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后吃过的12种山上野果,童年的回忆,满满的亲切味道

 九州好人 2022-08-03 发布于辽宁

我以为,在时间的流逝里,记忆是最容易模糊的东西,它会⼀团团的淡去。而刻⾻的,只有那么⼏个片段,牢不可破地粘在了记忆⾥。

又到了摘蓝莓的季节,看着大家欢乐的前往采摘,我也体验了一把采摘的乐趣。脑海里瞬间想起了小时候摘野果的过往,满满的都是回忆。

树莓

文章图片1

红色果肉,满嘴甜味的树莓,(我们当地叫刺泡子)最喜欢之一的野果子。田埂边最多了,小时候听大人说,有蛇会吐口水在果子上面,直至今天也一直半信半疑。

树莓的营养价值很高,现在已经开始人工种植,各种采摘带动了大批人发家致富。

八月拿

文章图片2

八月拿,又叫拿包、牛卵坨,是赣南山区里的一种野果。每年的八九月就会成熟,且刚裂开那几天吃是味道最好的,果肉分黄色和白色两种,味道其实是一样的。肉嫩光滑,汁多香甜,余味悠长。不过果肉不多,里面黑色的籽占了差不多一半,吃起来花时间。

米圆子

文章图片3

米圆子,又叫圆锥,一般在每年的9月-11月成熟。可以生吃,甘甜,也可炒熟或蒸熟,嚼劲硬实,口感香甜还耐饥。米圆子在成熟的时候,包裹米圆子带刺的壳就会裂开,山风吹着树林沙沙作响,一粒粒米圆子就会掉落地面,让人捡拾。

桃金娘

文章图片4

桃金娘,在我们这叫吊茄子,可生食,也可制作饮料、酿酒。果实熟透呈紫色的时候最好吃,甘甜的味道,舌头牙齿也会被染成紫黑色。但要注意半生不熟的时候不能多吃,否则会大便困难。

茶耳

文章图片5

茶耳是茶树的嫩叶长成的。它吃起来脆脆的,一般选蜕皮的为好,不然就有些苦涩,蜕皮又以蜕的干净,致果肉表面呈白色为佳。

野山楂

文章图片6

街上卖的五元一串的糖葫芦就是这种野山楂做的。小时候上山最喜欢去发现这种野果了。酸酸的口感,开胃助消化。不过野生的产量不高。

酸枣

文章图片7

酸枣一般10月-12月成熟,成熟的酸枣会从高大的枣树上跌落。酸枣果核巨大,果肉果皮薄,口感酸滑,可以制作成酸枣糕等,酸甜可口,健胃消食。

拐枣

文章图片8

拐枣,在我们家长叫桔扭。打过霜的拐枣很甜、营养丰富。小时候每到拐枣成熟的季节,我们每天都会到大树下找寻拐枣。大人还会搞来洗净晾干泡酒。

毛栗子

文章图片9

最喜欢的野果子之一当属野生毛栗子。野生毛栗子比一般的板栗更小,因为野生,肉质更香甜。特别是蒸熟或炒熟后的毛栗子更香甜软糯。

地稔子

文章图片10

地稔子,经常在山脚下就会发现。成熟的果子是黑色的,果肉酸甜,吃过后口腔红紫色。

羊奶果

文章图片11

一种吃起来酸酸的水果,长得很整齐,特别好看。

棠梨子

文章图片12

山上随处可见这种棠梨子,长得就像山梨的mini版。酸酸涩涩的,不是很好吃。但是有人会弄来打排骨汤,据说可以消淋巴结。

现在的人太幸福了,不仅有各种各样应季和非应季的水果,还有各种进口水果。然而记忆中的这些野果承载了太多童年的回忆,让人难以忘怀,无比亲切。

或许,我们怀念的,不仅仅是大自然的野果,而是曾经一去不复返的快乐时光。


我是虔城恋,爱生活,爱美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欢迎大家点赞加关注,我将不懈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