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程笔记 |《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第二讲

 Flowers11 2022-08-06 发布于河南

Image

慢性胃炎在中国发病率很高,不论是病理医生还是内镜医生,都有必要对慢性胃炎建立一定的了解。

目前,临床上慢性胃炎的分类比较混乱,有时内镜医生也无法明确说出自己所用的分类系统(悉尼分类/木村·竹本分类/京都胃炎分类/中国分类/……)。

同时,病理报告中往往没有很好地体现病因分类(炎症/活动/萎缩肠化情况等),从而导致病理报告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有限。

本节课程中,张黎主任将为我们梳理慢性胃炎在临床、病理上的诊断标准,讲解几种慢性胃炎典型病因的诊断要点,并对一些常见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如:

如果临床和病理诊断结果相矛盾,病人是不是萎缩性胃炎听谁的?

萎缩程度重要还是萎缩范围重要?

哪些胃炎是胃癌的高危风险人群

点击图片回看第二讲课程

c.cn/mmbiz_jpg/8iaTkX6BYaTdibeJia7sssPo09jGz5ibXcozA4AH5yr6k72pZVgHQCCkpaibx8hFFLjuBxgw5FUczypsnSwwbjuDg0g/0?wx_fmt=jpeg' tab='outerlink' data-linktype='1'>Image

如果提示需要输入密码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问卷

提交问卷后会跳出密码

↓↓↓

只需要输入一次密码

即可收看专栏所有课程

Lecture 2

第二讲

慢性胃炎的病理诊断

课程提纲

第一部分 临床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

1

木村·竹本分类

  • 分级方式

  • 胃癌风险评级

  • 内镜活检取材

2

京都胃炎分类

  • 主要特点

  • HP感染与否内镜下的表现与判断

  • 胃癌风险评级

第二部分 病理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

1

急性胃炎的诊断

2

慢性胃炎的诊断

  • HP的判断

  • 慢性炎症的判断

  • 活动性的判断

  • 萎缩分类

  • 肠上皮化生

第三部分 HE形态对HP感染状态的诊断提示

  • HP感染的背景提示

  • HP感染胃体黏膜的病变特点

  • HP未感染/HP阴性胃黏膜特点

  • HP感染过的胃黏膜特点

第四部分 A型胃炎的病理诊断提示

  • A型胃炎的内镜特点

  • A型胃炎的简要病理特点

第五部分 其他病因胃炎的诊断提示

  • 化学型/反应型的胃黏膜特点

  • Rusell小体性胃炎

  • 化疗药物引起胃损伤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 淋巴细胞性胃肠炎

  • 其他特殊类型的胃炎

第一部分

临床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

两种内镜医师比较推荐的分类:

木村·竹本分类&京都胃炎分类

一、木村·竹本分类

分级方式

Image

C1:局限在胃窦的萎缩,没有越过胃角;

C2:萎缩蔓延到胃角;

C3:萎缩沿胃小弯接近贲门;

O1:开放式萎缩,到达并围绕贲门;

O2:除胃小弯外,前后壁也出现萎缩;

O3:接近全胃萎缩。

胃癌风险评级

胃癌的发生频度随萎缩的进展而增高。

C0-C1:胃癌的频度几乎为0;

C2-C3:胃癌的频度约为2.2%;

O1-O2:胃癌的频度约为4.4%;

O3-Op:胃癌的频度约为10.3%(Op指全胃萎缩)。

因此,萎缩的范围非常重要,随着萎缩范围的扩大,萎缩的风险越来越高。

内镜活检取材

可见,如果仅诊断胃窦的萎缩,临床意义非常有限;而病理科收到的标本都是胃窦标本,因此在临床上内镜活检取材应尽量取到胃体。

Image

取材时应注意,胃体交界处的中间移行带(兼具胃底腺与幽门腺)为胃癌高发区:

Image

“F线”附近区域的病灶要格外小心:

Image

F线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萎缩的进展,F线会不断向基底层黏膜移动:

Image

二、京都胃炎分类

主要特点

  • 可以对内镜下的表现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分析;

  • 包含对各型胃炎及其程度的描述;

  • 尤其对HP感染内镜下的表现与判断有详细的描述(如何诊断现症感染、未感染、除菌后状态)

  • 对胃癌的风险评级进行了全面的描述

HP感染与否内镜下的表现与判断

(下图系列课件来自常州壹心内镜刘国伟医生)↓

描述HP感染情况的20条征象:

Image

各部位HP感染在内镜下的表现与判断:

Image

HP阳性/阴性/除菌后 在内镜下的表现总结:

Image

胃癌风险评级

萎缩范围判断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内镜特点

  • 萎缩(A1-2):

C0-C1:0分;C2-C3:1分;O1-O3:2分

  • 肠上皮化生(IM1-2):

胃窦1,胃体2

  • 皱襞肿大(H0-1)

  • 鸡皮样(N0-1)

  • 弥漫发红(DR0-2)

第二部分

病理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

1991年提出了一种胃炎的组织学综合报告系统,即“悉尼系统”,并在Baylor进行了修订,对胃黏膜活检提出了以下评价建议:

