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7年苏联留学生下乡土改,后真实身份曝光,领导:他是主席之子

 快乐老年435 2022-07-28 发布于北京


2007年4月2日,初春的北京除了料峭的倒春寒,还常伴随着大风天气,让许多出游的行人都打起“退堂鼓”。

可令人惊奇的是,这一天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大厅外,却站满了人。

数千名群众一身黑衣,胸带白花,神情肃穆,有序排成一队,等待参加毛主席之子毛岸青的遗体告别仪式。

只见大厅内毛岸青的遗体穿着军装,覆盖党旗,静静躺在洁白花丛中央,无数花圈和挽联从礼堂内一直摆放到院落外。

伴着低沉的哀乐,吊唁者4人一排,依次向毛岸青遗体鞠躬告别。

而站在一旁的毛岸青妻子邵华早已双眼红肿,面容憔悴。

她始终痴痴地看着丈夫,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可张开嘴,已是泣不成声。

儿子毛新宇则强忍泪意,一手紧紧地搀扶着母亲,一手死死掐住自己的大腿,用疼痛来掩盖内心的悲伤。

妹妹李敏李讷、嫂子刘思齐等亲人也来送别毛岸青。

“杨永寿一辈子默默无闻的,但也显出了他的伟大。”

毛岸青遗体告别仪式

这是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一位老者说的话。

奇怪的是,他为何叫毛岸青为杨永寿?

又为什么说出这番意味深长的话?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老革命家特殊又朴素的一生.....

土改大潮奔涌流 男儿自当奋勇先

1945年,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

同年11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建立人民政权;

并由县工委和县政府成立土改工作队,将日伪强占的军事用地和开拓用地、苗圃、农畜产用地无代价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发放土地执照,确定所有权。

自此,克山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分地运动”

1947年秋天,千树万树的红叶将东北大地装扮得愈发红艳美丽。

天气已经开始冷起来了,可负责宣讲政策、测量土地、登记人口等工作的土改工作队队员们依然忙得热火朝天。

这天,队员们得到了一个新消息,上面派来了从苏联留学回来的同志帮助他们开展土改工作。

今克山县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有些喜忧参半。

喜的是有了该名同志参加工作,必然能学习到苏联经验,帮助当地土改工作更好进行。

忧的是一般来说,读书人还是会有些架子的,而土改工作是要跟农民打交道的。

加之当地相对偏僻,免不了有些老乡缺乏教育,死搅蛮缠、不讲道理,不知道这位同志能否胜任这份工作。

没过多久,克山县组织部部长韩玉果然带着一个面容白皙俊秀,一身大衣,打扮洋气,神采飞扬的年轻人来到了土改办公室。

当时,正在值班整理材料的工作队队员吴继水看到两人的到来,急忙从位置上站起来。

韩玉先是热情地对这个年轻人介绍说:

“这是工作队的吴继水同志,你们都是年轻人,可以多多交流。”

而后又笑着对吴继水说:

“来,小吴,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上面派来参加克山土改工作的同志。你带他熟悉一下工作吧。”

吴继水连声说好,想要伸手和这个年轻人握手。

哪知说话间,此人已经快步走到吴继水面前,一把握住了吴继水的手,然后自我介绍道:

“我叫杨永寿,初来乍到,经验浅薄,还要承蒙吴同志和其他队员工作上帮助。”

毛岸青(杨永寿)

见到这个外国留学回来的高材生,言谈举止间非但没有傲气凌人的样子,反而十分平易近人,吴继水松了一口气。

自此,杨永寿便正式成为了克山县土改工作队的一员。

只不过,刚开始参加土改工作的杨永寿并不适应。

当时的克山县是很穷苦的,农民整体都还在温饱线上挣扎。

工作队队员们的生活条件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为了节省粮食,队员们一天只吃两餐,一个黑窝窝头、一碗野菜汤就是一顿饭。

