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看到如今台海波谲云诡的态势,不由得让人想起,100年前史学家蔡东蕃含着热泪写下的诗句:
偏师制胜仗兵韬,小丑么幺宁许逃。
若使名豪能代出,亚东何自起风涛?
好一个“名豪代出,亚东无风涛”,这是对民族英雄戚继光的缅怀,更是对国家统一、安全、强盛的殷切期盼。戚继光抗倭、戚家军百战不败、光饼的故事,国人大都耳熟能详,但戚家军及其将士的最终结局就不甚明了了,并且还颇好奇。
其结局若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惨”,用一句话来形容,可谓是:波澜起伏,惨不忍睹,冤屈无比。
读史可明志,本文系收集多方资料采编而成,分上下两篇,从中可以看到戚家军及其余脉是如何一步步抵被打压瓦解,直至惨烈消亡。在追思戚家军覆灭的历史过程中,让人明白了:世道维艰,时事不易,珍惜当下。
正文
01 东南抗倭
戚继光(1528-1588),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杰出的军事家。对于戚继光的祖籍,多地都抢着追认。比较靠谱的说法是,其远祖来自河南卫辉,近祖迁山东任城、东平,再迁定远(今属安徽),最后以军户性质落于山东登州(今蓬莱)。
戚继光的6世先祖戚祥,在安徽定远参加了元末的农民起义,曾任朱元璋亲兵,洪武十四年(1381)远征云南时病逝,授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
靠老祖宗的荫庇,1544年,16岁的戚继光继承祖上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负责管理卫所的屯田、防卫、后勤保障等事务。戚继光熟读经史兵书,武艺高强、有雄才大略,20岁时曾远赴蓟门戍边经年。
剧照:戚家军
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25岁的戚继光攀上张居正这层关系,当时张居正刚进入翰林院供职,还在内阁重臣徐阶的庇护下迅速崛起。在张居正的推荐下,戚继光调任为都指挥佥事一职,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
都指挥佥事和卫指挥佥事看起来差不多,但性质却完全不一样,后者是负责屯田、后勤等事务,前者却是负责上阵杀敌、保家卫国,此乃戚继光志愿所在;自此之后,戚继光开始了他无敌的军旅生涯,一代名将即将诞生。
二年后,又受张居正举荐,戚继光因作战勇敢而调任浙江都司佥事,并担任参将一职,先后协助胡宗宪、谭纶平定宁波、绍兴、台州三郡的倭寇之患。也就是这段时间里,戚继光创建了令倭寇闻风丧胆的戚家军。
作为一名卓越的军事家,戚继光很清楚提高战斗力的最直接办法,那就是给士兵开出了相当优厚的待遇。在戚继光治下,士兵的基本工资一年大致有十两银子,这已很少了,但杀敌奖金更高。以十二人小队为例,杀十个倭寇就能得三百两,杀得越多奖金越高,当然其分配也相对公平,因此,义乌好男都想当戚家军。
其后的十年里,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先后参与台州之战、福宁之战、兴化之战、仙游之战等大小十三战,创造了十三连胜的历史记录,先后斩杀倭寇六万余人,将福建和浙江沿海的倭寇一扫而空,戚继光成为名动天下的人物。他发明的鸳鸯阵法更是所向无敌。
鸳鸯阵
戚继光将他在东南沿海平倭期间的练兵方法和治军之道进行了总结,洋洋洒洒地写出了兵书名著《纪效新书》。
02 蓟门戍边
