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读《论语》(5)

 错的多美丽 2022-08-04 发布于河北

1.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求之与!”

这一章,心得有五:

1、夫子温良恭俭让”的国民气质

词典里对“温良恭俭让”这个五字成语的解释是: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很明显,这种曾经被老夫子身体力行倡导的处世准则,已经被现代社会的功利节奏凸显得有些落伍,然而孔子就是凭借这些“缺乏斗争性”的态度,每到一处异国他乡,便能自然听取当地的政事要闻,难道是当年的那些他乡之民太过温吞浑沌吗?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里,儒家常与道家对举,儒家标明入世,道家标榜出世。而这里孔子的气度分明是隐忍无为,毫无进取争斗之意。我们可以从这几种态度的组词诠释中一窥奥义:

温:温润而泽(态度言语温和柔顺)/温柔敦厚/温恭自虚(诚恳受教的好态度)/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良:良玉不雕(美玉无需琢,自有天然美,喻本质好,不凭借修饰外表)恭:毕恭毕敬/恭而有礼/洗耳恭听俭:克勤克俭/节俭躬行/俭以养德让:让枣推梨(喻兄弟友爱)/谦让未遑(谦让都来不及,不好意思接受别人推崇)/海不让水潦,以成其大;山不让土石,以成其高(喻人度量宽广,才能成大事)

可见,温良恭俭让固然缺乏斗争性,但它们指向善意温柔的态度,恭敬礼让的胸襟,还有节俭克制的品格,这样一种不张扬,有包涵,且不卑不亢而自律有节的气质,应该在任何时代,都会令对方刮目相看,因为珍贵。待人处事,只顾锋芒毕露,太容易惹人烦厌;反而是一种不动声色的温柔敦厚,更容易细水长流,这种感受,大概需要经过一些事情,才会逐渐明白。

近代儒学研究大家辜鸿铭说,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在中国人温良的形象背后,隐藏着他们“纯真的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

那么孔子的“赤子之心”应该就是他对待世事苍生的一片忧患之心始终不改,哪怕经过许多挫败甚至生死攸关;而他的“成年人的智慧”,便是懂得接纳和倾听。试想,任何地方的百姓,遇到这样一位敦厚长者,或许都忍不住跟他发几句牢骚,而那个时代的“市井之言”,恰恰就是其地之政。

今天的中国人,虽然与世界他邦交流越加频繁,西风东渐也不再新鲜,或许有更多锐利,开放,激进姿态,但属于一个民族的独特气质,终究还是它的底色,这份温良的智慧,应该可以继续源远流长。

2、夫子之求”与“人之求”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夫子之求,在乎仁,在乎礼乐合序,在乎每一个诸侯国君,卿大夫家族,都能放下称王称霸的僭越之心,归于周天子治下的一统,所以,在那个纷乱的时代,他年纪老大,还会满怀激情地率领一众弟子,呼啦啦辗转于各国,与跃跃欲试于强权争夺的国君打交道,与强势盖主的卿大夫打交道,每到一处,都希望铺张一点自己的学说理念,然而,他又懂得隐忍,不去做出汲汲以求的样子,只等有人来告诉他,或者请教他。这种反客为主的“求”,当然不同于一般众人目的明确的探求或贪求。一面,夫子要掌握主权,即使态度温良,也不会自贬身价;另一面,夫子以身为范,就凭着自己的恭让有礼以退为进,这是一种骨子里的强大自信。

《道德经》里有一句: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辩证法的应对之术,觉得孔子也深谙此道。放到我们当下时空,也不过时:有些结果,可能越是营营以求, 造成逆反或警惕;倒是漫不经心,能够无心插柳柳成荫。

3、代际传承的温良与和蔼

这一段是师生对话,子禽向老师子贡提问,子贡谈自己的老师孔子,师生三代是一种代际传承的应答。问的不忘心奉先贤,应的不忘传承先贤,这一问一答,自然和蔼,既在言语间赞叹先师孔子的温良风范,又在行为上践行了老师的处世原则。

我们日常多的是问答,有的在正式的课堂,更多是在生活场景,课堂上已经摆明了传授的样式,却依然有人浑浑噩噩,而生活中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应该是对后辈最好的教育与熏陶。

4、榜样在身边的意义

远来的和尚会念经,墙里开花墙外香。现实生活中,人们很容易犯的通病,就是总喜欢把目光投向远方或高不可攀处,而对身边的榜样视而不见,甚至嗤之以鼻。这比较符合人们的正常心理:咱们都是一样的,凭啥你是榜样呢?总之我不服。但是我们读《论语》会发现,无论是孔子还是他的那些得意高徒,讲道理时常常从身边寻找榜样,人的榜样,事的榜样,可谓举类迩而见义远”,而那些道理也并不因为借助了身边这些榜样而减了成色。