  • 胃窦胃体分别评估;

  • 胃炎分类:急性、慢性、特殊类型胃炎;

  • HP、慢性炎症、中性粒细胞、萎缩、肠化进行分级:5项内容+4个分级(-~+++);

  • 提出总的结论,指出病因(如已知)、分布、形态学改变

Image

一、急性胃炎的诊断

急性胃炎在内镜下特点明显:广泛的浅表溃疡、出血及血痂;病理特点:炎症细胞往往不多,表皮损伤脱落明显、间质出血。

典型病例

(图片来源于网络)

Image

活检样本在镜下可见广泛的腺体脱落游离、大量炎性渗出物,腺体结构复杂、不规则,在两次诊断中均被误诊为腺癌。

Image

该病例经治疗后恢复良好,最后证实为急性胃黏膜病变:

Image

急性胃黏膜病变中会出现大量游离脱落、结构复杂的腺体,但不可以此作为诊断腺癌的依据。该类病变中腺体仍保持正常结构,内镜下表现为广泛的浅表溃疡,黏膜表面有大面积损伤,需要内镜-病理结合诊断

Image

二、慢性胃炎的诊断

国内关于慢性胃炎比较新的指南:《慢性胃炎及上皮性肿瘤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共识》(2017)

Image

从慢性炎症、活动性、萎缩、肠化、异型增生、H.P.六个维度判断:

Image

HP的判断

HP感染程度分级:

Image

HP感染的诊断重点在于判断“有没有感染”(0/+)。

需注意:肠化生黏膜表面通常无HP定值,宜在非肠化处寻找。

一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HP感染:背景空白,直接在小凹区域寻找是否有黄色杆状细胞,判断是否HP阳性:

Image

慢性炎症的判断

判断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情况,根据黏膜层慢性炎性细胞的密集程度和浸润深度分级,二者不一致时以前者为主:

Image

个人经验:首先判断炎症是否与HP感染有关,考虑HP感染情况下多用++及以上;HP无关者多用+。

活动性的判断(中性粒细胞浸润)

Image

不用太纠结具体几个+,注意不要把嗜酸性粒细胞当成中性粒细胞。

Image

萎缩分类

化生性萎缩:胃粘膜固有腺被肠上皮化生腺体和假幽门腺化生腺体替代

  • 胃窦:被肠上皮化生替代

  • 胃底胃体:被肠上皮化生和幽门腺化生替代(容易被病理医生忽略)

非化生性萎缩:胃黏膜固有层腺体数目减少,取代成分为纤维组织或纤维辑性组织或炎性细胞(主要是慢性胃炎性细胞)

Image

关于萎缩的注意事项:

个人建议,胃窦活检的标本标准从严,胃小凹肠化不报萎缩;胃体、胃角活检出现肠化,说明肯定有胃体、胃角的萎缩,因此见到肠化就报,标准从松

由此可见,活检位置非常重要,临床医生一定要认真填写。

对于胃体标本,一定要注意胃底腺有没有减少(主细胞、壁细胞是否存在)

Image

有些萎缩没有肠化现象,表现为固有腺的减少和粘膜肌的增生:

Image

对于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取材部位非常重要,需要病理医生和临床医生相配合。举两例:

例1

Image

如果取自胃窦,则诊断为非萎缩性胃炎;

如果取自胃体,没有胃底腺而只有幽门腺和小凹上皮,应诊断为胃体重度萎缩性胃炎。

例2

Image

如果取自胃体,没有胃底腺、壁细胞、主细胞,诊断为重度萎缩性胃炎;

如果取自胃窦,则可以不诊断为萎缩性胃炎。

理诊断时如需自行判断取材部位,可以借助免疫组化标记:

胃窦gastrin+;胃体gastrin-

肠上皮化生

肠上皮化生的分级:

Image

第三部分

HE形态对HP感染状态的诊断提示

指南要求慢性胃炎尽量给出病因诊断,因HP与胃癌关系密切,建议临床常规HP检测;如果没有HP检测报告,要谨慎给出HP判断,但对于HP的感染状态应当心中有数

HP感染的背景提示

一般来说HP的判断不用特意在400倍镜下找菌体,背景多数能给出提示:

  • 炎症背景明显(++以上),胃体黏膜有时炎症可能很轻(+);

  • 活动性是Hp感染现症感染的重要特征(特异性非常高);

  • 淋巴滤泡多提示HP感染时间较长,不能判断现症感染;

  • 小凹上皮往往呈虫蚀样改变:

Image

正常小凹非常平整,而HP感染的小凹边缘高低不平。

典型HP感染病例:

Image

炎症背景明显,有淋巴滤泡,基本可以诊断为HP感染,不用特意找菌体。

HP感染胃体黏膜的病变特点

因为有强大的胃酸分泌,炎症难以向下侵入,胃体炎症往往不如胃窦严重,比较浅表  ,有时可以有很轻微的炎症(+)

Image

典型的HP感染病例

Image
Image

HP未感染/HP阴性胃黏膜特点

  • 无萎缩

  • 无炎症细胞(中性、单核、淋巴滤泡)