刚从国外回国的杨永寿连筷子都用得不太熟练,在饮食上更是有些不习惯。

可杨永寿既没有抱怨,也没有去偷偷想办法开小灶,而是和大家一样每天定量定时吃大锅饭。

另外,由于长期在外留学,他的汉语读写不是很流利,在和当地农民交流中更是存在鸡同鸭讲的问题。

因此,为便于工作,杨永寿每天都坚持学习汉语读写。

早上天蒙蒙亮,他就蹑手蹑脚来到附近的山脚下,大声朗读提前抄写好的文件。

平时,他还主动和老乡说话聊天,有空就临摹练字,遇到不懂的问题便虚心请教队员们。

没用多长时间,勤奋刻苦的杨永寿就有了很大的进步。

他不仅能基本熟练书写日常工作中用到的汉字,而且能流畅地跟大家交流。

就是老乡们带有浓重口音的方言,杨永寿也能说上一些。

后来,考虑到当地农民的文化程度,杨永寿还编写了多首“土改民谣”作为土改政策的一种宣传手段。

“穷人翻了身,不能把地扔;翻身扔了地,地主笑嘻嘻。合伙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庄稼侍弄好,再翻一个身。”

这些朗朗上口的民谣很快就在农民中间流传开来。

大伙儿也通过这些民谣对土改有了更深的理解。

土改运动

不仅如此,听说工作队要组建文艺宣传队在开大会时给农民表演。

多才多艺,尤其善吹长笛的他,立马踊跃报名成为文艺宣传队的一员。

他总是在想,自己能多为大家做点什么。

等到土改工作结束后,杨永寿依然选择留在克山县河南乡与当地的农民一同生活一同劳动。

在此过程中,杨永寿发现克山县3万多农户在耕种中都是各自为战。

其中仅有11%的农户有耕畜、农具可独立生产,而多数农民缺劳力、少耕畜、无农具。

这时,他联想到苏联的集体农庄经验,提出农村应走机械化和合作自助的道路。

因为有留学经验,他的想法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而后,为了让真正执行此道路的人信服,杨永寿开始向农户们讲述苏联集体农庄的经验和效果,组织农户们采取合作互助的方式进行农业的耕种生产。

他帮助农户们组建农民互助组,三五户插犋换工,制定生产计划,有效地解决了当时春播紧急的畜力、农具、种子等问题。

1948年5月的一天,省委书记王鹤寿来到克山县视察工作。

王鹤寿

看着这片黑土地上欣欣向荣的景象,他先是高度赞扬了克山县的土改工作,后又对陪同的杨永寿说到:

“杨永寿同志,你的任务已圆满完成,可以回去了。”

次日,克山县火车站里,大家正逐个和杨永寿告别,不少同志都流下了不舍的泪水。

杨永寿紧紧地和每个人握手,在这里的八个月,他和大家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而这时,组织部部长韩玉突然走到他身边,拍了拍其肩膀说:

“上车吧,有机会常回来看看,另外代我问好。”

同行的队员和老乡们,突然有些摸不着头脑,开始议论纷纷:

“杨永寿同志不是要回苏联吗?向谁问好?”

看着火车渐渐远去,众人收回了不舍的目光,韩玉才向大家揭开了谜底。

原来,这个跟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了8个多月的年轻人杨永寿还有另一个名字—毛岸青。

毛岸青克山纪念馆

这个身份震惊了不少人,一些村民甚至惊讶到叫出了声。

大家都无法想象这个平易近人的年轻人竟然有这么了不得的身份。

幼年颠沛流离路 十年苏联记忆事

1923年11月23日,毛岸青出生于湖南长沙。

他是毛主席和夫人杨开慧的第二个儿子。

当时正逢国内革命运动的关键时刻,毛岸青满月后不久,毛主席接受组织调令离开家人前往上海开展革命。

后来由于革命形势愈发严峻,主席更是和夫人孩子聚少离多。

因此,幼年的毛岸青其实并没有见过几次父亲。

反倒是因为父母革命者的身份,一大家子人经常要面临小心翼翼胆战心惊的躲避状态。

当小岸青追问爸爸去哪了的时候,母亲就会把他和哥哥毛岸英搂在怀里认真地说:

“爸爸在做一件很伟大的事情。他在为所有穷苦的人奋斗着。”

