀泽、何黑阀、结摩忽、吱摩忽、穵里布、窝里布、贺必达、斗必利、金骨都、银骨都、铜骨都、铁骨都、金眼大磨、银眼大磨、铜先文郎、铁先文郎、哈里图、哈里强、哈铁龙、哈铁虎、沙文金、沙文银……

5.作品主题思想

《说岳全传》问世之后,其影响之大,使过去同题材的作品都相形见绌,从而成为这类题材的小说中带有总结性和定型化的作品。
    《说岳全传》是一部思想内容比较复杂的作品,它以忠奸斗争为线索来展开民族矛盾,在民族矛盾中表现忠奸斗争。忠奸斗争,是一个比较古老的主题,但是不同时代的忠奸斗争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说岳全传》中所写的忠奸斗争是在南宋立国未稳、金兵大举进兵中原的特殊历史背景之下展开的。岳飞等爱国将领,力主抗战,收复失地。而秦桧为首的权奸集团,则竭力主张卖国求和。因此,爱国与卖国、抗战与投降,便成为作品中反映的忠奸斗争的具体内容。由于最高统治者皇帝站在投降派一方,这就使作者和作品的主人公面临着不可克服的矛盾:一方面歌颂抗战是说岳故事固有的中心内容,也是符合作者思想的;

另一方面,忠君是封建社会最高的道德准则,是“三纲之首”,作者逾越不了这个认识。岳飞思想上存在忠君与爱国这一难以克服的深刻矛盾,当秦桧里通外合,向高宗进谗,用十二道金牌将其从快要取得最后胜利的前线召回时,他却抱着“既是朝廷圣旨,那管他权臣弄权”的愚忠观念,俯首听命,并不准王横反抗,又将长子岳云和将军张宪召来京师,以防他们激反,最后怀着对奸臣的怨愤和忠孝节义俱全的自我安慰,与岳云、张宪一起被害于风波亭上。他这种忠于最高封建道德规范的悲剧,与其轰轰烈烈的抗金斗争形成鲜明的反照,既表现了作者对“忠臣为国死含冤”的痛苦和对“奸邪误国”的愤懑,也反映了作者对愚忠的认同。
    本来,在皇帝本人就是投降派头子的情况下,忠君与爱国二者是不可得兼的。但在《说岳全传》里,作者要尽力将两者统一起来,结果造成了作品主题思想和岳飞性格的复杂性。作者解释不了现实的悲剧,便在岳飞故事之外,加上了一个给人以安慰的尾巴。 
     6.艺术特色
    《说岳全传》充满了传奇色彩。作品将岳飞单枪闯敌营、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牛皋将金兀术骑于胯下大笑而死等情节,都写得有声有色,富于感染力。《说岳全传》的情节安排,有自己的特色。以岳飞为中心,形成众星拱月之势。此外,作品在纵向主线分明的同时,又注意了横向方面情节的生动性和人物性格的丰富性,纵横交错,条理清晰,主于突出,枝叶茂密,古典小说常用的悬念、埋伏、照应、烘托、渲染等手法都运用自如,比较成功。
    《说岳全传》通篇都是说书人口气,语言通俗流畅、简洁明快、精彩动人,可读性强。但由于受传统的因果报应观念影响,《说岳全传》把宋与金的矛盾、忠与奸的矛盾归结为宿怨相报,天数使然,岳飞与金兀术的矛盾被解释为大鹏鸟与赤须龙的冤冤相报,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现实描写中的爱憎感惰。另外,作品虚构了一个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岳飞死后受封、奸臣被惩处、岳雷直捣黄龙、气死了兀术……这种虚构虽然大快人心,但软弱无力,并不高明。
    总的说来,《说岳全传》是一部比较优秀的作品,其主导思想是积极的,但也含有一些糟粕;小说艺术上有值得称道的一面,但也有缺陷。
    此外,其他如陆登坚贞不屈,李若水面对残酷刑法,凛然不屈,还一口咬下老狼主耳朵;宗泽忧国如焚,大叫“过河杀贼”而死;王佐为了混入金营策反,用“苦肉计”砍下自己胳膊等等,都能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7.关于说岳全传的成语

1.挨门逐户

注释:挨家挨户,一家也没有漏掉。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一回写出岳元帅父子受屈情节,挨门逐户的分派;约齐日子,共上民表,要替岳爷申冤。”

2.报应不爽

注释:报应佛家语,指因果报应;爽差失。做恶者必得恶报,从来没有差错的。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四回男男女女,人千人万,那一个不说是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3.倍道兼进

注释: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行进。

出处:清·钱采《说岳全传》第22回迎二帝于沙漠,救生民于涂炭,尔其倍道兼进,以慰朕怀。”

4.秉公无私

注释:秉公主持公道。指做事公道不掺杂私念。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三回故特请诸公到此三曹对案,以明天地鬼神,秉公无私,但有报应轻生远近之别耳。”

5.不知者不罪

注释:罪责备,怪罪。因事先不知道而有所冒犯,就不加怪罪。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三回起凤道'牛兄何不早通姓名,使小弟多多得罪。勿怪,勿怪。’牛通道'不知者不罪。’”

6.长途跋涉

注释: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六回岳夫人道'……怎敢劳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

7.刀枪入库

注释:没有战争,不用武备;和平麻痹,解除武装,不作戒备。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其时天下太平已久,真个是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五谷丰登,万民乐业。”

8.登台拜将

注释:指任命将帅或委以重任。同登坛拜将”。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这沥泉原是神物,令郎定有登台拜将之荣。”

9.饿虎擒羊

注释:像饥饿的老虎捕食羔羊一样。比喻迅猛贪婪。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回兄听得索郎郎的叉盘声响,使个'饿虎擒羊’势,叫道'你敢来么?’”

