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长研修|郭华: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解读

 张福涛lu70kpm9 2022-08-11 发布于河北

今年3月份,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新版课程标准有哪些变化与亮点?如何指导教学?在实施中我们可能遇到哪些问题?87日下午,郭华教授就这些问题与学员校长进行详细探讨。

图片

郭华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北京明远教育书院院长

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框架研制组组长

图片

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修订

感受健康本

2022版是在2011版基础上制定的,我们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目标的改变:培养三有少年

培养三有少年指的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少年,我们可以把这个和核心素养对应理解。核心素养指的是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有理想对应的是正确价值观;有担当对应的是必备品格;有本领对应的是关键能力。三有少年就是通过核心素养的培育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课程研制的基本准则

课程研制有五条基本准则,这些准则贯穿于课程标准的全文,贯穿于16个全部学科。

其中,课程综合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设置艺术、体育与健康、道德与发展等综合课;二、各门课程标准都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三、提出课程内容结构化。

图片

3.课程设置

本次仍提出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但相比之前,本次特别强调突出国家课程,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校长就应该清楚校本课程的空间大小以及开发校本课程需要考虑的问题。

图片

二、新版课程标准的变化


比较两版目录,可以看出:“课程目标”部分增加关于核心素养的表述;“课程实施”部分新增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新增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新增了“学业质量”,多数学科不分水平。高中阶段的描述是“学业质量水平”,但义务教育阶段是“学业质量”,这是因为义务教育阶段更多是分为合格与不合格,课标中只给一个描述,达到即为合格。但16个学科中也有例外——体育与健康,这一学科是给了“水平”。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课程标准文本框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文本框架有6章,分为3个板块。前两章属于一个板块,2011版是位于前言中,新版设为单独章节需要我们加以重视课程性质直接决定着教师、课程编写者,甚至是课程研制者对内容的选择。比方说语文,语文到底是一门人文学科还是工具的学科,还是人文和工具兼具的学科。如果说定义为人文的,那就选择传统的听说读写即可;如果是人文和工具兼具,则需加入更多内容。这两章是宏观指导性文字。

图片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是第2个板块,也是课标最核心板块课程总目标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时学生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学业成就的预设或期待,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课程中的转化与落实,体现素养维度。学段目标体现课程核心素养的学段特征,又能够体现学段之间的连续性和进阶性。在课程内容方面,2011版课标没有“结构”一说,2022版在内容板块出现之前,先提供课程内容的整体结构,目的是当你翻开第四章课程内容部分时,会先看到一个示意图或图表,起到导航作用。新增的学业质量是“考”的依据。我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我要选择哪些内容呢?这样的内容我们应该让学生到什么程度呢?要让学生经历什么样的活动呢?我如何指导学生是否达到目标了呢?这是设置学业质量的逻辑依据。以往说考的依据是目标,但目标是对所要培养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期待,是相对比较宏观的,但学业质量比较细,是找出关键环节做关键描述。 

课程实施是单独板块,设置的目的是向从事关键活动的关键人物提出关键指导性的要求。

图片
图片

四、课程标准修改修订重点与亮点


1.课程目标的素养表述

课程目标的确定,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集中体现课程育人价值。这次课程目标提到核心素养的时候,既没有说学科核心素养,也没有说课程核心素养,而说学生核心素养。

2017版高中课标出来之后,很多人质疑课程哪来的素养?素养不都是指人的素养吗?实际上高中所谓核心素养,指的是通过这门课程学习以后,学生能够形成的素养,就是学生的核心素养。总体来看,核心素养的条目基本与高中相同,但强调义务教育的特点。

2.课程内容结构化

前面说过,当你翻开课程内容部分时,会先看到一个示意图或图表,起到导航作用。我们以地理为例。大家看到这个示意图马上就知道地理要学这些,认识全球、认识区域。这个概览图就给我们一个印象,课程内容绝不是内容本身,还包含学生用什么样的工具、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学习这些内容。

图片

在具体板块中,有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内容要求就是要让使用课标的人知道学什么,这是很重要的,要防止内容虚化;学业要求就是要知道你学到什么水平;教学提示就是要怎么学。这样的逻辑构建出来以后,它就形成一个动态的立体的课程结构

图片

2001年的新课改明确指出学习方式转变,特别是从接受学习转到探究学习,但一线教师不明白为何要进行探究。我们当时讲自主学习探究是很好的,布鲁纳也讲发现学习,但前提是学习课程的结构,如果只是叙述性的知识和即时起作用的技能,是不需要去发现的,也就是说发现学习和结构课程是二位一体的。如果是结构化课程,就需要用发现去学习;如果是用发现的方式学习的内容,就一定是结构化的。所以我们要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我们的课程
课程内容结构化,为的就是活化和动态化,用课程内容的结构化来引领推动、教学改革,这也是对“双减”要求的回应——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体会到知识,不断扩展深化,实现学科内容的联结。
3.课程内容结构化背景下的教学
过去是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教师一课课孤立教。知识点固然很重要,但如果只是这样教,就像堆在一起没有结构的砖一样,学生学的很累,很辛苦,但要用的时候却提不出有用的东西来。教师要有意识把无结构的砖变成有结构的房子,房子就是学科知识结构。这一点大多数教师已做到。但这还不够,教师还要把房子变成家。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设计学生的活动,将知识结构变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图片

图片
这次新课标虽有新的内容,但这些新加入的内容都来自过去的经验,是有实践探索的。因此,实施新课程并不难,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不能重起炉灶,而要把它看作是我们已有经验基础上的继续深化和扩展,我们要沉着从容、持续推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