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中国功能性饮料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预测【图】

 华经情报网 2022-08-12 发布于湖南

一、中国功能性饮料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主要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开启了功能性饮料的工业化生产,源于健力宝公司生产的碳酸运动型饮料,之后伴随着红牛等品牌的注入而不断推广,特别是在 21 世纪之后,功能性饮料的种类增多、规模扩大,其中相关的添加物和营养成分更加丰富多样,绝大多数运动饮料以补充电解质以及维生素为主,添加物依次为氯化钠、葡萄糖、B 族维生素、牛磺酸等,具备多样化的功能。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年来我国功能性饮料行业保持快速发展,截止2017年底,我国功能性饮料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15.2亿元,同比增长10.6%。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3-2017年间,我国功能饮料行业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1.06%。2013年我国功能性饮料的产量为106.55亿升,2017年,我国功能性饮料产量达到了162.14亿升。预计2018年,我国功能饮料产量将达到190.75亿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功能性饮料越来受市场欢迎,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市场份额逐步提高,是饮料市场中增长较快的子板块之一。2013年我国的功能饮料行业的销量达到82.60亿升,到2017年增长到132.9亿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功能性饮料竞争格局分析

目前生产功能饮料的企业主要以集团性质的大企业为主,但小企业数量较少。国内主要的的供应商有:华彬集团、哇哈哈、健力宝、农夫山泉等公司。小企业主要以地方市场为主要的销售区域,其市场份额占比较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的功能性饮料行业企业集中度较高,头部企业的规模远高于中小规模企业,按照其主营业务收入来看,收入亿元以上规模企业数量占比为8.92%。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我国的功能性饮料市场主要为民营企业以及外资在国内的子公司或者分公司为主,国有企业市场份额占比较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国内功能性饮料行业企业的销售额来看,红牛、健力宝、达利集团以及东鹏特饮是功能饮料行业主要的龙头企业,其市场份额分别为29%、16%、10%、1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中国功能性饮料细分市场分析

1、多糖类饮料大多指含有膳食纤维的饮料,可以调节肠胃。一般在饭前或饭后喝,能帮助消化,排除体内毒素。便秘的人长期饮用,可慢慢调节肠道,缓解和治疗便秘。代表品牌有尖叫。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维生素饮料能补充身体所需多种营养成分。维生素饮料除了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外,其中的抗氧化成分还能清除体内垃圾,起到抗衰老的作用。这类饮料适合所有人。但一般维生素饮料都是含糖量较高的饮料,不建议糖尿病等人士饮用,比如红牛是罐装功能性饮料代表,能启动补充维生素和提神效果,但所含咖啡因不适合未成年人饮用,瓶装英菲动力饮料不含咖啡因,但是也不建议未成年人饮用。代表品牌有红牛和东鹏特饮。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矿物质饮料与维生素饮料功能相似,用于补充人体所需的铁、锌、钙等各种矿物质元素,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和身体素质,改善骨质疏松,有效抗疲劳。适合容易疲劳的成人,儿童不宜。代表品牌有农夫山泉力量帝维他命水。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运动类饮料是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能适应运动员或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运动生理特点、特殊营养需要的软饮料。运动饮料属于功能性特殊饮料中具有特定功用,能使运动员或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员在饮用后迅速补充水分和多种营养元素的饮品。能降低消耗,恢复活力。大多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蛋白质、多肽和氨基酸,能及时补充人体因为大量运动、劳动出汗所损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盐分),使体液达到平衡状态。适宜体力消耗后的各类人群,儿童不宜,血压高病人慎用。代表品牌有脉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5、益生菌饮料能促进人体肠胃中有益菌生长,改善肠道功能,帮助消化、养颜,尤其适合老人和消化不良的人。代表品牌有日加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6、免疫功能饮料,如添加了虫草多糖、香菇多糖、氨基酸和多肽类的饮料。多数虫草多糖组分由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等组成,大量药理实验表明,虫草多糖具有抗肿瘤、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小鼠血清中=8> 的含量、对体外淋巴细胞转化有促进和抗辐射等功能。香菇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感染、增强机体的排毒能力、降血脂、抗衰老、抗病毒等功能。代表品牌有力保健。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7、低能量饮料是指所含热量、脂肪含量、糖分都低于其他功能性饮料,尤其低于补充体能的饮料,适合比较肥胖的人群。低能量饮料,很适合中国人民饮用,因为中国人民亚健康比例比较严重,2012全世界亚健康人口总比已达75%,引起亚健康的原因之一正是由于我们平时饮食习惯,总是食用高能量食物导致而成。特别是很多特殊人群(例如老人,儿童,病患者或体能消耗大的人群等)为了摄取营养而多食,导致肥胖等亚健康问题,而饮用低能量功能饮料就可以补充我们身体所需营养,可以饮用氨康源氨基酸固体功能饮料,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能够帮助人体提供营养,饮用氨康源氨基酸饮料不仅不会导致亚健康问题,反而还能补充人体所需营养,增强抵抗力。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中国功能性饮料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1、功能饮料客户群狭窄。

