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母亲这一生

 净静默墨 2022-07-30 发布于湖南

同学刚把咪蒙的《新媒体创作大赛》发给我,就接到了我妈的电话,说昨天在家搬石头时摔倒了,被石头砸到了腰,当场昏迷,问我怎么办。我说你先别乱用力,去医院检查看看伤着没有再说,妈说她后来还硬撑着接着做了半天。我在这边听着既生气又心疼......

正为素材发愁,那就写我妈吧。记得高三那年,我妈刚好50岁(我们那边过10的整数倍虚岁生日),那时候就想写一篇文章登在我们学校的校报上,作为给妈妈的生日礼物。每次拿起笔都不知道该从哪里下笔,只好作罢,也就成了我心中的遗憾。大学后,2010年母亲节,在QQ空间里写了第一篇关于妈妈的文章,但终究还是弥补不了让我妈成为我的骄傲的缺憾。

让我感动的不是《我是范雨素》里面的母亲,因为我妈在我们村里不像范雨素妈妈那么有威望,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着眼于一粥一饭照顾好家庭的农妇;让我一直念念不忘的是飞花写的《卖米》,因为我跟我妈在这篇文章出来之前,早就做过同样的事情,我们去到镇上卖黄豆,那是比飞花跟她妈妈赶集还远很多的地方,离我们家有20里路;我是空手去的,并不是去帮妈妈卖黄豆的,只是想要妈妈卖完黄豆后给我买个包子吃。我妈也因为价格问题刚开始不愿意卖,后来想贱卖又怕接假钱,最后跟飞花妈妈一样,又把黄豆背了回来。一路上埋怨自己,觉得自己没把我们照顾好,我虽然耿耿于怀于没吃到包子,但是那一刻却很怜惜妈妈,又觉得很暖......

妈妈并没有读多少书,其实也读到了初中,只是学进去的没多少罢了。那个时候的初中生,按道理来说是半个知识分子。外公外婆是给了她上学的机会的,只是她自己主动放弃罢了。她说上课的时候老担心外公外婆太辛苦,想着挣工分,还有抓青蛙,索性回家专心务农。

妈妈26岁的时候经人介绍嫁给了我爸。那个时候的26岁,算晚婚了。我小的时候,妈妈也会偶尔说起,说其实有机会嫁给我们现在说的“高帅富”的。要是当时嫁了,现在过的也是夫人般的生活。她这么一说,你就应该知道,我爸家有多穷。

爸妈从一间土砖房白手起家。妈妈在生了两个哥哥后爸爸再怎么也不想生了,但是妈妈想要一个女儿,于是便有了我。妈妈在我之后还做过11次人流,光是想想,都觉得恐怖,也能知道我妈身体被摧残得有多厉害。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人流回来,妈妈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在小路上,脸色惨白,裤子后面红了一块......那个时候的我自然是不懂的,只知道妈妈身体不舒服,也没有多问。哪怕是这样,也没有休息过,手术回来立马接着干农活.....妈妈并不是不懂得爱惜自己,只是因为经济条件的原因,舍不得爱自己。卫生棉是什么她也并不是不懂,但每个月她用的都是布,还是用不要的衣服剪裁的,用完就扔掉。我初潮的时候,不好意思跟我妈说,但还是被她发现了,扯着嗓子跟我说要我自己去商店买卫生棉,尴尬极了。可惜那时候的我并不懂得跟妈妈分享,也不好意思跟妈妈分享,直到大嫂来我们家后,我妈才用上卫生棉,是我大嫂给她买的......

