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上下中见:……之上,……治之,中见……

 黄帝内经参详 2022-07-28 发布于山东

岐伯按照移光定位”之法阐明了三阴三阳之节序,但三阴三阳毕竟偏重于气之多少定量分析,而对六气之定性分析尚未涉及,对六气之间的兼化或转化现象亦未涉及。这就只能接着往下精读了。

先附录原文如下:

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

关键是要理解“之上”、“治之”、“中见”这三个词汇。

一、……之上,……治之

“……之上”亦即三阴三阳之上。换言之,三阴三阳在下,而火燥寒风热湿六气在上。

“……治之”亦即“……主之”,“之”代指三阴三阳。换言之,三阴三阳之定量分析为火燥寒风热湿六气之定性分析所统率之。定量分析以定性分析为基。

根据岐伯上述三阴三阳诸“之右”之节序,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火燥寒风热湿六气之节序亦随之而定。

如下图所示:

二、中见……

“中见”,一般容易将之误会成火燥寒风热湿六气和三阴三阳六量“中间”“见到”的某种东西,殊不知六气为质、三阴三阳之量,质和量属于不同的范畴,怎么可能有中间呢?究其根源,在于将“中”误解成了两个不同事物空间意义上中间,如同一个线段之中点,这就陷入了形而上学错误,而背弃了事物“自我运动”的辩证法精神。

窃以为,正确理解的“中见”之“中”当理解为转化、兼化,之“见”当读为“xiàn”,如同“风吹草低见牛羊”之“见”,通“呈现”之“现”。

“中见”亦即六气在自身运动中会转化、呈现为其它相关或相反之气。

1.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

少阳之上,火气治之,厥阴之上,风气治之。

火和风二者同气而相煽,是以风火互为中见之气。

为什么火气会转化为风气呢?厥阴之风并非九宫八风之风,而是特指天道冬至一阳生后温阳之风,故厥阴之风虽名为阴,实则为阳。风为阳气,火亦为阳气,火为热之盛者,火极则生风,这也是自然现象,其理易明。例如,山林大火之所以难以扑灭,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熊熊大火产生了热风浪。

为什么风气又会转化为火气呢?风为温阳之气,《素问·生气通天论》作者讲:“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天道六六之节序本以太阳在天球黄道上的周年视运运动为据,主于孟春、仲春,“二月春风似剪刀”、“春江水暖鸭先知”等物候现象昭示着风乃温阳之气,温阳之气盛极则为骄阳,故有“骄阳似火”、“七月流火”之俗语。风极则火生,风为温风,风温盛极则为火气。再以上例为例,山林大火产生热风浪,火小风亦小,火大风亦大,是为火生风,反过来讲,而热风浪又煽动火势,导致火越烧越旺,是为风生火。

风极则火生,火极则风生,风火相煽,是以风气和火气互为中见兼化之气。所谓“兼化”,意思是说,本气极至到一定程度就会向它气转化。

厥阴风气在脏为肝,少阳相火在腑为胆,是以肝经和胆经互为表里之经,“互为”之意,就是说,厥阴肝风之气和少阳胆火之气可以相互转化。

弄清楚了风气和火气相互为转兼之中气的道理后,燥和湿、寒和热等互为转兼之中气的道理也就好理解了。

2.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

阳明之上,燥气治之;太阴之上,湿气治之。

燥气和湿气二者同气而相转兼。

这里关键是要理解湿气,湿气本身乃是液态水蒸发之气,虚浮于大气之中,犹如南方梅雨季节潮湿之气,空气又潮湿又蒸热,但又需注意不能将湿气径直理解为雨降土湿那样的有着显然水液之态那样的水湿,湿气和水湿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湿气为什么会转兼为燥气?湿气作为潮热之气,是其本态,倘若潮热之热继续加重,则湿气就会转化为燥气,例如,一个房间之中湿气较重,经过电暖气加热之后,空气中的湿气就会变得干燥,这就是湿气转兼为燥气的道理。

燥气为什么又会转兼为湿气呢?还是以上例为例,房间中的湿气经过电暖气加热虽然变的干燥了,似乎湿气没有了,其实这正只是假象,它只是改变了其存在相态,撤去电暖气之后,随着室内温度降低,逐渐就会感觉到湿气又出现了,甚者会在窗户玻璃上看到有水雾出现,这就是燥气转兼为湿气的道理。

燥气和湿气互为转兼之中气,是有前提条件的,燥气当为热燥之气,湿气当为湿热之气,这也是为什么燥气在腑为胃、湿气在脏为脾的道理之所在,脾胃皆以土为言,脾土湿则热而燥之,胃土燥则凉而湿之,是以脾经和胃经互为表里之经。

3.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

太阳之上,寒气治之;少阴之上,热气治之。

寒气和热气二者同气而相转兼。《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作者讲“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五运行大论》黄帝讲:“阴阳之升降,寒暑彰其兆。”阳为热,阴为寒,由阳入阴,由阴出阳,阴阳寒暑、夏至冬至,物极必反,道理显然,兹不赘述。

明天将展开对“本标不同,气应异象”的精读详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