相对于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以及瓶装水而言,功能饮料因其添加了一定的功能因子,针对特定的顾客需求的产品,它并不适合于所有人群饮用。如:运动型功能饮料主要为维持人体电解质平衡的,不适合儿童、中老年饮用,即使是成年人在未运动的状态下饮用也会具有一定的健康隐患;能量型功能饮料多含有咖啡因等刺激中枢神经成分因子,青少年不宜饮用。关于功能饮料并非“大众饮品”理念已由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儿童、老年人及其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疾病的,谨慎饮用功能饮料。

2、功能饮料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

功能性饮料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出现了众多的品牌,例如能量饮料中的红牛,凉茶中的加多宝、和其正,以及以娃哈哈的“激活”、乐百氏的“脉动”、农夫山泉的“水溶C 100”为代表的维生素饮料,但从总体E来说,产品之间缺乏明显的差异化,市场份额仍然集中在能量饮料、维生素运动饮料、凉茶饮料三个种类中竞争。消费者在诸如养生、保缝等方面的功能需求仍没能得到满足。

3、本土品牌建设不完善。

行业内的相当部分企业存在短视行为,有头无尾,期望在二到三年的时间收回成本,2003年非典的蔓延催生了功能饮料市场的兴起,一时间各类产品铺天盖地、各显神通的广告轰炸,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消费者对功能饮料的了解及购买,脉动也获得了7亿的销售业绩,激活也分到了超过3亿的业绩。但是自2005年开始,类似品牌的功能饮料市场疲软期出现,部分品牌不得不淡出市场,最终结果只能是给消费者造成一种不信任的感觉,导致消费者排斥这—类产品,这不利于其未来发展壮大。

五、中国功能性饮料行业发展对策建议

1、制定行业标准,促进功能性饮料健康发展。

目前,功能性饮料亟待解决的是它的规范标准,因此加强功能性饮料监管立法,及时颁布相应的市场准入和质量管理认证标准,是促进功能性饮料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同时,要进一步明确功能性饮料在保健食品和特殊营养食品之间的界限,并赋予监管部门全面监管功能性饮料研发、注册审批、广告宣传等全方位、全过程监管的职能职责。

2、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消费者认识。

借助电视台、报纸、网络等载体,大力宣传功能性饮料的适用范围,着力对消费者进行功能性饮料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通过发布消费警示、宣传典型案例、组织专题讲座等形式,强化对消费者消费法规、消费理念、消费知识的教育,引导消费者冷静面对“诱惑”,强化消费者的科学消费、理性消费和消费维权意识,真正让消费者擦亮眼睛,明明白白消费。

3、加强行政指导,引导商家增强责任意识。

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各级工商部门必须重视加强对商家的法律、法规宣传及政策指导,促使商家明确应承担的责任,增强自律意识,规范广告发布行为,保证其广告所涉及的内容真实、合法,使广告中对于产品的介绍、说明以及商业性渲染、评价等内容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功能性饮料市场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4、强化行业自律,提高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由于媒体广告的真实性将严重影响到消费者对媒体的信心和社会公信力,建议由媒体承担产品质量投诉的责任,只有要求媒体承担起审核信息真伪和产品质量问题的责任,才能迫使媒体广告审查员严把质量关。同时,建立媒体虚假广告违法曝光制度,根据违法广告发布的动态及趋势,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公告提示,提醒消费者识别虚假违法广告,在促使媒体自律的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曝光制度了解到哪些企业更有产品质量保障。

5、加大监测力度,加强监测预警和动态监管。

将功能性饮料广告发布量大、传播范围广、社会影响力大的媒体作为监测重点,并根据实际情况和监管需要,对重点区域、部分媒体、个案广告实施跟踪监测。坚持将集中监测与日常监测相结合,扩大功能性饮料广告监测的覆盖面,实现监测信息共享,及时将监测发现广告中影响和危害食品安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报相关部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