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6发热恶寒:发热恶寒如疟,阴阳权衡失司,胜复相薄

 黄帝内经参详 2022-07-28 发布于山东

黄帝和岐伯讨论完“病之中外何如”问题之后,两人又开启了新的对话。

先附录原文如下:

帝曰:善。火热复,恶寒发热,有如疟状,或一日发,或间数日发,其故何也?

岐伯曰:胜复之气,会遇之时,有多少也。阴气多而阳气少,则其发日远;阳气多而阴气少,则其发日近。此胜复相薄,盛衰之节,疟亦同法。

一、帝曰:善。火热复,恶寒发热,有如疟状,或一日发,或间数日发,其故何也?

黄帝对岐伯关于“病之中外何如”的应答颔首称善的同时又提出新的问题。

1.火热复

“火热”即高热似火,以状发热之甚。

至于如何理解“复”,这里有个断句的问题,是断句为“火热,复恶寒发热”还是断句为“火热复,恶寒发热”,关系到对“复”义的理解。

如果是前者,则“复”为“又”或“再”义,如《左传·僖公五年》讲:“晋侯复假道於虞以伐虢。”意为火热高烧又兼见恶寒之证;如果是后者,则“复”为“返回”之本义,如《易经·泰卦》讲:“无往不复。”意为火热高烧自衰退烧。

联系后文“有如疟状”看,“复”之断句当以后者为准,以状火热发烧自动消退之貌,况且“复”字亦有“消退、消除”之义,如《后汉书鲍昱传》:“旱既太甚,将何以消复灾眚?”

2. 恶寒发热,有如疟状

“恶寒发热”。火热发烧自衰消退,烧热发作之时又兼恶寒之证,说明这不是一般的发热症状。

“有如疟状”。此是对“火热复,恶寒发热”的描绘。《素问·疟论》黄帝讲:“痎疟皆生于风。”岐伯讲:“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痎疟皆生于风,风为外邪,“有如疟状”是说的火热恶寒发热之证犹如温疟之状,并非如寒疟、瘅疟那样。

“有如疟状”说明“如疟”并非“是疟”。“是疟”病生于外邪,而“如疟”病生于内伤。

3. 或一日发,或间数日发,其故何也?

病由原于内伤、类似于先热后寒之温疟的火热之疟,寒热交替往来,或一日一发,或间隔数日而发,这是什么缘故呢?

二、岐伯曰:胜复之气,会遇之时,有多少也。阴气多而阳气少,则其发日远;阳气多而阴气少,则其发日近。此胜复相薄,盛衰之节,疟亦同法。

1.胜复之气,会遇之时,有多少也。

胜复之“气”指代人身阴阳二气,阴胜则阳复,阳胜则阴复。《素问·疟论》:岐伯讲:“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岐伯讲:“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二气会遇交争,阳胜则阳多阴少,阴胜则阴多阳少。

2. 阴气多而阳气少,则其发日远;阳气多而阴气少,则其发日近。

阴气精专,阴气多而阳气少,阴性缓,故病发之日远

阳气剽悍,阳气多而阴气少,阳性速,故病发之日近。

3.此胜复相薄,盛衰之节,疟亦同法。

“胜复相薄”即阴阳交争,“盛衰之节”即阴阳盛衰有节制。阴阳之气胜复交争,交争则有盛衰之变之化,阳极则阴生,阴极则阳生,自有节制,如本篇大论前文岐伯所曾言:“故曰:气之相守司也,如权衡之不得相失也。”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天地有阴阳,人身亦有阴阳,天地阴阳有胜复相薄盛衰之节,人身内伤如疟之火热亦法乎是,如《素问·疟论》黄帝所讲:“夫疟者之寒,汤火不能温也,及其热,冰水不能寒也。”岐伯则言:“病极则复。”天地阴阳二气胜复相薄,此极则彼反;火热之疟,热极复寒,寒极复热,病极则复,如天地阴阳之气然,是为“疟亦同法”。明日继续新的问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