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这个案例又是因为啥?

 掇医儿科天地 2022-08-13 发布于湖北

作者:云南省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  陈真

血小板,到底为何方神圣?那得从它的前世今生说起,话说,在1842年人类首次发现血小板,貌似时间跨度有点大,那咱还是言简意赅吧,血小板(PLT)是一个多功能细胞,是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静息状态下呈双凸碟形或两面凸起的椭圆形,由细胞膜包裹着含颗粒的胞质。平均寿命约7~14d,平均直径2.4μm,平均容积为7.2fl,是血液中最小的无核细胞成分,参与机体内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

图片

尽管它“个头”矮小,“相貌”平平,但它对人体的作用却不容小觑。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才逐渐认知血小板的功能,PLT具有黏附、释放、聚集、收缩、吸附等功能,其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参与止血。正常状态下,血小板在血管内以单个形式循环并不与其他细胞类型和其他血小板相互作用,当血管受损破裂,血管内皮细胞层损伤时,暴露出内膜下基质成分,血小板通过表面接触和凝血因子的作用,转入激活状态,活化的血小板互相黏附到受损的血管内皮上,相互聚集,促使凝血酶的生成,从而达到止血的作用。基于PLT有如此强大的功能,我们理所当然为它打“call”。

基于PLT在体内的地位举足轻重,那么首当其冲的则是PLT的数量,因此血小板计数在临床诊疗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血小板计数异常,无可厚非则是PLT数量增多或者减少两种情况,PLT数量增多在临床中并不多见,然而PLT数量减少在工作中却屡见不鲜,患者血小板减少可能会导致机体自发性出血,重症患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鉴别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在临床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我科采用XT-2000i血液分析仪,配套试剂和质控品均由日本Sysmex公司提供,仪器状态良好;日本Olympus公司双目显微镜;草酸铵稀释液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配置;瑞氏染液由珠海贝索公司提供。

案例经过


患者女,60岁,2018年3月23日早上,因“局部皮肤瘀斑、乏力”来我院就医,化验血常规,结果如下:

图片

血小板7×10^9/L,结果异常,血小板极度减低,肉眼可见,标本无凝集。按照我的“惯性”思维,则需要进一步排除抗凝剂因素,于是换用其他种类的抗凝剂试管采血复检,得到的结果较之前的结果仍然不相上下。循序渐进,接着又进行末梢血涂片染色镜检和血小板手工计数,血涂片镜下未见血小板大量聚集,但散在分布少量的大血小板;血小板手工计数结果为11×10^9/L,数量还是极度减少。为了缓解患者焦急万分的情绪,我立即上报危急值,并电话告知医生,希望患者应进行骨髓穿刺,进一步做骨髓细胞学检查。

经过一番周折,患者收入院,进行治疗。患者经骨髓穿刺,进一步做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检验结果如下:

图片

骨髓片镜下可见骨髓增生活跃;粒系、红系在形态和数量上无明显异常;巨核细胞数量未见明显异常,可见颗粒型巨核细胞和裸核型巨核细胞,但成熟产板型巨核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血小板呈单个、散在分布,数量均极少见。

通过层层筛选,逐项排除,最终在我心中得出一个结论,这名患者可能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这时我如释重负,压在心底的石头总算落地了,紧接着跟主管医生进行电话沟通,向医生详细解释检验结果,并表述我的想法,建议对症治疗,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得到临床医生的赞许。

何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以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出血性疾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主要由血小板受到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数目减少。ITP患者骨髓象示骨髓增生活跃,骨髓巨核细胞数目正常或增多,但成熟的产板型巨核细胞数目减少。

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于3月27日复查血常规,结果如下:

图片

心得体会


图片
综上所述,引起血小板数量减少的因素有很多种,作为一名年轻的检验科医生,需要拨开乌云见彩虹,找到患者真正的“症结”所在。当今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竞争异常激烈,作为一名小小的、年轻的检验科医生,尽管不能像手术医生那样“威风八面”,也许在医院的地位也是位卑言轻,但是只要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不断的去学习新知识、不停的进行经验总结,把一件小事做到极致,那便是成功!

WORLD BOOK DAY

2018年4月28日
图片

来源:检验视界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