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件大衣

 大春观察 2022-07-28 发布于江苏

三件大衣

作者朱恒林
我穿过三件大衣,每件大衣对我来说都有特殊的感情。
我穿上第一件大衣是上高中的时候。高中第一学期开学后不久,天气逐渐变冷了,学校没有住宿条件,需要走读,父母给我买了辆旧自行车,早出晚归。老师星期天家访,在父母面前表扬了我,说:“孩子表现很好,很有培养前途。家里想想办法,要给孩子添大衣,孩子路上来往骑自行车冷,不能给冻着了”。父母听了老师的话,也很高兴,就表态一定想办法给孩子做大衣。当时家庭经济虽然拮据,还是迅速置办齐了给我做新大衣材料,买了新的棉布、新的棉花、新的纽扣等。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母亲挎着给我做新大衣的材料包,领着我到了裁缝铺,让裁缝量了我的尺寸。

没过几天,一天下午放学到家,母亲把新大衣拿了出来,让我穿上看看。我喜滋滋地穿上,母亲左右看,前后瞧;这拽拽,那拉拉;拍拍肩,整整领,说很合身。母亲边看边交代:“要好好念书,考到哪我给你上到哪。”第二天早晨,穿上新大衣,骑上自行车,丝毫感觉不到寒冷,一路飞奔来到学校。坐在教室里,心里总想着要对得起大衣,听课格外认真,作业更加仔细。从那以后,我时刻想着不能对不起大衣,大衣就是父母的期盼。

老师曾说我入学成绩是前五名,具体第几没说,经过努力,期中我总成绩全班第二,期终就是第一了。自己一直保持前茅,而且各方面也是齐头并进,作为班级学习委员,各科作业本都是我抱;积极做好人好事,经常帮同学值日打扫卫生,热情帮助同学解答问题,每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

高中毕业,我顺利考上了大学,父母说另给我买大衣。我总觉得,那件大衣就是父母心血的象征,穿了那大衣御寒,成绩不断提高,考上了大学,我要珍惜。

我带上旧大衣,走进了大学的校门。大学四年,旧大衣陪伴我四个寒冬。夜里盖在身上,白天穿着进教室,在遥远的异地,大衣温暖着我,让我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大学毕业了,工作了,拿工资了,手中有活钱了,可以换换装了。自己到县城商场买了几件衣服,裤子褂子都有。可是,当站到大衣柜台前时,徘徊了好久,到底没有舍得买,心里老是想着那件旧大衣的珍贵。
那件大衣一直陪伴我十个寒冬,脏了洗,洗了穿,后来整个颜色几乎变成了白色。
我的第二件大衣,是学校的奖励品。那是县武装部专卖的,标准的军工制作。记得刚到东海二中第一年的寒冬季节,我住单身宿舍,每晚在办公室工作到很晚,几乎都是最后离开办公室的。那时办公室没有取暖条件,晚上有时冻得要起来活动活动驱驱寒。领导经常检查办公情况,充分肯定我的敬业精神,决定奖励我一件大衣。穿上奖励的衣服,那还是平生第一次,我心里感觉特别地温暖,在工作当中也就时时刻刻注意,更加勤勤恳恳,不敢有丝毫松懈。那件大衣陪伴我三个寒冬。三年下来,我做班主任的班级高考本科过线全校平行班第一。

有一年冬天,我穿着黄大衣到朋友家聚会,朋友把我介绍给了大家,其中说我是全镇第一个大学生,在县城教高中,甚至说什么谁家的孩子要是让我抱一抱就能考上大学。我一时兴奋,说身上的黄大衣就是学校奖励的。