小岸青不解其意,只知道爸爸在帮助别人,他为爸爸感到骄傲。

就这样,在杨开慧温柔又开明的教导下,毛岸青和哥哥弟弟还算快乐地成长着。

杨开慧与儿子们的合影

可幸运并没有一直眷顾着他们。

1930年,杨开慧和毛岸英被国民党反动派抓捕,并对其严刑拷打要求她说出毛主席所在位置和党的机密。

最终,杨开慧严词拒绝,惨遭杀害。

不幸中的万幸是,在杨开慧的弟弟杨开智和地下组织多方周旋下,毛岸英被救了出来。

自此,8岁多的毛岸英,7岁多的毛岸青便踏上了颠沛流离的路途。

局势稍稳后,出于安全考虑,毛岸青三兄弟被地下党悄悄被送往了上海大同幼稚园。

大同幼稚园是当时周恩来提议创办的。

一想到上海鱼龙混杂,还特意请宋庆龄题词以方便保护烈士遗孤们。

但不久后,由于我党人员顾顺章叛变革命,上海的党组织遭到了极大破坏。

作为组织联络点之一的大同幼稚园也开始事故频发。

先是收到了一些威胁信件,后又有保育员无故失踪,甚至几次有人要来搜查幼稚园。

面对这种情况,组织决定解散幼稚园,毛岸英毛岸青两兄弟被保育员董健吾送到了前妻那里暂时抚养。

而毛岸青年仅四岁的小弟弟毛岸龙因水土不服患上紧口痢去世了。

寄人篱下的毛岸英、毛岸青哥俩,在董健吾前妻那里并没有得到安稳的照顾。

由于她革命性不强,思想也比较落后,照顾小哥俩只是因为和董健吾那一点微薄的前夫妻情分。

因此,她对小哥俩并不上心,只是给口吃的不至于让两人饿死罢了。

看到主人的态度,家里欺软怕硬的保姆也动不动拿小哥俩撒气,而董健吾的前妻对这些视而不见。

最过分的是,有一次,保姆将偷东西的事情嫁祸在小哥俩身上,让小哥俩帮她顶包。

结局可想而知,他们遭到了好一顿毒打。

也是因为这次事件,不堪受辱的毛岸青和哥哥,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这里。

两个孩子开始了在上海流浪的生活。

他们捡过垃圾,卖过报纸,睡过公园......用毛岸英的话来说:

“我们除了没有给有钱人当干儿子,没有偷过去钱,其他的经历就跟流浪的三毛是一样的……”

1935年,毛岸青在卖报纸的时候,得知小叔叔毛泽覃被杀害的消息。

想到小叔叔对他的好,他难过极了,在街上就大声痛骂帝国主义。

光是说还不够解气,他摸出口袋里捡来的半截粉笔,在电线杆子上写下“打倒帝国主义”几个大字。

谁知,这一幕正好被巡逻的到此处的上海巡警看到。

蛮横的巡警朝着毛岸青就是一阵拳打脚踢,其中一个警察竟然还掏出电棍朝他身上砸去。

一下子躲避不及的毛岸青被打中了后脑勺,直接晕了过去。

看到小孩被打的鼻青脸肿,血流不止,几个巡警才骂骂咧咧地走开。

过了好久和毛岸青一起卖报的同伴发现他倒在地上,赶紧去找毛岸英。

只是等毛岸英赶到时,毛岸青早已全身都是血,人也昏迷不醒。

可两个小孩穷得一日三餐都成问题,更别说去医院。

无奈,在同伴帮助下,毛岸英只能小心翼翼地背着弟弟来到他们落脚的破庙里。

好在遇到一个好心的老乞丐,他给毛岸青的伤口敷上了止血的草药。

后来,毛岸英翻遍了所有衣服口袋,凑出身上仅有的钱,跑去为弟弟抓药。

幸运的是,毛岸青福大命大,在哥哥的精心照顾下竟然靠两副药捡回来一条命。

但由于没有得到完善救治,毛岸青的脑袋还是留下了后遗症。

毛岸英和毛岸青

直到1936年夏天,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在一座破庙中找到骨瘦如柴的兄弟二人。

