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琅琊榜》里几个故事原型及其心理学的意义

 淡墨书香日子长 2022-08-01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1


我平时很少看国产剧(因为太长了),最近才一点一点的把前些年非常火的《琅琊榜》看了,确实非常好。

从讲故事的角度来说,它其实是把几个常用的故事原型嵌套在了一起。

其实大多数能够广受欢迎,特别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电视剧,都绝不可能只是肤浅的流行文化。

比如《琅琊榜》,首先它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基督山伯爵》的复仇故事,少年蒙冤,多年后成为全知全能的能力者,回到故乡复仇。

#2


其实《基督山伯爵》就是当年的大爽文。这种放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民族背景下,都很受欢迎的故事。

用专业一点的描述,这就叫全世界文化共享的一种叙事结构。

《琅琊榜》里还有一个故事,叫做培育养成故事。梅长苏选择了一个不被看好的王子,从零开始把他培育养成为一代君主。

这个故事不算是全世界共享,但肯定是东方文化的共享。

#3


这种培育养成的故事,在现代的东方国家社会还在发生,这就是追星。

如果你把《琅琊榜》看成是饭圈,几个王子就是各个站在前台的明星,每个人身后都有一个经纪人,一群粉丝。

江湖上有琅琊榜,朝堂上有皇帝心中的宠爱榜,大家都不断推动自己的明星去打榜。

谁干到榜首,谁就能当太子,然后大家都能各自达到自己的目的。

#4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英雄主义,文艺作品里,其实是很少以谋士为主角,站在背后去培育养成的。

但是在中国,姜子牙,诸葛亮等等这种谋士,都非常受老百姓的喜爱。

只是自古以来,谋士都是些老头子,(其实诸葛亮出山的时候也挺年轻的,但是不少人估计打小读书时就觉得他是个老头儿。)

《琅琊榜》的突破是,让一个俊美温柔的少年成为谋士,还一身病娇,又破碎又强大,最是能打动女观众的心。

#5


《琅琊榜》最具有全世界都普适的叙事结构是一个变形了的“英雄之旅”。

这个故事结构十分古老,从《西游记》,到《狮子王》,《哈利·波特》,《鬼灭之刃》,基本上都是英雄之旅。

英雄之旅其实很好理解,大概就是主人公(梅长苏)离开自己的舒适区(江左盟),冒险进入未知领域(回到朝堂之上),去寻找TA需要的东西(冤案昭雪)。面对冲突和逆境(各种争斗过程),英雄最终取得了胜利。然后回到家里,成为了一个不同的自己。

在《琅琊榜》这个故事里,靖王其实也走了一遍他自己的英雄之旅。

不同的是,因为这个故事和培育养成故事是嵌套的,梅长苏从出现就已经定位是全知全能的类似先知的角色。

所以到了这个英雄之旅的结局,他不能再进化成长为一个不同的自己。但是他依然是要回家的(最后回到战场和死亡)。

否则这个英雄之旅就不完整了。

#6


最后,是一个在《琅琊榜》里最重要的一个故事,或者说是一个精神内核吧。

可以说,没有这个精神内核,这整个的剧都不能成立。

这就是弑父情结,这是人类从古希腊就开始讲的故事了。(也被称为俄狄浦斯情结,大家可以自行百度)。

这种情结其实现在女儿也会有,但是主要依然是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更多的出现。

#7


《琅琊榜》里所有的人物冲突,矛盾展现都围绕着这个故事展开,所以这一类戏,演皇帝的演员必须非常非常的好。

当然了,弑父也不是真的要弑父,只是精神上的弑父。儿子必须要杀死精神上的父亲,才能够成为真正的男人。

琅琊榜里,皇上虽然不是梅长苏的父亲,但是他可以说是父权的象征。最后的结局,儿子其实是从精神上杀死了父亲。

但是从道义上来讲,儿子们是不可以犯上的。所以只是让皇帝直接消失在了故事里。

#8


弑父是很古典主义的主题,由于时代的改变,家庭关系的改变,这种主题的西方现代题材的影视剧里已经很少了。

因为现代西方式父子关系里,儿子成年后,大多数已经几乎全面脱离了父亲的控制。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家庭和生活。

这从根本上大大缓解了父子之间的这种矛盾。

#8

但中国不一样。

中国本质上还是个父权社会,所以这个母题在中国的影视剧题材里还会一再出现。
当然了,现代戏是不大可能让你去弑父的。现代戏里父亲角色很多是《小欢喜》里黄磊那种的。或者是个面目模糊的配角。

除非剧中男主的父亲是上市公司老总这种角色,会涉及到一些这种母题。

其他的现代戏里,是不可能允许一个儿子干掉自己的父亲的,肉体精神上都不行。

#9


但现实生活中,子女依然是生活在父权之下,哪怕并不是什么权高位重的人物,也不允许子女挑战自己在家里至高无上的权威。

昨天看到一个节目的截图,是一个女儿和自己父亲的对话。

这就是中国父权社会在老百姓生活里一个典型的场景,令人窒息。贴出来大家可以看看。

图片

图片

所以,只要孩子们一天还在过着这样的日子,还活在这种父权之下,长大后就需要《琅琊榜》这样的故事,这种主题就注定会受到普遍上的欢迎。

以上是一点感想,记录一下,分享一下。



推荐阅读:假如“二舅”去了抖音

上篇:贬低自己的痛苦,治不好你的精神内耗


我的新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