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9年我军“抓舌头”败例:伤亡15人未成功,究竟发生了什么?

 兵说 2022-08-13 发布于云南
作者:东旭
1979年1月19日,55军第164师侦察连一场秘密会议正在召开。
侦察科李文岩科长扫视了一眼会场,表情严肃说:“军领导交给我们一场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到对面抓俘虏。”
听了李科长的话,在场所有人都非常兴奋。
谁都知道,抓俘虏是要了解敌情,摸清敌人的兵力、火力部署情况,下一步就要开战了。
对面的越军,从1984年就开始找事,得寸进尺,越来越嚣张,现在是时候教训他们了。
因此,大家摩拳擦掌,恨不能立刻开始行动。
李科长看了看大家说:“我理解大家的心情,遗憾的是,这次行动只能有少数人参加,不过今后大家有的是机会。”
这些年,越军枪杀我边民,还把中国当作假想敌,在边境地区积极进行军事部署,做好了与中国对抗的准备。因此,这次捕俘行动充满了未知,注定是非常危险的。
鉴于此,在行动进行的同时,164师490团1营82迫击炮一个排、重机枪两个班严阵以待,在师副参谋长欧阳延生的具体指挥下,对他们的行动提供火力支持。
在行动之前,要熟悉地形,观察敌情。
侦察分队在21日从351高地至东路29号界碑地段进入,来到了对面的波绒村附近进行侦察。
该村的位置在中越边境东路29号界碑东南侧约900米处,北距两国的边界线只有250米。
它的东北侧就是351高地,西北侧为三色山,东南侧为波爱罗山,两座山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
周围山高坡陡,丛林密布,草丛茂密,地形十分复杂。
这样的环境下行动,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李科长和肖参谋分别带领一个组,化装成我方边民,在东路29号界碑突出部和351高地,实施约3个小时的观察,对波绒村的情况有了基本了解。
初步查明,越军在波绒村内驻扎了一个班的兵力,还在南侧高地布置有流动哨。
不仅如此,在东南侧无名高地上,敌人布置有固定观察哨。
23日凌晨,李科长和参谋肖茂球、侦察连长刘昌伟率领的侦察小组在夜色的掩护再次出动。
这天起了大雾,到了8点还没有散去。
李科长、刘连长带领4名战士来到了351高地东侧,还到了越南边境一侧,借着大雾的掩护,在距离波绒村不到200米的地方进行侦察但是雾气同样也影响视线,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8点40左右,雾气开始散去,为了不被敌人巡逻哨发现,侦察班以三角队形向351高地顶部转移。
然后由于山陡草深,行进速度缓慢。
11时许,就在侦察班距离顶部只有一步之遥时,意外发生了。
3名越军发现了他们,相距只有几十米远。
化装侦察
敌人哨兵用越语问了声:“什么人?”
