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长篇小说】王军凝||王猛:29

 昵称70808387 2022-07-29 发布于山东

诗歌长篇小说

王  猛(29)

王军凝

伐 燕

二十三

当初,苻坚、王猛听说太宰慕容恪去世,

燕国失去了重要柱石,

但燕国还有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那就是慕容垂,

是未来伐燕战争中的劲敌。

现在秦王苻坚听说慕容垂来投的消息,

真是意外的惊喜。

虽然没有得到虎牢以西的土地,

却得到了上天赐给自己的这份大礼。

难道这是上天帮助自己实现北方统一?

秦国的国势蒸蒸日上,

燕国的国势已是江河日下,

慕容垂这样的栋梁离弃了燕国

而来投奔自己!这真是如虎添翼。

二十四

还有什么比意外的惊喜还要可爱,

那出乎预料的美好与欢笑是那么

可遇而不可求。

即使它成为过去,

回想起来还是令人心驰神往、回味不尽。

今天的天空好晴朗,

苻坚的心情也是晴朗的,

天上的白云展现着最美的姿态。

寒风阵阵,

苻坚的内心却是热热的。

寒风阵阵,

光秃秃的树枝微微摇曳,

好像不太明白苻坚为什么这样高兴。

枝头的鸟儿蹦蹦跳跳、叽叽啾啾,

好像在告诉树儿发生了什么。

苻坚接纳意外的大礼,

忧伤落魄的慕容垂也感受到了意外的暖意。

二十五

苻坚亲自到郊外迎接,

给予慕容垂一行最高的迎接礼仪。

拉着慕容垂的手:“上天降于人世的贤士,

一定会相互携手共同成就大的功业,

这是天然气数所致。

眼下重要的是与您共同使天下归一,

在泰山上告慰上天,

然后把您的故国归还给您,

世代封居幽州,

使您离开故国不失掉作为儿子的孝义,

归依朕下也不失掉事奉君主的忠义。”

慕容垂听后谢罪:“寄居他人的臣子,

能被免罪就是大幸,

世居故国的殊荣不是我所敢企及!”

亲爱的读者,

也许是苻坚过于高兴,

也许是头脑已经发热,

也许是心中原本就没有这根警惕之弦,

苻坚对慕容垂说出了上述热得发烫的言辞。

苻坚对于慕容垂的许诺,

已经与疯狂接近。

缺少了作为帝王政治家的起码素质。

也一定令他的臣下暗吃一惊。

苻坚又爱惜长子慕容令以及

慕容楷的才能,

全都给他们以厚重的礼遇和赏赐,

每当他们进见之时苻坚都注目凝视。

关中的士人百姓历来知道慕容垂父子的名气,

全都对他们倾慕不已,

这一切都逃不过王猛的眼睛。

二十六

有一种人,我们时常喜欢,

那就是能人。

但是,他站在我们的一方,

还是我们的对立面。

结果可是大不一样。

如果能人站在我们一方,

我们的事业就会起死回生、就会如虎添翼,

如果能人站在我们的对立面,

会是我们巨大的威胁,

甚至会将我们置于死地,

那将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犹如能人,先进的科技似乎也有了这样的属性,

如果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我们生活和经济的提高也许就会日新月异。

如果用于战争,将是我们人类的灾难。

啊!朋友,我们如果再深一步讨论,

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

某个能人现在站在我们一方,

       如果将来出现风云变动,

他将会成为我们的梦魇,

就要及时采取措施。

二十七

一次,王猛对苻坚进言说:

“慕容垂是燕国的皇室亲戚、世之英雄,

他待下宽仁、结交各方人士,

燕赵当地有很多拥戴他的势力。

观察他的才智非凡卓异。

而且他的儿子也是明正坚毅,

皆为人杰之士。

慕容垂父子就像龙虎,

不是能够驯服驾驭的人士。

如果他们得到风云际会的机会,

那将难以控制,将成为秦国的后患,

不如尽早除之。”

“朕正要招揽各路英雄以廓清四海,

为什么要致他们以死地!