中午吃饭时,感觉有点热,就把大衣脱了。吃过饭,和大家拉了家常。也许是人多,进进出出遮挡了视线,也许是喝了点酒,头脑昏沉,也许是拉家常,转移了注意力,总之,临走的时候,大衣不见了,无论如何找不到了。可能是谁拿错了。朋友调侃我说:“这下好了,现在肯定是谁把你的大衣拿走给自己家的孩子穿的,刚才我说,谁家的孩子让你抱抱就能上大学,你那大衣又是学校奖励的,那穿上你的大衣,还不是更能上大学。你就当又多培养了一名大学生。”我听朋友这样说,虽然表面上应和着,连说“这也是让大衣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心里却很遗憾大衣的丢失,我是把那件大衣当做荣誉的象征呢。
过了两年,我逐渐淡忘了那件大衣。突然有一天,朋友来到我家,告诉我说:“两年前是有人故意拿走的,真的就是要托你的福气,把大衣拿回家给孩子穿的,现在孩子果然考上大学了,人家不好意思直接当面还给你,让我送来。人家本想买新的给你,考虑你大衣是学校领导奖励的,有意义,就没有买。还给你送上了喜酒喜烟。”只是朋友无论如何不告诉是谁。从那以后,那件奖励的大衣在我的心目中又增加了神化色彩。

第三件大衣,那是一位朋友送我的。

二零一四年的深秋时节,我家里盖房子,去县志办公室上班就穿着劳动的服装,一身灰土气。平时自己还下意识地觉得是不修边幅,似乎很潇洒,不受拘束似的。
一天早晨,我一身风尘走进大楼。身边过往着西装革履,一尘不染的工作人员,和整个大楼的庄重典雅形成和谐的氛围。此时,反观自己,心中倒也有一丝自惭形秽的闪念。就在自己闪念刚起的时候,突然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出现:“老大哥,不到你身边简直认不出来你,你什么时候到这里工作了?”我转脸一看,好朋友,寒暄几句,知道他来县政府开会,我告诉他我在县志办公室工作。他看看我,似乎有所发现,调侃道:“老大哥好一副逍遥派头,远望就是一位侠客呢。”接着告诉我,“在政府机关还是要注意着装,不要故意表现文人酸气。明天我给你衣服,换换形象。”我虚心接受了他的批评,表示明天一定换装。
第二天,我把劳动装换下去,穿上一身整洁的衣服上班。到办公室刚坐下,朋友就给我送来一身西服和一件呢子大衣,并劝我立即换上。换上朋友的西装,套上朋友的呢子大衣,我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内心里觉得自己腰杆挺直了,浑身有了精气神。

以后每年的春秋两季,我一般都要穿上那件呢子大衣,特别是仪式性的活动,更是每次必穿。记得有一年早春,邻县赣榆县志编辑部组团来东海交流学习,领导让我做代表发言。那天我穿着呢子大衣,端坐在发言席上,讲了大约一个小时。结束后,领导大大表扬了我:“你讲得非常好!有理论水平,给东海长脸。特别穿着呢子大衣,风度翩翩,很有学者气质。”还有一次晚秋时节,省里志书编纂机构领导来东海检查,县里领导陪同省领导到编辑部视察。我那天也特意穿了呢子大衣,桌面收拾整齐。省领导进到办公室,首先直接走到我面前,和我握手,说了几句鼓励的话。后来同事们开玩笑说:“你是托了呢子大衣的福呢。”

穿着呢子大衣,慢慢地,我的邋遢习惯也改掉不少,行事作风简洁很多。

退休后,远离故土,到太原接送孙辈上下学,临走时,我选择了一些物品,其中特别带上了朋友给的那件呢子大衣。为了防止褶皱,我专门买了个衣箱,单独放置大衣。早春晚秋和冬季的太原,室外特别寒冷,每每出门,我都要穿上呢子大衣抵御风寒,心里时时念叨浓浓的朋友之情。

三件大衣,包含父母的疼爱,领导的关心,朋友的友谊。人间真情,无限美好,我当永远珍惜,永远谨记!

作者简介

朱恒林1983年毕业于南师大,长期从事教学工作,中学高级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