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适南 辛亥改元前不久,清朝停止科举,创办学校,派遣留学生,政令所及,盘县遵办。兹将地方有关人士,择其要者叙述一二,以供参考。 一 清末盘县有识之士,当推谢幼侯(学名宇俊),幼小颖悟。其父燕侯,晚年双目失明,但所读四书五经,犹能全部默记。燕侯每日亲教幼侯诵读,不稍间断。幼侯少年参加府考,学差见其年仅十二、三岁,改令其背诵五经,幼侯朗诵无误。学差喜而异之,遂取为秀才。 云、贵总督岑春暄,由京到昆明赴任,道经盘县刘官屯,记起旧部邓某系盘县人,问其家,邓已故,仅外甥谢某,年幼读书。岑传见,谢至,举止大方,口齿清晰,对答如仪,岑拟带至昆攻读,问其家愿否?其家让其去。谢在督署攻读至十七、八岁,屡试不第,改而学幕,长于奏稿,不久,由岑保署昆明首县知事,后迁升永昌知府。盘县创立高初两等小学,经费困难,地方士绅,函请谢捐银百两,玉成其事,并请谢转请云南人王仲禹捐银若干(王曾任旧日盘州厅厅长,此时已迁升至云南县台,与谢为儿女亲家)。谢复书云:方今时局奇艰,穷而必变,吾乡两等小学,次第并兴,破顽固之积习,结开通之团体,势力已达极点(势力二字,似应改为形势较妥,述者注),文明必达目的,嘱致王仲禹大公祖书,容当照办。鄙人百金之助,秋以为期,为数过多,尚希原宥。宇万里言旋,一麾出守,知府有表率之责,永昌为文物之邦,燕雀之俦,不奋六翮之用,徒忝各位,负咎神明。唯励定力而保初心,期不贻枌榆之辱则幸甚矣。 谢在永昌知府任内,上级派覃某巡视至永昌,奏参谢罢官,在昆落户,寓居小东门外桃源村。春节贴有下联云:“寻得桃源好避秦”(秦覃同音,盖有所指)。辛亥革命后,有人诬陷谢,当道欲罗织其罪,侦骑四出,谢闻讯而避匿于和尚莲洲精舍得免。事解,谢遂与莲洲成莫逆之交,并教之学旧体诗,数年著有《淡园吟》、《闭关吟》二卷,谢请云南名翰林陈荣昌为《淡园吟》作序,印行于世,莲洲名噪一时。 云南督军唐继尧之父,系东川县举人,病故于昆明,谢挽以联云:“翠湖池畔遇先生,是我辈读书人本色;赤县神州推国土,非君家长公子而谁。” 谢擅长诗、联、手扎、传记等应世之作,大致如此。 谢在昆明县任时,顾品珍系其取录门生,后顾任云南督军,谢之声价,骤高十倍,谢有族侄谢颂甫、谢季让二人,得谢提携,先后任昆明首县、思茅等县县长,均在昆明落户。又有族侄孙谢萼洲,系清末某科举人。亲侄谢凤笙,谢叫到昆明读书,亲教之,亦有文名,年仅二十余,病故,乡人惜之。 谢为盘县望族,族人建有宗祠一所,谢特请山东潍县名状元曹宏勋书“乌衣门第”与“陈留世德”二匾悬挂。盘县爱好书法者,每于暇日至祠堂观摩。 二 谢幼侯之前,盘县西乡沙陀,有名士高磊三,设私塾教授生徒,县城人张雁宾是其学生。据张谈:高善作楹联,其书斋所悬匾额,名之“伏农轩”。高释云:此三字,初看去,以为农家口吻,但细味之,乃古黄帝伏羲、神农、轩辕是也。下配以联云: 伏处在衡门,此巷无容车马;农桑遵古训,有禄何用干求。“伏农轩”三字皆嵌在联内。 高作厨房门联云:“讲啥子口头,只要咸的是咸,淡的是淡;有什么体面,切莫犬来骂犬,鸡来骂鸡。” 其诙谐大抵类此。 另有县城人范仲华(字鑫荣),曾服官外省,回乡后,著有《啖饮集》一卷,类似聊斋之作,我未见其书,系闻之前辈,不知范氏子孙保存其书否? 谢幼侯之后,盘县学者有姜鸣岗(学名凤翔),姜原籍兴仁,后迁盘。清末府考,县人忌其才,排斥为外县籍,不应与考,但无效,姜考取秀才。清末改科举设学校,姜入贵阳师范优级选科,以高材生卒业,回盘任高小教员。1915年,北京政府举行全国文官考试,姜辞去教员,赴京应考,同行者五六人,有城内之朱远灿、谢玉书、松官屯之陆桂楼等。