1566年,嘉靖皇帝去世,他的儿子裕王(明穆宗)即位,张居正作为裕王府的旧臣,被提拔为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并正式进入内阁,参与朝政。张居正把信得过的戚继光调往身边,出任京师神机营副将。
这一年,戚继光40岁,志得意满的他,在前往北方的路上,提笔写下:“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明朝为加强北方防务,将长城沿线划分为九个防御区,分别驻有重兵,称之为九边重镇, 每镇均设有总兵官管辖。蓟镇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拱卫京师,是九镇中最重要的一镇。
此时,西北边境虏患大炽,蒙古鞑靼部落屡次入侵,逼近京师,北边告急,而“蓟边兵政废弛已久,一切营任行阵,志趣识见,皆患沿袭旧套。是以将不知兵,兵无节制已非一日”, 蓟北长城一带亟须有能力的将领守卫。但是,良将难求,在17 年间,曾易大将 10 人,都因不能胜任边守以罪革去。
1567年,给事中吴时来向明穆宗上疏,建议让戚继光、俞大猷等人训练蓟门一带的士兵,以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当时的蓟辽总督是谭纶,他在浙江台州知府、福建巡抚任上,曾和戚继光并肩抗击过倭寇,对戚继光的军事才能很是赞赏,他在辽、蓟一带新募集了三万步兵,又在浙江义乌等地招募了三千士兵,请求朝廷让戚继光对其训练。
在张居正的支持下,戚继光得以胜过俞大猷,以都督同知身份,操练蓟镇兵勇。戚继光赴任时,带上了老部下吴惟忠、王必迪、戚金等人。
戚继光到任后,时蓟州总兵是郭琥,而戚继光为总理,两人理念不同,做事多有羁绊;朝廷将郭琥调走,以戚继光为总兵官,镇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地。同年,戚继光又以前破闽粤海盗头目吴平有功,进封为右都督。
戚继光调任蓟镇后,踌躇满志,对边塞军政进行了仔细的调查分析,他决心整顿军队,重新训练出一支有战斗力的新军。请上书朝廷《请兵破虏四事书》,并著《请兵辩论》,就选拔兵源、军队训练内容、作战策略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整套的改革方案,并希望以此作为表率,全面整治、训练九边、京营等各路兵马,以期训练出十万戚家军,但被朝廷否决了,其实朝廷只希望戚家军作为利刃或者尖刀使用,根本不希望戚继光做大做强。
针对北兵军纪久废、疲沓成风的痼疾,戚继光专门奏请调拨三千浙兵(原戚家军),以其为北兵学习、仿效的楷模。史书记载: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
剧照:戚继光练兵
隆庆二年(1568年),戚继光练兵范围扩大到蓟州、昌平、保定等地的士兵,总兵官以下的官员都受戚继光的节制,其用权与总督相同,当时这三镇可是明王朝京畿的外围重镇,可见张居正对戚继光的倚重。
戚继光上疏要求重修长城,得到批准。隆庆三年(1569年)春,戚继光就调配士卒,开始了艰巨的筑台、修墙工程。修长城的主力就是戚家军里的义乌兵。义乌兵作为兵样,先后有近万人被戚继光抽调到长城沿线军营,一是用来训练北兵,二来是守卫边境、整修长城。
当然,戚继光也为自己的将士争取到了更优厚的军饷待遇,毕竟远道而来的义乌兵类似于雇佣兵,与卫所的军户兵性质不太一样。
1572年,明穆宗崩,年仅十岁的神宗(万历皇帝)继位,张居正在这一年担任首辅,开启了励精图治、历时10年的“万历新政”,为苟延残喘的大明朝续命。
因为有了张居正在财政、用人调度等方面的全力支持,戚继光在北方镇守的这十年堪称是黄金10年。对于重用戚继光之事,朝堂杂音不少,张居正曾特意向皇上做出过解释:“仆何私于戚哉,独以此辈国之爪牙,不少优假,无以得其死力。今西北诸将如赵、马辈,仆亦曲意厚抚之,凡皆以为国家耳。缕缕之忠,惟天可鉴”。
