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忆母校温州中学(一):九山校区

 追梦者5401 2022-08-08 发布于北京

作者:孙建国  

    今年是温州中学——我们的母校建校120周年,也是我们高中入学50周年。谨书短文两篇,忆记那时的校园和我们的师长,感恩母校,为母校为庆生。

图片

从北面拍摄的九山河畔老温一中教学大楼

左侧的葡萄棚依稀可见(来源市教育史馆)

    我们是在温州中学建校70周年的1972年秋天进入这所著名的中学读高中的。那时还不叫温州中学(下简称“温中”),而称温州市第一中学,简称“温一中”。 

    历史上,温州中学校址也如其校名,几经变更(参阅何勇《温中文脉寻踪1——溯源唯远》)。1965年3月,学校从道司前(现蝉街“温八中”)迁至九山河畔原温州师范学院校址,开启了史称“九山校区”的办学历程。2002年秋,学校又整体搬迁至梧埏新校舍。温中“九山校区”被不间断地使用了37年。对于众多当代温中人来说,他们的记忆和印象大都与九山河畔的那个“九山校区”紧密相连。从那个校园毕/肄业学生的年龄跨度大致是三十多岁到七十多岁。如今的籀园小学和温州教育史馆所在地籀园,那时都属温一中的地盘。从空中俯瞰,九山校园的东、南和西三面都被九山河水环绕,酷似一个半岛。学校规模和占地面积虽然远不可与如今位于瓯海区梧埏镇的新校址同日而语,但三面环水、风光自然、景色秀丽,堪称是一处闹中取静、适宜读书学习的好地方。

    我们读书时,学校的大门开在东面,位于石坦巷的尽头。大门外有一片半闭合院落式区域,错落地分布十来座二层青砖灰瓦楼房,其中有数座楼房还都带走道回廊。这些房子,分别为原温师院和温一中教工宿舍楼、或温州市政府某个部门办公楼和机关宿舍。在其东南面是温一中食堂和饭厅。这片功能混合的地块有两个进出口。一个在与石坦巷交界处,我们入学时那个地方还可见一门房。学校老师和学生,还有在里头办公和居住的政府机关人员及其家属,大多是沿石坦巷往西走到拐角,穿过这个带门房的进出口,进入这个功用混合区块。沿着两边种植着冬青灌木的青砖小路,继续往西走大约一百多米,通过一段小距离的左拐右弯,就见到了温一中的东大门。另一个进出口位于放生池,连接蛟翔巷。

    掩隐在群楼错落散布、似闭又开的大院落之后的温中大门,非常平实普通,一扇朝东的铁皮大门,门旁(南侧)有一小平房,是学校传达室,大门关闭后只能经此出入。

    进大门往西走十来步,即见一座东西走向的石头小拱桥。它是在我们高中入学前一年,即1971年春天建成的,取名“五七桥”。刻在桥上的“五七桥”三个大字非常醒目。九山河水流经此桥下方半圆形的桥孔,与学校北面的放生池连通。这是从东大门进出校园的必经之桥。让人感到些许欣慰的是“五七桥”至今依然完好无损,静静地躺在现温州市籀园小学教学大楼东北侧。老校友们可以再走一走这座见证着温中九山校区大部分发展变迁历史的石头小拱桥,再次感受一下老温一中当年的校园气息。

图片

    在大门和石拱桥之间的道路右侧(北面)立有一排玻璃橱窗,张贴通知和报纸。由于条件有限,学校那时甚至没有学生图书馆,因此张贴在宣传橱窗内的报纸成了许多同学获取国内外新闻信息的重要来源。

图片

图片

    过“五七桥”左拐(往南),就会看见一个葡萄棚,约两米高二十来米长,棚上走藤架下行人,似一条绿色长廊。当那个藤枝编织、绿意黯然的棚架上挂满串串珍珠似紫红色葡萄的时候,这条长廊就变成一道整个温中九山校区内最靓丽的风景,也很可能是许许多多同学温中学涯一道最深的印记了。春夏期间,满眼翠绿,满架垂挂串串的又酸又甜葡萄,很养眼也很让人口生津液,诱发采摘的欲望。在九山校区读过书的你我,或许都多多少少、深深浅浅地记得那条挂满葡萄的长廊,还有口生津液、“垂涎欲滴”的诱惑吧! 

