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二至乃四端之正,四端之正乃天地之正纪。受四端正纪的启发,黄帝温故而问新。 先附录原文如下: 帝曰:夫子言春秋气始于前,冬夏气始于后,余已知之矣。然六气往复,主岁不常也,其补泻奈何? “夫子”乃黄帝对岐伯的尊称。“余已知之矣”,黄帝知于何处呢?《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岐伯曾讲:“春气西行,夏气北行,秋气东行,冬气南行。故春气始于下,秋气始于上,夏气始于中,冬气始于标。春气始于左,秋气始于右,冬气始于后,夏气始于前。此四气正化之常。故至高之地,冬气常在,至下之地,春气常在,必谨察之。”当然,黄帝也可能知于别处,但本篇大论前后文中并没有相关论述。 我们还是来精读这句话吧。 一、春秋气始于前,冬夏气始于后 由于这句话后面还有“六气往复,主岁不常”客气问题,所以这句话应该联系六气六步主时之主气来理解。 黄帝这是要将对阴阳四时之气的讨论推进到六气六步主时的境域中去。 先附图如下: 二分二至阴阳四时的四端之正,四立是阴阳四时的四维之正。四端、四维合称“四时八节”。 所谓“春秋气始于前”是指,春秋二气始于立春、立秋这两个节气之前。在六气六步主时中,初之气厥阴风木始于立春前一个节气大寒,五日为为一侯,三候为一气,故立春和大寒这两个节气之间相差一气即十五日。同样,四之气太阴湿土始于立秋前一个节气大暑,其间也是相差一侯十五日。 所谓“冬夏气始于后”是指,冬夏二气始于立冬、立夏这两个节气之后。在六气六步主时中,终之气太阳寒水始于小雪,其晚于立冬一个节气十五日,同样,三之气少阳相火始于小满,其亦晚于立夏一个节气十五日。 二、然六气往复,主岁不常也 “然”表“然而”之转折。前讲六步主时之主气,后讲六节分治之客气。 前文岐伯曾讲过“夫阴阳之气,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清静”指六步主时之主六气,六气时位年年如此,如主人之静而不动,“动”指司天在泉之客六气,六气时位随年迁转,如客人往来动而不静。 司天在泉六气随年而迁,七岁往复,是以“主岁不常”。例如2022壬寅年为少阳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到2023癸卯年就变成了阳明司天、少阴在泉了,再到2024甲辰年就又变成了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了。六气往复,七岁而返,主岁不常,以甲子年为基,司天在泉循环之序图如下: 三、其补泻奈何? 主气六气六步主时,本为“清静则生化治”,但遭逢动而不常客气之加临,扰乱主气之清静,气息妄动,人因应而病之,气立紊,神机乱,是以“动则苛疾起”。客气扰乱主气以致民苛疾生,民病于此,有当何以补之、何以泻之呢? 是为黄帝之问。 至于岐伯如何应答,明日继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