况且他们刚至,

我已经诚心诚意地接纳了他们,

庶民百姓尚不食言,

何况是皇帝!”

王猛见苻坚这样讲,便不再坚持。

二十八

亲爱的读者,

虽然王猛表面上不像苻坚那样宽和,

但他对慕容垂的猜嫌却绝不是出于

个人妒忌,

而是出于深刻的洞察能力,

在一点上有着高出苻坚很多的认识。

王猛比苻坚更了解斗争的残酷与严厉。

在王猛看来,有谁威胁秦国统一大计,

谁就是秦国之敌,绝对

不能姑息。

慕容垂父子虽然落魄而来,

却绝非池中之物,一旦风云会际,

他们必定不甘于屈居人下。

事实上,我们的二号主人公苻坚

不但没有采纳王猛的建议,

还任命慕容垂为冠军将军、宾徒侯,

任命慕容楷为积弩将军,没有

足够的警惕。

二十九

亲爱的读者,慕容垂的出走,

我们可以预料燕国必然掀起大的波澜。

事实果然如此,燕国朝野议论不断。

而太傅慕容评更是恼火异常,

竟然走脱了慕容垂,出乎了他的预料。

慕容垂投奔到秦国,必然成为奸细和后患,

挑拨燕国和秦国的关系,

将会可能产生很大麻烦。

慕容评的怒火一时无处发泄,

眼睛盯上了与慕容垂关系密切的

朝野人士。

前燕魏尹范阳王慕容德、

车骑从事中郎高泰平素

与慕容垂关系友善,

因为慕容垂出逃受到牵连,

坐罪免官。

尚书右丞申绍认为不妥,

向太傅慕容评进言:

“如今吴王出走,人们议论纷纷,

应该征召吴王僚属中的贤明

给予破格提升,可以消除人们的不满。”

慕容评听后点了点头,却是有些勉强。

“谁可以呢?”“高泰是关东士族的典范。”

于是前燕重新任命高泰为尚书郎官。

亲爱的读者,虽然任命高泰为官,

却无实权。

只是慕容评做了做样子给别人看看。

高泰虽有满腹经纶,

也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挽救大燕。

三十

出使秦国,

几乎天天生活在外交的风浪中,

几经努力,

终于没掉进屈辱的海水中,

保全了燕国的体面。

身上却被忧虑的风阵阵吹动,

内心感到阵阵寒意,

胸中燃起焦虑的火,

头脑被冰火两重煎熬,

而这一切,

在一张风尘仆仆的脸上淡淡地

显示出来。燕国使者梁琛出使秦国,

被秦国挽留了梁琛一个多月,

才让他回返。

三十一

前燕梁琛兼程赶路回到邺城时,

吴王慕容垂已经出走秦国。

梁琛闻信大惊,对太傅慕容评进言:

“我出使秦国遇到礼节怠慢,

竟敢想在野外召见,

轻视燕国。

秦军天天练兵、阅兵,

车队向秦东部边境运粮,

在陕城以东建了许多粮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照我来看,秦国在等待时机。

与他们的和好一定不会久长。

燕国军事朝政、地理山川,吴王

了然于心,

如今又前去归附了他们,

秦国如虎添翼,一定会有窥视燕国的打算,

应该及早提防。”

“秦国怎么肯接受背叛之臣而

败坏我们的和好局面!”慕容评

不以为然。

“如今二国分别占据着中原,

并称大号,理无俱存。

一直有互相吞并的志向。

晋国桓温入侵的时候,秦国是有

自己的打算前来救援,

并不是爱护燕国。

如果燕国出现灾祸,

他们岂能忘记本来的志向!