刘连长他们是化装侦察,用越语答道:“采药的”。
敌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看出不对劲,举枪向侦察兵射击。
刘连长他们早已握枪在手,迅速出枪还击,但相互均未击中。
敌人知道自己人少,寡不敌众,也没有恋战,开枪之后钻入草丛向南侧山脚逃窜。
看到敌人被惊动,侦察班也撤到我方营地。
之后的两天里,侦察班继续对波绒村进行观察,有了新的发现。
在波绒村东南侧无名高地反斜面,一夜之间出现了一间草棚,棚子顶上无线电天线隐约可见。
李科长和刘连长认为,这里面一定有敌人,大约有一个班的兵力。
这意味着,侦察班捕捉俘虏有了新的选择,除了村里的敌人,还有固定观察哨里面的敌人。
到底把哪个地方定为目标呢?刘科长和刘连长召集大家进行了讨论。
讨论会上,大部分同志觉得固定观察哨偷袭更容易成功。
因为这个目标附近的障碍物较少,敌岗哨警戒不是那么严。
我们可以从351高地东侧迂回靠近敌固定观察哨捕俘,这样波绒村的敌人鞭长莫及,有利于快速结束战斗,带走俘虏,撤离也比较方便。
波绒村距离我方边境虽然更近,但是敌人哨兵已经与我们遭遇过,敌人有所防备,村里的兵力也有所增加。
相对来说,偷袭波绒村成功概率较低。
李科长和刘连长交换了一下意见,决定采纳大多数人的意见,决定把固定观察哨定为行动目标。
然而,在听了李科长行动方案汇报之后,师首长认为:固定观察哨不能作为首选目标,因为它距离我方较远,一旦发生交战,我边境一方的支援火力不好控制。
而波爱罗山的敌人距离观察哨较近,前去增援的话会很快到达,这样会给我侦察班撤回带来极大风险。
波绒村虽然不太好打,但是距离近,便于火力支援,撤回也非常方便。
上级的意图非常明确,就是把波绒村定为行动目标。
下一步,就是如何实施这个方案。
经过讨论,方案很快出台,概括起来就是组成4个班,明确分工,分头行动。
由肖参谋、张声泉副连长带领11名战士组成捕俘班,他们从351高地东侧越境,沿小河沟北侧稻田地接近波绒村,等待时机捕捉俘虏。
如果行动顺利,即带着俘虏按原路返回;如行动失败则从351高地西南侧无名高地南侧撤到境内。
连长刘昌伟带领6班为火力支援班,占领351高地东南侧100米处突出部,负责为捕俘班提供火力支援。
2排长黄道德带领5班组成接应班,占领351高地东侧,主要职责是接应捕俘,救护伤员、押送俘虏。
8班长赖灶炎带领8班和重机枪一个班为掩护班,占领三色山东南侧二百米处突出部,主要担任火力掩护。
除此之外,师部还在一侧、广西宁明县寨安乡的剥皮西北侧300米处部署一个82迫击炮排,随时对波绒东南侧无名高地之敌进行火力压制。
欧阳副参谋长、李科长则带着侦察连一个班和重机枪一个班组在351高地西南侧无名高地全面指挥这次行动。
以此看来,计划非常缜密,堪称万无一失,可还是以失败告终,这是为何?
29日19时10分,行动正式开始,各班先后向指定位置进发,20分钟后各就各位。
连长刘昌伟带领的支援班,将潜伏位置向前移动了200米。
这样做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和捕俘班靠近,方便捕捉俘虏。
可是正是这个决定,给整个行动计划带来了变数。
在移动过程中,通信员魏小群在351高地踩到了地雷。
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地雷爆炸,魏小群和报话员李佑新不幸牺牲,刘连长和两名战士也不同程度负伤。
其余人员有的抢救伤员,有的前往指挥所报告情况。
但是,欧阳副参谋长却决定计划继续进行,因为地雷爆炸后,越军没有动静,应该没有发觉,对整个行动没有影响。
于是他就命令支援班护送伤员撤回我境,其它各班按照原计划行动。
22时,支援班全部撤至我方境内。
但撤退过程中,伤员的一支冲锋枪丢失。
30日0时20分,李科长前往剥皮用那里的电话向师首长汇报了发生的新情况。
师首长随即作出指示:计划取消,行动停止,捕俘班快速撤回;但是,伤员的枪一定要找回来。
越军资料图
李科长返回指挥所后,却并没有将师首长的指示向欧阳副参谋长汇报,也没有指挥各班撤回。
不难看出,李科长和欧阳副参谋长都不想停止行动,这是为何?
