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宗贵原创丨蒙山布袋峪游记

 真言贞语 2022-07-27 发布于山东

蒙山布袋峪游记

/李宗贵

城中多热浪,近山乃多凉。三伏天中,桑拿天居多,生活在钢筋水泥城市里的人们,在闲暇时光,大多会选择去山水间避暑。我们要去的山就是蒙山,蒙山也称“亚岱”或“东山”,孔子曰: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其中,东山就是山东第二高峰,地处沂蒙山区的蒙山,这里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高达98%,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负氧离子浓度极高,是理想的天然氧吧和避暑胜地。
出蒙阴县城沿沂蒙公路向蒙山方向行驶25公里后,一条南拐的公路直插蒙山深处的布袋峪。站在拐弯处向南眺望,远山如黛,山峦起伏,层层叠叠,整条山脉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就像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巨龙。山腰间飘浮着一层层薄薄的雾气,把四周的山林遮掩得半绿半白。公路上影影绰绰的热浪,有些虚幻,但仍可以看到其流动的轮廓,那种朦胧浪漫和缥缈神秘便一下子闯入我的心怀,好一幅活灵活现的丹青水墨画,让人对身处画中的布袋峪充满了渴望和想象。
汽车在蜿蜒曲折的公路上向山顶行进,路一边紧靠着山溪,另一边又连接着山体。有的地方是舒缓的慢坡,茂林修竹,草色清新;有的地方紧靠着陡峭的悬崖,怪石突兀,森然耸立,令人惊诧于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沿途许多地段皆成“水路”,随处可见的泉水漫着公路向下流去,水在路上流,车在水中游,车轮过后,水花四溅,别有一番情趣。
顺着山涧水流声继续向上行驶,然后向西转去,就到了一个三面环山、形如布袋的山峪,这就是布袋峪了。布袋峪其名,古来有之,近年因旅游开发的需要,当地人已经改名为百花峪了,整条山峪风光旖旎,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貌,窃以为还是原名布袋峪更贴切、更形象,名字虽然土一点,但充满着浓浓的历史厚重感。
布袋峪四周,大小云蒙峰、白石崖、天蒙峰、挂心撅子等山峦高耸入云,海拔均在千米以上,近在咫尺的刀山拔地而起,雄伟壮观。纵横交错的山谷中,林木葱茏,深不见日,溪水在密林间穿行,其轰鸣声很远就能听得到。环顾整个布袋峪,山中有山,河中有河,涧中有涧,云雾弥漫,到处神秘莫测,古朴自然,宛若人间仙境。漫步其间,浓荫夹道,古树葱郁,山高林密,流水淙淙,茂盛的山林把整个山峪遮蔽得严严实实,将热浪与刺眼的阳光阻挡在高空,清新的空气伴着雨后泥土的味道迎面袭来,让人神清气爽,凉意大增。
布袋峪这个处于蒙山深处的村庄,其农户并不多,而且全部散落在溪流周围,步入小康的村民大多盖起了白墙绿瓦的小别墅,生活富足而充实,部分有经营头脑的村民,在山间僻静处开起了“农家乐”,雅致的小院,诱人的菜香,迷住了游人们的眼睛,刺激着食客们的味蕾。
俗话说,山多高,水就多高。在布袋峪,那无处不在的水就是整条山峪的灵魂。那些位居千米之巅的泉水从石缝中渗出,涓涓的细流汇成溪水,顺着山涧和沟壑逶迤而下,穿林海,过乱石,百折千回,义无反顾地向心中的大江大河奔去。清脆悦耳的水声在山谷中回荡着,伴随着翠鸟的欢唱,就像大自然一首悠扬激越的合奏曲,即使那不绝于耳的松涛也无法掩盖其欢快的音符,如此洁净纯朴的自然美景着实让人陶醉。
山雨初霁,万物皆新。站在溪中向上而望,周遭是墨绿的山林和挺拔的山峰,湍急的水流从巨石或塘坝上倾泻而下,形成众多壮观的瀑布,自上而下层层跌落,水帘倒挂,飞珠溅玉,曲折连绵,美不胜收。两道瀑布之间水流大多宽阔而舒缓,可以看到大小不等、颜色各异的鹅卵石,“清泉石上流”的意境真真切切地展现在眼前。同行的几个友人忘了自己的年龄,像孩子似的扑向溪水的怀抱,有的坐在石头上,用脚忘情地拍打着水面,任水花四溅,打湿了头发和衣衫。有的穿行于水流间,专心地寻找心仪的鹅卵石,每拣到称心的一块,就禁不住大声向大家炫耀,一惊一乍的样稿,甚是好笑。小孩子们更像放飞的鸟儿一样,在清澈的水流间恣意嬉戏,他们或在水中游泳,或拿着水枪打水仗,或者在大人的陪伴下溯流而上,享受那难得的清凉。大家玩累了,就切开浸泡在溪水中的西瓜,一人一块,轻轻地咬上一口,沁人心脾,那种爽快啊,无法言表,真是美哉悠哉。
