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节奏”,你了解多少?

 诗韵书香阁 2022-08-08 发布于河南

在朗诵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忽略节奏的把控,导致作品的感觉不是太过拖沓,就是缺少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追其根本,就是缺少节奏的把控性。可见,朗诵创作中节奏的把控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节奏到底是什么呢?

什么是节奏?

任何有规律的运动形式都可以成为节奏,通常情况下跌宕起伏的节奏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心灵的激荡。“速度”的把握注定着节奏的展现形式,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时会“速度”较快,节奏也会表现出紧张的节拍,“速度”较慢时,节奏就会出现较为平缓的状态,节奏同样是感情的有效体现形式。

那么语言节奏最终落实在哪里呢?这就要回归声音四要素里:音高、音量、音长、音色。强烈的艺术语言感染力就是需要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共同配合、协调变化,使我们的语言有高低抑扬、强弱轻重、快慢急徐、顿挫断连、明暗虚实等各种色彩。

不过我们也要明确一点,这些语言声音的变化一定要以人物语言的行动目的、潜台词、内心独白等心理变化为内在的依据。不能成为一种炫技的资本,破坏了整个戏的创作。

节奏的类型

我们可以把节奏分为六种类型,在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下不同节奏的处理技巧。

节奏的转换方法

那么,节奏又有什么样的转换方法呢?总结下来就是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欲停先连,欲连先停;欲轻先重,欲重先轻;欲快先慢,欲慢先快 。如此回环往复,形成节奏。

(人们在表达欢乐、惊惧、愤怒、激动、兴奋的思想感情时,语流速度一般比较快;而在表达忧郁、悲伤、痛苦、失望或心情沉静、回忆往事等心理活动时,语流速度一般较慢。)

关于“节奏”的问题

大家明白了吗~

只要大家勤加练习

终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加油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