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敏(江西中医学院2001级研究生南昌330006) ★指导:耿耘(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 摘要:从扶助正气常用四君、滋阴养血善用四物、舞证治痰活用二陈、苦寒降火慎用温燥、调和气机解除郁滞、用药精炼喜用单 方六个方面简要分析了朱丹溪的用药配伍特点,简速了他的学术思想。 关键词:来开溪:杂病:中药配伍;特点 中围分类号: R 289.1文献标识码: A 朱丹溪作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在中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代表作有《局方发挥》、《格致余论》、《金匮钩玄》。他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在治疗上主张顾护阴液,慎用温燥之剂。同时,对气、血、痰、火、郁等致病的机制及治疗亦有独到见解,对后世医家治疗杂病有很大的启发。其用药组方主要配伍特点如下。 1扶助正气,常用四君 朱丹溪继承了《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观点,并受李东垣脾胃学说的影响,重视扶助人体正气。他在《格致余论》中云:“夫邪所客必因正气之虚,然后邪得而客之,苟正气实,邪无自人之理。“提 倡“攻击直详审,正气须保护。"反对滥用攻击之法。 临证广泛应用四君子汤加减,补益脾胃,扶助正气。《金匮钩玄)中,治疗中风属气虚者,用四君子汤加竹沥、姜汁;治接,属气虚者,四君子汤加苍术、黄柏、黄芩之类。对于邪实正虚的病例,主张先扶正后攻邪。如治疗一滞下病人,先用人参、白术、陈皮、芍药等补剂,待胃气和,予承气汤而安。同时配合饮食调养。 2滋阴养血,善用四物 朱丹溪在《金匮钩玄.血虚阴难成易亏论》中云: “血者,神气也。持之则存,失之则亡,是知血盛则形盛,血弱则形衰。”“阳盛则阴必衰,又何言阳旺而生阴血也………治血必血属之药,欲求血药,其四物之谓 江西中医药2003年3月第3期总34卷第243期和胃化痰;痰浊闭阻所致的半身不遂,二陈汤加姜汁、竹沥;湿痰所致病证,二陈汤加苍术、黄芩、黄柏、白术、竹沥等;肥人月经后期,二陈汤加川芎、当归 中。 用二陈汤加减治疗湿浊之邪:如用二陈汤加酒芩、羌活、苍术以散风行湿;二陈汤加苍术、白术以燥中宫之湿;二陈汤加柴胡、升麻、苍术、白术治疗胃中 浊气下流者。 4苦寒降火,慎用温燥 朱丹溪认为:“火之为病,其害甚大,其变甚速, 其势甚彰,其死甚暴。”“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火,芍药泻脾火,柴胡泻肝火,知母泻肾火。此皆苦寒之味,能泻有余之火耳。”临证常用黄柏、知母、栀子等清热泻火药与四物汤、龟板、生地等滋阴养血药配伍,以滋阴降火。代表方有大补阴丸、消渴方等,同时,丹溪认为人的体质是阳有余而阴不足,故而反对滥用脑麝、草乌、丹药、金石药及小续命汤等辛温香 燥之品,以顾护人体阴液。 5调和气机,解除郁滞 丹溪非常重视气机的升降调和。他在《金匮钩玄·六郁》中云:“气血中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根据郁证的表现不同,将其分为气、血、痰、湿、热、食六郁,并根据病因选用不同药物治疗。气郁:香附子、苍术、川芎。湿郁:苍术、川芎、白芷。痰郁:海石、香附、南星、瓜蒌。热郁:青黛、香附、苍术、川芎、栀子。血郁:桃仁、红花、青黛、川芎、香附。食郁:苍术、香附、山楂、神曲。并创立了治郁名方越鞠丸以五药而治六郁。此外,丹溪还使用吐法调理气机。凡痰诞、食积等阻滞而致三焦气机壅塞,升降失调的疾病,常用吐法以升提其气。如治疗霍乱、干霍乱、小便不通等均用吐法调理气机。 6用药精炼,喜用单方 综观丹溪著作く格致余论》《金匮钩玄)等,可以发现丹溪用药极为精炼,方多五六味药物,很少有超过十味以上的大方,且喜用单方治病,如用白术四两粟米汤调下治疗盗汗;山栀仁捣碎米饮送下治疗水肿;用郁金治疗衄血;以田螺治噤口痢;鸡蛋没童便中治哮证等等。 综上所述,丹溪治疗疾病并不局限于后世所认 为的滋阴降火,而是以气、血、痰、火、郁为纲,以六气为目,根据标本先后,时令气候来审证求因,辨证施治。用药并不偏执,应用成方善于变通,实为治疗杂 病之大家。 乎。”他对于四物汤的运用,可谓精湛娴熟,别出心裁。在《金匮钩玄》与く格致余论》中运用四物汤加减治疗的疾病包括癫痈、中风、痛风、咳嗽等二十余种。 常用的加减方法如下: 血虚以四物汤为主,常加人参以使气旺而血生;兼气虚者,加人参、白术、黄芪、陈皮等以补血益气;血枯经闭者,加桃仁、红花以养血活血通经。 阴虚以四物汤为主,发热甚者加龟板、黄柏;火旺者加知母、山栀、黄芩、童便、姜汁;热毒者加黄连、 黄芩、牛蒡子、生甘草等。 血热证以四物汤为主,热甚者加黄连、黄柏、山 范、青黛。 妇科经、带、胎、产诸病,亦常用四物汤加减。如月经先期属血热者,用四物汤加黄连;月经后期血热者,四物汤加黄连、香附;肥人血枯经闭者,四物汤加人参、黄芪;瘦怯妇人不孕者,四物汤加养血、养阴 药。 3辨证治痰,活用ニ陈 朱丹溪是一位治痰大师,论痰治痰是丹溪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故对于痰证的治疗,不能局限于化痰之法,而应根据痰的部位和证情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和药物治疗。 对于痰饮在上者,丹溪常用涌吐之法,谓“膈上 之痰,必用吐之,泻亦不能去也。”常用的催吐剂包括:盐、桐油、附子尖、枯梗芦、人参芦、瓜蒂、黎芦、艾叶、末茶等。对于痰气胶固者,加防风、桔梗升动其气以催吐;窍闭重者,加用麝香等。 对于痰饮在其他部位者,朱氏则根据证情选药组方。湿痰用苍术,老痰用海石、半夏、瓜萎子、香附、五倍子,热痰用青黛、黄连,食积痰用神曲、麦東、山楂。痰之清者属寒,用二陈汤之类;内伤夹痰,必用人参、黄芪、白术之属,多用姜汁传送,或加半夏,甚者加竹沥。“痰在胁下,非白芥子不能达;痰在皮里膜外者,非姜汁、竹沥不可达;痰在膈间,使人癫狂健忘,宜用竹沥;风痰亦服竹沥,又能养血;痰在四肢,非竹沥不能开。” 朱丹溪的另一特点在于对二陈汤的灵活运用。 用二陈汤加减治疗痰证:如他在《金匮钩玄·痰》 中云:“二陈汤,一身之痰都能管,如在下,加下引药, 如在上,加上引药。”风寒咳嗽,二陈汤加麻黄、杏仁、 枯梗以行痰开腠理;痰积胸胁、咳而胁痛者,二陈汤 加南星、香附、青黛、姜汁以疏肝行气化痰;痰热上扰 所致的呕吐,用二陈汤加炒栀子、黄连、生姜以清热 (收稿日期:2002-03-11)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