姜途中颇用功,考试被录取,姜由北归,行抵成都,适贵州人戴戡与滇军高级将领罗佩金共组军政府,姜任文官职,其寄友人黄翼卿书云:“翔自归北,印迹蜀西。今之捧檄驰驱,实出于禄养下策也。操刀制锦,深滋咎矣。愿先生勿豹隐鸣高,与吾乡之父老昆仲共济时艰,是所致至祷”。川军将领反对滇黔军政府,夜半作难,戴戡被打死,姜躲入阴沟,秩序略定,姜始出现,须发尽白,有如伍子胥之过昭关者。姜脱险返盘,任贵州陆军步兵第六团编修(清朝文官所用。民国后,滇军沿用之,贵州军队,遂又仿效)。第六团团长陆西川,盘县人。姜娴于公牍,据黔军总司令部秘书处人说,黔军十个团的上呈文件,以六团为佳。后姜由陆保荐,任兴仁县县长。姜原籍兴仁,以廉洁称,识大体。姜有妹嫁盘县人刘某,不幸早寡,仅余一子随姜至兴仁,任县府微职,无行,被人暗杀于城郊,姜知咎在其甥,令人掩埋,不详追死因,免连无辜,地方咸感其德。姜在任自待菲薄,县府财政开支,极力从俭,故地方负担较历来减轻。绅耆霍六琴、张仲君等,私谓姜公如此,将来交卸,难善其后,与地方人士相熟者十余人,共同为姜筹集一会,每人每月出资五元,计划年终,可得六七百元,即以送姜,姜不受,经力劝,始勉强收之。此我在兴仁刘明庠旅任职时亲闻之者。 姜于1928年任盘县、普安、安南(现晴隆)三县联立初中校长,有至戚兴义县人李毓华任四十三军军长李小炎参谋长留守盘县,兼管盘、安、普及附近各县金库,约他襄助,婉辞未就。先是联中筹备成立,急于筹建校舍,地址选于旧日凤山书院,姜与驻军第五旅副官主任陈国恩(号柱朝)被推举监修。每日由家上山督工,备极繁忙,从未稍休。校舍建成,又急于聘请教员,招收学生等等。文科教员,大都由高小教员升任,唯数学教员缺,由宋位三代理,现学现教,学生多不明白,啧有烦言。陈国恩系贵州陆地测量局学校毕业,长于教学,姜商得刘明庠与陈本人同意,请兼任数学。陈口讲指划,精辟透彻,学生皆有领悟。联中第一期毕业生有张汉昌考入贵阳师范,毕业后回乡在盘县联中、盘师和兴义师专教数学。第二期联中毕业生张凤祥考入西南联大毕业,回乡创办盘中,后在贵大、兴义师范、师专任教。八〇年我在兴义遇见张汉昌,回忆他这一段入学经历,还深深感激陈国恩对他的认真教学及姜校长对他的培养。 姜鸣岗长子伯容,毕业于曲靖成德中学,回盘后,当盘县国民党县党部职员,主办《盘州十日旬刊》,立论公允,文笔流畅,颇为同时青年敬仰。当时苏联高尔基提倡《世界之一日论坛》,北京出版界,仿效出《中国之一日征文》。伯容投稿被登载。我读过其文,富有乡土文学趣味。其学行有父风,应能世其家,不幸三十余卒。 三 盘县联中,一度改为贵州省立师范,曾在师范任过教员之贾正华,1941年离职赴兰州,与我谈及联中并入师范经过,不禁怀乡之情。 清末,盘县人以公费留学日本者有高溪樵、陈鼎言二人。(陈南乡沙子罐人),回国后,高任南台高小校长,陈任教员。高在校年余,教学勤劳,平日学行亦谨,不知何故,突于校内自杀。陈在校不久,因教课把茄子之“茄”,读成胡笳之“笳”,被学生哄走。后来己班毕业学生贾济虞,入贵阳师范毕业,回盘任高小教员,亦以教课时“牝牡”二字读不清楚,学生说他公母不分,被撤职,得了神经病,每天满街乱跑乱唱,也是一桩惨事。 盘县两等小学,随后改为第一高初完小。另扩充第二高初完小。 盘县高小毕业之甲班生有谢陶然、马季尊、鄢金陵(即鄢建南)及其弟、徐小恒等五人入贵阳师范毕业,皆回盘任高小教员,鄢弟任初小教员。不久徐病故。马任第一高小校长,并在北门住宅外兼营一中药小店。鄢亦然,並当医生。马教算术,学生甚敬仰,文理水平亦高。为人甚好,从不疾言厉色,教育界难得之才,不知何故,于1936年在家自缢。我当时在昆明旅居,不胜叹惜。 