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往好发火怎么能行?4招拉低“易怒商数”,提升你交往成功指数

 职路施语 2022-08-01 发布于辽宁


作者|爱尚君
来源|职路施语(ID:sszc800614)
转载请联系(微信ID:suiyuan800614)

阅读文章前,请点击关注,您的这一举动,既会激起笔者的写作动力,更会让您的认知收益持续累加!

公司职员王博与同事赵思聪相约一起到外地参加业务集训。需乘车前往,在候车的这段时间,因赵思聪未能准时赴约且及时接听王博的微信与电话,王博很生气,便通过微信狠狠地告诉赵思聪,“我在这边等你这么长时间,你爱来不来,不想一起参加拉倒。”

 

事后,才得知赵思聪昨晚熬夜加班,手机没顾得上开机,直到见到王博,经他提醒才开机。好在,王博在赵思聪打开手机及时做了解释,才避免了不应有的尴尬。

人际交往中,你是不是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呢,在不知情的时候,将明显带有个人主观情绪,由推理得出来的结论当成事情的本来面目,时常生气发火,并据此中止与他人做进一步沟通交流。

 这种随主观臆测好与坏,所带来的各种发火,进而影响甚至破坏与他人的正常交往。美国知名心理学家伯恩斯在他的著作《新情绪疗法》中讲出了内在的原因,即,一个人的情绪很容易被一些看似不正常的情况与事情所左右,从而将自己陷入莫名的发火当中。

 

个人的情绪越容易被外界所左右,则证明他的“易商数”越高,越易被激惹,难以与他人和平共处,而所应采取的做法就是拉低他的“易怒商数”,改善人际交往情况。

一、“易怒商数”越高,交往成功的概率越低

 所谓的“易怒商数”,简称IQ,指的是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吸纳的愤怒情绪和恼怒情绪的数量。如果一个人的IQ特别高,作用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与他人引发各种冲突,不利于人际沟通的达成与深度合作。

那么,导致“易怒商数”提升的背后因素都有哪些呢?

总体来讲,个人的愤怒都是由不易察觉的认知扭曲所造成的。概括来讲,主要来自4个方面。

第一个,“乱贴标签”

用定性的眼光看待他人的所作所为。如果你用“混蛋”、“人渣”或“狗屎”来形容惹你生气的人,这就是在用完全消极的方式看待他(或她),当出现一个问题,就会以偏概全地上升到人品的层级来看待,这样一来,就完全成了对人不对事,开始树敌,从而很容易引发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矛盾冲突。

第二个,读心术

自感个人很了解他人的内心想法,但其实都是个人主观推理而已。此时,你不明白别人所作所为的原因,于是凭空猜测各种行为动机,但这种臆测往往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都不是促使对方做事的真正想法和感受。

 

第三个,刻意“放大”

就是有意地将消极因素扩大化。如果你夸大了消极事件的重要性,则情绪反应的强度和时间长度可能都会不成比例地膨胀,比如,参加会议而等公共汽车,公共汽车稍微晚点了,但却告诉自己承受不了,实际上,自己明明已经是在承受或者可以换成打的方式,而没有必要为此而发火。

第四个,强加“应该”句式

将个人的想法或者做法强加到他人身上。如果别人的行为让你很反感,你会对自己说他们“应该”如何如何,然而,这种主观的想法与现实的客观情况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原本就是不成立的。比如,入住酒店,服务员无意取消了你的订单,而你则非常恼火,认为这种情况不应该出现。但纵使将个人的想法强加于他人身上,也已经于事无补,倒不如重新另寻酒店要省事得多。

能够看出,“易怒商数”的高低取决于认知扭曲程度的深与浅,商数越高,证明与他人的沟通往来就越困难,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降低“易怒商数”,才可以使个人的人际交往步入正轨。 

二、4招拉低“易怒商数”,改善交往处境

“易怒商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人际交往的晴雨表,商数越高,人际交往的成功率则越低,如何有效降低易怒指数,进而增强与他人产生良好沟通、交流与合作的系数。建议采取4个招法:

1.权衡利弊,冷却愤怒想法

发怒,正如一块已经烧红的铁,控制不好就容易被“烫伤”,那么,首要的前提就是先将铁降温,也就是将发怒的情绪进行冷却。

当然这种冷却,恰当的方法是需要人工降温的,即将生气的好处与坏处呈现出来,在看清好处与坏处各自在哪里的时候,便会使人较为迅速地恢复到冷静的状态。

此时,你可以拿出一张A4大小的纸张,如果没有条件,也可以在心里打下“腹稿”。逐条列出生气报复的好处与坏处,并着重考虑生气的短期与长期后果,当清晰地看到生气报复过后,就很容易找到真正符合自己的zui佳利益。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情绪在尽短时间内平静下来,达到冷却不良想法、中止不当举动的效果。