修长城方面,戚继光修建的长城由城墙、敌台、墙台、烽火台、关城等几部分组成,长城随着地势蜿蜒起伏,加之疏密分布的敌台、烽火台、关城等建筑,高下相间,蔚为壮观,极大提高了其防御、坚守能力。在东起山海关,西到居庸关的千里防线上,戚继光他们共建成1300多座敌台,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山海关老龙头长城、金山岭长城。
练兵方面,戚继光虽没能实现轮训练兵10万的宏愿,但他在自己的地盘蓟镇一带,编练出七大车营以及众多中下级军官,蓟镇军队军容、实力均为诸边之冠。其中,戚继光将蓟镇南兵分为三协,设三游击分驻建昌营、三屯营和石匣营,蓟三协南营兵是实打实的戚家军主力部队,戚家军火枪队易步兵为骑兵,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火枪骑兵队。
戚家军以强大的战斗力与精良的武器装备,打得昔日嚣张的鞑靼各部不得不叩关请降;他多次击败北蛮小王子与董狐狸的进犯,还差点活捉董狐狸,最终让北方蛮子的势力再也不敢侵犯蓟门。
蓟门固若金汤,北蛮子无法攻入,转而进犯辽东,戚继光率兵增援,多次协助辽东守将李成梁将其击退。
戚继光为蓟北练兵而作的《练兵实纪》,是《纪效新书》的姐妹篇,其内容广泛、详实、实用,包括建军、训练和作战的各个方面,涉及兵员选拔、部伍编制、旗帜金鼓、武器装备、将帅修养、军礼军法、车步骑兵的编成保结及其协同训练、作战等。戚继光知道大明帝国的军队历来都由文官掌管,他们只要严格按照这两本兵书所记载的内容行事,文人掌兵也能带出好军队。这两部著作是我国古代兵书的重要典籍。
戚继光因守边有功、练兵有成,升为左都督,官阶正一品,还被加封为光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此时的戚继光,为大明朝最风光无限的将领,登上了明朝武将所能达到的巅峰。
自嘉靖三十八年戚家军成军,到万历十年,戚家军击败的敌军总数超过十五万余,这在日久承平的万历中兴时期,应算是很恐怖的战绩,确保了大明东南无事,北边安宁。
03 惨遭清算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在戚继光风头最盛之时,万历十年(1582年),一代名臣、内阁首辅张居正突然病逝;随后,历来党争严重的大明朝廷,在明神宗的示意下,掀起了对张居正的大规模清算,很多原先受到张居正重用的人都受到冲击,作为张居正的交好,戚继光自然也躲不过。
当时满朝文武官员眼里,蓟门边境已安然多年,戚继光似乎可有可无,若让他这个显赫武将继续长期执掌国家精锐,大明朝“以文制武”的传统往哪里摆?万一哪天他起了异心,讲无人能制。还有,戚继光治军严明,赏罚有度,把大笔钱粮都花在装备、训练上,断了好多人吃空饷、扣军粮的“好处”。
张居正一倒,对头们恨不得置他的死党于死地,可悲的是,戚继光一手提拔起来的部分将领也到处散布流言,企图取而代之。话说回来,戚继光在结交张居正等权贵时,也的确给人落下些口实。根据戚继光的好友、明末著名文学家王世贞的记载,戚继光“时时购千金姬”送给张居正,此外他还送给张居正一些珍稀的补品以及锦帐等物,张居正回乡时,戚继光特意选派火铳手作为护卫。
镇守蓟镇十六年,书写下“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的戚继光,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被朝廷平调到广东,任驻守总兵,吴惟忠、陈文良、吴大绩等部将随往。戚继光离开的那天,蓟镇的市民集体罢市,男女老幼们流泪夹道送别;目睹此情此景的边塞诗人陈弟怆然叹息:“谁把旌麾移岭表,黄童白叟哭天边。”
