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2月,在欢送杨得志率领19兵团入朝作战时,周恩来总理高兴地说:“你们十九兵团,还有杨勇、杨成武同志指挥的两个兵团,都是有着光荣传统、战斗力很强的部队。我曾经说过,要把你们“三杨”拿出来,叫做“三杨开泰”!” 正是由于周恩来的形象比喻,再加上后来,杨得志,杨勇,杨成武三人都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因而他们便被称为“三杨上将” 鲜为人知的是,在57位开国上将中,并非只有这三位杨姓上将。 实际上还有一位,不过由于他一生都为人低调,所以他的名字不为人知,不过,他与毛主席,以及毛岸英,毛岸青兄弟的关系,却是非常的亲密。 此人就是杨至成。 杨至成对革命有过什么贡献?为什么毛岸英,毛岸青兄弟称他为“老太爷”呢? 杨成武,杨得志,杨勇 1903年,杨至成出生在贵州三穗县八弓镇木界村的一个普通侗族家庭。 少年时期,杨至成过得并不如意,他的父亲在他出生前三个月,被歹徒谋害,因而等杨至成出生,他并没有享受过父爱。 都说“女人为母则刚”,杨至成的母亲正是如此,她一个人,担负起了抚养三个孩子的重任。 母亲省吃俭用,图的就是孩子有个美好的前程。 杨至成也没让母亲失望,7岁读私塾,11岁考入县高级小学,14岁被省甲科农业学校录取。 杨至成 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由于“五四运动”的影响,再加上孙中山的领导,全国各地都展示出了革命气息。 杨至成接受了先进的高等教育,他知道,在这样的乱世中,他不可能独善其身,唯有发奋图强,改变国家,才会有自己一个小家的平静。 1922年,19岁的杨至成弃文从武,参加了川滇黔联军,由于他有文化,不善于战斗,因而一参军,他就被安排为了军需官,主要是做后勤工作。 在旧军阀的部队中,杨至成深为心痛,抬眼望去,他看到的尽是一片荒唐之象,大官打小官,小官打兵,兵欺负百姓。 这样的军队,能够为老百姓真正的谋福利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杨至成报考了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成为了杨至成改变命运的关键地方。 此时还是国共合作期间,在学校里,有以共产党人为主要成员的青年军人联合会,有以国民党员为主要成员的孙文主义学会。 “中山舰事件”后,蒋介石毫不露骨地表示出了自己的野心,在他的默许下,孙文主义学会成员与青年军人联合会成员经常发生激烈的碰撞, 在“是非”之间,杨至成选择了良心所从。 1927年,杨至成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确定了革命信仰,走上了革命道路。 8月1日,杨至成以连指导员的身份,参加了南昌起义。 按照当时的级别来说,杨至成的级别算是不低,因为此时陈赓是营长,林彪是连长,而粟裕,不过是班长。 南昌起义后,部队向广东撤退,在此期间,起义军遭到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由于敌我力量悬殊,部队损失惨重。 后来在三河坝分兵后,主力在潮汕兵败,最终只剩下朱德领导的千余人。 尽管革命遭到了如此的重创,杨至成内心也没有怀疑过自己的信仰,他坚信革命总会成功,因而当许多人都离开革命队伍时,他留了下来。 之后,他一直跟随朱德南征北战,参加湘南起义,于1928年4月,上了井冈山。 “朱毛会师”中国革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杨至成那个时候或许并不知道,他的名字,他的选择,将会被后人永远的传唱。 1928年6月,在保卫井冈山的龙源口战役中,杨至成身负重伤,随后被送到医院休养,当时队伍里伤员许多,急需一个管理他们的人。 朱德,陈毅都知道杨至成曾经做过后勤工作,就举荐杨至成管理伤员。 毛主席表示同意,随后,杨至成被任命为了井冈山留守处主任。 7月,毛主席,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出去作战,杨至成在领导照顾伤员时,由于缺少费用,不得不前往永新寻找毛主席。 毛主席说:“伤员为革命流了血,我们一定要照顾周到。” 杨至成:“毛委员,我需要200块大洋买药。” 毛主席立刻写了一个条子:“你去找31团团长朱云卿拿钱。” 朱云卿这时也困难,他又找来了经理处长杨立三,杨立三咬咬牙,开始筹钱,两天的时间里,终于凑了160块钱,杨至成很是激动,拿着钱,他就回到了井冈山。 这些钱后来被买成药品,井冈山上的伤员情况,得到了基本的改善。 也正是由于杨至成将此事办得很好,所以他在毛主席的心里,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根据毛主席的指示,从此,杨至成从部队军事主官的职务上退了下来,主要去做后勤保障工作。 1931年中革军委成立后,杨至成被任命为了总供给部部长兼政委。 在此任上,杨至成兢兢业业,为部队后勤工作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毛主席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党中央迁到苏区后,毛主席被“冷落”,尽管如此,杨至成并不觉得有什么。 1934年8月的一天,杨至成特地从几公里外跑来探望毛主席,毛主席看到杨至成,有些诧异地问:“至成同志,我的朋友现在不多了,你还敢来看我?” 杨至成关切地说:“毛主席,您比过去瘦多了,要注意身体啊。” 毛主席摆摆手:“没事,没事,我身体很好。” 