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子旸:中餐还能坚持多久?

 新用户12603780 2022-08-07 发布于广西

17396

图片

图片

近日,一家好出风头的企业进军预制菜市场,引发公众对预制菜的关注和争议。事实上,预制菜、料理包市场的规模已经很大。现在,很多餐馆、饭店,尤其是那些主打外卖的餐馆,基本上都不再现场炒菜,转而使用预制菜、料理包了。

预制菜、料理包,指的是在工厂中大批量生产出菜品,然后冷冻包装。就餐时,加热或者简单加工就可以吃了。

预制菜、料理包有很多优点:大工厂生产,卫生、食品安全有保障。口味稳定一致,营养搭配合理。最重要的优点当然就是成本低。如果没有预制菜、料理包,很多餐馆实际上不可能在短暂的就餐时间里炒出那么多菜来。大家吃到的外卖,会贵很多。

当然,预制菜、料理包也有明显的缺点。虽然口味很一致,但毕竟不如刚出锅的炒菜好吃。而最重要的缺点,就是品种少。预制菜、料理包,吃来吃去,就是那几种。原因很简单,工厂流水线大规模生产,就意味着品种少、产量大。只有这样,才有高效率低成本。

可是,这个缺点,对中餐来说,却非常严重甚至致命。

图片

中餐西餐哪个更好,各人意见不一致,但中餐品种远比西餐丰富,这是公认的事实。中餐饭馆,即使是很小的夫妻店小餐馆,菜单上往往也有二三十种菜。而西餐饭馆,即使是高级餐厅,菜品往往只有很少几种。西餐或许有别的方面的优势,但说到丰富性,肯定远远不如中餐。

我们中国人好像很难容忍食品的单调。过去,即使是顿顿吃咸菜的穷人,也要变着花样,把咸菜今天切成丝,明天切成片地来回变化。几乎没有中国人能连着一个星期或一个月吃同一种饭——反正我没见到过。而一个月只吃土豆的俄国人、天天中午吃三明治的美国人,大有人在。

老夫子的那句话被后世中国人坚定不移地奉行: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因此,中餐的核心特征就是操作精细、追求口味、品种多样。

而预制菜、料理包等等,改变的正是中餐这些核心特征。它们的大流行,正在把真正意义上的中餐赶出市场。大潮冲击之下,中餐还能坚持多久?

现在,在成本和效率的压力之下,很多制作起来费时费力的中餐菜品,已经从餐馆中消失了。今后,随着越来越多的餐馆使用预制菜、料理包,市面上餐馆的菜品将集中在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红烧肉、肉末茄子、西红柿炒鸡蛋等有限的几种。大家也不必再挑选饭店、餐馆了,反正都是那几条流水线上出来的。

图片


从根本上来说,威胁中餐的,不仅是工厂流水线出来的预制菜和料理包,而是工业化本身。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需要两大条件,一是生活节奏比较慢,二是人力成本比较低。生活节奏慢,才能在吃上花更多时间。人力成本低,才会有人愿意花很多时间去做饭炒菜,或者,消费者才能承受得起有人长时间去做菜。

随着工业化的实现,这两个条件在消失中。在工业社会,人们的时间是按小时甚至分钟计算的,所以快餐才大行其道。在做饭、吃饭上花费很多时间,这很奢侈。

工业化提高了全民的收入,也就提高了人力成本。饭店、餐馆之所以越来越多使用预制菜、料理包,大厨工资太高是重要原因之一。一个大厨花几个小时做道菜,即使不算原料,那菜也必然很贵。至于那种要准备几天才能做出来的菜,只有传说中才有了。

有中国人嘲笑外国人吃得太简单。事实上,大多数外国人即使觉得中餐好吃,他们也不愿意像中国人那样在吃上花那么多精力和时间。这就是工业化社会特有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中国现在也实现了工业化。不愿意在吃上花费时间精力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火锅、麻辣烫等“中式快餐”的大流行,就是这种大转变的表现。传统中餐的“群众基础”正在瓦解。

并非偶然的是,英美这两个工业化原发国家,都以餐饮单调、不讲究口味著称。而美式快餐风行全世界,看来已经说明,品种单调、不讲究口味、效率第一的餐饮是工业社会的必然趋势。中国多半也跳不出这个如来佛的手掌心。

不过,不要以为工业社会的餐饮很差。正好相反,工业社会的餐饮,或许不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因为强大的生产能力、充足的财富和研发能力,工业社会的餐饮营养充分,且搭配合理,比如汉堡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乳制品、蔬菜,很齐全。或许口味不那么好,但营养毫无问题。

低成本、高效率、达到目的。这不正是工业的特点么。既然成了工业社会,餐饮必然也是这种“工业风”。

珍惜现在还能吃到当场热炒菜的机会吧。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那是只有少数人才负担得起的高消费。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中餐,在工业化大潮的冲击之下,前景可不乐观哦。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