而此时的广东,倭患早已平定,到广东任职,不过是给戚继光一个名义上的官职罢了。这对不想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无疑是个颐养天年的好差事,但对一心报效国家,以保卫北部疆域安宁为己任的戚继光来说,则是莫大的打击、无尽的嘲讽。
戚继光在广东总兵任上,受尽排挤,要兵没兵要钱没钱,干看着一群文官蛀虫成日“革火兵”、“吃空额”,以至于“粤状有不忍形于言语间者”。
深知自己处境的戚继光,只能埋头书稿,重新校补刊印《纪效新书》,并对自己的文集《止止堂集》进行了再整理;为了避祸,戚继光甚至还把《止止堂集》里的诗文大段删去,这为后人了解那段历史地留下一大憾事。
04 孤老惨死
戚继光赴任广东7个月后,他的胞弟戚继美(贵州总兵)、老部下胡守仁(浙江总兵)等人也受到弹劾、革职,其他随从或多或少也受到牵连。身在北方的戚家军的饷银、奖金、福利也被大幅削减,甚至开始出现克扣、拖欠、分配不公等问题。
1584年,戚继光再次受到弹劾,说他曾经和张居正勾结,图谋不轨,甚至拿戚继光缴获的倭寇温凉盏(保温袋)说事,说他送给了张居正而没有献给皇帝,是忤逆之举,必有所图。朝廷罢免掉戚继光的一切官职,把他打发回山东老家登州。
在归乡途中,戚继光得知弟弟戚继美一家三口在罢官回家途中相继病亡,想到这一切都是受他牵连所致,戚继光悲痛欲绝,数天之内须发皆白,元气大伤。
命运总是不公,灾祸接连而至;戚继光回家没多久,他的儿子戚安国(小妾所生,过继给原配王氏做儿子)病逝,性格刚烈的王夫人原先就不满丈夫私下纳妾,这下儿子没了,精神大受刺激,愤而跑回娘家,并带走戚继光的所有积蓄。
其实,戚继光虽为官多年,但他的收入大都用来资助下属、上下打点,并没多少家财。时人形容晚年的戚大将军“四提将印,佩玉三十余年,野无成田,囊无宿镞,惟集书数千卷而已。”
在这之前,戚继光的3个小妾也各奔西东,如此一来,戚继光成了孤家寡人、穷光蛋。对于众叛亲离之事,戚继光毫无怨言,浸淫官场多年的他,知道这样做也许是对她们及其子女的最好保护。
在老家,戚继光只好用修立家庙、整理以往公文函牍等事来打发悲寂时光,同时也期盼朝廷良心发现,重新起用他,以便再次报效国家。
1587年冬,河南道御史傅光宅上疏朝廷,建议起用戚继光,结果不仅遭到当权派的严厉拒绝,还受到夺俸两月的处分。至此,人们才意识到,戚继光虽然还活着,但他的政治生命已经彻底玩完。
万历十六年(1588年)1月17日,随着“鸡三号,将星陨矣”,患有肺病的戚继光在贫寒交迫中病逝,享年60岁。
戚继光一生为国血战,先平倭寇,再御鞑靼,为大明立下了不世功业,然而,在其死后,朝廷一直没有任何表示,“戚继光”这三个字反而成了大明君臣讳莫如深的字眼。
直到两年后,戚继光长子戚祚国到京师请求恤典,朝廷才下诏祭葬。万历末年,明朝廷谥以“武庄”,天启年间改谥“武毅”,崇祯八年在蓬莱建表功祠,春秋祭祀,算是对英杰的迟到褒扬。
05 南兵
随着戚继光的黯然离去,戚继光生前苦心打造的七大车营,在之后的几年里,裁的裁,撤得撤,昔日精良的火器装备,在仓库里生锈、发霉。号称16世纪全世界最强军队,在战场上“吊打一切”的戚家军,竟以这样的方式悄悄然了;一息尚存的戚家军余脉则以“南兵”或“义乌兵”称之,是后来浙兵的主要力量。
看到戚家军的如此下场,后来的许多大明总兵、将军,更是学会了明哲保身、精打细算,形成了一套又一套潜规则,以《晚明史籍考》的记载,明末的明朝军队,国家拨付军队的钱粮,各级军队层层克扣,至少要克扣走一大半,吃空饷、冒功比比皆是; 如此练出来的大明部队,哪有战斗力,甚至寒风一吹就有“僵而仆者”。