子贡教导子禽,重在引领对方感受孔子的君子风范,以此潜移默化地培养子禽这个新君子,这是一种举重若轻的教育,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学习的态度:举贤不避亲,养德不避身。只要是真正贤德,他就是你亲师爷又怎样?只要是真正美德,他就是你自己又怎样?不虚伪,不矫饰,不夸夸其谈,扯一个高攀不起的大人物来说事儿,也不高高在上,把那些日常真理抛之脑后。

像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那么如果真理就在吾师这里,恰好方便,何必好高骛远。

5、绅士与君子之辨

“绅士的称谓来自西方,“君子的称谓是中国独创。前者重仪态风采,举止得体,优雅文明,更讲究尊重别人;后者重修养内涵,由内而外,自然而然不假刻意,含义更丰厚,更讲究自尊自爱。

我们看有人推门进屋,想着后面有人而不即刻撒手;地铁上埋头看手机的男孩,一只手却在悄悄扶住旁边残疾人的轮椅;女士同行,礼让在先……这些,都是绅士风度,是一种成长背景的熏陶教养,也是社会良好风尚的善意传递,所以绅士更讲究对别人的尊重,尤其对方可能老弱,可能妇孺,可能卑微。像那些因为金钱饱满便膨胀了气势,恃强凌弱,甚至夸口大言的,即使衣冠楚楚,也不是绅士淑女,闹不好,还得把自己好容易累积起来的“某某宴”口碑一朝败坏崩塌。记得有一回在街上,从某商场的停车场拐到一条街道上,我前面有辆车,应该载着一家人,车也不错,但是却一会儿一隔窗往路上扔垃圾,在我与它分道扬镳前,它一共往外扔了六次垃圾,吃过的小吃残余,塑料袋,擦油的卫生纸,饮料瓶等等,我几乎想追过去提醒,又怕挨打,但印象太深刻,当时想,文明到底在哪里呢?所以,不文明的言行,无论表面多贵,也不是绅士行为。

中国的君子风范,个人觉得境界比绅士还有高一些,因为君子更多在于自律自尊自爱,然后才能自然流露,教化他人。

想到两个人。

民国公子张伯驹,官宦世家,多才艺,一生倾尽家财,致力于收藏保存重要文物,使不外流,其境界坦荡无私,曾自云:予生逢离乱,恨少读书,三十以后嗜书画成癖,见名迹巨制虽节用举债犹事收蓄,人或有訾笑焉,不悔。这是个真君子,真在有嗜好,却可以为公舍私,比起许多“虚荣入骨,又实利成癖,算盘打得太精”(木心语)的伪君子,张伯驹更有尊严,更值得钦敬。

另一个就是颇受争议的木心。他也是世家公子出身,遭逢多舛,一生孑然,漂泊,如果不是因为偶然主讲了一些文学沙龙课,被后来成名的学生宣讲,可能也就终生籍籍无名。但是他那本《文学回忆录》,虽然不是正经专业的文学史,还夹带许多“私货”言语,却一点一点勾勒出他独有的博学多闻,桀骜不驯同时又温良恭俭让,及至老年,依旧有节制的君子风度。

这两位应该都算得上是绅士,并君子。

我们一般小人物,见识欠缺,学识也浅薄,要做绅士可能不够高贵,但可以自己主动多些举止得体的教养,要做君子,则需要主动增加修为,外表可以更多温良谦和,内在可以更多自律自省,即使成不了一位让旁人生出敬意的君子,也可以选择不做伪君子。

(图片木心,来自网络)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一章可以探讨一下“无改于父之道”的表里意义,论孝道背后更像是论为政改革。

1、如果去除时代语境独立解,孔子的观点恐怕不合与时俱进。时下倡导“后浪”就得敢于打破,推翻,改变,才能进步,亦步亦趋在父辈身后,不敢动弹,就什么也做不了,成不了,但是前提是要做独立清醒的判断:父(“前浪”)之道,哪些可承袭,哪些要推翻,哪些要做做看?

