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自1990年至今收载的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中药复方的临床文献,通过频次统计、系统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等方法分析药物配伍规律。结果共纳入中药复方567首,涉及365种中药,累积使用频次7 636次。治疗三病均用到的高频中药有 夏枯草、牡蛎、茯苓、甘草、当归等, 四气均以温、平、寒为主,五味均以苦、甘、辛为主,归经均以肝经、肺经、胃经、脾经、肾经为主,功效类别均以清热药、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活血化瘀药为主。 三病均有治疗痰瘀互结证、气滞血瘀证的药组,其中莪术→三棱 柴胡/香附为共用核心药组。结论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中药复方用药有共性规律。... 甲状腺结节的用药。 夏枯草15克,柴胡10克,生牡蛎15克,浙贝10克,白芍药15克,川10克,半夏10克,三棱莪术10克,陈皮10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甘草10克,玄参30克,浙贝母10克,海藻10克。 乳腺结节。 柴胡10克,白芍药20克,香附10克,当归10克。 元胡15克,川芎10克,夏枯草15克,丹参15克,山林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郁金10克。赤芍药10克,莪术10克,茯苓10克,三甲10克,白术10克,甘草5克,瓜蒌10克,不留行15克,牡蛎15克,浙贝15克,海藻15克。 子宫肌瘤的用药。 莪术10克三棱,芍药10克,桃仁10克。 当归,川,夏枯草15克,党参10克,丹参15克,黄芪15克,别甲15克,香附10克,赤芍药10克,茯苓15克,红花10克,山甲10克,白芍药15克,甘草5克,生牡蛎20克,丹皮10克,海藻15克,浙贝母10克,桂枝10克,枳壳,昆布。 甲,乳腺増生均有平肝息风药、祛风湿药, 甲状腺结节、子宫肌瘤均有消食药, 乳腺増生、子宫肌瘤均有理气药、止血药; 每个疾病又有单独药类,如乳腺增生有安神药,子宫肌瘤有温里药、收涩药; 三病均用到的高频药物有夏枯草 牡蛎、茯苓、甘草、当归、香附等;任意两病之间也有相同高频药物, 其中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均有浙贝母、柴胡、白芍; 甲状腺结节、子宫肌瘤均有莪术; 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均有川芎、赤芍;三病又都有其独有的用药特点, 如甲状腺结节单独用到的高频药物有半夏、陈皮、玄参、海藻, 乳腺增生单独用到的高频中药有郁金、瓜蒌、青皮、穿山甲, 子宫肌瘤单独用到的高频中药有三棱、桃仁、牡丹皮、黄芪、桂枝、鳖甲。 3.2系统聚类结果分析三病均有来源于莪术散的药组,其中 甲状腺结节是以术散中的术、三棱,配伍浙贝母、牡蛎、白芥子等,在活血祛瘀的基础上偏于化痰散结; 乳腺增生是以莪术散为主,配伍橘核、川棟子、丹参等,疏肝泄热与化瘀散结并重; 子宫肌瘤是术散合桂枝茯苓丸,配伍海藻、丹参、穿山甲、皂角刺、牛膝等,偏于活血消撇、逐瘀通经。另外,任意两病亦有相似药组, 甲状腺结节和乳腺增生均有以夏枯草汤加减的药组,夏枯草汤主治瘿瘤、病, 乳腺増生是以夏枯草汤合逍遥丸加减,在活血散结的基础上偏于疏肝解郁; 甲状腺结节与子宫肌瘤均有由六君子汤化裁的药组,具有益气健脾、化痰散结的功效; 乳腺增生和子宫肌瘤均有以血府逐瘀汤加减的药组,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 甲状腺结节有以海藻玉壶汤、增液汤化裁的处方,提示其治疗重在化痰散结; 乳腺增生有以逍遥丸加减的处方、治疗冲任不调证的聚类新方,提示其治疗以疏肝解郁、调补冲任为主; 子宫肌瘤有以桂枝茯苓丸、失笑散化裁的处方,提示其治疗重在破血消癜。 聚类分析显示,三病均有治疗气滞血瘀证、痰瘀互结证的药组,肝气不疏,累及脾胃,脾虚无以运化水谷精微而生湿,湿邪黏腻日久而成痰,滞于脉络使血流不畅,日久形成痰凝、血瘀等病理产物H8,故治疗根本在疏肝解郁、活血散结。综上所述,三病用药有共性规律,但也有不同之处,临床还需根据疾病情况随证选方。 3.3关联规则结果分析三病均有以 术→三棱为中心的核心药组,术、三棱常相伍治疗各种瘀血所致的癜瘕积聚,提示“瘀血”是共有病理产物; 甲状腺结节和乳腺増生又均有以海藻一昆布为中心的药组,具有消痰软坚的功效,说明“痰凝’“血瘀”是共有病理产物。临床治疗中,三病用药又各有侧重,其中 甲状腺结节用药中有以茯苓一党参&白术为中心的药组,与术、陈皮、浙贝母等配伍,提示甲状腺结节治疗以益气健脾、活血化痰散结为主; 乳腺增生用药中有以茯苓→白术&当归&柴胡为中 中药复方的功效类别、性味归经及高频药物的系统聚类、关联规则,结果显示三病用药有共性规律,可作为相关考察的数据基础。后期可扩大样本量,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深探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