妈妈为了照顾好我们,总是不辞辛劳。我们院子里,大家晚上一般都是吃早上、中午吃剩的饭菜,但我们家从来都是热菜热饭,妈妈总觉得日子已经够清苦了,一日三餐应该认真对待,这样才有生活的样子。何况,她觉得吃冷硬的东西对大家的胃不好。妈妈总是爱我们胜过爱自己,有什么好吃的都会先让给我们吃,心疼爸爸要干重活,需要及时补充体力;心疼我们学习要用脑,怕营养跟不上。杀一只鸡,鸡头给谁吃、鸡爪给谁吃,鸡腿给谁吃,鸡翅膀和鸡胸肉给谁吃,她都是心中有数的,只是唯独没想过她自己,最多是接过我们递过去的骨头去细细咬骨髓,或者把碗底的汤倒到饭里面拌着吃......有时候起晚了,一边嚷嚷着责怪妈妈不喊我起床一边赌气不吃饭就去学校,因为我知道妈妈做好饭后会送到学校来;下雨了妈妈也会来学校送雨靴雨伞,那些站在教室走廊上等雨停的同学这时候就会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这时候的我觉得特温暖;小时候不愿意跟妈分床睡,因为妈妈夏天会用蒲扇给我扇走蚊子送来凉风,冬天会用盐水瓶装好开水给我暖被窝暖脚丫,扎好被子,尽可能用她的身体温暖好我身体。每次睡觉,妈妈会把左手枕在我头下,右手替我揉着肚子,一晚上下来,基本上自己没踏实睡过,而我在实实在在感受到的母爱温度里踏实睡去。那时候我对于爱情的所有幻想就是,哪怕两个人吵得天翻地覆,晚上也要抱着睡觉,这样就能感受到彼此的温存。妈妈总说,女孩子在娘家时过得轻松些,以后嫁人了也能过得好些。我觉得扯猪草好玩,常常去田间地里用手指挖野草,妈妈总不让我扯,说扯猪草容易把指尖变圆这样手指就不尖不好看了......

哪怕农活再繁忙,妈妈每年都会抽空给我们做很多鞋子。小时候,除了雨靴,平时穿的都是妈妈给我们做的布鞋。是冬日顶着寒冷的烈风,是晚上坐在昏黄的电灯下,不顾开裂的双手的刺痛,一针一线用爱熬出来的。穿在脚上的时候我们是不明白什么叫舒服和温暖的,只会觉得丑,羡慕别人可以买不同款式的鞋穿。等自己真正买鞋穿后,才懂得妈妈做的布鞋的好,这时候想穿妈妈做的布鞋已经没有机会了,妈妈已经老了,做不动了。

妈妈上学虽少,但并不是不知道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也是我们兄妹能够走出我们那个山旮旯的唯一出路。我到学龄了,爸爸不肯送我上学,妈妈偷偷带我到学校报名,回来被爸爸发现后,顺手把拿在手里的铁夹朝妈妈扔过来,妈妈抱着我哭。大哥小时候并不是“别人家的孩子”,虽然成绩还不错。初中叛逆期说不上学了跟同学一起出去打工,妈妈哭着求着把他拖了回来继续上学,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大哥初中毕业后去上了中专,毕业后撑起了我们整个的家,包括我和二哥的学费以及生活费。.我上小学时,我妈多少还记得些她学过的知识,会带着我们一起练字,还会比谁的字写得好,一家人其乐融融,充满欢歌笑语;我们兄妹们只要一学习,妈妈就不会喊我们干农活,还会尽量保持安静,生怕打扰到我们的学习。摸透了妈妈的脾性后,我们有时候就通过假装看书来偷懒......为了鼓励我们学习,从小学起,妈妈就说我们仨兄妹,谁每一门成绩均达到90分以上,就有50块钱的奖励。那个时候的50块,于我们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金额,我是唯一一个拿到过妈妈的奖励的人,拿过两次。

妈妈虽然没什么见识,但是在日常生活的积累下,也懂得不少的道理。妈妈常跟我们说,每个物件都有它自己该归的地方,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地方,这样后续用时包括其他人用时就可以轻松找到;妈妈还说,关心你的人才会当面指出你的缺点,不关心你的人不会理你,对于指出你缺点的人,应该心存感激,这是真正对你好的人。妈妈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深深地影响了我,以致每当我想偷懒只图完成任务时,就会想起妈妈做事的样子,这时候就会静下心来理清头绪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事。

快升高三的时候,我妈就去带我现在的大侄女当时的小侄女了,这是我妈第一次出远门,一直带到5岁左右;后来又去带我小侄女,带到将近4岁。去年因为外婆去世,回到了老家。

妈妈把她的童年和青春献给了自己出生的地方,把自己的壮年和中年奉献给了我们,把自己的老年献给了自己的孙子孙女,现在正在慢慢老去。而我,越来越希望时光能够慢些,让妈妈在慢慢老去的过程中慢慢学会爱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