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十七卦

 和谐世界 2022-07-27 发布于福建

人生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事物上升发展的过程中,总会遇到种种困境。这就是《易经》升卦之后,紧接着就是困卦的原因。那么,究竟什么是困?困卦中都包含着哪些义理?根据这些义理,我们又该如何找到脱困之道,从而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实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突破呢?

我们现在要来分析一下困卦。首先这个卦的名字为什么叫困,而不叫穷呢?因为穷多半是指物质上的贫乏,而困更偏重于精神方面的受困。“困”字当中是“木”,木在五行当中代表一种向四面八方发散的气,现在却没有一个方向可以通气,因为四面八方都是封闭的。气不通,就会有痛的感觉,痛的感觉就是很困惑怎么会这样。所以这个卦叫作困卦。

在《易经》里面,困卦是被孔子选为跟品德修养有关的九个卦中的一个。孔子特别说明:困,德之辩也。一个人处于困境之中,马上就能分辨出他的品德修养怎么样。

卦辞: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困”,怎么会“亨”呢?在困境中处之泰然,自然就“亨”了。“贞”,即问心无愧。坦然面对困境,怎么能不吉祥呢?如果一碰到困境,就愁眉苦脸,怨天忧人,进而自暴自弃,那当然不是大人了。“大人吉”,另外一层意思,如果是小人的话,一定凶。而对大人而言,不但吉,而且还无咎,即没有后遗症,可这是有条件的。“有言不信”,是什么意思?言跟信之差就一个“人”字,说的是当一个人处在困境的时候,没有人相信他讲的话。这个时候只有用德行来表现,人家自然能体会到这个人到底是大人,还是小人。

君子临难,能够坦然面对;小人遭困,却只会怨天尤人。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困境中,方能显露出一个人的真实本性。那么,当君子遭遇困境的时候,除了要把心态调整好,还需要付诸怎样的行动呢?

彖辞讲得更加清楚:困,刚掩也。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贞,大人吉,以刚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

“困,刚掩也”,困就是阳刚被掩蔽了。困卦里面三个阳爻,统统被阴爻所掩蔽着。有人说君子怎么那么倒霉,老被小人困住?其实我们应该这样想,如果没有被小人困住,别人怎么知道他们是君子呢?想想看,历史上多少忠贤,多少好人,都是发起于困境中的。所以,我们必须能屈,才能够谈得上伸,这叫作能屈能伸。可见困,是有解脱的办法的,但要透过正道来变通,不可以不择手段。否则就是小人了,小人到最后一定是凶的。

什么叫“险以说”?“说”,通悦。困卦下卦是坎卦,坎就是险;上卦是兑卦,兑就是悦。君子经历险境以后,自然会看到光明,自然有出路,但是这里面有个过程,需要自己想办法去因应。小人就不同了。孔子说:小人穷斯滥矣。小人很少懂得什么叫困,他们只知道穷,因为小人只想到物质层面,而没有想到精神层面。因此,小人一到穷、困的时候,就不择手段,到最后怎么可能喜悦呢?

可见,困卦告诉我们,当碰到危险、遭遇困境的时候,要看得远一点,这样自然能看到光明面,然后就能充满喜悦。当人充满喜悦的时候,就不会昏了头,反而容易找到出路。脱困只能靠一样东西,就是“困而不失其所”。我们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虽然处于困境,但是不能够失掉泰然之心。尽管这样很难做到,可只有这样,才会亨通。所以,“亨”字写在“困而不失其所”后面。

小人会再三讲自己要做一件事,可是一碰到困难,就躲起来,甚至跑掉了,这就是失其所。一困就失其所,小人;处困而不失其所,君子,所以孔子才讲“困,德之辨也”。“辨”,即分辨的意思。一个人处于困境中,要看他怎么因应,而不是听他说什么。其实孔子读了困卦以后,是很清楚这个道理的,所以每次遭遇困境,最后都能通达。因此,彖辞才会写“其唯君子乎”,即能够做到这么难的事情,那这个人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君子。

“贞,大人吉”,明明是困卦,反而会吉顺,为什么?“以刚中也”,九五阳居阳位,位于上卦中位 ,既当位又居中,所以叫作刚中。既然这样,自然有化解的方法,不必为其担心。九二也是如此。既然九二跟九五都是阳刚居中,就表示光明的力量不会向小人屈服。

“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崇尚言辞,却不能让别人所信服,这不是困,而叫穷。当一个人讲了半天,却没有人听的时候,会不会觉得言辞是没有用的?我们现在动不动就说要多沟通,我觉得很奇怪:沟通什么?要先通,才能沟。所以,该我们说话的时候,一句不可少;不该说的时候,一句不可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