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科技”的陨落,傲腾之死盖棺,英特尔都亏哭了!

 安喜的空间 2022-08-01 发布于上海

傲腾,一个硬件爱好者耳熟能详却可遇不可求的产品,有着“最强SSD”的美誉,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认为是真正的“黑科技”,然而却命运多舛,经历了分家、卖身等失败的经历。几个月前我刚介绍过,傲腾的死已经是注定的了,之前傲腾的存在是靠着库存垂死挣扎,而现在已经确定了傲腾的死刑。

图片

近日,英特尔在今年Q2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确定将正式关闭傲腾业务,这意味着英特尔已经彻底甩掉了存储器业务,以后英特尔的SSD将成为历史。

为什么英特尔彻底放弃了3D XPoint这个技术超前、前途无限的产品?看看英特尔的财报就知道了。英特尔在2022年Q2的营收为153.21亿美元,净亏损为4.54亿美元,被认为是英特尔“自1999年以来最让人失望的表现”。为了力挽狂澜,新任CEO通过剥离多项非核心业务(例如闪存业务)的方式来降低亏损的风险,但市场的颓势无法挽回,而且英特尔已经积重难返。

图片

而傲腾业务则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英特尔自然想扔掉这块烫手的山芋,即使它前途无量。

另一个原因是英特尔将持有的犹他州的晶圆厂的一半股份卖给美光之后,英特尔已经没有能力再生产3D XPoint,完全依靠美光的产能,而美光后来则将3D XPoint的生产设备卖给了德州仪器,3D XPoint彻底停产,英特尔也没有再次建设存储产品工厂的行动,现在还在销售的傲腾产品完全靠库存的3D XPoint颗粒,库存用完后我们就只能和傲腾说再见了。

可以看出,先进的技术未必就是成功的技术,还需要良好的市场运作和有效的成本控制,才能推出成功的产品,变成真正的“摇钱树”。

图片

傲腾为什么失败了?性能肯定不是原因,因为傲腾的性能可以说是一骑绝尘,寿命也是能让SLC NAND汗颜的存在,真正拖垮它的还是价格,傲腾很贵(只有英特尔900P清库存的时候便宜了一段时间),并不是英特尔赚得多,而是成本实在太高,大容量一般消费者根本买不起。没人买就没有办法降低成本,陷入死循环。

大容量消费者买不起,英特尔打算从小容量下手,但英特尔的决策层大脑短路,竟然想让傲腾(16到32GB)来加速机械硬盘,还取了一个“傲腾内存”的池沼名字(还要特意向消费者解释这个“内存”不是真正的内存,只能插在m.2上给HDD加速),效果非常不好(现在的HDD的持续写入都能达到200MB/s,比这个“傲腾内存”的写入还要快一点),安装操作也极其麻烦,还浪费了一个宝贵的m.2插槽,早期这个“傲腾内存”还只能加速系统盘(有这钱买一块SSD不香吗?),价格也不便宜(闪存SSD的价格却越来越便宜),还只能给少数型号的英特尔平台使用(有m.2的平台怎么可能不用SSD当系统盘),这导致很多消费者心中傲腾就是鸡肋产品。之后脑子秀逗的英特尔想出了用傲腾加速QLC SSD的方法,但英特尔偷懒,根本不想开发专门的主控,实际上就是把一个小容量傲腾和一个慧荣主控的QLC SSD整合到一起,安装到电脑后还需要像安装普通“傲腾内存”一样设置(否则就只能在系统中看到两个独立的盘,一个傲腾、一个QLC SSD),也是因为如此,这款产品也失败了,连二手都没法卖(因为很多电脑根本装不了)。

图片

傲腾为什么贵?因为它虽然是3D的,但是堆叠层数只有2层(后期出现4层的,但不知道是否量产),再加上工艺进展比较慢,所以傲腾的存储密度很低,比3D NAND低得多(更不用说NAND还能用TLC来降低成本、提高密度),所以成本就很高。而且傲腾用的主控要单独研发,研发成本也不低,销量太少也摊不开成本。

我认为害了3D XPoint的真正原因还是英特尔不开放它,一心只想自己生产,连合作伙伴美光都拿不到全部的生产技术,如果像闪存那样群雄逐鹿,靠着竞争来拉低主控和颗粒成本,傲腾的前途肯定比较光明,英特尔到时候收授权费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当然,没有如果,资本是短视的。

和“傲腾内存”区别,存在“傲腾持久内存”,真的是做成内存条的形态,但是只有少数至强平台支持,看样子它也要走向坟墓。

16G的“傲腾”有什么用?它的价格很便宜,不到40元就能买到二手,而且傲腾的寿命完全不必担心。16G还是太小,装Win7都难(不能装XP,因为没法驱动NVMe),但装一些轻量的系统就很合适了,例如NAS、软路由等,性能完全够用,寿命也很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