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开东:万事不揪心

 我的书海601 2022-08-05 发布于广西

我有一个朋友,在中央部委做老干部工作。

老干部工作说不重要也不重要,毕竟老同志都退休了,不在位置上了。说重要也很重要,这要看是谁在做。

老干部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他们一辈子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如果总结起来,会让今天的人少走多少弯路?

我朋友乐在其中,拜访一个一个老干部,倾听他们的人生故事。一篇一篇地写这些老干部,收集老干部最重要的工作心得,也收集他们的养生之道。前者是为国家,为党政,为集体保存智慧,后者是关心老干部,也是为更多后来者的养生。

昨天我看到朋友去看望一个正局级的百岁老人。老人总结的两句话给我极大的震撼。他的百岁人生总结起来就是:“一天不虚度,万事不揪心。”

所谓“一天不虚度”。就是绝不虚掷光阴。一年365天,一百年36500多天,一天24小时,从来不混日子,每天都没闲着,都有值得做的事情,都不虚度,都有收获。

如果每一天都不虚度,那么,一辈子就没虚度,人生就没虚度。但这要从每一天开始,也从每一天落实。

保尔柯察金有一句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就不止是一天不虚度,每一天以至一生都要有意义有价值地度过。

年轻的时候,我努力备课上课,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考试,每一天都忙忙碌碌,感觉也没虚度。我的价值都在学生的身上,或者说,老师的价值都应该在学生身上。

但任何事都禁不起考量。如果追问,我们的忙忙碌碌到底有多少落在学生身上?我们所教的东西到底对学生生命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我们的付出有多少真正是立德树人的核心内容?这样一想,就有点信心不足。

另一个惶恐的是,不管我们怎么付出,怎么奉献,毕竟都是在输出,我们自身在不断地消耗,精神、体力和知识都在消耗,我们的吸纳在哪里?如果一项工作只是不断地消耗,给自身没有带来任何成长,这是不是另一种虚度?

一天不虚度的核心是充实感,那段时间我更多产生的是虚无和迷茫。为了消除永劫的消耗,我开始了对自己的魔鬼训练。

我每天早起学习,我和科比一样看到四点钟的天空。我必须不断生长,不断地开花。每一天的太阳是新的,每一天的我也必须是新的。唯有如此,我才能说:今天不虚度。但也仅仅是今天没有虚度而已。所有时间中最重要的是今天。抓住了每一个今天,那么过去就是美好的,未来就是有希望的。

所谓“万事不揪心”,就是心态平和淡定,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想得开。

不去想谁对谁错,不去争谁大谁小,不去关心谁好谁坏。别人对我好,我感念知遇之恩;别人对我不好,我觉得也很正常。我们不是人民币,怎么可能每个人都喜欢呢?况且也不是任何人我自己都是喜欢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些都能理解。

永远不存非分之想,永远不存必得之物,知足常乐,知止长安。不把自己的作用夸大,不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自我损耗,集中精气神做有价值的事。先做了再说,结果不去多想。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甚好。

万事不揪心,看似有点道家思想。不揪心似乎不在意结果。但事实上不揪心,不等于不在意结果。如果不在意,那就不会尽心尽力,不会全力以赴,也不会殚精竭虑,那就很难做到“一天不虚度”。不虚度的每一天,事实上都被做事和做事的充实感,以及做事后的成就感填充。

事实上万事还是会在意的,只是这种在意不会产生揪心之感。因为事实已经产生,揪心无益。更重要的是,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找到问题所在,冷静地不慌不忙地寻找对策,争取下一次圆满解决。下一次不圆满,那就下下一次,相信总归有坚决的时候,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曾经也有揪心的时候,比如在评职称的时候,做材料辛苦,材料送出之后,既盼望很快出结果,又害怕面对结果。一旦折戟沉沙,难免就会心痛。对不起自己的奋斗,也对不起自己的等待。这个揪心是无法回避的。

