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树珉将“无为理念”用于绘画,总结出“双面画”的“无为十八法”

 泊木沐 2022-08-12 发布于辽宁

插柳勿让春知道,且待他年柳成荫。树珉先生为人敦朴,和善谦逊,坚守初心,勤奋敬业。他传统道学功底深,艺术创造力强。坚守“无为”理念,展现“有为”风华。在绘画上他涉猎题材广泛,擅长山水、花鸟草虫、传统人物。其国画作品承传统、师造化、创新法,法道美德,独境芬芳,开创的“双面画”画法为古老的中国画艺术再添新艺。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形式,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是琴棋书画“四艺”之一,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承载国画的材料以及技法不同,呈现的艺术效果以及审美也大相径庭。从国画发展历程和技法来看,大致分为“工笔”和“写意”两类。从宣纸来看,工笔用熟宣纸,写意用生宣纸。

树珉先生开创的“双面画”隶属中国画。绘画伊始,不是为了单纯追求双面效果,也不是两面做画。和传统绘画一样,用毛笔蘸水、墨、彩(渗透性强的纺织颜料)作画于生宣纸一面上。作画时,心中有腹稿,脑中有经营,效果映眼帘。预先调和好笔墨彩,用毛笔书写的方式一次性画过去,一笔定形,一气呵成。在水的调和下,墨彩笔迹力透纸背。由于不回笔墨、不覆盖涂色,画面清新、色彩明快。成品后,呈现出反面与正面一致性画面效果,故称“双面画”。由于技法与工笔、写意都不同。既不勾线填色,也不重复性描绘。艺术效果和艺术追求以及审美原则也有别于传统绘画与西洋绘画,故称其为中国画大家庭中的新成员。

“双面画”的创作采用“无为技法”。画法是决定绘画的本质力量。树珉先生在实验性探索中,将写意木雕创作中的“无为理念”用于绘画,总结出“双面画”的“无为十八法”。1定稿法,2水痕法,3水定法;4水笔法,5冲墨法,6水涂法,7排画法,8兼溶法,9单笔法,10一笔法,11点破法,12填充法,13衬托法,14接笔法,15染墨法,16积线法,17隔物法,18平涂法。每一种技法都为造型画境服务。比如“排画法”,基于中国独特的生宣纸特性,充分发挥水的渗透性流淌性,用预先调和好的墨彩,笔与笔之间依次排开造型。呈现出“有笔法不显示笔迹、有人工不展人功”效果。正如老子说的“道”一样,“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虽然人工,真如天成。再如“水定法”,主要是用来表现气韵。传统画法要求墨色要活,即使墨调得再好,画出来还是死板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树珉先生探索出“水定法”。通过用水的冲、擦、破等一系列方法,把墨、色包括骨类的线条消融一体,使色、墨活起来,让它们之间自然地融为一体。物象有阴阳调和,冲气以为和。水定法用色、墨、水之间的关系来表现物象,本质上并没有扔掉中国的笔、墨造像,是对中国画的继承和发扬。墨彩力透纸背,不附于表。细心察看,物象不是描绘出来的,好像是从宣纸里自然生长出来的。“双面画”这种“道隐无名”、不显人工的“无为技法”,呈现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艺术效果。树珉先生曾经诗意化表述,“艺术的生命是真实的,骨藏在肉内,这是作品的道隐无名。创作者在创作作品时要像塑造真正的生命体一样,内有骨,外有肉,去掉人为的造作,才能实现作品的自然、真实、灵动。使观赏者通过视觉收获一种宛若天成的神气观感,从而感受作品真实存在的鲜活生命力。”

“双面画”有“骨”有“线”。以线条造型是传统中国绘画艺术的民族风格形式。中国画在发展中虽然有“没骨”画法,从美术造型角度看,画家达不到精准造像。“双面画”的创作不勾线但有线,不画骨但有骨。在继承传统绘画中的“一笔造型”基础上,通过面与面之间的自然痕迹线,强化物象结构。作画时,充分发挥传统笔墨造型的功能,一笔、两笔或三笔画完一个物象,不去勾勒外轮廓线和设色,通过笔、墨、纸、水之间的关系,掌控好每笔的间隔,使水、墨、色在宣纸中自然滋、润、散,自然呈现物象轮廓,自然出现叶筋脉络,看上去更自然、更真实,没有人工的造作。这种“只画面、不勾线”的“积线法”类似传统的“没骨画”,但有区别。“双面画”上的“线”是面与面汇积出来的。作为一个新画种,树珉先生说,国画讲究造形、造神、造境,三者需完美统一才能算成功的作品。“双面画”也不例外。只是其造形更自然、准确、灵动,虚实关系表现得更加传神,意境塑造效果更好,使作品境界开阔,寓意深远,生机蔚然,意趣隽永,厚重雄浑中蕴藏着清新灵动,极具装饰美感和视觉和谐感。比如云水境界,如果用线勾勒会显得死板,画面层次、光影等表现都会显得呆板,用“水定”技法就会更加接近自然真实。从这个角度讲,“无为十八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国画在造形、造神、造境中的某些不足。有人称赞其为在中国画千年发展史上开启了“第三次变法”的法门,不无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