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董生活随笔121】一掬清流漾心间————读包利民《掬水》有感

 与时光对坐 2022-08-04 发布于陕西

一掬清流漾心间

                     ——读包利民《掬水》有感

文/董问博

掬一捧水,细观其在手中缓缓荡开,并慢慢从指缝间流走,这是每个人都玩过的游戏,但在包利民先生笔下,却赋予了平常行为更深重的内容——童年和思乡。

儿时,男孩儿戏于河中,捧水飞洒,女孩儿立于岸边,掬水扑面,体现了孩童的天真和无拘无束;河边农田,农人农忙完后在河边洗濯尘土,掬水而饮,换得一份劳作后的充实;小女孩掬水浇灌,感受着泥土的清香和花的芬芳……故乡的事景人情,点点滴滴散落心间,成为温润光阴的碎暖,而那些过往,被“掬水”这一动作连缀成篇。

从作品中,我们读出了那条河、那片黑土地在先生心中的位置。尽管我们不知道河的名字,但是河水能将“祖祖辈辈的人歌人哭尽融其中”,孩童能在河中挥洒童年的岁月,农人劳作休息时掬河水而饮之,眼望黑土,心中怡然。从这些恬淡的文字中,我们读出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对河对黑土地的热爱,也正是这份热爱,让作品中的童年景、思乡情如漫天飞花飘逸心空,而读者,正是采撷那些零落隽永花瓣的惜花人。

先生在夏日走过工地,邂逅一个掬水而饮的建筑工人,痛饮之后,他的眼里闪烁着思乡的温暖。陡然间让人明白,即使身在城市的风尘里,对乡土的眷恋依然不曾凋零。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故乡河,即使没有长河落日的盛景,也没有小桥流水的意境,甚至这条河平凡的没有动听的名字,没有貌美的容颜,但是岁月堆垒下的些许往事,会让这条河沉淀在记忆里,成为内心永恒的悸动。伴着朝霞,伴着星辉,带上烦恼,带上欢笑,在河边释放自己,探求一种属于自己的心灵慰藉。

作品写了物换星移后,故乡河已经遥远,偶尔回乡,也难有当年掬水的心境。是的是的,岁月如河水般东流至海,不再回转;昔日锦瑟华年,早已如雪泥鸿爪般,寂寥无痕。我们都难以抓住时光的脚步,那些岁月枝头摇曳的风景,即使再风姿绰约,转身都已水墨成烟。想到此,不如让自己的心境渐渐平和,并坚信:最美的年华就在路上。当清辉洒落,倚栏杆回首,不要辜负那些日月,不要辜负掬水流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