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发了一条抖音,观复博物馆在六一儿童节正式复馆开放了。他说观复博物馆25年来一直都是全年开放,只有最近休息了一段时间。 博物馆休息了,但马未都从未休息,他的抖音一直在更新,手拿把攥各种热点,他的粉丝数量也一直在持续增长。 最近几十年,时代一直在激荡巨变,每次浪头转向时,都会涌出一些弄潮高手,站于浪潮之巅。大部分人都没办法每次都踩对时代的鼓点儿,因为新浪潮一到,意味着你过往的经验都没用了,你需要重新开山,需要摆脱经验依赖。 想一直冲在阵前,辟地开天,最关键的,是要永远保有童心,像孩子一样,不管遇到任何变化,都能义无反顾,一头扎进不断刷新的世界。马未都,就是这样一个「老顽童」。 厚积爆发 一战成名 1955年,马未都出生在北京。受时代之限,他只上到小学四年级,但他极爱看书,也喜欢写,小学三年级时,他的作文就被当成范文在大喇叭上向全校放送。那时书不好找,有什么看什么,他父母都在军队的医院工作,他就在那儿翻,看医学书。 后来他到农村下乡,更没书了,他就看老乡用来糊墙的书,他抢救下来的时候,前十几页已经在墙上了。他连夜看完,第二天再还给老乡糊墙。他最爱《红楼梦》,沉溺其中,几十年后还能背出经典段落。用他自己的话,「我差点死在这书里」。 插完队返城后,马未都被分配到七机部当了一名铣工,也就是现在的航天部。七机部有个很大的图书馆,马未都老去,每次去都是包场,就他一人。看的多了,马未都动手开始写小说。 1981年,他的小说《今夜月儿圆》在《中国青年报》发表,讲的是工人的爱情故事,占了一个整版。当时报纸比杂志发行量大,影响力也大,所以最有名的小说,都是发在报纸上。小说发表没多久,《中国青年报》就开了座谈会,只邀请了两个人,马未都和顾城。 那会儿有电视的人家还很少,最主流的媒体还是报纸,全民看报。当时《中国青年报》仅排在《人民日报》之后,发行量近500万份,一份报最少十个人看,阅读人次轻松过5000万。还有极端情况,马未都他们车间有100多人,每张报纸都是从上班传阅到下班。 所以,能在《中国青年报》发一篇小说,基本就是跨越式的登顶。后来,《今夜月儿圆》还被《小说月报》转载了,顶上加顶。 那是文学的黄金时代,那时文学和文学杂志的分量是今天年轻人无法想象的。《今夜月儿圆》发表73天后,马未都被调到了中国青年出版社,成了一名文学编辑,人生就此改变。马未都自己说,「可以算是一步登天」。 马未都当编辑那些年,接触、发掘了很多日后在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身居浪潮前沿。他每天早上到了办公室后就开始打水、扫地,然后就是用剪刀开投稿信,看到好的小说,就给作者回信,让他来办公室详聊。 早期的苏童、王朔、刘震云、莫言,他都在编辑部办公室「接见」过,「他们都是我那个时候拿剪子剪出来的」。当时文学编辑的地位非常高,「我特别看不起那些占作者便宜的人,有的编辑让作者给他们家换煤气」。 1986年,王朔新写了一个小说,叫《橡皮人》,讲的是他前几年南下倒买倒卖的事儿。他把小说给了当时正在《青年文学》当编辑的马未都。马未都一看这稿子,不得了,赶紧拿去给主编看。主编觉得这篇风格变化太大,不像王朔了。而且开篇第一句,「一切都是从我第一次遗精时开始的」,不妥,不好发。 于是马未都就去磨,陪主编喝了一顿大酒,终于同意刊发,但是第一句话一定要删掉。最后因为字数过长,所以破例一切为二,首次连载。那时责编轮流跑印厂,那期正好赶上是马未都去,他还是觉得删掉第一句话太可惜了,就冒着丢饭碗的风险,又给加上了。 然后他把小说大样寄给了中国作协唯一一个刊物《小说选刊》。最终,《小说选刊》决定转载。在当时那是莫大的荣誉。主编也就没再说什么。 横扫影视 打造神剧 九十年代左右,影视开始逐渐掀翻文学占下的阵地。1989年初,马未都、王朔、莫言、海岩、苏童、刘恒、刘震云、魏人、史铁生等人在北京成立了「海马影视创作中心」,开始市场化生产、出售影视作品。让文艺和商业搭上了线。王朔是法人兼理事长,马未都是秘书长,再次站上潮头。 「海马影视创作中心」成立的新闻还上了当年1月12号的《人民日报》,发在第3版,「科学·文化·体育」版,标题叫《海马影视创作中心在京成立 一批中青年作家进军影视界》。 关于为什么叫「海马」,马未都聊过,最早是他提议起个动物的名字,起来起去,都不合适,最后大家一合计,创作室清一色男的,没女的,海马是雄性繁殖,不如就用「海马」,就此定下。创作中心后来定名为「海马影视创作室」,初始成员只有十几个人,后来充实到三四十人。 后来,「海马」参与策划的中国第一部室内剧《渴望》、马未都参与编剧的《编辑部的故事》接连播出,引爆全国。 《编辑部的故事》 到了1990年,社会上泛起下海经商热,爱玩爱折腾的马未都当然不会错过。他手头有点积蓄,于是就拉着海岩合伙开了一个歌厅,取名就叫「海马歌舞厅」,马未都投了四十三万,当年北京一万块一个四合院儿。