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践行“延迟满足感”?

 绿豆侠 2022-08-08 发布于广西

提到“延迟满足感”,很多人都记得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一群小孩子在房间里,实验人员告诉他们有两个选择:

  • 马上吃一份棉花糖
  • 忍住不马上吃,等待15分钟,可以得到两份棉花糖

结果600多名幼儿园的小孩子,只有30%的孩子坚持了15分钟。后续跟踪研究发现,能为偏爱的奖励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如更好的学习成绩、教育成就、身体质量指数,以及其他指标。这种为了偏爱的奖励坚持长时间的忍耐,就是“延迟满足感”。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最终答案,按理说我们会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结果,但显然我们依然逃不掉30%的比例,现实生活中,照样存在百分之七八十的人不会践行“延迟满足感”。

为什么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我们面对的诱惑或想要的结果,显然不像“棉花糖”如此简单,更不像“棉花糖”是一个确定的结果。当人面对不确定的结果,往往会犹豫、退缩,不敢全力以赴地付出。

一个高中生,现在过暑假了,你说他是每天尽情玩耍还是用功复习呢?这时候你谆谆善诱:“小伙子,你要延迟满足感呀。”高中生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你:“难道你确保我延迟满足感,现在每天用功复习,到时候高考就一定取得理想的成绩吗?”你保证不了。你心心念念想要的满足,即使你延迟了,还不一定得到。

正是这种担心自己的“延迟”,最终也无法获得最终的“满足”,让我们不敢放手一博。如果有人告诉你,只要你延迟了,现在努力,将来必有所成,我相信很多人有更大的动力去拖延现在的享受,真正做到“延迟满足感”。

我不得不打破你的幻想,没有人可以给你那样的保证,努力了,方法也对了,最终你能不能得到“满足”,谁也不知道,我能告诉你的是,努力的程度、方法的正确度等因素,可以大大地提高你最终得到“满足”的概率。拿一个时髦的逻辑来说,你延迟满足了还有可能得到满足,相反你肯定只得到“不满足”。

第二,你在面对选择(即要不要延迟满足感?)时,所谓的“满足”对你是非常抽象的,它像“棉花糖”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结果。还是拿前面高中生的例子来说,高考取得一个好成绩,自己就会满足吗?我看未必。

每个人对于“满足”,都有自己的标准,正如老话所说“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如果你在面对选择的时候,对于自己真正想要的满足,都不清不楚,那么它就无法对你产生足够的动力,让你舍弃当下的诱惑与快乐,空盼一个不知道在哪,非常虚幻的“满足”。

那么我们该如何践行“延迟满足感”呢?我们只需要对症下药即可。

第一,认知到得到“满足”是一个概率事件,但是我们有足够多的方法能够提高得到“满足”的概率,例如舍弃当下的诱惑与快乐,更加用功努力;寻找正确的做事方法,不断试错修正等等。只要你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将帮助你更容易得到“满足”的话,你会产生足够的动力去“延迟”,就像那些小孩子一样,他们知道自己只需要等待15分钟,必然得到两份棉花糖,那当然等一下更划算了。

第二,当你面对选择时,想清楚你的“满足”到底是什么,它真的是你内心想要的“满足”吗?像现在很多人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年入百万,但是即使是这种诱惑人的目标,也没有办法让很多人舍弃当下的诱惑与快乐,转而花时间去做能提高收入的事,那么自然这个目标,或许并不是你真正的“满足”。

真正的“满足”,它就像一个超强能量体,能够不断释放燃料,让你充满了斗志与激情,忽略当下的琐碎与诱惑,认真踏实地做好那些长期有价值的事情,那些能够真正带给自己满足的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