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姓源自赢姓和古黄国,到夏朝,大禹封伯益的儿子大廉于黄(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今之黄冈,为当时黄国境。公元前648年,黄国为楚所灭,族人散居四方,以国为氏,姓黄。 黄姓尊少昊为远祖,伯益为鼻祖,大廉为得姓祖。我宗支堂号益廉堂即源于此,意在不忘姓源根本伯益和大廉二祖。秦汉时期黄姓大批迁移到湖北地区,逐渐形成江陵、江夏两个著名黄氏郡望,以此为基础向江南发展,“浮诸江南,以实海滨”。宋元明时期,黄姓在赣、浙、闽、粤繁衍最甚。 《中华姓氏》记载:“黄国被楚国所灭后,子孙四奔他乡,大部分向楚国腹地内迁,分别定居于今湖北的黄冈、黄陂、黄安、黄梅、黄石等地”。可见,早在战国至秦汉时,黄梅即有黄姓迁入,因年代久远无证可考。也许黄梅等五个带黄字头的县名,都与黄国大批遗民迁入聚居有关。
以黄字头命名的自然墩有七十五个: 大河镇的黄桥村黄桥,黄湾,黄中墩;快岭村黄牌楼,花园山村黄栗树,戢畈村黄盐铺;车路村黄竹林,黄应兰;福选村朱黄墩,王河村黄天五,洪岭村黄立桥,香炉山村黄竹林,大庙村黄家坳。 濯港镇的黄竹林村,芭茅村黄二房,李垅大队东黄湾,黄家仓;吴咀村黄堪,五沙波村黄家墩,刘圩村黄家墩,陶河村黄破楼,黄北门楼,赫林咀;中湾村黄世六,黄新六,蒋咀村黄大墩,黄泥墩;王四村黄天五,胡六桥村黄沙垅。 苦竹乡的牛牧村黄柏树,刘下屋村黄耖凼,红花寨村黄垅,下垸村黄大屋,老祖寺村黄三房。杉木乡的黄榜,黄河,黄新屋,黄大屋,柯岭村黄家,邓老屋村黄垅。黄梅镇的石老屋村黄家,赤土坡村岳黄,向窑村黄家,易岭村黄家。 五祖镇的花山村黄家屋,黄上屋,西垸村黄家,蔡田村黄猫岭,黄石珍,洪楼村黄家。柳林乡的杨山村黄家。独山镇的东仓村黄冲,石畈村黄土坎,黄荆庵村,宋畈村黄大房,云垸村黄土坎,下新钱林村黄染铺。 停前镇的停前村黄牯岭,海螺山村黄土坝。小池镇的素垏村黄家墩,新河桥村黄家墩,五里桥村黄沟,黄上墩,黄下墩,廖圩村坝脚黄。蔡山镇的刘湖村东边黄,黄塝墩,黄锡村,陈家墩村黄何项。新开镇的邹家桥村黄家墩,单家州村黄李墩,汪家州村黄泥湖。分路镇的五条路村黄家墩,聂弄村黄家垸。孔垅镇的黄菜园。
双井村位于修水县城西的杭山南麓,由修河环绕村前,贴着杭山脚下流淌而过,河身绕成一个“月牙形”大弯,被当地人称作“明月湾”,因明月湾中有二泉涌出而得名“双井”。双井村人文历史底蕴丰厚,历代名人辈出,曾养育出四十八位进士,其中5名官至尚书。曾诞生了诗书双绝,享誉古今的一代文豪黄庭坚。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凤毛麟角的,故享有“华夏进士第一村”的美誉。宋代以降,分宁黄氏更加勃兴,随着家族子孙的纷纷外迁,影响更加深远。分宁双井,让数百黄氏分支朝朝回首,让百万玘公后裔世世心仪。无数风流人物慕名而来,探寻这个家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家族精神。
至南唐升元己亥年(939)黄苾公第十七代孙黄玘公随子黄赡之任始迁分宁(今修水、铜鼓)。黄玘公后裔黄元吉有13个孙子,其中10个孙子,在46年间进士及第,被誉为十龙。十龙及第,标志着双井黄氏的鼎盛的到来!其意义非常重大,对双井黄氏的品牌塑造和广泛传播影响深远。
宋绍兴年间(1131--1162)其子迁山、迁泗自小溪山迁项桥镇(今杉木乡柘林铺、黄河、黄塝),后支分十大户。即浦高、极高,上达、保达、祈达(称东三户),榜一、荣二、榜四(称西三户),兴禄、新禄等。其后裔主要分居在杉木乡黄河村、黄塝村、濯港镇黄竹林村、大河镇黄桥村和白湖黄破楼,黄北门楼,黄世六,黄新六一带,约20000余人。 我在《黄梅黄氏宗谱》卷首,留有八句卷首语,以作彦公后裔认宗歌: 山谷后裔传四方,彦公梅邑自开疆。 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 “孝”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其丰富的内容。黄氏谱《家训》中说:第一层次的孝就是以自己的能力奉养父母,而孝的升华就是要立身行道,为父母争光,其用达于天下国家之仁。如黄庭坚在江西泰和当知县的时候,他以平易为治。倡导“当官莫避事,为吏要清心”“不以民为梯,俯仰无所怍”的从政为官主张,深受百姓爱戴。上任不久,他就亲笔书写了《戒石铭》中的“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的十六字箴言,并刻成石碑,立在官署衙前,警策自己。 其二儒学立身。黄氏所强调的儒学立身,就是要求自己的子女及后代,通过读书,达到入世、入仕,建功立业的目的。史书表明,黄氏名贤,大多都是通过儒学立身的。江西分宁的黄元吉共有十三个孙子,就有十人中进士。他的三儿子黄仲雅生有五个儿子,五兄弟参加京考,全部高中进士。在中华大地上创下了“五子五进士”的奇迹。 当你走进双井村,就可以进一步增加一些对一村四十八进士的了解。进士园位于杭山脚下,高峰书院东侧,园区为古典式建筑群,土木建筑由双井堂、群贤阁、集英殿三部分组成,或用展版描绘双井形胜、修江形胜、黄氏家规,展示进士群体的成长背景;或用巨幅浮雕加展版再现双井黄氏进士群体及其事迹,气势恢宏;用雕塑再现殿试场景,又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状元游街的壮观场面。 还有一个儒学立身的典型,说的是江西丰城黄得李,他的六个儿子全是读书入仕。其长子黄彦辅高中状元,四子彦平榜眼,五子彦正探花,兄弟三人同科夺得状元、榜眼、探花三顶桂冠,实是亘古未有。宋徽宗赵佶曾亲自接见黄彦辅、彦平、彦正三人同胞兄弟,并御赐一首: 千里朱幡迎五马,一门黄榜占三名。 魁星昨夜朝金阙,皂盖今朝拥玉京, 胜似状元并榜眼,探花皆是弟和兄。 山西陝西皆派衍,河南浙江姓氏迁。 江湖四海福建地,广东广西云贵川。 两京十三省府县,惟有文节双井贤。 世族全华共本根,宦居修水庆源长。 在中华民族开拓东南的浪潮中,一批又一批的中原黄姓成员率先向东南未开发的江南海滨地区移民,对我国闽、粤沿海地区的开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黄姓在开发闽、粤、赣的过程中,自身又不断壮大,成为今日黄姓最集中的地区。黄姓和其他氏族兄弟一起,共同开创了中华客家文化。
足离此境非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 早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 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 作者简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