    九山校区主体建筑,毫无疑问,应是矗立在校园中央位置的教学大楼。 

    教学大楼,坐北朝南,主楼高四层,两翼三层,呈中轴对称,是一座有三十来个标准教室、十多个功能各异的辅助用房的苏联式建筑。大楼的正中和东西两侧各有一条上下楼梯。主楼四层,唯有中间的楼梯才可通达。一楼正中间是大厅,地面铺设马赛克(片状方块小瓷砖)。大厅两侧墙壁上各有一排宣传橱窗,学校时常在这里张布一些主要针对教师的通知等。我们读书期间,大厅北面出入口左侧第一个房间是学校的医务室,里面被屏风隔成了若干小空间,有医生和护士各一位。记得男性医生姓秦,时年约50岁,一脸严肃,在前来就诊的同学们面前几乎都没有展开过笑脸,大家有点怕他,但秦医生认真敬业,看病不带丝毫敷衍,给人的感觉是他的医术非同一般。女护士和蔼可亲,她根据秦医生开出的药方给就诊的同学配药打针。尽管药品种类简单、药量稀少,但是药诊全都是免费的。 

    教工办公室、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分布于教学大楼各层。只是那些教学辅助科室与我们学生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我们对之印象淡薄。倒是位于三楼的阶梯教室和四楼的大会议室,因我们曾在那儿有过几次活动,故尚留有一些记忆。 

    阶梯教室位于教学大楼西首三楼,入口朝东,有固定的可以写字的木制椅子,约三百来个座位。学校的大型会议和文艺演出活动等一般都在那里举办。我们就读期间,曾有一次学生大型文艺汇演,就是在阶梯教室内举行的。四楼的大会议室,除了常有教工会议在此举行外,一些学生的小规模会议或者活动也曾在里面办。本文作者之一张同学,于1994年受时任校长张鹤熊先生邀请,曾上四楼的会议室给学校老师做过一次介绍比利时中学教育体制的报告。会议室南面有一个大阳台,可以俯瞰南侧校园和九山河的落霞潭。有机会到四楼大会议室的同学,都会按捺不住喜悦激动的心情,跑到大阳台上去居高临下欣赏校园以及远处九山河的美丽风景。

图片

    上课的教室基本上都分布在教学大楼东西两翼、从一楼到三楼的南北两侧,每层都设有男女厕所,楼层中间是走廊通道。高一时,我们被编为高一(4)班,教室就在东首北侧的二楼。 

    那座具有典型而浓郁的苏式风格、高大显眼的教学大楼,给我们留下的印记是极其深刻和难忘的。出于安全和发展的考虑,这座苏式教学大楼现已经被拆除重建,现如今我们只能通过留存的照片来回忆和欣赏原教学大楼了。 

    以教学楼为中心,四周分布着其他教学及其辅助设施和楼房等。 

    上面已经提到,那时学校的食堂和饭厅在校园外围、教学大楼东边,中间隔着九山河,得出东大门南折才能抵达。 

    音乐教室所在的那座中西合璧小楼房在教学大楼的东南面,坐北朝南,紧邻九山河,二层楼高四个房间,露天楼梯,二楼中间有一南向阳台。据说它曾是温州九山河畔十家著名私家花园之一籀园的一部分。现为市教育史馆展馆之一。我们每周一节的音乐课就在这座楼东边一楼的一间教室上。一台钢琴摆在教室前面,教我们音乐课的是长着一张国字脸的徐乃成老师。那时并不清楚那座小楼的其他功用,只因每周都要去那里上音乐课,我们就以 “音乐教室”来指代那座小楼房。

图片

图片

    教学大楼的西南面,近处是理化实验楼。化学课做实验,全班就到这座楼内化学实验室上课。稍远处是以生产半导体电子配件产品的校办工厂。每学年两周的“学工”劳动就在那边进行。 