因为任务是军领导下达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完不成任务大家脸上无光。
再说,捕俘班好不容易出发,各班也都各就各位,说不定坚持一会儿就能成功。
使命感、责任感让他们忽略了计划的风险,为计划失败埋下伏笔。
捕俘班经东路30号界碑附近行进到山腰时,突然一声清脆的枪声划破了夜空的宁静。
听到枪声后,捕俘班停止前进。
过了大约十分钟,没有动静,他们就误以为其他班的战士走火或是越军打冷枪,继续向波绒村前进。
30日1时许,捕俘班摸至距波绒村60米处时停了下来,对波绒村的敌人观察潜听了一个小时,然后制定了行动方案。
2时55分,捕俘班开始行动。
这时候,意外再次发生。
搜索组战士许淀奇刚前进不到10米,不小心触响地雷牺牲,还有3名战士负伤。
肖参谋得知后,立即命令张副连长带2名战士抢救伤员,然后按原路线返回;并且令报话员打开报话装置与指挥所联络,但由于信号不好,呼叫了十分钟后才沟通联络。
肖参谋报告情况后,欧阳副参谋长这才转达上级指示:计划取消,立即原路返回。
这时,救护组带着伤员已走了20多分钟,估计已走远,肖参谋便带领其余6名战士回撤。
向前运动了500米,仍不见救护组人影,便认为伤员已安全返回剥皮,肖参谋便改变路线沿351高地西南侧无名高地撤回。
3时50分,肖参谋等6名战士撤至指挥所位置,并且向欧阳副参谋长报告,伤员已安全撤回我境。
欧阳副参谋长得知伤员已经撤回,便下令掩护分队撤离。
然而凌晨5时,当欧阳副参谋长到达剥皮后,吃惊地发现,捕俘班的伤员尚未撤回,随即在拨通了肖参谋的电话:“伤员呢?你把伤员弄哪里去了?!”
放下电话,他随即和掩护分队联系:“伤员还没有回来,暂时不要离开掩护位置。”
那么,张副连长他们带着伤员到底去了哪里?
原来晚上视线不好,道路也不太熟悉,捕俘组的张副连长等三人护送伤员走了400米后迷路了,偏离原来路线向左前方走去。
走着走着,走进了351高地南侧200米处山沟,越走越难走。
张副连长发觉不对之后,便派3班副班长陈铁钢前往指挥所求援。
由于路况复杂,沟沟坎坎太多,荆棘遍布,陈铁钢行进速度太慢。
过了一个多小时,张副连长仍然没有等到援兵,便爬上沟坎,向空中发出红光信号联络,但没有回应。
而这边随行的伤员流血过多,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情况危急。
张副连长心急如焚,再次派6班长孙军上山求援。
5时30分,孙军终于来到指挥所报告了情况。
李科长立即派4班长徐元平带领4名战士跟着6班长下山抢救伤员。
当进至351高地南侧约150米处时,队伍中突然再次发生爆炸,战士李浩平触雷牺牲,另有4名战士负伤,4班长徐元平也受了伤。
4班长顾不得伤痛,跌跌撞撞来到指挥所报告情况。
6时10分,李科长闻讯后,在6时许带领3名战士前去抢救。
李科长背起一名重伤员就走,刚走了没多远,前面一名背伤员的战士忽然站住了,原来他的鞋子脱了,在弯腰提鞋。
李科长一见,便从旁边绕过,不幸又踩到一颗地雷。
随着一声巨响,李科长倒了下去,身负重伤(不久伤重牺牲),身边那位提鞋的战士腿也被炸飞。
此时,在指挥所附近的也听到了爆炸声,他大叫一声“不好”,随即派人下山抢救伤员。
波绒东南侧无名高地的越军好像才睡醒,使用步枪向我侦察兵射击,我掩护分队立即以猛烈的火力进行还击。
敌人的火力很快被压制下去,战士们继续抢运伤员和战友遗体。
十分钟之后,越军停止射击,战士们立即加快了行动。
到了10时30分左右,受伤和牺牲战士全部运到境内,武器装备找了回来。
此次行动,由于在行动中先后四次触响敌地雷,致使行动失利,师侦察科长李文岩等3名同志不幸牺牲,侦察连长刘昌伟等11名同志负伤。
虽然这只是开战前的一次战斗,战争的残酷也可见一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