还是要多加提防。”

三十二

“秦国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达而且善于决断,同时还善于纳谏。”

慕容评又问:“王猛如何,

听闻人们还说他是什么孔明再现。”

梁琛说:“王猛有王佐之才,

他锐意进取,执政兴邦。

才智超群,名不虚传。

我认为桓温也不足为虑,

而只有苻坚、王猛才是我们燕国的

最终祸患。”

“燕国的土地几倍于秦国,

燕国的人口几倍于秦国,

燕国的国力强盛、粮多草广。

过去秦国出兵不过几万,

而我大燕出兵动辄几十万,

秦国与我大燕相比终究算是小邦之地,

不足惧也。”

慕容评对梁琛的说法还是

不以为然。

三十三

金碧辉煌的大殿飞檐倒映在殿前的池水中,

清澈、空灵、虚幻、威严,

似欲腾空飞去。

何处是你的真身,

有些分辨不清。

金砖地面,青烟缭绕,

罗衣曼舞,长袖交横,

钟磬齐鸣,环佩叮当。

纸醉金迷,奢靡无度。

如今,你已经沉迷其中,

难道我也要沉迷其中?

殿内的朱漆方台的宝座上,

坐着一位年纪轻轻的王者,

他就是燕国皇帝慕容暐。

三十四

梁琛觐见前燕国主慕容暐,

又把这些话语上奏,

前燕国主慕容暐也不在意梁琛的奏言。

在梁琛为国操劳之时,

却还有人背后对他使绊。

侍辇苟纯觐见慕容暐,“陛下,梁琛在长安

的时候,对待王猛很是友善和颂扬,

臣以为这里可能有不可告人的谋划。”

“朕知道了,下去吧。”

慕容暐也不相信苟纯的奏言。

原来,苟纯这次作为梁琛的副手

出使秦国,一切外交事宜梁琛并不

与苟纯商量,苟纯怀恨在心,

因此向慕容暐进谗。

此时的梁琛并不知情苟纯的诬陷,

仍然积极奔走,

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太尉皇甫真。

皇甫真对此深有同感,上疏皇上:

“苻坚虽然不断派使者前来出访,

但实际上却怀有窥探我国之心,

他不是向往道德友善,

也不是不会忘记平时的和好约款。

由于以前他出兵洛川,

 以及使者的相继到访。

我们国家地形的险易、

兵力的虚实,他已了如指掌。

如今吴王慕容垂又前去投降,

作为他的主谋,春秋时楚国的

伍员带领吴国的军队攻入楚国

那样的祸患,不能不防。洛阳、

太原、壶关,都应该选择将领,

增加兵力,以防患于未然。”

慕容暐召来太傅慕容评商量此事,

慕容评说:“秦国国小力单,

还要靠我们作为后援。而且苻坚

大体上还能以友好的态度与邻国往来,

不会采纳叛臣的意见,断绝和好。

我们不应该轻举妄动,自我惊扰,

以激发他们的进犯之心。”前燕最终

没作防范。

三十五

亲爱的读者,

不知怎得,我想起了一个军事名词,

叫做马奇诺心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法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当时,法国人沿着德国边境建造了

“固若金汤”的防御工事,

即著名的“马奇诺防线”。

二战爆发后,德军以闪电战绕过马奇诺防线,

直插法国的心脏腹地,

很短时间内便征服了法国。

军事学家有评论认为,

法国败于马奇诺心态,

也就是消极防御心态。

一个声音在时空中回荡,

“消极防御,

即使有良好的武器和优势的兵力,

也必败无疑。”

说话人的名字叫做:恩格斯。

现在的前燕寄希望于自己国大兵多,

外敌不敢入侵,不做积极的准备。

与马奇诺心理是否也有相同之处。

共同的特点就是陷入了惰性。

躺在自己的优势上面睡大觉。

 


作者简介  

王军凝(笔名),原名王承军, 1969年出生,山东省作协会员。多年来陆续在省部级文学核心刊物发表诗歌、散文、随笔,多次获得省级以上文学奖。出版诗集《莞尔一笑》和散文随笔集《思考惰性》《理解个性》《心灵的束缚》《君子与小人》《探究恐惧》《顺其自然》等作品,总计180万字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