组织上考虑到两个孩子的状况,在征求毛主席和两个孩子意见后,1937年初,将他们送往苏联读书学习。

在苏联的日子里是毛岸青生命中另一段温暖记忆。

赶赴苏联的毛岸青两兄弟,先后在莫斯科郊区的儿童医院和伊万诺夫城的儿童医院学习。

在这里毛岸青接触到了正规的俄语教育。

对于这种语言,他显露出不错的天赋,没过去多久就能与本地人正常交流。

除了安稳的生活和知识的充实,贺子珍的出现也给毛岸青的生活带来了一抹亮色。

贺子珍是毛泽东的第二任妻子,也是有名的女革命家,因救助伤员身中弹片来苏联治病学习。

她打听到两兄弟的下落,经常带着东西去看望他们。

面对这个“后妈”,两兄弟一开始是有些抗拒的,态度也维持着疏离和客气。

可贺子珍并不在意,每隔一段时间就来看他们,给他们操办物品、打扫屋子。

贺子珍还会跟他们聊天,关心两人的学业,讲一讲井冈山上的故事。

贺子珍

时间长了,两兄弟也放下了对贺子珍的心防。

当然,主席也常和儿子写信,关心孩子们的生活,给他们寄去书籍。

父亲的通信、贺妈妈的陪伴极大抚慰了毛岸青两人一路流浪的伤痛。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受父母长辈革命熏陶的兄弟俩毅然决然报名参加了军队。

只是由于毛岸青之前脑部受伤,并未通过体检。

不能像哥哥毛岸英一样直接奔赴前线,他便主动申请来道后方和其他同志一起帮着承担抢修战壕、搬运伤员的支援工作。

战争结束后,毛岸青回归到自己的学业中去。

1945年,他凭借着自己的天赋和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莫斯科东方语言学院,主修俄语。

在这里,他依然保持着勤奋好学的精神,常常早起晚睡,自习到深夜。

他的努力认真也让他在俄语方面有了更大的进步。

1947年,毛岸青顺利从莫斯科东方语言学院毕业。

他决定和哥哥一样,回到祖国,奉献青春。

毛岸英和毛岸青

这年10月份,毛岸青离开了生活十年的苏联,和贺子珍李敏一起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大地。

刚到祖国不久,在李富春、蔡畅介绍下,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而后遵照毛主席的意愿参加了黑龙江克山县土改试点。

杨永寿这个名字,正是在毛岸青一直以来的化名。

直到克山县土改工作结束后,毛岸青才恢复了真名前往北京与父亲哥哥团聚。

父子多年终相见 哥哥噩耗引惊雷

1949年,毛岸青终于又见到了阔别20多年的父亲。

眼前已经年老的父亲和小时候模模糊糊的父亲影子渐渐重合到了一起。

毛岸青忍不住流下了泪水。

看着风尘仆仆来到自己身边的儿子,毛泽东眼角微红,一把抱住毛岸青不停地拍着他的背感慨道:

“长成大小伙子了,爸爸都认不出来了。”

随毛岸青擦了擦眼泪说:

“爸爸,我回来了!我们终于团聚了,以后以后我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遗憾的是毛岸青的愿望没能实现。

1950年,毛岸青的哥哥毛岸英在抗美援朝中壮烈牺牲。

得知这一消息的毛岸青根本无法接受。

他直接瘫坐在地上,口中喃喃地说道:

“不可能,哥哥走之前还说回来我们一起回老家给妈妈的坟添土。”

想到兄弟俩相依为命的那些日子,明明没有比他大多少的哥哥却总是用小小的身躯,为他遮风挡雨。

毛岸英就想是自己生命中的一束光,总是在最黑暗的时候,点亮前进的道路。

想到这儿,毛岸青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哭着哭着却突然没了声息。

其他同志见状赶紧将他送往医院。

原来之前流浪挨打所致的脑震荡后遗症一直存在,像一颗地雷一样埋在他的身体里,而哥哥牺牲的噩耗直接引爆了这颗地雷。

经抢救,毛岸青暂时脱离了危险,但医生表示国内相关脑科疾病还达不到国际水平,建议前往条件更好的苏联救治。

刚刚失去了一个儿子的毛主席,看着倒下的二儿子心痛不已。

为能治好儿子的病,他决定让儿子前往苏联。

就这样,1953年毛岸青再次前往苏联治病。

毛岸青晚年

在苏联的日子里,毛岸青才发现原来独自漂泊在异国他乡是多么的孤寂。

虽然有组织的照顾,但毛岸青还是十分思念祖国的父亲和妹妹。他渴望回到祖国,回到家人身边,回到工作中去。

1959年,中苏关系恶化,加之苏联并不能完全治好毛岸青的后遗症。

应他的要求,组织安排毛岸青回到大连,一边疗养一边做翻译工作。

他回国后,妹妹李敏曾带丈夫前来看望毛岸青。

看到哥哥因药物激素浮肿胖起来的样子,她感到一阵心酸,却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强挤微笑,向哥哥展示带拿来的古典音乐辑。