更值得讽刺的是,戚继光留下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心血巨著,根本没人重视、施行,到后来倒成了日本、清朝人眼里的宝,更被曾国藩等近代精英们奉为宝典,清代赫赫有名的“湘军”、“淮军”就是从戚继光的军事思想里脱胎而出的。
万历二十年(1592),宁夏发生兵变,总督魏学曹围攻不下,请朝廷救援。兵部尚书石星主张掘开黄河大堤,放水灌城淹死叛军。甘肃巡抚叶梦熊果然决黄河水灌宁夏城,结果叛军未被淹死,而百姓却大受其害,民不聊生,甚至吃树皮活命。后来朝廷调拨义乌兵三千增援,义乌兵至宁夏后,作为先锋,乘虚登城,平叛告捷,由此可见义乌兵的战力依然很强。
06 抗倭援朝
1592年5月,日本的丰臣秀吉趁朝鲜内乱之际,派15万日军突袭朝鲜,妄图吞并朝鲜后,剑指大明,再征印度,创建大日本的亚洲帝国。
在这之前的1590年,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了日本,结束了日本百多年来的宗蕃混战局面;然而,丰臣秀吉的野心简直难以想象,他曾致信朝鲜国王,大致意思:日本长期四分五裂,纲纪废乱,各地妄自为王。我愤而起兵,数年之间平定六十余国,海内一统,归治天皇。现在国家昌盛,民富财足,然而我却郁郁不乐。有生之年,我岂能久居日本?我要让明朝四百州全部归化日本,为日本打下亿万年的基业。你朝鲜接受我日本的教化,天皇很乐意嘉奖你们。我丰臣秀吉要借道贵国,征服明朝,待我进攻明朝之日,请你们作为我的先锋。
对于日本如此荒唐无理的要求,朝鲜懒得搭理,人家的宗主国可是大明王朝,忠心得很。丰臣秀吉见朝鲜不上当、不配合,就急不可耐出兵了。
在日本铁蹄践踏下,朝鲜的三都(王京汉城、开城、平壤)十八道全部陷落。日军进入朝鲜以来,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大规模的屠城就有多起。日寇将无辜朝鲜百姓杀死,割下他们的鼻子或者耳朵,腌制以后作为战利品运回国内,没多久就装满了15大桶,接近2万个,真是骇人听闻。如今,在日本京都东山区丰国神社门前有一座著名的坟墓,叫做鼻冢,存放的就是这些耳鼻。
朝鲜国王李昖逃到义州,紧急遣世子到北京,跪求大明出兵。
唇亡齿寒,经过一番斟酌、考量,明廷决定调兵赴朝抗倭。七月,辽东副总兵祖承训率领5000将士驰援朝鲜,由于轻敌,明军在平壤中了日寇埋伏,先头部队3000骑兵损失惨重,祖承训等几人幸免于难,逃回国内。
明朝廷意识到事态严重,关键时刻又想起了戚家军,吴惟忠、戚金、楼大有、胡大受、王必迪等一批被罢免的戚继光旧将,纷纷被重新起用,同时命兵部右侍郎宋应昌(浙江杭州人)经略朝鲜、蓟辽等处军务,抽调义乌兵、辽东骑兵、川军等部队,配以神机营部分兵力,由刚从宁夏平叛回来的李如松作为提督,入朝作战。
其中,从蓟镇三协选调3700南兵,由60岁老老将吴惟忠带领,另有神机营参将骆尚志、王必迪各带浙兵一营,合称南兵三营。以戚继光旧部为主体的援朝浙兵,数量不多但战斗力很强,但他们与北兵甚至川军有隔阂,这也为他们随后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次年初,入朝的明军取得了平壤大捷,大败日寇。
此次战役中,戚家军旧将吴惟忠,带两千南兵攻打平壤城北侧制高点牡丹峰,战况激烈,吴惟忠胸口中弹,仍然大呼督战,率部攻克峰顶,歼日军2000余人,为平壤大捷扫清外围障碍,功劳大大。义乌兵依旧延续着戚家军不败的战功记录。
宋应昌、李如松在朝鲜战役前,为了激励出国参战的将士奋勇杀敌,承诺将对有功将士进行高额奖赏,并提高基础饷银;因为路途遥远,更主要是看重义乌兵的战力,他们答应给义乌兵增加军饷。当时国内普通士兵的年军饷18两白银,义乌兵则定为43两,整整高了一倍多,这让北兵眼红不已,时间长了,不免有仇恨之意。
