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猫为啥没有跻身十二生肖

 痴梦龙吟 2022-07-27 发布于河南

说起属相,大家应该都可以随口说出自己的属相,但有一个问题,十二生肖为啥没有猫?今天我们就简单说一说:

咱们先说说十二生肖的起源。

十二生肖这种说法起于秦,成于汉,定于南北朝。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正式使用生肖在人身上的记录,最早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周。例如《周书·列传第三》中,记载了宇文护的母亲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说:“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南朝·陈·诗人沈炯,曾创作了一首十二属相诗,其言曰: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杯。
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再说说十二生肖的构成。

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十二种动物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畜,一类是兽。

畜类即马、牛、羊、鸡、犬、猪,就是俗称的六畜,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逐步驯化出来的,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动物,说白了就是跟着人混的动物(从文物的发掘量就可以看出来,长渠缀珍展的出文物就是一个例证)。六畜在《周礼·天官·庖人》: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杜预注曰:为六畜:马、牛、羊、鸡、犬、豕。南宋王应麟编写的《三字经》中也有: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在这里不展开说六畜,只把概念说出来。

唐代彩绘白瓷马(展于郑州博物馆长渠缀珍展)

牛(年代北朝,展于郑州博物馆长渠缀珍展)

汉代彩绘陶羊尊(展于郑州博物馆长渠缀珍展)

东汉陶鸡(展于郑州博物馆长渠缀珍展)

汉代陶狗(展于郑州博物馆长渠缀珍展)

汉代陶猪(展于郑州博物馆长渠缀珍展)

兽类即鼠、虎、兔、龙、蛇、猴,这此兽基本上是对人类有一定威胁的动物,而且不易驯化的动物,说白了就是跟人做对的动物。鼠对农耕民族的危害最大,一年辛辛苦苦种点粮食,到头来都被老鼠给偷吃。虎对农耕民族的农民威胁最大,古代普通农民手里是没有武器的,在面对老虎时一般都处于弱势,当然武松和李逵除外。兔是农耕民族最喜爱的,一是肉能吃、二是形象萌、三是灵活机敏,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玉兔的形象。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就不再多说了。蛇是最常见但又无法控制(即驯化)的动物,是龙现实化的形象。猴和人血缘关系最近。

汉代陶xiāo)(即:猫头鹰,展于郑州博物馆长渠缀珍展),为什么拿猫头鹰而不是老鼠呢?因为老鼠以杂食为生,在中国人(可以扩大到全世界)的观念中一直都是以窃取的形象出现,所以古人的随葬品中不会有老鼠,我们就以老鼠的天敌猫头鹰替代。

杜虎符(秦代,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青玉兔(商代,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1.25cm2.1cm0.2cm

新石器时代后期红山文化玉龙(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蛇饰甗(yǎn)(年代春秋早期,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战国猴铜带钩(展于郑州博物馆长渠缀珍展)

第三我们说说猫。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猫不是中国本地物种,古代中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从三皇五帝至先秦大概有三千年左右的时间)是不知道有猫的。家猫的祖先据推测是起源古埃及沙漠猫波斯波斯猫,已经被人类驯化3500年(但未像一样完全地被驯化),后来随着东西方贸易,才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我们从诗词名句网搜索了一下,在唐以前只有一首诗中提到了猫,唐诗中有13首诗,有猫的描写,到了唐代猫才逐渐被世人所知,比如柳宗元写的“掩役夫张进骸”中就有“猫虎获迎祭,犬马有盖帷”,再如唐代阎朝隐写的“鹦鹉猫儿篇”,裴谞写的“又判争猫儿状中这样写的“猫儿不识主,傍家搦老鼠”等,但数量不多。宋词中有大量作品提到了猫(大概有143篇),这说明猫在宋代才正式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比如: 陆游写的“自嘲”中有这样的诗句“猫健翻怜鼠,庭荒不责童”,和家喻户晓的“狸猫换太子”等等。

(网络图片)

综上所述,为什么十二生肖中没有猫,原因很简单,猫来的太晚了,十二生肖起于秦,成于汉,定于南北朝(420—589),而猫在中国被广泛认可是在宋代960—1279年),也就是说猫在十二生肖确定600年后才被广泛认可和接纳,这才导致十二生肖中没有猫。

十二生肖铜镜(隋代,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国破山河毁、国宝家难回!

习练太极拳不可不察的问题

太极拳知行合一的目标是什么?

古文物作证,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一)

古文物作证,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二)

古文物作证,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三)

文明的碰撞—域外宝藏VS长渠缀珍

气功、通灵与长寿

我的武侠梦

乐教入人魂、炼人性、静人心

国家需要战略定力,家庭呢?

华夏民族是最守规矩的民族,没有之一

从后周的传承来看中国古代的传宗接代

锦绣中华-之古都南京

舌尖传奇之郑州的百年老号

锦绣中华之古镇神垕

美丽郑州-身边印象之古建屋顶

美丽郑州---身边印象之人民公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