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质彬彬君子貌,浩然之气智者风

 桃李庭芳 2022-08-02 发布于河南
文质彬彬君子貌,浩然之气智者风
——收到《学习方法报》(第17期)小记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 李茹
幸福的人并非拥有了世界上最好的东西,而是珍惜了生命中的点点滴滴。
——题记
近段时间看到《蒲公英班主任工作室》里王(红玉)老师所写的“毕业季人物画像”的相关文章,很是受益。不仅感叹于王老师匠心独运的标题命名,更为王老师坚持记录学生的生活故事而点赞,王老师对学生浓浓的关爱浸润其中。
每篇文章的每个标题里都包含着孩子的名字,比如:《嘉木秀林君子貌,宁静致远智者风——致刘嘉宁》,于是也想着学一学,这也就有了今天随笔的标题:《文质彬彬君子貌,浩然之气智者风》,这篇文章是专一为去年毕业的八班学生郭文浩而写。之所以写这篇文章,还缘自于收到的一份《学习方法报》(第17期)样报。上面刊登了孩子的习作——《家乡的年味》。

(第三排右起第三个男同学为郭文浩同学)

虽然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仅仅一年(2019.09-2020.07),但是孩子的刻苦勤奋、吃苦耐劳、积极乐观的表现将永远印在我的脑海中。
他高高的个头,理着一个平头,只是头发直竖着,有点“鲁迅”的风姿,瘦长的脸庞上有一个个“青春痘”装点着,散发着青春的活力。曾记得孩子每每看到班级中作文高手侯佳沂的作文被当做范文朗读讲评时,孩子的眼里总是流露出羡慕的神情,而且听的特别的认真,记录的也特别详细,在发言时也非常地积极,时间一长,也慢慢地体会到一篇好作文是如何产生的。基于教学生一天想学生一生的思想,我就暗暗发誓,尽可能多地给孩子们创造发表文章的机会,只要孩子的文章有一个亮点,我就会在班级表扬,哪怕是平时的练笔也是如此,同时还让孩子打出电子稿发给我。只要是编辑约稿,我都会给每个孩子机会,凡是发表过的文章的孩子的习作,我会尽量不用,而用没有发表过孩子的文章,纵然修改起来比较费事,劳神劳力,我也在所不惜。也正是在这样的思想的驱使下,小浩同学的文章才得以发表。
为了表达对孩子的思念之情,特意把孩子的习作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欢迎大家阅读并多提宝贵意见。
     

                     
家乡的年味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墨韵文学社郭文浩
每当看到城中街道上张灯结彩地挂满红灯笼时,我就非常地期盼着回到那乡下的村庄中。因为在我的心中,家乡的年味是最让我迷恋的。它像一首华丽的乐章,弹奏出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与向往;它又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描摹出人们对新一年的希望与憧憬。
家乡的年味在那邻里间的问候中。“小郭同学,你回来了!”还未踏进家门,就听到邻居的大婶向我打招呼。我挥着手满脸笑容地回答:“是啊,这不,刚放假就回来了!”回到家乡,我们从不担心会忙于春节前的准备中,因为总会有那热心的乡邻来帮忙。在家乡的小院中,不时会有亲邻拜访,相互问候间,若发现他人有什么事没完成,必然会去帮上一把,邻里间一起帮忙贴对联,挂红灯笼,包饺子,还有我们一众小孩在院子里清扫落叶,因此,每当春节来到之际,我家那寂静的小院从不乏热闹与活力。
家乡的年味在那飘扬的饭香之中。傍晚时分,家家户户都开始置备晚上的团圆饭,心灵手巧的妇女们便开始张罗蒸年糕、包饺子、炸肉丸......顿时,村中到处洋漾着年夜饭的香气。在外面聚在一起放炮响的孩子们此时也都会丢下手中的爆竹,循着香味急匆匆地奔向各自家中。我也不甘示弱,跳过门槛,眼睛直盯着锅中正飘香的年夜饭,想要抓一块年糕先尝尝鲜,但大多时候我是吃不到的,因为年夜饭要在家人团聚后再吃,但站在厨房中闻着那浓郁的年味,也是我过年时的一大乐趣。
家乡的年味更在那亲友的团聚中。入夜时分,家中的年夜饭也就做好了,那浓郁的饭香呼喊着亲人的归来。这时村中的烟花也开始刺破夜空的黑暗,照的天空宛若白昼一般,那震耳的响声也将春节的气氛推向顶点,等家人聚齐了,年夜饭也就开始了。大家一同坐在小院中,饭菜映着院中火红的灯笼显得更加可口,在我心中,山珍海味也不过如此。我和亲人们一起观赏夜空中绚烂的烟花,品尝餐桌上美味的佳肴,倾诉往事的欢乐。当然,团聚的不仅有人,还有家中那被炮竹声吓得缩在墙角的小狗和仍在不紧不慢吃草的老牛,看着那仍然胆小的小狗和稳重的老牛,曾经与其朝夕相处的日子也都浮现在眼前。 
家乡的年味,不仅让我感受到了过年的美好,体会到了家的温馨,更让我领悟到了亲情的珍贵。伴着那一声声甜美的问候,闻着那飘扬的饭香,感受着团聚的欢乐,就这样,家乡的年味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了我回忆中那最珍贵,最美好的思念。
点评:文章紧紧围绕“年味”来展开叙述,首先用诗一样的语言写出了家乡的年味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然后从“家乡的年味在那邻里间的问候中”“家乡的年味在那飘扬的饭香之中”“家乡的年味更在那亲友的团聚中”三个方面突出了家乡的年味的特点,让人心生羡慕之感;最后总结全文,再次突出家乡的年味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借年味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与感激之情。
辅导老师:李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