  • 无肠化

典型的HP-病例

Image
Image

HP-其他征象:胃底腺息肉、胃底多发扁平息肉状隆起(春间·川口病)

Image

胃底体多发灰白扁平隆起;

Image

小凹明显增生,病理诊断中容易忽略。

Image

春间·川口病息肉与胃底腺息肉表现不同:

Image

春间·川口病息肉表现为多发、扁平息肉,内镜下表现为小凹的不正常增生;

胃底腺息肉在内镜下呈真正隆起。

二者都提示HP-。

HP感染过的胃黏膜特点

(现在可能阴性,需结合临床病史)

  • 常看到萎缩、肠化

  • 黄色瘤

  • 多伴有轻-中度炎症:

背景炎症细胞减少(较现症感染),无中性粒细胞,非活动性胃炎,能看到淋巴滤泡/小结

  • 其他特征:

小凹增宽

乳头样结构

肠化的小凹上皮嗜酸性变

腺腔锯齿状改变

肠化细胞微泡状

Image

除菌后可能出现乳头状结构,注意不要误诊为异型增生:

Image

大多数慢性胃炎都与HP感染相关,也是萎缩、肠化、胃癌发生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识别胃黏膜的HP感染状态至关重要!

病例1

Image

临床诊断为息肉,有很多白色附着;

镜下可见不正常的黏膜:

Image

富含粘液和条索样细胞:

Image
Image

免疫组化标记如下:

Image

最终诊断为神经内分泌肿瘤NET,G1

胃的NET与其他部位不同,仅仅诊断NE,G1/G2远远不够,有以下四种分类:

Image

1型NET(Type I)是最常见的胃部NET类型,也有A型胃炎密切相关,因此如诊断1型NET,需要怀疑A型胃炎;B型胃炎指HP相关胃炎。

Image

该病例胃底腺、主细胞、壁细胞缺失;同时有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增生;CgA显示小坛状阳性,具有萎缩性胃炎的背景:

Image

结合内镜:胃体萎缩严重,有大的粘液附着

Image

诊断为A型胃炎

第四部分

A型胃炎的病理诊断提示

A型胃炎的内镜特点

  • 逆萎缩:胃体高度萎缩,胃窦无萎缩或轻度萎缩

  • 粘液增多,粘稠冲不掉

  • 胃体粘膜皱襞消失,光滑,胃体增生性息肉、NET

  • 幽门轮环

  • 易伴发其他肿瘤

Image
Image
Image

A型胃炎的简要病理特点

  • 逆萎缩

  • 胃体:高度萎缩,主细胞和壁细胞明显消失,幽门腺化生、肠上皮化生、胰腺腺泡化生,神经内分泌细胞增加;

  • 胃窦:基本正常,可无肠化、萎缩或轻度。

诊断1型NET,往往要怀疑A型胃炎

年轻人的胃体萎缩要高度警惕!

可以与HP感染同时共存,诊断难度增加,应结合血清学抗体、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

典型病例

Image

胃窦光滑,胃体有小的息肉样隆起。免疫组化如下:

Image

胃底腺消失,小凹增生,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几乎没有壁细胞、主细胞。

第五部分

其他病因胃炎的诊断提示

化学型/反应性的胃黏膜特点

化学型/反应性胃炎以往称为反流性胃炎,多见于GERD、胆汁反流和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等其他药物的患者。

有以下特点:

  • 背景炎症很轻,非甾体类消炎药引起的溃疡中可有中性粒细胞;

  • 小凹上皮增生,可能锯齿状,细胞内粘液减少;

  • 平滑肌束增生;

  • 血管扩张,固有层水肿

Image

部分药物可引起空泡状改变,容易误诊为原为印戒:

Image

Rusell小体性胃炎

Image
Image

Rusell小体有核偏位现象,胞浆很红,容易误诊为印戒细胞:

Image

化疗药物引起胃损伤

Image
Image

有很多形似核分裂象的碎片,注意不要过诊断。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Image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不能直接下诊断,但病理应该提示临床。

Image

深层(粘膜肌附近)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非常有意义,应进行高倍镜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淋巴细胞性胃炎

Image

在上皮中有很多淋巴细胞,容易被病理医生忽略:

Image

“淋巴细胞性胃炎”是一种描述性诊断,而不是一个诊断名称,描述的是一种组织损伤形式,多与乳糜泻、HP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对临床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其他特殊类型的胃炎

  • 胶原性胃炎

  • 肉芽肿性胃炎

  • EBV相关性胃炎

  • 梅毒性胃炎

  • 肥厚性胃炎

  • ……

►►►

小结(个人观点)

  胃镜活检95%以上都是炎症,对胃炎的精准诊断能提高临床和病人的信任度;

  非肿瘤的诊断一直是国内临床和病理的弱项;

  病理报告的内容虽然对病因的诊断没有很好的体现,但尽量做到心中有数,体现病理医生的价值;

  萎缩的范围与胃癌的风险关系密切,胃窦活检对萎缩病人的风险管理作用有限;

  判断一个病人萎缩与否,一个合格、优秀的内镜医生至关重要,病理起辅助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