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传统文化,探寻古今智慧,大家好,我是娑婆寻迹客。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访泰山石刻,从定亲王题诗碑中,发现清王室与民间隐逸人士的秘密关系。 对于数千年来五岳独尊的泰山,很多人并不陌生,它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和王公大臣都亲临泰山,这为泰山石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历代石刻数量多达2200余处,现存碑刻500余座、摩崖题刻800余处。秦泰山刻石、汉张迁碑、汉衡方碑等诸多碑刻被列为国宝文物。 泰山脚下的岱庙里,岱庙配天门西侧,有一通很多人不太注意的碑刻,它的形制比较特别,通碑由六块石碑拼组而成,远看像个屏风一般矗立着,这就是清朝定亲王题诗的诗碑。 据史料记载,定亲王奕绍前往泰山时,结识了时任岱庙住持的道长禹贞文,人称“濬川炼师”,两人交往较深,多次互相往来走动。当时禹贞文为泰安府道纪司管理泰山上下庙宇盘道钦工事务的道长。 定亲王奕绍生于1776年6月26日,卒于1836年11月28日,清朝乾隆皇帝的曾孙,定安亲王永璜(乾隆帝长子)之孙,定恭亲王爱新觉罗·绵恩(永璜次子)第二子,母侧福晋尤佳氏,员外郎尤长龄之女。奕绍死后葬在北京昌平县宝山的山洼子里,园寝占地一百余亩,俗称大北宫。 《定亲王诗碑》碑高180厘米,宽346厘米。碑刻字迹清晰,保存完好。诗文共28行,满行13字,字径9—11厘米,楷书。通碑共题诗四首,两侧题对联一幅:“时同野鹤看桃去,或领山猿采药回。”联首刻有“道光壬辰季夏月书赠濬川大炼师”,末尾署名“定亲王”,字径20厘米,楷书。诗作为清朝定亲王奕绍先后于清道光壬辰年(公元1832年)、癸巳年(公元1833年)、乙未年(公元1835年)所作。是定亲王为赠岱庙住持濬川大炼师而作。 四首诗的内容分别为: 第一首:朝礼名山意至虔,羽衣导引进南天。烟云缭绕神仙宅,花雨缤纷道德篇。自与苍松同老健,不求丹药契真诠。相逢直似曾相识,握手殷勤证宿缘。 第二首:千里遥来老炼师,殷勤握手慰遐思。东风恰送青鸾驭,西苑重逢白鹤姿。代致虔诚经默诵,惟祈丰裕岁咸宜。小园尽可容仙侣,且绾行旌数日迟。 第三首:云鹤翩翩踏软尘,不辞千里肯来宾。重游竟践三年约,相见欣适六秩辰。洒扫亭台留法驭,康疆耆老即仙人。世间亦有仙桃会,无事谈元自率真。 第四首:款留晨夕语从容,斋馔园蔬不腆供。海屋添筹欣止鹤,山林近旆羡犹龙。停云暂启临漪榭,观日曾登绝顶峰。分手长途天气热,会看凉雨护仙踪。 这四首诗文,是当时定亲王奕绍与濬川大炼师两人亲密交往,关系非同一般的实证,反映了清王室通过与民间道俗交往寻求心灵慰藉的生活景象,是清朝史料的一个补充和证明。(文/许修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