四 1914年创办女子小学,初办一班,学生不到三十人,年龄皆在十三、四岁以上。校长系本城人张介石(持独身主义者),年龄亦不过三十左右,另与其姑母宋本张(宋任管理员)皆教课。后逐渐扩充为高小,学生毕业后皆任初小教员,如李宗奇、章希贤、宋克纯等。高小教员多由本地聘充。随后人数过多,又在城内官井街新建校舍,学生近二百人。张辞职赴京,刘明庠介绍贵阳女子师范毕业的遵义人况璧华为校长。新校建成后,盘县县长张昭棻题匾并书“储才参政”四字。 后来女生毕业后,又续办简易女子师范一班,项玉昆任校长。况璧华辞职后,项兼任女子高初两等小学校长。 1929年前后,贵州开办卫生学校,招收妇产科学生,每县选送女生一人到贵阳学习,时间一年。盘县选送章希哲去(系女子小学教员章希贤之妹),章年二十左右,未婚闺女,人说“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当时之头脑如此简单。章学成归来,妇产卫生事业,竟未开办,积习之害有如是耶? 五 除县城之外,南里水塘,成立一男子两等小学,系由附近之丹霞山庙每年拨庙租三百石作基金,不敷之数,由当地筹款补足。教职员工薪资,核实报销。教员亦由附近在省城毕业于中等学校之学生充当。校长系山岚之刘鲁香。 水塘有蒋丹侠者,曾在北京读书,他学哲学,立言怪异,军阀内战失败,他说仰观星象有长虹贯日,知其必败。如读哲学,他以数学解之:零之中为一,一之中为零,人多不解。贵州在北京的同学,戏以《水浒》中之蒋门神比之,咸称他为蒋门神。 六 清末,盘县留日之风盛行,除公费外,有自费留日者,如县城人张友栋,欲自费留日,但家境不丰。闻贵阳岳彩臣家庭富有,喜好交游,以助人为乐,乃亲往游说,相谈甚欢,提出留日之志,苦于筹费困难。岳慨允助银一千两,除现交若干,其余陆续接济。张赴日后,留学三年。娶一日女为妻,回国后曾任北洋政府签事,攻击贵州督军兼省长刘显世家是贵州土豪,以此得罪刘氏。溥仪退位后,日本军人劫至长春成立满洲帝国,闻张曾参加伪政府,不知确否? 七 盘县在清末除公私费留日学生外,地方绅耆黄翼卿、郭景山二人,又在地方筹款一千两白银,托人在日本聘请教员德满、罗合二人来盘教授日文和科学,订立合同,教学三年,付教学费一千两(往来旅费包括在内)。二人到盘后,教学地址设在城外北街寿福寺内,校名师范,共有学生三十人左右,大都是清末秀才,年龄在三十岁以上。德满等不到三年,黄、郭二人因筹款困难,意见不一,勉强将一千两银子付给德满等,此事遂告终结。德满等在教学时,又请秀才吴子立教他们汉文,每月共付束脩银十两。他们离开盘时,吴曾以诗云:“夜雨书灯情宛在,长亭折柳恨如何。” 1923年,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盘县人考入第一期有冯剑飞,毕业后任贵州省政府保安处处长,据他的同学甘肃人王治岐说,全国解放后被镇压。第二期有张道宗,曾在浙江任至步兵旅旅长。 考入北京大学者有二人,一为王仲云之二弟王聘儒,未毕业病故。一为谭象乾,任云南矿业公司会计,一九八〇年闻其人尚在。 考入空军者有张镒,曾任飞行员及空军学校教官。一九四九年驾机起义,回国后任民航员,现搞科研工作,住家北京。其兄张象贤现在盘县住家。 结束语 盘县自清末至今,历清朝、民国、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时近九十年,其间风云变幻,天翻地覆,人物之贤与不肖,相去千里。今日叙之,或语焉不祥,或谬误失实,请识者指正。 (选自《盘县特区文史资料》第八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