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间,自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天津人统称之为正月节,而正月十五这一天是最热闹的日子。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走出家门赏灯、逛灯,故有灯节之说。清乾隆年间《天津县志》载:“上元日,号为灯节,通衢张灯结彩,放花炬,遍地歌舞。”关于旧时沽上灯节的风俗,有许多内容值得记述。
早年花灯种类多
灯是灯节的点缀品。这天晚上,津城的小孩子们打着各式各样的花灯,三五成群地串街走巷。旧时流传一首歌谣:“手打着灯笼都出来呦!不打着灯笼抱小孩呦!金鱼拐子大花篮呦!”最后这句便是说灯笼的形状。
买灯笼要去灯市,春节一到,街上就出现了灯市。较有规模的灯市在北门外大街及天后宫前,其他商业街和百货店也有出售。灯笼由正月初一一直卖到十五,万紫千红,形态各异。天津人过灯节,差不多每家都要买一只送人,还有舅舅给外甥送灯的习俗,那时讲究送“鸭子”形灯,以取“押子”之意。故有“外甥打灯笼——照舅(旧)”的歇后语流传。
早年,灯的种类较多,最普通的是用油纸糊的鱼形、鸟形、兽形、小车形、船形、箱子形,还有石榴、桃、佛手、寿星、蝙蝠等形状。后来还出现方形的玻璃灯,玻璃用洋铁框子固定着,上面用油漆绘着彩画。在众多花灯中,走马灯最招人喜爱,因为灯上绘有山水、花鸟、喜庆图案、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一盏灯可以有多幅画面,记录连续性的故事,甚至可以一天换一个灯芯子。大的商铺多挂这种灯,以此吸引游人围观,进而照顾店铺的生意。
据记载,天津匠人手艺十分精巧,可以用竹枝扎成会叫的鹩哥,“绿葱葱的,口中衔着一个红葡萄,颜色配合得十分好看”,而且还可以在灯里面燃放蜡烛,挂在室内,十分生色。“还有的糊成鹦鹉形,金环玉啄,乍一看活像个真的”。大龙睛鱼的灯笼看似制作简单,但色彩搭配,极见匠心。
灯笼中最讲究的是纱灯,据说当年在北京最火,店铺集中在南城廊房二三条,整年开放,大半销给外国人。因为外国人将这些宫灯彩穗,视为东方美术的代表作。而天津纱灯铺仅有宫南宫北大街的华锦城一家,那里的纱灯十分昂贵,“一对方灯,卖家要六七元,因为全是人工画的。一只小红'气煞风’,也需三块钱了。木框垂缨络的大型宫灯,贵得成为古董”。还有一种戏出走马灯,用铁丝和绢糊成戏台,戏中角色都是用纸剪成,“借灯头热气吹拂,可以周转”,极为美观,不过售价较贵。
在旧社会,有一年天津市政当局令市民家家挂灯,以粉饰太平。一位文人在报纸发表文章,讲了一段故事,称宋代蔡襄做福州太守时,令每家燃灯七盏,一个叫陈烈的平民,制作一丈余的大灯,上书“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以此嘲讽当局不知贫民的疾苦。
文人雅士猜灯谜
与春灯相配的,还有猜灯谜活动。猜灯谜,也称“打灯虎”,是文人雅士喜欢参与的活动。灯谜一般写在灯上,有的写在纸条上,悬挂于灯彩之下,谜面既有书法之美,又具文采,往往为人们所传抄。早年街头茶肆中,就设有灯谜,其中有浅陋不堪的,也有令人拍案叫绝的。
1933年正月十四至十六,位于杨村的河北省立实验乡村民众教育馆举办灯谜会。据说灯谜会是杨村固有的民众娱乐,时逢“九一八”过后,民教馆打算借此机会作爱国宣传,唤醒民众。灯谜除本馆同仁编拟外,还向民众征集,其中陈翼五、孟稚甫、杜蓉甫、崔辅丞等乡贤所拟占半数以上。这次灯谜会内容丰富,除猜谜活动外,还有爱国演讲。
灯节这天,估衣街、锅店街的商号悬挂灯谜,还专门安排人在旁边接待游人,提示猜谜线索。一些文人住宅门前悬挂灯谜,以示风雅。尤其是塾馆的塾师,也点燃灯烛,高挑灯谜,除谜面文字外,还标出谜格,以显示自己的才学。
天津有一群嗜谜者,一度谜风甚盛,正月十五“尤多设灯候教者”。
清代末年,著名盐商杨春农很喜欢灯谜,见佳谜,必记录下来。而且时常撰写灯谜,数十年来从不厌倦。曾著谜语数十册,后人选杨家私塾先生侯晓吟所书一册,刊行为《绝妙集》,风行一时。