顺着林中石道继续上行,我们到了一个叫“愉园”的民俗小院,其独到的设计风格让人眼前一亮,显示出主人不凡的艺术品位。白墙绿瓦的大门口,简洁明快,耀眼气派,上方的金色“愉园”两个大字异常醒目,门口两边全部是用天然石板砌成的风景墙,水幕从墙上均匀漫流而下,真是独具匠心。右边墙体突出的部分,五个陶罐按高低错落排放,清凉的泉水流入最上层的陶罐,又从陶罐的水嘴中流出,流到第二个罐中,依次而行,水从最后的一个罐中流出后,就隐入了旁边的小溪之中。门前宽敞的停车场被巨大的葡萄架笼罩着,还未成熟的串串葡萄,悬挂在半空之中,晶莹碧绿,让人垂涎。
步入愉园,别有洞天。整个民宿小院,顺山势东西而建,不仅可以品尝美食,而且还可以满足100余人住宿。小院古朴雅致,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园中的花卉盆景、奇石假山和曲折游廊,让人目不暇接,一步一景,景景动人。一个个小饭桌或安放在山楂树下,或隐藏于竹林之中,或坐落在小溪的旁边,游客们选一处雅间,点上一盘蒙山蘑菇炒鸡和几份山间野菜,再加上两盘炒得黄澄澄的草鸡蛋和炸得酥软可口的金蝉,开上一瓶冰镇的银麦啤酒,细嚼慢饮,任山风拂面、溪流叮咚和虫鸟吟唱,就是神仙生活也不过如此呀。
据愉园主人刘老板介绍,这里不仅能品尝到蒙山各种纯绿色的美食,而且可以观赏到整个布袋峪的原始风貌。在刘老板的指引下,我们沿着竹园旁的步游道,顺着石阶爬到新建的园中观景台上,果不其然,大家立马被眼前迷人的景色所吸引,此处真是布袋峪观景的最佳点。“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目之所及,只见群山环抱,树密崖高,峰峦翠绿,水缠云绕,云蒙峰、挂心撅子和刀峰似倚天长剑,直插云霄,此处观景,顿觉人于自然之渺小,造化于苍生之神奇。
立于观景台上,脚下即是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漫山遍野的绿啊,绿得让人炫目,千层万叠,丛丛簇簇,蓊蓊郁郁,生机勃勃,渲染着一种磅礴的气势。山腰处是茫茫的瀑布云,在阳光下翻腾变幻着其柔美的身姿,让人叹为观止。云雾有时飘过来,调皮地抚摸着你的脸庞,让你禁不住要伸手去抓住它们,可它们总是轻盈地拥抱你一下,然后又飘然远去了。再看看那一座座雄伟的峰峦,就好似大海中的一个个的岛屿,山峰在波涛汹涌的云海里时而露出小小的山尖,时而露出庞大的身躯,起伏飘渺,胜似仙境。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读王安石的诗,再抬头环视周围的山峰,好像这首诗就是专门为布袋峪所写的,油然而生出淡淡的禅意。处在群山和云雾的怀抱里,感觉到整个身心都融化在这美丽的景色中了,忍不住把双手拢成喇叭状,放于嘴边对着山川大声呼喊:“布袋峪,我来啦”,喊声在山峰之间回荡着,余音袅袅,不绝于耳。不一会儿,在对面山顶上,竟有声音传了回来:“我在这里呢,蒙山欢迎你”,把我们全都逗乐了。此时此刻,友人们全都忘记了疲劳和炎热,把自己整个暴露在阳光下,拿着手机不停地拍照和录像,恨不得把这变幻多姿的景象全部拍下来,最后大家聚拢在一起,把矗立的群山、伴舞的云海、翠绿的丛林,还有那笑逐颜开的我们都定格在了相机里,留下了一个难忘的记忆。
当太阳西沉,慢慢隐入西边山峦的时候,我们知道应该踏上归途了,大家从观景台上走下来,一步一回头,恋恋不舍,好像担心这美好的景致如果没人看护着,就会让人抱走似的,颇有“山中两日,世外三秋”之感。愉园的刘老板看透我们的心思,笑着对我们说:“布袋峪的景色一直很美,来日方长,欢迎大家随时回来观光览。”是啊,随着各级政府对布袋峪的开发保护,相信布袋峪一定会越来越好,将以更加秀丽的容颜迎接各地游客的到来。
在这炎热的夏天,如果想避暑观景,到山中听松涛,看云海,赏瀑布,品特色小菜,那就请选择一个雨后初晴的日子,走进布袋峪,你一定会感悟到其与众不同的风采。
(写于2022724日)

【作者简介】李宗贵(男),笔名涛声,山东蒙阴人,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高级工程师,现供职于文化旅游部门。工作和谋生之余,性嗜读书,尤喜文史典籍,平时笔耕不辍,至今在诸多知名媒体网站客户端或报刊上发表100余篇散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