2、加上时代语境,孔子应该是感慨于春秋现实的失控,礼崩乐坏,要寻救治良药,最好先守住旧礼,遵循纲常伦理的秩序,一切慢慢来,尤其防止犯上作乱造成的杀戮。但是孔子温良,又智慧,不好直指那些悖乱事实,只好假托孝道,保险,也是微言大义,春秋笔法

3、孔子关于改革的观点,稳健保守,虽然不及激进派立竿见影雷厉风行,不一定就是墨守成规,画地为牢,而是希望面对现实,不要蛮干。试看当下那些不假思索,跟风上马的,可能更容易朝三暮四半途而废,沦为烂尾;不如经过深思熟虑,未雨绸缪,才稳妥。

4、这段话还回应了一个“仁”,前面有子论“仁”,也是从孝悌伦理说起,上升到事君之道。

5、总之,孔子有关孝道或为政的立场,在有等级,有秩序,如此,亲子伦理井然,底层百姓不受折腾,反而能最安详。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这一章主题是礼用为和,和而有则。

1、礼用为和,可分层解:第一层,先提出中心论点(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礼的作用,可贵在于使关系和谐,先王治国,以此为美;第二层,提出分论点一(“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大小事情都这样,也有行不通的时候;第三层,提出分论点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为了和谐而去刻意制造和谐,不用礼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所以,礼的作用是什么?是制造并节制“和谐”。这似乎有些矛盾,于是需要明确中国传统中的“和”文化。

2、和而有则,先解“和”意:

《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之中节者皆谓之和”。即人的情绪情感有所节制,发乎情止乎礼,很恰当,叫作“和”。后来有关《论语》的注释中又说,“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大概是将“和”推而广之,不单指情绪情感,所有事情都以“恰到好处”为“和”。

而我们现代语境中的“和”,则更多指向团结,分担分享,和睦和谐,圆融和气这些都是“和”文化的正面价值,而且中国传统文化并不强求整齐划一,而是提出“和而不同”,证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与多元性,似乎与新时代不经意间又接了轨。

但是,“和”也有反向提醒,一团和气的虚假繁荣,貌合神离的各怀心事,随声附和的有口无心,甚至两头和番的搬弄是非,都是“和”惹出的事端,这些“和”的反向影响说小也小,可以忽略不计,说大也大,因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怎样才能既保持和谐的真诚与恰当,又不致流于祸患呢?

《论语》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解决途径:以礼节之。用达成共识的有事实论证可行的“礼”作为“和”的协调原则,不极端追求大家一起笑哈哈,什么真事也不干;也不藏着掖着,各打各的小算盘。能够把目标原则施行办法摆在桌面上,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有发挥空间,又有约束规范,大概可以做到恰当的“和衷共济”。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这一章说的还是“仁”,虽然冠以“信”“恭”“亲”名号,都在讲人际关系的核心“仁”的表现方式与分寸拿捏。

1、有子“信诺说”:

有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守信也要区别对待,看是否“近于义”,而不是全盘皆信,有言必复。这份敢于在守信上变通的勇气应该来自孔子的的真传。论语·子路篇里孔子就说过:"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说出的事一定可信,说了就一定守信用,一定办到,这是个浅薄固执的小人呀。此处“小人”非当代语境中的“卑鄙小人”,但却是不够大气的拘泥格局。

孔子当然主张人际关系要“讲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只是更强调要清醒地看看讲什么信,值不值得守信。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一个孔子不守信的故事,说孔子经过蒲赶上公叔氏当地作乱就被阻挠了行程弟子公良孺奋命而战,作乱的蒲人怕了,就自己找台阶,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大意是说,你只要不去卫国,我们就放了你。孔子满口答应,并与之盟结果一脱险境就去卫国了子贡就问老师“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这个故事里的孔子有些小狡黠,他根本没想守信于胁迫自己的蒲人,所以子贡一问,马上坦荡作答:被要挟订立的盟约,神都不听(何况是我们呢)!犯上作乱者,当然不合乎道义,因此“言可不复

所以这里的“信”,是不必苛求又要清醒的“信”,需要我们在日常中推敲推敲。

2、有子“恭敬说”:

有子说,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明明前面孔子还以“温良恭俭让”以得人敬重,有子却提出恭敬的态度也可能招致耻辱,远离耻辱的方式只有使“恭敬”近于“礼”,又是一种有限制的交往态度。其实“礼”恰可视为人际关系的分寸感。我们都熟悉一句话,叫作:距离产生美。无数事实证明,这是人际交往的真理,无论多喜欢,多崇拜,多敬仰,都不要太过贴近,密不透风的距离大概会走向反面的耻辱。后来的《论语》中,孔子的弟子子游就感叹道“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事君,交友,都需要一点恭敬之心,但如果太频繁太密集,把彼此的分寸距离挤没了,便是一种侵扰,这种“恭敬”是失礼的,反而容易招致非议和反感。因此,无论对象哪个,上下尊卑,保持适当距离,恭而有礼,才能不卑不亢,继续愉快交往。

