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傻眼了!如此油光闪亮的籽料,竟然只是白皮料!!

 洲upi6oofv9q93 2022-08-04 发布于广东

天然的籽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产物,也是众多玩家拼命追求的不可多得的收藏品。

很多老玩家都以自己得一块白皮籽为荣呢,他们相信:白皮籽下出好肉的几率达50%!
图片

之前文章也分享过“籽料中的八座金山”,其中有两种籽料引起了玉友的广泛关注,纷纷询问。那就是“白皮料”和“光白籽”

很多玉友对这两款籽料的认知并不高,那么究竟什么是“白皮料”,什么是“光白籽”?

图片

“白皮料”与“光白籽”不是同一个概念,两者实在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图片

光白籽的百度解释是:光白籽是新疆和田玉籽料中,玉质较白,几乎没什么皮色的籽料的统称!

图片

1、多数光白籽的块度较小:光白籽经受长期的冲刷和侵蚀,取其表面粗糙部分而留下了精良的玉质,细腻凝润,且块度较小居多,而大块度的光白籽极为少见。

2、光白籽水头足而显嫩透:多数光白籽虽然其玉质细密,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水头”过了,所以显得嫩透。

3、和田玉籽料必然带有毛孔,不过其“毛孔”上不一定会带有颜色,“光白料”就是只有汗毛孔状的表面结构。

图片

光白料的白度可以说是和田玉中的精品,就连那些令人痴迷的羊脂白玉也是其中一种。

20年前,带皮色的籽料卖不过光白籽。没白籽值钱,高档料子都是光白籽。但如今已经是皮色的胜过光白籽的年代了。但仍有一些藏友钟爱光白籽,在造假泛滥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玩光白籽呢?

图片
图片

因为质好目块度大的光白籽稀少,大众又很接受光白籽就是因为百毒不侵所以质高,前些年磨光籽就是从小料开始的。

早在二十年前,我就在地摊上见了成堆的磨光“光白籽”,今天依旧,从造假成本而言,伪光白籽成本是最低的。

图片

(光白籽造假)

决定籽料价值的是内在品质,这是所有人的共识。不管籽料成因如何,浑厚、细密、纯争、温润是它最重要的特质。

然后才是白度、形状、块度和皮色。在带色籽料过度受宠,导致加色横行、神仙难断的今天,不少人返璞归真,热捧白光籽。

图片

(滚籽假毛孔)

偏好各有不同,但不能本末倒置。就像追色风潮误导了很多人,也不能认为光白籽就是好的,选挥光白籽也有值得留之处。

在学玉过程中,我们接触过一些光白籽,下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图片

籽料在环境复杂的河床里历经干万年的磨砺,质地细净厚润,能百毒不侵者,确实是极品。

但现实看到的,除非山流水料,大块度的光白极少,若有幸遇见且价格不高,可谓中彩。

图片
图片

我所见纯光白籽料大多较嫩透,有些质很细却透,“水头”过了有些老气,但质粗,见得最多的,是介于山流水和子料之间,伴有僵斑玉花或伤痕绺裂,却不受侵。

图片
图片

它是有毛孔的,而且很多白皮料除了毛孔之外,还有皮色。只不过白皮料的皮子,与一般的和田籽玉的皮子有所不同。

图片

通常白皮料的皮色下面,时常能看到一层薄薄僵,而且这个僵是透光的活僵。通过一段时间的盘完,是可以盘活的。而且天然的白皮料里面,十有八九是带颜色的。

图片

通常,皮料在形成的过程中,要是有其他矿物质元素存在并渗入其中,那么皮料就会在原白皮的基础上再次沁入其他颜色。

因为矿物质元素渗入的量有所不同,所以形成的料子也并不相同,比较常见的皮色则有黄皮、红皮以及黑皮等。当然,如果风化的时间够长,那么就很有可能形成“石包玉”。总的来说就是白皮料会有多种皮色。

图片
图片

很多白皮籽都难逃“二上色”的命运。一提到二上皮,很多人都会敬而远之,其实大可不必“大惊失色”。

二不二上,好不好,具体要看的,殊不知,市场上很多上乘的天价镯子或牌子都是从二上的大料里开出来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镯子是好镯子,牌子是好牌子,至于二上色,很多时候都是赌料时的一种广告手段罢了。

图片

(滚籽)

很多人为了批判炒皮风潮,举出古玉不留皮的事实,说明光白籽才是最好的。我认为偏颇了。

古人不留皮是格守首德次符的文化价值观,觉得它“首德次符”,完全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国玉”——百毒不侵,洁白无暇,玉质坚韧;

图片

喜欢白皮籽的人,觉得它老熟浑厚,“有颜任性”,漂亮就好,且皮下出好肉,那种切开不起眼的僵皮、露出白糯肉肉的一瞬间,犹如“拨开云雾见青天”般简直让人着迷。

图片

没有争议就没有进步!关于和田玉,“各派弟子”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御府君觉得这是好事,因为真爱,所以争议,所以探讨,所以了解...您怎么看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