像开头的公司职员王博,在发不友好内容行为之前,如果能够静下心来,仔细反思发火的理由,仅仅因为同事的没有及时理会就对此大动干戈,值不值得?而只要开始这样想,就在抑制着心中的怒火继续蔓延。


2.打破“应该”,放弃无端控制

理屈的时候,往往选择隐忍,只有在自感理直气壮的时候,也就是认为自己没有问题,而是他人应该如何如何的时候,才会让自己愤怒的想法得以产生并发泄出来。

对此,清除“应该”句式的方法,可以采取双栏法,列出你认为别人“不应该”让你失望的理由,然后,质疑这些理由,找出它们荒谬、不现实的一面。 

比如,职员王博对赵思聪的做法,可以在心里想到赵“不应该”的地方,很简单,就是短信未能及时回复,且打电话处于关机状态。对于王博而言,赵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由此,清除王博的“应该”句式的原理也很简单:王博与赵思聪仅是同事关系,彼此间并没有形成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所以,想强制别人听自己命令、为自己做事就显得很荒谬,认识到这一点,内在的“应该”就会慢慢消失。

而当自己不再为强加于他人身上的“应该”而浪费精力生闷气时,反而,会令你更容易想出办法让自己达到目的。这就如同,想让一个人脱下外衣,用冷风只能让他越来越裹紧自己身上的衣服,而用暖风才会让他主动脱下外衣,如你所愿。

 

3.准确移情,形成反驳意见

这里面的移情,指的是摸透他人确切的想法和动机的能力,让别人不得不说:“没错,我正是这样想的。”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感同身受和关怀体谅,而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当自己真正掌握了这种方法,一旦切实领会了别人的意图,便会自动反驳惹自己生气的想法,即使别人的做法让你可能不喜欢,你也会理解并心平气和地接受。

而做到移情法,需要牢记的一点是,让自己愤怒的不是别人的行为,而是自己的想法。体现在行动上,最主要的一点在于学会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了解到他人的真实想法。

像开头的王博,倘若从赵思聪这一角色出发,他此时的想法,只有一个,尽快赶到乘车地点与王博会合,而在下车前想到微信付款或者浏览其他内容时,才会意识到手机关机的问题。

可以说,真正掌握住移情情,还是有难度的,因为,做为常人,我们很容易陷入自己的感知世界当中,下意识地以己度人,而很难兼顾到他人的实在感受。

4.提前预演,防止失控出现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留出提前量、打好预防针,是防止意外情况出现的有效方法。对于愤怒而言,很多时候是临时爆发的,很急,也很突然,当你觉察到自己正在生气时,实际的情况往往是已经失控了。

而较为妥当的处理方式,就是提前预演、做好防范。开始的时候,列出最容易让自己恼火的一些事,然后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出“愤怒等级”,针对罗列的情况,逐一想出化解策略,则会提前将不良的情绪制止在萌芽状态。

像王博面对同事赵思聪的无意关机、短信未回复的情况,如果能够提前想到,或许是忘记开机了,别担心,下车时肯定会开机结账的,或者,开车前10分钟检票时间,他一准能到。

而想到这些,王博就基本上不会发短信,即使发,也不会出现过激的回复内容了。

 

“易怒商数”的降低,既需要对他人想法的揣摩,也需要具体的实践操作,需要反复体会、勤加练习,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质的提升,快速进步。

三、结语

拿破仑曾说,“能控制自己脾气的人比能控制一座城市更伟大”。“易怒商数”的高与低,往往决定着我们日常人际交往的成与败问题,《新情绪疗法》这本书能够从控制易怒的“底层原理”入手,阐述具体操作方法,对于因怒气发作而使交往归于失败的你,很值得一读。

@职路施语,10年职场人,专注职场领域人性研究,善用多巴胺的文字,激活你内心深处的荷尔蒙。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做下属,出众,当领导,出局:原来能力是门技术,而领导是门艺术

作者:爱尚君,80后职场人士,坐标大连。一个致力于将内心想法诉诸笔端的文科男,理性,善思考,喜读书,爱运动,总认为写有价值的文章,如同烹制一份精神美食,唯愿你能亲自品尝。个人公众号“施说职场”(ID:sszc80061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