后来我的自我排解是,一是如果感觉到不公平,那就只能认命,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的公平与别人的公平不一样。二是我是谁啊,我把什么都做到最好,我不着急,等所有关系户都评了之后,我一定也会评到的,无非早一天晚一天,我不在乎。这样就不揪心了。

有一年评选一个什么项目,在无领导的小组讨论中,我感觉自己发挥非常不错,被小组大家高度认同,最后还被大家一致推选为组长做汇报。但最后结果出来,我名落深山,其他人大多都上了。这一次我不仅是揪心了,而是感到深深的耻辱。其实我对这个评选并不在意。但这个结果让我无法接受。

后来我慢慢和自己和解了。我确实觉得我有独到的想法,处处表现得与众不同,很可能是我的骄傲害了我,我自视甚高,开口闭口就是课程,就是如何创新。我的确是这样做的,但在那些老教授的眼里,他们并不太相信。不相信我三个月就带着孩子完成了高考复习,也不相信我一年写两本书,更不相信我拒绝在核心期刊开专栏,但这就是我啊。

为了让自己不揪心,那以后我退出了一切评选。凡是自己不能左右的事情,我一律不参加。我只做自己能左右的事,我付出时间,汗水和智慧,经历挣扎、绝望和反思,最终我会获得想要的结果。

因为每一个失败都是成功的预演。更重要的是,这一切我自己能做主。如果时间不够,我付出时间。如果汗水不够,我再付出汗水。我会一步步靠近胜利的那一天,胜利会水到渠成。那以后我从来不曾揪心过。

过去我还说过一个案例。《三傻》有一句名言:“你的朋友不及格,你感觉很糟;你的朋友考第一,你感觉更糟。”

我认识一位老师,某个活动我们住在一起,关系非常好。回校后,我在校长面前大力推荐他,想要引入他。后来他发展非常好,我感觉自己有点酸溜溜的,或者说有点嫉妒。我在“很糟”和“更糟”之间徘徊。这时候的感受就是揪心,他的一点一滴都会被我放大,对他的一切风吹草动我都异常关心。

后来我觉得这很不对,为了走出这个揪心,我必须摒弃自己的小我,不忘初心,敞开心扉去接纳他,花费更大力气去帮助他。这样他的成功就变成了我的成功,我为他欢呼,为他铺好红地毯,我愿意做一个在路边为他鼓掌的人。后来我们的关系一直非常好,我们都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这是两句话的理解,“一天不虚度,万事不揪心。”

还有两句,来源于程老师的一个闺蜜。这个女孩漂亮得无与伦比。家里是开大公司的,她在自家公司里做财务总管,后来下嫁给了我们的一个朋友。

我们最喜欢去她家玩,她家里一尘不染。她说话轻言轻语,笑意盈盈,举止得体。她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她穿的很多衣服,都新潮得不得了,是我们那个小城里极少见的。程老师后来和她成了好朋友,有说不完的话。

后来不幸她家公司破产了,她一下失业了,很多人甚至闯到她家来要账。她还是笑盈盈地听着大家愤怒地声讨,给大家端茶倒水。其实这是她父母的事,与她并无关系。

再后来,她学会了在学校门前卖油炸薯条,或者是做鸡蛋煎饼。她穿着得体,戴着一顶太阳帽,仍然是微笑着面对每个人,不卑不亢。她的生意非常好,她的摊点,成了我们校园里的一道风景。

刚开始的时候,她炸薯条,油溅到了脸上,烫伤了,起了泡。她就戴了一种类似于口罩的东西,遮住了脸。我们都很心疼她,也很敬重她。我一直记得她,记得程老师的这个朋友,每每想起她都有受到鼓励。

程老师对她的评价也有两句话:“富贵不张扬,贫穷不落魄。”

图片

如果把这四句话放在一起,可能就是一个完美的人生。

富贵不张扬,贫穷不落魄。

一天不虚度,万事不揪心。

人间值得,我们都要努力即便活不到百岁,又有什么关系呢?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