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奠基长庆光辉史 筑梦前行再出发

 昵称68664967 2022-08-05 发布于甘肃

10月25日,陕北榆林气温骤降。位于毛乌素沙漠腹地的长庆油田第二采气厂榆十二中心站,员工们正加紧为冬供备战。“长庆开发建设50周年,我们感到特别骄傲。”站长陈思杨说,“今年冬供就要开始了,我们作为采气人,必须铆足干劲。”

半个世纪以来,长庆油田从年不足百万吨的小油田建设成为油气年产量当量逾5000万吨的国内第一大油气田,担起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能源动力的重任。这背后是几代长庆人的坚守付出、埋头苦干,是一批批科技工作者怀揣理想、扎根盆地、锐意进取,是各地方政府和人民给予鼎力支持,和油田休戚与共。

继承优良传统

“磨刀石”上再立新功

“干打垒呀干打垒,一座座土房是长庆的里程碑……”10月22日晚,在长庆油田开发建设50周年主题文艺晚会现场,舞台上红旗招展、机器轰鸣,雄壮的交响乐与合唱把每个人带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不少观众感动落泪。

长庆油田的发展史就是攻坚克难、拼搏进取的创业史。“石油会战时期,队伍要往油田调遣,但是没有汽车,就让人们拉着架子车,7个人一辆,后面拉着所有人的行李。从咸阳上陇东,走了整整一周,住的都是干打垒和帐篷,很不容易。”长庆老石油人田群生回忆道。

回望历史,不忘初心,优良传统要继承,更要发扬光大。年逾古稀的陈国法是原长庆石油勘探局副局长。2001年退休后,他一直关注着油田的发展。“我们搞油的时候,压裂劲不够,把一辆500型压裂车大轴压断了都压不开。现在技术进步了,把深处层系全压开了。”他感叹道。

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技术专家张文正与“磨刀石”较劲近40年。他说:“三块石头支口锅,三顶帐篷搭个窝,长庆人在苦干实干中开创了伟业。作为亲历者和见证者,我们要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解放'磨刀石’,为祖国奉献更多油气。”

采油二厂岭南作业区杨静雯是今年新入职的员工,也是一名95后硕士毕业生。她激动地说:“作为一名,我从小就听父亲讲上陇东、住草棚的创业故事,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够传承石油精神,为石油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智慧与力量。”

新华社甘肃分社记者梁军常年跟踪报道长庆油田的开发建设。他表示,艰苦创业的岁月是一段宝贵的财富。在当前疫情持续蔓延及低油价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在这里坚守初心,汲取更多动力,为我国能源安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牢记初心使命

油气报国矢志不渝

在总结50年发展历程中,行业专家纷纷表示,半个世纪以来,长庆油田生产建设披荆斩棘、厚积薄发,不断实现新跨越,成为国内最大油气生产基地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主力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之钧说:“50年奋力拼搏,长庆油田硬是在'磨刀石’上建起了国内最大的油气田,不仅收获了逾5000万吨年产量当量,效益也非常好,真正做到了'四有’——有资源、有储量、有产量、有效益。”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副总经理何海清表示:“近10年来,长庆油田是中国石油油气储量和产量增长的压舱石和重要支柱,为中国石油油气储量的高增长、原油产量稳中有升和天然气产量的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为国贡献油气产量同时,长庆油田树立了传统油气田转型升级的成功范例。

通信处处长陈国庆在上世纪90年代参加工作,见证了长庆油田从传统工业生产到数字化、智能化油气田的转型升级,员工生产生活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说:“见证并参与了长庆油田的数字化智能化,感到很自豪。”

“技术进步支撑了长庆油田发展壮大。长庆人凭着滴水穿石的韧劲,走过了一条从'引进吸收、消化集成’到'持续攻关、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攻克了世界级难题,形成了低渗透油气田压裂技术的领先优势。”油气工艺研究院院长张矿生说,“我们还要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社会各界代表也点赞长庆油田在发展中坚持共建共享,创建了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参观长庆油田会战旧址中,甘肃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肖福林表示:“长庆油田的变大变强,对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打造了企地融合的典范。”在参观H60大平台上,工人日报驻甘肃记者站站长康劲感触颇深:“现在长庆非常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了数百个绿色井场。”

坚定信心干劲足

筑梦前行再出发

“光荣属于过去,奋斗成就未来。站在下一个50年的崭新起点,长庆油田大就要有大的样子,承担大的责任、展现大的担当、做出大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的能源支撑!”10月20日,在庆祝大会现场,长庆油田总经理、党委书记付锁堂激情澎湃地说道。

抚今追昔,长庆油田广大干部员工信心百倍,纷纷表示要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力量,为建设百年油田做出自己的贡献。

“50年的发展积淀,意味着长庆油田根基更加稳固,前景更加光明。在油田二次加快发展战略目标引领下,我们全体干部员工的信心更加充足,斗志更加昂扬。”长庆油田劳模代表刘玲玲说。从坚守一线的“采油花”,再到如今油站书记,刘玲玲用不到一年带出了一个数字化管理示范站,打造了油田数字化发展的新名片,是长庆人新时代精气神的集中体现。

责任在肩,使命在心。长庆第十采油厂井下作业大队修井高级技师杨义兴说:“我将继续把根深深扎在基层一线,把修井做专、做精、做透,做到极致,做到一种境界,将更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为长庆油田二次加快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针对下一步长庆油田如何保持上产稳产,来自业界的院士专家积极建言献策。

创新仍然是长庆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词。“要实现长庆油田上产稳产宏伟目标,关键要靠技术、靠创新。必须聚焦战略需求,强化集中攻关,突破技术瓶颈,提升科研能力,努力形成世界一流的低渗透勘探开发技术体系,牢牢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长庆油田常务副总经理李忠兴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士义表示,对于长庆这样低渗、特低渗油气田来说,提高采收率最有效、最现实的方法就是气驱采油,要勇于突破原有注水的传统。建议油田将气驱作为接替的经济技术列入油田“十四五”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攻关。

专家们一致看好长庆油田非常规资源开发的潜力和前景。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智说:“长庆油田的发展是创造奇迹的过程。中国的页岩革命一旦出现,我相信,鄂尔多斯盆地将成为主力。”西安石油大学校长李天太说:“长庆油田在致密油气领域潜力巨大。建议油田下一步加大对于泥页岩前期评价、预测和开发技术的攻关力度,早日获得规模性的发现和规模性的开发。”

来源:中国石油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