为了激励士气,明朝主将李如松还宣布谁第一个打上平囊城,将奖励300两白银。
攻城时,义乌兵势如破竹,奋勇争先,冒着枪林弹雨一举抢先攻上平囊城,首叙之功非吴惟忠、骆尚志、戚金等人莫属,宋应昌起初也认可;但是出于各方面考虑,李如松在战后将首功归于自己率领的中军官杨元,此事引起南兵及南方将领的普遍不满。对此,接替宋应昌职务的顾养谦也曾说过:平壤之捷,先登者各有其人,而归之杨元,则众论不平。
随后,南兵(含浙兵)又与日军在安康发生激战,因寡不敌众且缺乏骑兵支援而战败,阵亡300余人,吴惟忠因此一度被撤职,让戴罪立功。实际上,本次作战吴惟忠等人是被川军系的刘铤坑了,但责任却由吴惟忠一人承担,南兵纷纷替他打抱不平。另外,朝鲜人对此战评价颇高,认为日军战后也“力疲遁归”,使得庆州一带免于遭受更大破坏。
因为南兵军纪严明,不奸淫掳掠,这与入朝参战的其他几支明军形成鲜明对比,因此朝鲜方的记载对于南兵多有美言。
经过多场奋战,并在朝鲜军民的配合下,李如松率领的明军连续重创日军,入朝后仅4个来月,就几乎收复了整个朝鲜。紧要时刻,兵部尚书石星却力主撤兵议和,宋应昌因建议留兵协守而被罢免、召还。
明军班师回朝时,鉴于南兵技战优异、作风优良,朝鲜请留了骆尚志等百余人,帮忙练兵,效果显著。戚家军旧将吴维忠、戚金因战功,先后升为总兵官职务,义乌兵中的楼大有、王必迪(过继王家,后改回本姓,即楼必迪)、叶邦荣、胡大受、陈蚕等人皆立功授衔。
07 最佳兵源
义乌兵的勇猛善战能吃苦,肯为高薪不惜力,甚至舍命都行,这些特性被戚继光充分挖掘后,义乌成了明朝后期的最佳兵源地,义乌人也乐于当兵赚钱,整村成族的青壮男子都以当兵为荣,特别是加入戚家军,光戚继光手上就先后5次从义乌招兵,人数近接近20000。
义乌戚继光招兵故居
义乌不大,方圆不过百里,人口也不多,据《义乌县志》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义乌有人户28972,丁口143932。由于明朝廷视义乌兵为无敌,遇有战事就征调频频,义乌兵转战南北,在抗倭、剿匪、平叛、戍边、援朝、卫国等过程中,建立了不朽功勋。
然而,义乌付出的代价却非常大,由于年轻人都当了兵,家里所剩都是老弱病残之人,八口之家,能耕者不过二人;还有,打仗要死人的,时间一长,使得很多家庭“父不得恤其子,兄不得顾其弟,妻不得有其夫”、“致邑中壮丁死于锋镝者不可计算,人口为之锐减”。
到了万历十九年(1591),义乌县仅有人户15610,丁口71497;经过了200年,在没有天灾、瘟疫、战乱的情况下,义乌人口不但没增加,反而只有那时的的一半不到,可见流失之大,为国贡献之多。
当然,除了战死之外,也有因驻军而全家迁到驻地附近定居下来的,如今,长城沿线就有义乌兵后裔形成的义乌村,数量达数百个,另外、朝鲜、韩国也有明朝义乌兵留下来的后代。根据《义乌倍磊陈氏宗谱》记载,明嘉靖年间,义乌倍磊一个村当时被戚继光征兵北上修筑长城的青壮年就有803人,最终724人没能回到故乡。
长城脚下义乌村
万历二十二年(1594),义乌知县周士英向朝廷痛陈屡来义乌招兵弊端:地方憔悴,民多死伤,建议罢招义乌兵,“以拯一方之倒悬”。
但义乌兵这么好用,百姓也愿意当兵,罢招可能吗?不过,后来发生的一件大事,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状况。
欲知接下来的更精彩戚家军故事,请看下篇《戚家军之死(下):1621年,3700名浙兵全部战死,世间再无戚家军》。本文内容较长,为不引起阅读疲劳,故分上下两篇发布,欢迎阅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