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六十讲 远古遗迹遗物的天文学解释

 陈之秀 2022-08-03 发布于北京


马英昌先生在《古代中国的天文学成就》一文(收入《马英昌史学论文集》一书)中,论述了远古遗迹遗物中所反映的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颇具新意,现缕述如下。

1987——1988年,河南濮阳西水坡修建引洪供水调节池时,发掘出蚌塑龙古墓群,它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天文考古价值。它反映了墓主人那个时代对二分二至的岁时概念。

据陆思贤、李迪先生《天文考古通论》一书论证,西水坡共有三座蚌塑墓,都埋葬在一条子午线上。从天文学角度看,第一座大墓即蚌塑龙古墓反映了当时春分和秋分的星象。第二座蚌塑龙虎鹿及板斧图墓反映了冬至时的星象。第三座蚌塑人骑龙、虎和飞禽及圆圈纹图墓反映了夏至时的星象。

第一座大墓是根据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修筑的。大墓平面图顶部由三条弧线连接成天穹,下面的方形象征大地。墓主人为男性,仰卧,身高1.84米,头顶苍穹。墓主人东侧是蚌壳堆塑的一条龙,龙头朝下,头上有角。墓主人脚下横摆着的大腿骨及一些碎骨象征北斗星。墓主人左右两个小龛里葬有两个小孩。北斗星下方葬有一个小孩。

据碳14测定,此墓年代为距今63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存。

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北斗星有确定一年四季的作用。这七颗星形状像一个带把儿的勺子。从斗口开始,这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此四星组成斗形,叫作斗魁,简称“璇玑”)、玉衡、开阳、瑶光(此三星组成斗柄,又称“斗杓”音标)。至迟在公元前1000年,天文学家就在南天的星空中选定了二十八宿,作为月亮运行的驿站,又把这二十八宿划分成东西南北四大天区,并以四种动物命名,即东宫龙、西宫虎、南宫雀、北宫鹿(后改称玄武,像蛇伏龟背之上)。

《史记.天官书》说:“杓携龙角……魁枕参首”,意思是说,斗杓指向龙首的角宿时是春分时节,斗魁枕着虎首的参宿时是秋分时节。墓中表示北斗七星的大腿骨和碎骨,正指向角宿和参宿,所以,第一座大墓的图形是表示春分和秋分星象的。而墓主人占据北极的高位,足踏北斗星,象征“建四时”,指挥着一年四季星宿的运行,很可能即是颛顼。因为,《今本竹书纪年》说颛顼“居濮”、“十三年,初作历象”。《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皇甫谧说“颛顼都帝丘,今东郡濮阳是也”,而大墓正在濮阳。

第二座大墓中,蚌龙呈休眠状态,蚌虎拖着蚌龙西行,背上卧着怀孕的母鹿,在龙虎鹿之间还放着一把石斧和一包蚌塑蜘蛛。

现代天文历法以春分为一个回归年的起点和终点,而古代天文历法是以冬至为一个回归年的起点和终点的。古人称一个回归年为一岁,岁末要举行大祭。石板斧即“戉”字象形,戉即代表岁,是岁祭时的仪仗。冬至日,虎昂首西行,龙处于休眠状态,鹿怀胎有“冬藏”之义,蜘蛛或象征太阳光芒四射,因此,这个图形是表示冬至日举行岁祭的景象的。

第三座墓中,蚌壳零散地摆放在一条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的灰坑中,当象征银河中的繁星。而龙在奔驰,虎在休眠,人骑在龙背上,当为火神祝融,蚌塑飞禽当为南宫朱雀的形象,蚌塑圆圈纹当表示“日永”,即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所以,这个图形是用来表示夏至图景的。

这三座大墓的图形至少表明,在颛顼时代,通过观测星象,已知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并且可以区分二分二至。

外,在江苏太湖良渚文化遗址中,曾出土一件鱼篓形黑陶罐,上面刻有四个原始符号,第一个是八角星纹,第二个是“戉”字,第三个是两个“五”字重合在一起,第四个是“矢”字,表示了一种古老的历法,马英昌先生称之为“渔猎历法”。

据马英昌先生考证,八角星纹是天数五与地数五的重合,它们分别是立竿测影产生的两个几何图形。

古人曾在地平面树立八尺高的木杆,以立杆位置为中心,以八尺杆长为半径,在地面画上一个圆形,圆周十二等分,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冬至日出在东南隅(辰)时,测出的日影在西北方(戌);日落在西南隅(申)时,日影指向东北方(寅)。夏至日出在东北隅(寅)时,日影指向西南方(申);日落在西北隅(戌)时,日影指向东北方(辰)。将这四个点与木杆底部中心点连成线,就会出现一个大写的“五”字,这就是“地数五”。而将木杆顶端的中心点与这四个点连成线,则是“天数五”。

第二个符号即“戉”字,位于八角星纹之后,表示“四时成岁”。

第三个符号表示“交五”(亦即“交午”),意思是指气候和节令的变化。古代祭祀天地时祭品用五或五的倍数,就是这个意思。

第四个字“矢”即“寅”的初字,意即建寅。《史记.天官书》说“昔自在古历,建正,作于孟春。”就是把一年分为四季,一季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表示。孟春之月就是寅月,也就是正月。

因此,这个鱼篓形黑陶罐上的四个符号和文字表示:太阳运行一年,到了岁末,节气变化,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