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春养生

 碧海云天是我家 2022-07-29 发布于河北

立春时节万物苏,雨水到来清脏腑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在乍暖还寒的日子里,立春这个生机勃勃的节气拉开了春天的序幕。经历了一个冬季的潜藏蛰伏,我们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也随之慢慢苏醒过来。虽然真正的春天还有待时日,但蠢蠢欲动的味蕾已经在搜寻清新的美味。这个时节,如何智慧地丰盛我们的餐桌呢?

一是“不时不食”。《论语》中这四个字是对饮食养生、饮食卫生、饮食礼仪的高度精炼。它告诫我们要在适宜的节气、适宜的场合以适宜的方式品尝适宜的食物。

例如,立春之日讲究“咬春”,就是以一种特殊的仪式践行这一原则,迎接新春的到来。“咬春”的风俗各地不同,有的是咬萝卜,有的是摊春饼,有的是吃春盘,凡是辛散升阳之品,皆可拿来一咬应个景,比如荠菜、豆苗、豆芽、菠菜、春笋、韭菜、茴香、香菜、茼蒿、茭白、莴苣、芹菜、生菜、水萝卜等,无论是蘸上酱,用薄如蝉翼的荷叶饼裹了;还是码放成五彩斑斓的春盘享用,都是立春日的一道美景。

二是“开仓护脾胃”。俗话说“雨水送肥忙”,这个时节,是庄稼如饥似渴地吸收养分的时候,同样也是苏醒过来的身体需要补充能量的时候。春对应肝,《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脾胃为“仓廪之官”、“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调护得当,则“四季脾旺不受邪”,机体夏长、秋收、冬藏都泉源不竭。调护不当,容易出现面色萎黄、容易疲劳、胃口差、食欲不好、消瘦或水肿等脾胃虚弱的表现。

“护脾胃”建议选择大麦茶或食用糜粥,如健脾祛湿和胃的大枣小麦山药粥、莲子百合芡实粥、薏米红豆粥、白扁豆粥等。

三是滋阴润燥。进入春天,大风增多,天干物燥,大家常会出现皮肤干涩、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此时润燥就显得很有必要,瓜果、蔬菜、汤羹样样不可少。在阳光充沛的午后,用新鲜的雪耳、雪莲子、桃胶、鲜百合、枸杞、莲子,炖一盅富含满满胶原蛋白,又能滋阴生津的甜羹,细细品尝,妙不可言。还可以用料理机打成糊,调上珍珠粉美美的敷个面膜,由内而外滋养出润泽好肌肤。

二月份虽是立春、雨水当令,但最重头的传统佳节——春节也如约而至。年头岁尾谁家还不过个年呐。于是乎,亲朋相聚,觥筹交错间便摄入大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而粗粮、蔬菜似乎难登“大雅之堂”,加之频频饮酒及生活节奏紊乱,常常出现消化不良或吃坏肚子,患上头晕、目眩、恶心、乏力等“美味综合征”。因此,本期我推荐的美食是健脾和胃、消食解腻的四味大山楂丸和滋阴润燥、消食排毒的白玉清肠蜜水,希望各位朋友能身轻体健地享受与家人欢聚的美好时光。

四味大山楂丸

春节前后,一些超市、药店会将大山楂丸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很多朋友循着儿时酸酸甜甜的记忆,常备常嚼一解饕餮盛宴之后的满腹油腻。今天,我就教大家用非常简单的方法做消食化滞的四味大山楂丸。

原材料准备焦山楂100克,焦麦芽15克,焦神曲15克,炒白术10克,蜂蜜200克。焦山楂擅于消油腻肉食积滞,焦麦芽擅于消米面食积,焦神曲擅于醒脾和胃、消酒积,这三味药合起来就是中药里消食化滞的“焦三仙”。炒白术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四味相配,可健脾胃、清脏腑、助消化、除油腻。

做法是将四味洗净烘干,研成细粉过筛混合均匀。文火熬炼蜂蜜,期间不断搅拌至出现鱼眼泡时停止加热。趁热将炼蜜加入药粉中,边加边调药粉,以基本看不到干粉时停止加蜜,揉成粉团至色泽一致、软硬适中即可搓成长条、切段、揉丸,包上糯米纸或者晾干收贮。注意揉丸的时候可以在手上擦点无色无味的食用油,比如橄榄油,以免粘手。每天三餐后半小时一丸,脾胃虚弱、胃酸较多的朋友或者小孩子可酌减。

白玉清肠蜜水

汉代王充在《论衡》中曾言:“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通俗地指出保持身体内环境清洁的重要性。我教大家调配一款白玉清肠蜜水,帮助排出体内代谢垃圾。

材料用白萝卜50克,胡萝卜50克,马蹄100克,鲜甘蔗200克,清水适量。制作步骤是白萝卜、胡萝卜切丁,马蹄、甘蔗去皮切小段,四味加水武火烧开后,转文火煎煮1小时后饮用。

《本草纲目》称白萝卜为“蔬中最有利者”,与马蹄均可清热生津、消食化滞、顺气化痰、宽中下气;而胡萝卜有“小人参”之称,能清热解毒、养肝明目;甘蔗清热润燥、除烦止渴,四味同用,润脏腑、除烦渴、通三焦、排瘀滞。有甘蔗在,这款汤水不必加冰糖、蜂蜜等也是非常甘甜可口,但是血糖高的朋友要慎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