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级教师说丨教师要“授之以渔”,也不能“得渔忘鱼”

 新用户79795753 2022-07-31 发布于贵州

编辑说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刘德水则认为,教师既要“授之以渔”,也不能“得渔忘鱼”。因为“渔”是手段,获得更多的“鱼”才是目的;语文学习既需要方法的传授,也需要学生的实践。有意思的是,刘老师的这段思考,是由一支被扔在路边的竹竿引发的。一起来看——

晨起遛弯,见小区正在修整绿植。一支竹竿被扔在路边,顺手捡起来,发现正好可以当作手杖,于是带回家,放在墙角。

图片

看着这根竹杖,忽然想到鲁迅先生的《祝福》。小说中也写到了竹竿做的手杖,此时“我”回鲁镇,见到祥林嫂——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高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个乞丐了。

“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高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这句话很值得玩味。鲁迅先生在这里不称“竹杖”,而叫“竹竿”。提起“竹杖”,我们会想到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不少文人墨客也以竹杖为对象创作诗词,述志抒怀。竹杖是供人倚扶的,讲究的人家要用筇竹,也许还会加些装饰,成为类似英国绅士手中“文明棍”那样的物件。然而,对于处在贫寒困窘中的祥林嫂,拄着文玩一般的竹杖显然是不相宜的,她更适合拿着随便从路边拾来的废弃竹竿。“竿”与“杖”,区别大矣。
图片
再细看这支竹竿,比人“更高”,“下端开了裂”。“更高”,意谓长短并不合适,用俗话说是“不称手”,用起来不方便。这也是祥林嫂生活境遇的表征——衣食无着,无人怜悯,连乞丐也做不得。除了这支不合适的竹竿,还有“一个破碗,空的”,应该也是随便拾来的,哪里还管好不好用。竹竿“下端开了裂”,一则说明祥林嫂用的时间长,无暇也无心换一支更好的,由此可见其生活境遇之差;二则说明竹竿长期承受较大的重量,可见祥林嫂全身都要靠这支竹竿支撑,体现出她身体状况之差。
一支竹竿,体现鲁迅先生语言运用之高妙,全在细微处。阅读,就是要通过这些语言的细微之处,读出文字背后的丰富内涵——此之谓“阅读能力”。阅读的魅力也正在于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教学生品味语言,从而感到阅读是一种享受,进而形成阅读能力。

图片

遗憾的是,实际的语文教学常常偏离了阅读的本质。比如教学《祝福》,学生读完了这一段,领略到鲁迅先生语言运用似简实丰的高妙,正在感叹之际,教师难免要进一步讲解:

这种塑造人物的手法,叫侧面描写。所谓侧面描写,就是不直接写人的外貌、行为动作、语言心理,而是写他人、环境等人之外的事物,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这样会收到特殊的效果。

也许会有学生提出质疑:“我认为这不是侧面描写,而是外貌描写。我查了,外貌指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容貌、衣着服饰、神情、体型、姿态等。我觉得这里的竹竿,应该属于衣着服饰。”教师回应:“手里拄的竹竿,是衣着服饰吗?大家怎么看?
于是,一节本来充满阅读享受的文学鉴赏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变成了技法辨析的语文知识课。
图片
当然,教师这样的做法并非全无道理。学完了“这一段”“这一篇”之后,帮助学生概括方法、总结规律,是有必要的,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样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模式,形成了大家都认同的理念。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进行教学,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分析变得次要了,通过阅读得到的审美享受被淡化了。也就是说,“鱼”成为手段,“渔”成了目的。《庄子》中所说的“得鱼忘筌”,到了当今的语文课堂上,变成了“得渔忘鱼”。
其实,不管是“得鱼忘筌”还是“得渔忘鱼”,都是不对的。我们可以通过“鱼”而得“渔”,但最终目的是获得更多的“鱼”。“渔”是手段,“鱼”才是目的。作为方法、规律的“渔”,必须从获取“鱼”的实践中来。这个实践过程是长期的,不仅要“学”,还要“时习之”,才能“不亦说乎”。此外,对于教师传授的方法,学生如果不经过大量实践来内化、升华,终不能为己所用,也就不能真正得“渔”,更不能收获更多的“鱼”。忽视了学生的阅读实践,就会造成一种令人尴尬的局面: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了很多方法,笔记本记得满满的,却不会运用,阅读能力依然得不到有效提升。

图片

《庄子·天道》中讲了“轮扁斫轮”的故事。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
公曰:“圣人之言也。”
曰:“圣人在乎?”
公曰:“已死矣。”
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
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庄子的本意,是强调不能无条件相信前人流传下来的一切知识。轮扁所说的斫轮过程,对我们的教学颇有启发:斫轮就是用刀斧砍木来制造车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做得太慢,会松缓不牢固;做得过快,会涩滞而不入木;不慢不快,才能得心应手,恰到好处。这听起来是很简单的道理,轮扁却“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只能靠个人领悟,难以传授给自己的儿子,使其掌握个中奥妙。
图片
轮扁斫轮的故事,说明“渔”作为一种方法、规律,是很难传授的,学习者必须经过大量的亲身实践,才能真正获得。对于缺少实践的人来说,知识性的方法是无用的。正如一位法学教授所言:“方法、技艺的获得及运用都与具体的实践和行动发生的境遇相联系,很难或几乎无法用言辞传达,也很难通过教学来传授,因此,(知识)几乎毫无例外地必须通过实践来把握,而且仅仅靠努力实践也并不总是能有所收获或成就。”他将其称为“实践理性”。
总之,语文学习,无论阅读还是写作,能读、能写最重要。教师要“授之以渔”,也不能“得渔忘鱼”。“渔”作为获取“鱼”的能力,是途径、手段、方法。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方法的指导下,开展大量的读写实践,拥有理解、鉴赏、表达、交流的能力,进而能够自主阅读更多、更好、更深刻的作品,从语言文字中获得启发、得到快乐。
(改编自《语言文字报》2022年7月13日文章《“鱼”与“渔”孰重——一支竹竿引发的教学思考》;作者: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教研员、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刘德水;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