接着,杨至成又同毛主席谈了工作,毛主席鼓励了他的后勤工作。 临走前,毛主席与杨至成紧紧握着彼此的手,互道珍重。 俗话说得好,“患难见真情”,毛主席与杨至成两人,正是如此。 长征开始后,杨至成依然负责后勤工作,部队来到黎平时,周恩来找来了杨至成,开玩笑地说:“至成同志啊,到了贵州,就是你的家乡了,这离你家有多远啊?” 杨至成:“不到一百里地。” 周恩来接着笑着说:“那到了你家,你拿什么来招待我们呢?” 杨至成听后一下羞红了脸。 原来,家乡的人看到有部队来了,都带着粮食藏到了深山里,没能为部队筹粮,杨至成心里很愧疚。 周恩来看出了他的窘迫,并没有怪他,而是给他派了一些人,让他重新去募粮。 这次,杨至成没有让周恩来失望,他说着侗族本地的方言,向老百姓宣传红军的政策,当地的老百姓一听到熟悉的乡音,也不再害怕了,纷纷拿出自家的玉米,稻谷等接济红军。 完成了筹粮任务,杨至成大大舒了一口气。 后来,周恩来点名表扬了他。 遵义会议后,确定了毛主席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毛主席知人善用,任命杨至成为军委先遣工作团主任,主要负责开辟路线,筹粮,筹款。 在毛主席的期盼下,杨至成很好地完成了后勤保障工作。 部队在过夹金山时,杨至成派人大量收购羊皮、羊毛,力争为每一位红军,做了一件羊皮背心或者是毛背心。 这些物资很好地保障了战士们安全的过雪山。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历尽千辛万苦后,终于胜利抵达了陕北。 在此期间,部队又进行了东征,西征等战役,这些战斗,还是杨至成在做后勤保障工作,由于长期的劳累,再加上身体之前的负伤,杨至成病倒了。 他身上患得高血压、肺结核、癫痫等疾病常常发作,这让他的身体变得很差。 有一次,毛主席要找他谈话,他已经无法站立了,只好让人用担架抬着他送他过去。 毛主席对杨至成的病很是关心。 1938年,党中央派一些高级干部前往苏联学习,深造,治病,毛主席当即写上了杨至成的名字。 1938年6月,杨至成离开延安之际,毛主席找他谈话,叮嘱道:“你到苏联后好好养病,方便的话,就去探望一下贺子珍,还有我的几个孩子,我很想念他们。” 杨至成连连答应。 到了苏联后,苏联方面对他们很是关照,每周都安排他们去克里姆林医院看病,治疗。 也正是在苏联,杨至成与毛岸英,毛岸青兄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当时由于苏德战争爆发,一时间无法回国,杨至成就留在了苏联,与毛岸英,毛岸青兄弟住在一起,照料他们的生活。 1946年,杨至成要回国了,毛岸英,毛岸青兄弟分别送给杨至成一张照片,在照片的后面,他们还写了一句话。 毛岸英写道:“亲爱的至诚同志:决不要忘记我们在莫斯科的同居,谨以此为念。” 毛岸青写道:“给亲爱的老太爷作永远的纪念。您的小孩子永泰(毛岸青),不要忘记我们在莫斯科的同居。” 两兄弟的问候,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他们与杨至成的真挚友谊。 杨至成回国后,此时党中央已经决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全力开发东北,与敌人寸土必争。 此时辽阔的东北大地亟需人才,杨至成就被毛主席安排来到了东北,担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后勤部政委。 在东北重操旧业,杨至成信心十足,事实证明,他在后勤保障工作方面的能力,是很强的。 1948年11月,就在四野挥师南下时,杨至成忽然接到通知,前往西柏坡参加后勤工作会议。 杨至成心里高兴,又能见到毛主席了,随后,他命令有关部门,为中央首长每人都制作了一套大衣。 到了西柏坡后,毛主席,周恩来等人都收到了大衣,毛主席很是高兴,直夸东北野战军后勤工作做得好。 杨至成此时拿出了毛岸英,毛岸青兄弟送给他的照片。 毛主席看到两个儿子的照片后,眼里充满了深情。 建国后,杨至成历任中南军区军需部部长,中南军区第一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部长等职。 1955年授衔时,由于杨至成劳苦功高,他被授予上将军衔,同时获得三枚一级勋章。 对于这个军衔,杨至成觉得很满足。 1957年国庆庆祝大会时,毛主席在城楼上忽然问:“杨至成在这吗?” 杨至成为人很低调,就算和中央领导见面时,他也不主动往前凑。 此时面对毛主席的询问,众人都转身寻找杨至成的身影,不一会儿,杨至成就被推到了前面。 毛主席看着杨至成,有些埋怨地说:“老杨,这好多年不见了,你也不到我这来了。” 杨至成很是感动毛主席还记着自己,他说:“主席啊,你比战争年代更忙了,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毛主席摆摆手:“不管再忙,你该来,还是要来的。” 听完这句话,杨至成心情十分激动。 同年12月的一天,杨至成接到了彭德怀的电话:“毛主席想要见见你,请你带上夫人和孩子,晚上10点钟到中南海去。” 那天晚上,由于两个孩子睡了,杨至成就带着夫人来到中南海。 毛主席看到杨至成,就亲切地拉他坐下,然后两人便聊起了家常,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毛主席忽然开口:“走吧,我请你们吃晚饭。” 杨至成说自己吃过了。 毛主席:“家常便饭,随便尝尝嘛,你这个供给部长,管了我好多年的饭,今天就让我管你一顿饭嘛。” 杨至成听后没有说什么。 吃完了饭,毛主席又亲自将他们送到了门口,目送他们离开。 |
|
来自: 新用户49686918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