耳红面赤

注释: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一回忽见禁子走来,轻轻的向倪完耳边说了几句。倪完吃了一惊,不觉耳红面赤。”

10.耳听八方

注释: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十六回为将之道,须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11.沸反连天

注释: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同沸反盈天”。

出处:《说岳全传》第六七回那黑虎带来的两员偏将,给散了众军羊酒,仍回到殿上,听得里面沸反连天,拔出腰刀抢进来。

12.苟安一隅yú

注释:苟安暂且偷生;一隅一个角落。指一个小地方。暂且在一个小地方偷安。指统治者对外来侵略不进行抵抗。占据一个小地方以偷安。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九回方今奸臣弄权,专主和议;朝廷听信奸言,希图苟安一隅,无用兵之志。”

13.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注释:比喻纵容助长坏人坏事,到头来自己受害。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回古人说的'关门养虎,虎大伤人’。这个东西,如何养得熟的。”

14.好善恶恶wù è

注释:崇尚美善,憎恨丑恶。

出处:《说岳全传》第七三回好善恶恶,人人如此。

15.虎落平阳

注释: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老虎离开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比喻失势。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

15.吉凶未卜

注释:吉凶吉利与不吉利,引申为祸福,成败;卜占卜,引申为预测。无法预测是福是祸、是成是败。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九回圣人命我进京,怎敢抗旨?但奸臣在朝,此去吉凶未卜。”

16.决一胜负

注释:决决定;胜负胜败。进行决战,判定胜败。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七回……若不听我良言,只是与你决一胜负。”

17.犒赏三军kào shǎng

注释:犒以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三军春秋时称中军、左军、右宫为三军;后统称军队。现指陆、海、空三军。指奖赏、慰劳军队将士。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九回再命户部颁发粮草彩缎,……,差出内臣田思忠,解往潭州岳爷军前,犒赏三军。”

18.略知一二

注释:一二形容为数不多。略微知道一点。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二回花子道'武艺也略知一二。’”

19.能文能武

注释:文的武的都行。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

出处:清·钱采《说岳全传》第三十八回能文能武,方是男子汉。”

20.片甲不留

注释:一片铠甲都没留下来。形容全军覆没。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三回为兄的在此札营,意欲等候番兵到来,杀他一个片甲不留。”

21.人心隔肚皮

注释:谓人的心思难以猜测。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休将心腹事,说与结交知!”

22.辱身败名

注释:指自身受辱,名声败坏。

出处:《说岳全传》第三一回一旦失手,辱身败名,是为不智。

23.杀人放火

注释:指无法无天的强暴行为。

出处:元·无名氏《黄花峪》第二折听的道杀人放火偏精细,显出我些英雄神威。”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五回他本是杀人放火为生的主儿,被杨元帅收伏在麾下。”

24.事急无君子

注释:谓人到紧急关头,就顾不得讲规矩、礼貌了。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邦杰道'好一匹马,不知何人的?如今事急无君子,只得借他来骑骑。’”

25.四脚朝天

注释:四脚指四肢。形容仰面跌倒。也形容人死去。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叫声未绝,早被大鹏一嘴啄得四脚朝天,呜呼哀哉。”

26.天摇地动

注释:形容威力或声势极大。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三回这场大战,真个是天摇地动,日色无光。”

27.无边无际

注释: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出处:清·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原来是太湖边上。”

28.鲜血淋漓

注释: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形容鲜血流淌不止。

出处:元·金仁杰《追韩信》第四折猿背弯躬,醉眼朦胧,腰项斜称,呀!他可早鲜血淋漓了战袍领!”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一回也有打破头的,鲜血淋漓,好不惨伤。”

29.兴词构讼

注释:兴词撰写并呈递状词;构讼打官司。写关词打官司。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回那麒麟村的居民,最好兴词构讼。”

30.行踪无定

注释:行踪行动的踪迹。指在各处来往出没,没有固定处所。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出家人行踪无定,待贫道自去寻来。”

31.雁南燕北

注释:比喻两地分离。

出处:《说岳全传》第三四回几载飘零逐转蓬,年来多难与兄同。雁南燕北分飞久,蓦地相逢似梦中。

32.招是揽非

注释:犹招是惹非。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忽听得有人叫道'岳相公在那里?’牛皋听得,便喊道'在这里!’岳大爷道'你又在此招是揽非了。’”

33.指日可待

注释: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三十一回是以我主上神佑,泥马渡江,正位金陵,用贤任能,中兴指日可待。”

34.至人无梦

注释:至人指思想道德等方面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做想入非非的梦。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九回自古至人无梦,梦境忽来,未必无兆。”  
   

本课学习提纲:

一、东周列国志

二、聊斋志异

三、济公全传

       四、说岳全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