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角钻心虫的绿色环保防治法

 深海之星ccpsl0 2022-08-09 发布于江苏

豆角是菜园中的常见豆类蔬菜,一不小心,豆角常常被一种“小虫子”咬得孔洞满身,虫粪遍布,失去了商品性和食用价值。由于此虫蛀入荚内,打农药不但防治效果差,还会给豆角的食用安全埋下隐患。这就要求在防治上,寻找即能消灭虫子,又能确保菜品安全的办法。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一、危害特点

这种"小虫子”叫豆荚螟,俗称钻心虫。它是危害豆角的主要害虫,主要危害花、豆荚,危害后常常出现落花、落蕾现象,豆角被危害后形成小孔洞,也会危害荚内的籽粒,并排出粪便在豆荚上,被 咬食过的豆角变苦,失去食用价值。由于它的隐蔽性,一旦有发现有个别豆角被此虫侵害,在短时间内发展到全田,可造成豆角20~50%的减产。

文章图片3

二、生活习性

钻心虫一年发生4~5代,不光危害豆角,还能危害绿豆、大豆、眉豆等豆类。以老熟的幼虫在土中越冬,于每年6月~10月以幼虫为害。成虫有趋光性,傍晚最活跃。幼虫有昼伏夜出,转株危害的习性。卵多产于豆荚、花、叶、茎上。此虫多发生于湿度大,温度高的季节,最适宜湿度为相对湿度为80~85%,气温平均25度。干旱时对其发生不利,可减轻危害。

文章图片4

三、防治方防

1、农业防治

选用抗虫品种,要选早熟丰产,结荚集中的种子。

种植期间多中耕,也可杀死部分成虫。及时清除田间落叶、花或蕾,摘除被害卷叶和荚,减少虫源基数。

灯光诱杀成虫,可用黑光灯、高压汞灯等诱杀成虫,可以大大减少虫源基数。

2、生物防治

在发生期用每克含孢子100亿的白僵菌300倍液,于虫龄较小没有蛀入荚内时喷洒,连喷2次,间隔期5~7天。也可用杀螟杆菌、Bt乳剂、每克含100亿孢子的青虫菌500倍液喷雾。

3、药物防治

药物防治应坚持在花蕾期施高效低毒农药,如20%氯虫苯甲酰悬浮剂5000倍液,杀卵杀幼虫,当幼虫在2龄前,豆角2㎝长时可用乙基多杀菌素25%水分散剂3000~5000倍液喷杀。也可用乙多-甲氧虫34%悬浮剂2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用药要连喷2次,间隔期7~10天,效果较好。

喷药要注意浓度和用法,在豆角喷药后10天内不能采收,否则会有菜品安全问题出现。

文章图片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