民国时,天津擅长撰制灯谜者“当推华卫瞻、孟定生、小琅環馆、蕉雪斋、知非阁等”。此外,还有一些喜欢猜谜的书生,如韩质夫、赵中妙、宋竹韵、李星垣及戴愚庵,人称“五虎将”。其中戴愚庵主编张园游艺场小报《风雅》,曾与蕉雪斋主人、知非阁主人在张园的牡丹池开设诗谜会,名噪一时。后来他掌理《新天津画报》笔政,逢灯节著文《春灯谜》,称“昔日沽上,余亦偶尔设灯,肤浅之诮,在所难免。兹值上元佳节,不禁技痒,信手拈来,都无似处,兴致所至,弗计工拙”。他设了许多谜语,有的出自经史子集,也有的较为通俗,如猜物件,谜面“然后君子”,谜底“爆竹”。
灯节除了设灯谜,还有文人设“画谜”。有一次,位于南马路第二民教馆的陈乃勇先生画了一幅画,称“今日为旧历上元佳节,旧时斗方名士多在门前悬灯,上贴灯谜,为一般酸溜溜之雅人消遣。兹仿其例,以画代谜”。他歪歪斜斜地题了两行字,以帮助猜谜者思考,并言“首中则以拙作一幅为酬”。
到估衣街去逛灯
民间有“闹元宵”之说。按惯例闹元宵有四点:一要点花灯,二要放盒子灯,三要出花会,四要吃元宵。那一天,“龙灯”“狮子”“中幡”“高跷”“法鼓”等各种花会纷纷上街。最热闹的是晚上,人们纷纷出来逛灯。
每逢灯节,津城富商巨贾家的大门两侧、门楼内、影壁、二道门、廊下都要悬挂各种寓意吉祥的灯,夜晚点燃蜡烛,满院生辉。天津的浙江、江苏、广东、山西等各地会馆也按时点起灯笼。各商户和住家也都挂起彩灯,照红了津城夜空。杨柳青有一位齐姓老先生说:“辛亥革命前,每逢灯节,杨柳青人有的坐大车下卫到估衣街逛灯,有的则上自家房顶或站在运河大堤上朝东南方向看,有一片似红雾一般,而且光亮闪动,那闪闪一亮不是放盒子灯就是放大雷子了。”
津城素有“逛灯”的风俗。尤其是老商业区估衣街、锅店街、针市街、宫南宫北一带,每届灯节期间,天津人逛灯之地,以估衣街最为著名。“到估衣街逛灯去”,成为灯节人气颇高的娱乐项目。那一天,估衣街各大小商店全预备各种各样的花灯,悬挂在门前或窗口,五颜六色,灯火辉煌。各家商铺为与邻铺斗胜,还专门聘请灯笼铺的名师,别出心裁,制作符合本店特色的各式花灯。那时走马灯最受欢迎,灯上的《红楼梦》《三国演义》《西厢记》等文学故事,引起行人驻足观览。估衣街的大商号都在店门搭设挂灯彩和花盒子的架子,有的还陈设锣鼓、丝弦等乐器,让年轻学徒吹奏助兴。
后来,天津商业的重心转移到劝业场一带,估衣街失去了昔日的繁华。诗人冯文洵曾作竹枝词一首:“年年灯闹上元春,曼衍鱼龙百戏陈。昨向估衣街上过,一轮皓月照行人。”此诗作于1926年,说明当时估衣街似乎已无彩灯可逛。
刺猬老鼠上供桌
上元节还称天官节。天官是道教的神,传说正月十五是他的生日,这一天要赐福人间。老天津人在正月十五敬神时,在神龛前供奉面做的刺猬和老鼠。刺猬周身用剪子剪出三角尖,前面用两粒高粱米当作眼睛;老鼠则剪出四条腿和尾巴,用两粒黑豆做眼睛,还有老鼠拉木锨,形状十分有趣。面做的刺猬、老鼠里还放豆馅,脊背上和木锨头上都有元宝。这种刺猬、老鼠一般由家庭妇女在正月十三、十四开始做,家里没人做的可到蒸食铺购买。
通常正月十四这天,要把刺猬和老鼠供奉在祖先木主和神龛面前。而且还有一个讲究,早晨的时候,要把刺猬和老鼠的前脸朝外,等到夜间烧香参拜以后,把刺猬和老鼠的前脸掉转朝里,表示刺猬、老鼠把金银元宝驮回家来了。
天津人供奉刺猬、老鼠还有一个传说:早年间,海光寺的香火很旺,每年必用一桌素菜上供。有一年,一位居士在灯节时到海光寺烧香求顺,在佛像前毕恭毕敬地上了一些供果。不料一夜的时间,这些供果不翼而飞,让居士闷闷不乐,遂向该寺住持提出疑问。住持也搞不清楚,引起对方猜疑。住持感觉此事有些离奇,为表明清白,于夜间在佛像前诉说自己的冤枉。等到翌日天亮,在佛像前的蜡台上,他忽然发现了一只刺猬和一只老鼠,好像是负荆请罪似的死在上面。于是大家断定,那供果一定是被刺猬、老鼠偷吃了,由于正逢灯节,大家认为神佛有灵,于是家家户户每届正月十五,都要用面蒸制刺猬、老鼠作为供品了。面蒸的刺猬、老鼠上供,要两种一对,除了供奉神像,还分别放在屋子的窗台角、门墩以及厨房的灶台角。据记载,还有做成面龙的,口含古钱,放在门轴上,以示“引进钱龙”之意。
正月十五天黑后,撤下神龛前的供品及刺猬、老鼠。由家中男性长辈主持上香,再供煮熟的元宵,全家男女老少叩拜行礼。这一套敬神礼仪和除夕的基本一致,燃烛,焚香,焚黄钱,放鞭炮。不同的只是供品,仅有元宵而已。
月圆时刻吃元宵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的日子,要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当然元宵必不可少,是应景食品。如上所说,元宵也是一种供品,敬神之后,全家分食,取团圆之意。而吃元宵也有说法,“每碗盛五枚,应五福也”。