总之,无论是守信,还是恭敬,都需要一点节制,而这节制就需要分出等级与秩序,有子的说法又回到了老师的“等差之爱的核心。而他最后提到的姻亲关系在某种亲近交往的前提下也可当作宗族自己人,也是可远可近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与上同理。

(图片来自三联美食配图)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这一章论好学的几个条件:

1、好学的选择:

物质和精神是对立的吗?当然不是,但物质与精神是有层次差别的。食以果腹,居要求安,是生存的自然需求,无可厚非,而好学的君子,因为心有所属,便看淡了物质的需求,不会在口腹之欲居所安稳上煞费苦心,保持一种物质的饥饿感,以精神的饱足来平衡。这种说法放在物质生活越加丰富的今天,似乎有点自讨苦吃的尴尬,但是物质与精神的需求,很少能做到完全对等,更多时候,人们需要面对一道选择题,是要物质的丰足,还是要精神的更上一层楼?选择了物质,就可能汲汲于功利,口不应心,标榜作秀,其实精神的田野已经悄悄贫瘠起来;选择了精神,就少有精力去应对就食谋生的琐碎,自然也就少了丰厚的物质回报。

古人推崇安贫乐道,其实是一种精神的号召,并非生计所迫退而求其次;精神世界的丰满,自古至今,反而总是一些生命个体不悔的追求。君子,作为人群中相对高格的存在,他们逐渐找到一种平衡,即降低物质的求取欲望,归于生活的清减舍离,从而腾出空间去安放自己求无止境的精神。这种选择不是酸葡萄,是生命内在的眷然归欤之情,所以躬耕田园真的去南山种豆的陶先生算得一个精神好学的君子,但拥有蓝田别墅的王维亦官亦隐,身份就含糊。

2、好学的态度:

君子好学的认定条件之二在言行态度: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于事,做事机敏,敏捷,有洞察,马上去做;做事像做事的样子,踏实,肯干,会干,不做样子,不耍票儿。

慎于言,学会沉默,做人群中安静的力量,节制言语,守口如瓶,管住嘴。止语,是佛家修行的高境界,俗话叫闭口禅 据说分为心止和口止。不说却知道,不言却胜于言。君子好学的标志,不必完全止语,但须懂得言语节制。信口开河,容易破绽百出,丢丑;夸夸其谈,容易言不及义,丢人。节制言语,是为了一语千金,什么东西,一旦泛滥就不值钱,所以要学会微言大义,言简意赅。当然,如果其意在交流,在建立情感联系,倒应该学会说废话,才不显得冷漠。

年轻,最容易口无遮拦。我青春期遇到一位好老师,给我许多真诚鼓励和智慧的指点,至今记得我当时向她表达一些苦恼,她没说什么,只是给我写了一封信,抄了一首诗,叫《别声响》:

别声响!要好好地藏起,

自己的感情,还有向往。

任凭着它们在心灵深处,

升起,降落,不断回荡。

你应该默默地看着它们,

就像欣赏夜空中的星光。

———别声响!

……

要学会生活在理智之中,

全宇宙,就是你的心房!

可惜神秘而迷人的思想,

会被那外来的噪声扰攘,

甚至日光也把灵魂驱散。

但你要懂得自然的歌唱!

———别声响!

我当时并不十分懂得老师指点的深意,但一直记得三个字“别声响”,也是许多年后查考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叫丘特契夫,是俄罗斯19世纪极有才华的诗人,与普希金、莱蒙托夫并称为俄罗斯三大诗人,有“抒情的哲学家”的美誉。

近三十年过去,那封信还在。

3、好学的方向:

好学而盲目,就会信马由缰,太容易浪费精力,甚至误入歧途。所以,有个榜样或方向在前面,确认他是对的,是可以让你走向开阔地带的,就可以靠近他,并适当纠错,这样无论经过颠沛,造次,也可有正路可循,无论多久,一般都能到达目的地,这个方向就是“就有道而正焉”。

4、好学的榜样:

孔子门下应该好学君子不少,但其中被孔子反复称赞的,只有一个颜回。颜回是如何成为好学的榜样的呢?以下可作为君子好学章的补充说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懂得沉默,又有探索新知。大智若愚的颜回,是敏于事而慎于言的样板。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知晓正道,心下安定,直道而行,不迁怒于人耍脾气,情绪动荡,也不重复犯错,盲目固执,是“就有道而正焉的榜样。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居无求安食无求饱,而能安然自乐,不做秀,不抱怨,是真的安贫乐道,淡泊君子。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敏于事,应该就是一直在路上,从来也不停留,其进境自有洞天,胡适也说过,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颜回的欢喜颜回自己知道。

(图片来自网络,为吴昌硕七十许画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