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圣人生大盗起

 雪溪人家 2022-07-30 发布于山东

将为胠(qū)(qiè)、探囊、发匮(guì)之盗而为守备[1],则必摄缄(jiān)縢、固扃(jiōng)(jué)[2];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3];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4],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

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gǔ)之所布[5],耒(lěi)(nòu)之所刺[6],方二千余里。阖四竟之内[7],所以立宗庙社稷[8],治邑屋州闾乡曲者[9],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10],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世有齐国[11]。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

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12],比干剖,苌[cháng]弘胣(chǐ)[13],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而齿寒[14],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

图片

文竹墨竹图画心,北宋  苏轼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1]胠(qū):从旁打开。箧(qiè):箱子。发:打开。匮(guì):柜子,后写作“櫃”,即简化字“柜”。句中两个“为”字前一读去声,“为了”;后一读平声,“做”。

[2]摄:打结,收紧。缄(jiān)、縢(téng):均为绳索。扃(jiōng):插闩。鐍(jué):锁钥。

[3]揭:举,扛着。

[4]乡(嫏):通“向”,先前。

[5]罔:网。罟(gǔ):各种网的总称。

[6]耒(lěi):犂。耨(nòu):锄。刺:插入。

[7]阖(hé):全。竟:境。

[8]宗庙:国君祭祀祖先的地方。社稷:本指土神和谷神,这里指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地方。

[9]邑、屋、州、闾、乡曲:古代不同行政区划的名称。旧注:“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四为邑”;“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曲”则指“乡”之一隅。

[10]田成子:即田常,本为陈国人,故又称陈恒,其先祖田完从陈国来到齐国,成了齐国的大夫,改为田氏。田常于鲁哀公十四年杀了齐简公,齐国大权落入田氏之手,后来田常的曾孙又废齐自立,仍称“齐”。

[11]“十二世有齐国”疑是“世世有齐国”之误,指田成子之后世世统治齐国。田成子杀简公至齐宣王共六世,如果上推田完入齐到田常时方才为十二世,而田成子以前说田氏“有齐国”则不可通。

[12]龙逢:夏桀时的贤人。

[13]苌[cháng]弘:周灵王时的贤臣。胣(chǐ):剖开肚子掏出肠子。

[14]竭:揭,举。“唇竭”指嘴唇向外翻开。

【译文】

为了防范那些撬箱子、掏口袋、开柜子的小偷,人们必定会用绳索紧紧捆住,加固门闩和锁扣,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聪明。可是大强盗来了,就背起柜子、抬起箱子、挑着口袋快速地跑掉了,还担心绳子捆得不够紧,门闩与锁钥不够牢靠。既然是这样,那么之前所做的一系列聪明的措施,不正是给大盗做好了积聚和储备吗?所以我们试着讨论一下,世人所谓的聪明人,有不替大盗积聚财物的吗?所谓的圣人,有不替大盗守护财物的吗?

为什么说是这样的呢?当年的齐国,相邻的两村遥遥相望,鸡狗的叫声彼此都能够听见,布下的渔网,犁锄农具耕作的土地,方圆两千多里。整个疆域之内,用来建立宗庙、社稷,用来治理邑、屋、州、闾、乡、里等区域的方法,又何尝不是在效法古代的圣人呢!不料田成子突然杀了齐国的国君,夺取了齐国的王位。难道他所盗窃夺取的仅仅是一个齐国那么简单吗?他连同那里各种圣明的法规与制度也一块儿劫夺去了。虽然田成子背负着盗贼的名声,但是却有着尧舜那样安稳的地位,小的国家不敢反对,大的国家也没有讨伐他的胆量,就这样一代一代占据着齐国。那么,这不就是用齐国和齐国的圣明法规和制度,来保护他自身的安全吗?所以我们试着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世人的所谓聪明人,有不替大盗积聚财物的吗?世人所谓的圣人,有不替大盗看守财物的吗?

为什么我们要这样说呢?从前龙逢*被斩首,比干*被挖去心脏,苌弘*被掏空肚子,子胥*被扔进江河中腐烂他的身体。即使像上面这四个贤人,仍不能免于遭到杀戮。因而盗跖的徒弟问盗跖,说:“强盗也有他行为的原则和准绳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到哪里都会有行为的原则和尺度。能够凭空想象出屋里藏着什么财物,这就是圣明;带头抢夺财物,这就是勇敢;等到最后逃跑的,这就是义气;预知能不能下手,这就是智慧;事后分赃均匀,这就是仁。如果具备以上五个方面的,就能成为大盗,这种人天下是没有的。”从这一点来看,善良的人不懂圣人之道就不能立身,盗跖不懂圣人之道便不能采取行动;天下的善人少而不善的人多,那么圣人对天下所起到的作用就小,而害天下的作用也就多。所以说:没有了嘴唇,牙齿就会感到寒冷,鲁侯奉献的酒味淡薄,使赵国陷入重重围困之中。圣人出现,大盗也就跟着出现了。打倒圣人,放走盗贼,天下也就平安无事了。


关龙逄(前1713年—前1620年),董姓,生于夏廑19年,卒于夏桀32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名相,因为进谏忠言而被杀,享年93岁,做了发、桀两代夏王的相。

比干(公元前1092年—公元前1029年) ,沫邑(今河南省淇县)人,封于比邑(今山西省汾阳市),故称比干,也称王子比干,商王文丁的儿子,商王帝乙的弟弟,商纣王帝辛的叔父(一说是纣王的兄弟),殷商王室的重臣。

苌弘,亦作苌宏,字叔(约公元前565年—前492年),古蜀地资州人。为中国古代著名学者、政治家、教育家、天文学家。其博闻强识,涉猎广泛,通晓历数、天文,且精于音律乐理,以才华闻名于诸侯,周景王、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曾为孔子之师。

子胥,春秋楚大夫伍员的字。楚平王杀其父奢兄尚,其经宋郑入吴,助阖庐夺取王位,整军经武。不久,攻破楚国,掘楚平王之墓,鞭尸三百。吴王夫差时,因力谏停止攻齐,拒绝越国求和,而渐被疏远。后夫差赐剑命自杀,并以鸱(chī )夷革(以马革制成榼形的皮囊)盛其尸浮于江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