但这买卖不好做,当年的人不比谁有钱,只比谁认识老板,谁就有面儿,都以不给钱为荣。 马未都经常晚上到店一看,全屋没一个不认识的,有在人群中只见过一面也跑来蹭的,有玩完不给钱还搬两箱饮料走的。最终,海马歌舞厅顺势关张。 关门后,马未都和王朔在一棵国槐树下抽烟,王朔突然提议,「不如拍个戏」。于是,就有了1993年播出的电视剧《海马歌舞厅》。《海马歌舞厅》在筹拍拉投资阶段,光烟台北极星钟表公司就投了一百万,不求经济回报,就在歌舞厅门口放一个他们的大钟就行,算最早的植入广告了。最终,《海马歌舞厅》让马未都他们赚了三百多万,在当年,是笔大钱。 《海马歌舞厅》 观复之后 进驻抖音 其实从《青年文学》阶段到《海马歌舞厅》阶段,马未都一直都在进行着一个私藏的心水爱好,收藏。 当编辑时,他老上外地出差,四处走,看见有好东西就买了,那会儿他就开始收藏古董了。他当时还在写小说,也就有了工资以外的收入,稿费。「当时人们的收入都是固定的,同类同等的人钱都差不多,比如你是工人、解放军、教师,那你挣的钱就都是有数的,大伙都一样,没有太大的差别。可咱有稿费,就可以买古董了嘛,而且那时古董也非常便宜。」 出版社早上八点上班,他每周有两天六点就出门,先直奔玉渊潭公园东门,那儿有卖古董的早市。一趟一趟,马未都在收藏路上越走越远,走到了行业之巅,大破乱局,让专家不如行家。「历史上著名的瓷器收藏家,古代是乾隆爷,近代就是我。」 九十年代后期,古董市场大热。1996年,马未都创办观复博物馆,这是中国第一家获政府批准的私人博物馆。马未都觉得博物馆是一个享受文化的地方,在博物馆可以感受到文化带来的震撼、智慧、力量与思考。 说到底,老顽童最爱玩的,还是文化。他自己享受文化,也愿意分享文化。进入互联网时代后,马未都开始在《锵锵三人行》《圆桌派》等各种谈话类节目中现身,输出观点。可能是没说过瘾,后来他索性自己开了一个文化类脱口秀节目《都嘟》,持续输出。 几十年下来,老顽童马未都一路在玩,文学、连续剧、文玩、博物馆,他几乎从未错过任何一次文化风口,每次都站在风口浪尖,他证明了自己是成功的作家、编辑,学者、古董行家。现在,最大的风口是短视频,这个老顽童会错过?打开他的抖音,可以看到他有板有眼地学着刘畊宏跳《本草纲目》。 他不陈腐,而是主动融入潮流。看的出来,他还非常享受,他的抖音流散着充满好奇与活力的顽童气,尽管他已经67岁了。 2018年,马未都就入驻了抖音,开始在抖音输出,这次,他玩得更嗨了。马未都一如既往,踩着时代的鼓点儿,开始在抖音分享知识,他讲《国宝100》,一件一件,件件精彩。他在抖音讲唐诗、谈古画、和「武器大师」方锦龙聊音乐。马未都,把抖音玩成了包罗万象的「博物馆」。 他的抖音,已然在往视频版文化百科全书的方向走:古代人和现代人喝酒的区别、各朝代的饮茶习惯和茶具……他什么都能聊,沉香、鸽哨、筷子,马未都信手掂来。 马未都入驻抖音几年来,已攒下852W粉丝,发布近800个作品。他在用非常职业的状态运营抖音,他会玩梗,爱自黑,「200块钱逛古玩城能买到什么」。有反转,无厘头,「今天就来回答一下网上关于我的传闻」。 有网感在我这儿本来是一个贬义词,但马未都玩的是掺了文化的网感,他在讲知识、聊专业的时候,斩钉截铁,声情并茂,一下就把内容的质感拔起来了,就像他的抖音简介:「平时看看热闹,来我这看看门道。」 门道热闹 故友重逢 最近几年,抖音可看的门道越来越多了,很多文化向的名人 ,都陆续在抖音安营扎寨。 窦文涛不做《锵锵三人行》后,一直在打游击,只逢年过节做几期《圆桌派》,磨磨牙。窦文涛从1998年就开始主持谈话类节目,到今天,聊了24年的天儿,突然没了固定阵地,有时也确实是技痒难耐。 今年四月,他终于找到了更适合的、可以随时随地聊起来的平台。他来到抖音后,发的第一条视频,封面写的就是「聊天工作者窦文涛入驻抖音」。到了抖音后,窦文涛拉来了好友尹烨,痛聊三期,过足聊天儿瘾,粉丝也跟着过年。 刘震云比窦文涛还早,他去年就入驻抖音了。他在抖音发的第一个视频,聊的是「做饭和写作,没什么不同」,非常随意,就像在自家客厅招待朋友。刘震云在抖音简直如鱼得水,聊的话题非常发散,飞花摘叶,皆可动人。「如果有平行时空,留在农村的刘震云会?」「我不承认,河南菜糙」,刘震云的抖音风格,抖如其书,一句顶一万句。 最适合玩抖音的,其实是莫言。他最擅长讲故事,尤其是奇怪的故事。阿城说,莫言给他讲过一个故事。说他有一次回高密老家,村前有个芦苇荡,他卷起裤腿下水渡河。不料,水中立起无数小红孩儿,说吵死了吵死了。莫言只好退回岸上,水里恢复平静。莫言再渡,小红孩儿又从水中立起,说吵死了吵死了。后来,莫言在岸上蹲了一夜,等到天亮才涉水回家。 阿城说,这是他听到的最好的鬼故事。莫言最近在抖音开始连续讲这样的奇奇怪怪故事,一句开场语「夜深了,又到了讲故事的时间」,一秒带你进入奇幻高密。 现在打开抖音,能看到很多这些知识谈话节目的老熟人,穿过电视和PC时代,大家又在抖音会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