早年天津的元宵,外皮分两种:一种是江米面,另一种是黏高粱面。茶食店(糕点店)卖的都是江米面做的,家里自己做的一般都是用黏高粱面。做江米面元宵称为打元宵,用现成的馅在半湿的江米面上滚成圆球。而高粱面做法是和面后在手中捏成一个小薄饼,放上馅后包成球形,所以不称打元宵,而叫包元宵。元宵馅以豆沙、白糖、红果为主,后来出现五仁、奶油、巧克力、菠萝等馅,颇受人们欢迎。
旧时从正月初一开始,街上就有小贩担挑叫卖煮元宵。一般用半人高的竹木混制扁担挑着两个架子,前面架子上放炭火炉,上面固定一深底砂锅;后面架子有多层木抽屉,分别装两种米面打制的元宵、木炭、碗筷等。砂锅中经常煮着十几个元宵,一般是两种混合煮,买主要哪种盛哪种,汤只是一种。卖煮元宵的小贩串街走巷,敲击一种大木头,专做儿童生意。茶食店的元宵从年初起只卖二十多天,而小贩的生意一般要做到正月底。
天津有亲朋好友之间互送元宵的习俗,元宵成为正月茶食店里的畅销食品。早年的礼品元宵有的用纸盒装,有的用捧盒装,上面放一张店铺纸签。天津一些老字号的元宵味道出众,“百果蜜馅,极耐嘴嚼”。
十五十六走百病
旧时天津有正月十五、十六“走百病”之说。该说源于明代,相传朱元璋造好南京城后,城墙为士兵守备之地,不让百姓上城墙,遂引起民怨——“辛辛苦苦出钱、出力造了这雄伟的城墙,连看都不能看,太不公平。”朱元璋得知后,考虑明朝初建,要获得人心,便下令,正月十六这天,让百姓游一次城墙,于是流传出“正月十六准百姓玩城头”的话,后来逐渐演化,由“准百姓”演变成“走百姓”,最后成了“走百病”。
天津人早期称“走百病”为“踏百病”。“上元日,闺人夜游,名'踏百病’”,后来“踏百病”变成“走百病”,时间由正月十五演变成正月十六。清乾隆年间,诗人汪沆《津门杂事诗》云:“彩缯叶叶接檐牙,子夜风吹蜡芯斜。百病踏残歌吹冷,长街拾得七星花。”
津俗在十六这天,应寻觅一个有桥的地方,三五成群地过去,谓之“度厄”。为此“走百病”又叫“走桥”。老天津卫大宅门的妇女们,一向是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规规矩矩深藏闺阁之中,就是到亲友家串门,也是车来轿去,轻易不肯出现在大街之上。当年一般妇女,尤其是青年女性,受了多年沿传下来的旧礼教束缚,不能像男子那样自由行动。在农历正月十六,约定俗成作为妇女公开出门的日子,即“走百病”。诗人非油贩在《上元杂咏》中言:“姑娘着了一身红,今日烧香天后宫。转罢四城归去了,一年不复出樊笼。”这是写女性于正月十六这天身穿大红袍,到天后宫焚香的诗句。据说进庙里还要触摸庙门的门钉,这“摸钉”是求子嗣、人丁兴旺的寓意。妇女“走百病”后归家,一年内不常出门,故有妇女“终身不识火车者”。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妇女解放,也不深居闺阁了。此后,“走百病”的也不仅仅是妇女了,正月十五、十六出来逛街的人越来越多。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新旧风俗交融,成为街头一景。由于天津传统风俗,妇女喜欢红装,也有一些时髦的女性加入逛街的队伍。一位记者看见一少女头戴着尖头帽,身披方肩大衣,脚蹬高跟鞋,与一身大红的闺秀同立街头,遂作诗一首:“小姐时髦帽子尖,皮鞋高底判官肩,街头混入红娘阵,时代相差一百年。”随着妇女解放、时代进步,“十五十六走百病”,渐渐演变成人们踏春的活动。
沽上灯节风俗,反映着天津的传统文化。随着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城市工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移风易俗,传统民俗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传统灯节敬神等风俗已经消逝,而蒸面刺猬、蒸面老鼠、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年俗依然保留着。
图①爆竹、鱼灯、空竹,让画面充满“年味儿”
图②《醒俗画报》刊发的“估衣街逛花灯”题材漫画
图③周慕桥笔下的猜灯谜
图④天官赐福图
图⑤刺猬造型的面点
图⑥老鼠造型的面点
图⑦早年间卖元宵的小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