毛岸青似乎有所察觉,他像小时候一样柔和的摸了摸妹妹的头发安慰妹妹说:

“二哥身体已经好多了,娇娇,我给你弹钢琴听。”

看着弹琴的哥哥,李敏仿佛回到了在苏联的日子。

那时候也是这样,哥哥弹琴,妈妈大哥就坐在旁边为哥哥鼓掌。

如今,物是人非,可哥哥还是这么温柔的样子。

1960年1月,大嫂刘思齐的母亲来到大连疗养。

也是这个契机,毛岸青迎来了生命中的又一束光。

邵华

刘思齐的母亲得知毛岸青在这里,便带着二女儿邵华前来大连南山宾馆探望毛岸青。

之前因哥嫂的缘故,毛岸青和邵华便早已相识。

只因当时年纪小,并没有什么多的想法。

这次相见,两人都吃惊地发现,彼此兴趣谈话都颇为相投。

邵华后来也几次前来探望,两人聊起音乐,聊起文学,都很开怀。

邵华离开大连时两人均有几分眷恋惜别,分开后也是是书信不断。

爱情的嫩芽也逐渐在毛岸青和邵华在心中萌生。

眼见郎有情女有意,两家父母聚到了一起。

张文秋觉得毛岸青稳重踏实,毛泽东也对这个知根知底的好姑娘很是满意。

1960年的夏天,旅大宾馆会客厅内,一片喜气洋洋中,37岁的毛岸青与22岁的邵华相拥相顾,款款步入婚姻殿堂。

在爱情的滋润下,毛岸青的心灵又逐渐生动鲜活起来,他的身体状况也有所好转。

很快便再次投入到马列著作的翻译工作中去。

晚年毛岸青与妻子邵华

在毛岸青的心里始终牢牢记住父亲的话。

“人家恭维你抬举你,这有一样好处,就是鼓励你上进;

但有一样坏处,就是易长自满之气,得意忘形,有不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危险。

你们有你们的前程,或好或坏,决定于你们自己及你们的直接环境。

不要搞特殊化,不要娇气,要想想自己能为人民做点什么。”

自己没有健康的身体,不能奔赴前线,那边理应在其他工作上多做一些。

后来,毛岸青和夫人邵华先后共同主编了纪念文集《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大型纪实文学丛书《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参与策划摄制了《杨开慧》等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

一直到晚年,毛岸青也没有放下对国家的牵挂。

他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时政热点,关心两岸统一。

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热心公益事业,开办了多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帮助了不少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久经风雨显伟岸 历尽沧桑方长青

毛岸青的一生似乎没有像其他革命家一样,奔赴前线,浴血奋战,建功立业。

但他始终坚守革命理想,默默工作。

有人评价他说:

“岸青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做了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埋头工作,是个埋头英雄!”

身为毛泽东的儿子他从未因这个身份有过任何骄矜的神色。

反倒是一直秉持父亲的教诲,传承着朴素的家风。

对父母,他有孝心。

晚年时,还因思念母亲痛哭流涕,在伤病中和妻子一起写下了纪念母亲的诗。

对哥哥妹妹,他有手足大爱;

对妻子他是心灵契合的甜蜜伴侣。

对儿子他更是一位慈父,温和的教导儿子,传承革命的家风。

毛岸青的一生概括起来的主题词是革命与平凡的交织,守着朴素的家风,过着平凡的生活。

参考文献

东北网《吴继水为组织上一句嘱托 替毛岸青保守秘密62载

[1]吴志菲.毛岸英 平凡的传奇[J].中华儿女,2017(21):30-33.

[1]王建柱.又见韶山杜鹃红——怀念毛岸青[J].党史博采(纪实),2007(08):50-52.

[1]宗禾.毛岸青:伟人之子的传奇人生[J].纪实,2007(06):14-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