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汗多就是体虚?未必!中医调理方解决腋下、手脚汗多,助您恢复清爽!

 360ws 2022-08-09 发布于广东

“蒸笼”:高温高湿的天气,人体处于多汗的状态

各种不同的出汗情况会提示什么健康的隐患呢?

有些出汗的情况是一阵一阵的,一会儿出一身的汗,汗干了之后却又开始风冷了。

这样的情况在更年期的女性中非常常见,她们既有肝肾阴虚的情况,又有气虚、内热的表现,属于虚实夹杂型的多汗,其特点是烘热汗出,并伴随烦躁易怒、疲乏倦怠、腰酸腿软、心烦失眠、脚后跟疼、手掌和尺肤(手臂内侧)热等。

针对虚实夹杂型多汗,临床上使用的方剂是知柏四物汤,知母和黄柏降火;生地黄清热凉血;当归和芍药补肝肾精血;黄芪补气,可作用于皮肤。

若是在家调理,推荐一款代茶饮——加味甘麦大枣茶,里面有两味药物:生黄芪既能止汗又能发汗,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炒枣仁补心肝之血,能安神助眠、止汗;甘草、浮小麦和大枣可以补阴血。

若您或家人符合虚实夹杂型的多汗,可以试试这道茶方,止汗又助眠。

1

出汗的同时又怕风

外寒内热型多汗

明明浑身都在冒汗,却又害怕风直吹,爱躲着电扇的人,属于寒热错杂中的外寒内热。

外寒内热型多汗的特点:舌红苔黄、尿黄味重;形盛面赤、目赤口臭;手足温热,尺肤热;怕风寒。

专家说,出现这种情况的人往往存在表阳虚的问题,需要温阳清热、补虚泻实,在临床上常用到的药方是当归六黄合桂枝加附子汤。其中的黄连、黄芩、黄柏都是苦寒药,能清热泻火,而附子能温阳固表。

2

上身汗流浃背 下身怕冷畏寒

上热下寒型多汗

有一位阿姨描述自己出汗的特点是上半身汗流浃背,下半身怕冷畏寒,觉得吃着冰淇淋泡着脚才舒服!

专家告诉我们,这种情况其实是寒热错杂型多汗的一种:上热下寒,具有上半身汗多、尤其是额头;动就出汗,在密闭的环境里更厉害;腿凉、足冷的特点。

这类人群往往存在气郁的问题,阳气输布不畅,临床上常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栀子豉汤。用栀子和黄芩清热,用柴胡疏通气机,桂枝干姜排出下半身的寒气。

有些人腋下和足底特别容易出汗,黄黄的汗渍洗都洗不掉。

专家说局部爱出汗的人群,往往体内有湿热,所以要祛湿。

专家也带来了一个简便有效的小方子——手足汗多泡脚方,很快就能恢复清爽!

这个泡脚方也可以用来泡手、擦拭腋下,解决手汗多、腋下汗多的问题。

来源:养生大国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