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上,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的疼痛症状群。可按中医“痹症”“腰腿痛”论治。 图片 一味定痛饮 【组成】老鹳草30克。 【用法】水煎,1日服完。 【功效】祛风湿,止痹痛。 【主治】坐骨神经痛。 图片 温经止痛汤 【组成】黄芪15克,熟地15克,附子12克,淫羊藿15克,巴戟天15克,杜仲15克,桑寄生15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川芎9克,淮牛膝15克,鸡血藤3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温肾通络。 【主治】急性坐骨神经痛。 图片 淤去络通汤 【组成】当归15克,丹参3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黄芪30克,淮牛膝12克,鸡血藤30克,蜈蚣2条,全蝎6克,桃仁1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活血祛淤,通络止痛。 【主治】坐骨神经痛(气滞血淤型)。 图片 龙蛇四物汤 【组成】地龙10克,白花蛇1条(研末冲服),乌梢蛇10克,祁蛇10克,木瓜10克,甘草6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生地10克,熟地15克,桂枝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其中白花蛇研末,病重每条日2次冲服;病轻每条分2~3日为6次冲服,一般20剂左右显效。病程长的加用地龙、白花蛇、乌梢蛇、祁蛇4物汤浸酒,每日2次,每次15~30毫升,饭前空腹服。 【功效】养血活血,祛风通络。 【主治】风寒湿兼淤的坐骨神经痛。治疗20例,痊愈1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90%。 图片 痛消饮 【组成】麻黄10克,熟地30克,鹿角霜15克,干姜12克,白芍30克,甘草10克,黄花30克,制川乌15克(先煎),白芥子1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温经通络止痛。 【主治】坐骨神经痛,寒湿内闭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