    在其西面有一幢二层楼房,我们读书的那几年间,那是专供高中段班级使用的教学楼。 

    与那幢二层高中段教学楼几乎并列的就是学校的大礼堂,它坐落在教学大楼的西北方向。大礼堂正门朝东,面迎大操场,四根水泥圆柱支撑起高高的门厅。大礼堂背面(西边)临九山河。礼堂内设有一舞台(西边),舞台的两边各有一个小阁楼,曾被用作教师宿舍。大礼堂最常用的功能就是用于雨天上体育课,还有偶尔的体操活动。读书期间,年级段也曾在大礼堂举办过一次文体汇演,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班郑曙光同学表演的南拳,还有8班的郑建光和徐卓欧两位同学表演相声。

    教学大楼北侧是学校的大操场,椭圆形煤渣跑道,2百多米。大操场中间有数对篮球架和一个简陋的水泥石头垒砌的一米来高司令台。紧连大操场,在其西北角还有一块小操场,也有一对篮球架,还有排球场、铁质爬竿、双杆,以及用于跳远、跳高和投掷铅球的沙坑等。每天的课间广播操,还有正常情况下每周的体育课都在这两个操场进行。那时,每个学年还得参加约一个星期的“学军”活动,全班同学住校睡教室,请温州市消防队或海军来学校指导大家军训,出操、列队、正步走,拿着 “木头枪”练习刺杀动作,所有的这些与学军相关活动也都是在那两个操场举行的。让我们略感惊喜并引发许多回忆的是,当年操场北侧的石头围墙,至今依然如故傲然挺立(我们相信期间应该有过修缮)。那是一堵长约二十米高约二米的石头围墙,墙外是民居。当年,我们曾在围墙边备战挖壕沟。当年母校在大礼堂放映电影时,会有一些附近的居民翻墙进来观看电影,也有个别学生为了不绕远路而爬墙进校园的。这堵沉默斑驳的石墙,在一定程度上见证着温一中和温州市教育历史的发展变化。如今她依然如尽职的卫士,守护在籀园小学操场的北面。

图片

依然存在的老温一中操场北侧围墙一(孙建国拍摄)

图片

    温中九山校区的南边还有一扇门。门外是窦妇桥路,现已改名为胜昔桥路。隔路就是风景秀丽的九山河。河畔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榕树,粗壮的树干中有一个树根“编织”成树洞,常见小孩穿洞出入玩耍。这此棵见证了九山河畔温州教育变迁历史的大榕树,后因年久加虫害而整体倒地,现已被市政园林部门重新补种了一颗新的大榕树。记得在南门的旁边(西面)还有一小门,专供校办工厂货物运输进出。因为南门正对教学大楼,门外是胜昔桥路,交通较东门方便许多,这为以后学校将主大门从东转到南面奠定下了好基础。大约在20世纪八十年代,南大门终成了学校的主大门。在教学大楼和南大门之间,修建了一条宽阔平整的水泥大道,而原先承担主要进出口的东大门,渐渐地退居“次席”了。

图片

    时过境迁,温中九山校区与我们读书学习经历直接相关的建筑物,现如今只剩下我们在上文叙说中提及“一楼”,即原音乐教室所在那幢二层小楼;“一桥”就是“五七桥”,那“一墙”,就是操场北侧的那堵围墙了。 

作者简介 

孙建国 温一中高中72级(毕业生)。原温师专(现温州大学)78级政教专业毕业,1988年浙师大政教系(本科)毕业。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退休高级教师,曾经获得温州市优秀教师、温州市教坛宿将等荣誉称号。 

张智勇 温一中高中72级(肄业生)。原温师专(现温州大学)77级中文专业毕业。1989年底来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荷语)心理和教育科学学院自费留学。出国前曾在瑞安中学和温州市教育局工作。退休前为比利时天主教荷语鲁汶大学医学院暨比利时弗兰芒生物技术研究院专家级技术员。

关注温州情公众号

编辑:丁乙  联系微信号:wzding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